<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瀉白散的組方分析及在兒科中的應(yīng)用體會

    道醫(yī) 2023-06-25 20:19:51

    【摘 要】 瀉白散是治療小兒肺熱咳喘的經(jīng)典方

    ,本文從其藥物組成、藥物配伍歸經(jīng)
    、組方用藥談?wù)劄a白散的組方原則及在兒科中的臨床應(yīng)用體會
    ,并分析驗(yàn)案一則以資舉證

    瀉白散出自《小兒藥證直訣.卷下諸方》

    ,又名瀉肺散
    ,方用桑白皮
    、地骨皮
    、粳米
    、甘草,主治肺火皮膚蒸熱,日晡尤甚
    ,喘咳氣急
    ,熱郁肺逆等癥,是治療小兒肺熱喘咳的經(jīng)典名方
    。吳又可云錢氏制瀉白散治熱病后與小兒痘后
    ,外感已盡,真氣不得歸元
    ,咳嗽上氣者甚良
    。本文從其藥物組成、藥物配伍歸經(jīng)
    、組方用藥談?wù)劄a白散的組方原則并淺談其臨床應(yīng)用體會
    ,并舉驗(yàn)案一則附錄如下。

    原方記載瀉白散藥物組成為地骨皮

    、桑白皮炒各一兩 甘草炙一錢
    。用法為:剉散,入粳米一撮
    ,水兩小盞,煎七分
    ,食前服
    。方中桑白皮性寒,味甘辛
    ,歸肺脾二經(jīng)
    。《本經(jīng)》云其“主傷中
    ,五勞六極羸瘦
    ,崩中,脈絕
    ,補(bǔ)虛益氣”
    ;《藥性論》中有“治肺氣喘滿,水氣浮腫
    ,五傷絕
    ,利水道,消水氣......內(nèi)補(bǔ)不足”之說
    ;《本草綱目》言“瀉肺
    ,降氣,散血”
    。故桑白皮味甘可固元?dú)庵蛔愣a(bǔ)虛
    ,味辛能瀉肺氣之有余而止嗽,臨床中因?qū)嵭坝舴危胃[不得通暢者
    ,肺中有水氣及肺火有余者均可借桑白皮之性滲之散之
    。地骨皮甘淡而寒,入肺
    、肝
    、腎經(jīng)?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秳e錄》言“主風(fēng)濕
    ,下胸脅氣,客熱頭痛
    ,補(bǔ)內(nèi)傷大勞虛極
    ,......利大小腸”;《本草綱目》云“去下焦肝腎虛熱”
    ;王好古言其可“瀉腎火
    ,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
    ,退熱
    ,補(bǔ)正氣”;此物甘淡而寒
    ,涼而不俊
    ,可理虛勞,氣輕而辛
    ,可以清肺
    ,平補(bǔ)下焦,可使精血充而邪火自退
    ,肝腎虛熱者宜之
    ,其入瀉白,清金調(diào)氣
    ,故可療肺熱有余之咳嗽
    。粳米味甘性平,能益脾胃
    ,除煩渴
    。《別錄》言“主益氣
    ,止煩
    ,止泄”;《滇南本草》言其“治諸虛百損
    ,強(qiáng)筋
    ,壯骨
    ,生津,明目
    ,益智”
    ;粳米既可扶助胃氣,又可防止諸藥寒涼傷胃
    。炙甘草性平味甘
    ,歸十二經(jīng)?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秳e錄》云“溫中下氣
    ,煩滿短氣,傷臟咳嗽
    ,止渴
    ,通經(jīng)脈”;《珍珠囊》云“補(bǔ)血
    ,養(yǎng)胃”
    ;故炙甘草既有和中益氣,補(bǔ)脾胃不足之功
    ,又有止咳潤肺
    ,調(diào)和諸藥之用。

    肺為嬌臟而屬金

    ,其性以下行為順
    ,上行為逆。上逆則上焦郁熱
    ,氣郁生涎,火郁生熱
    ,肺合皮毛
    ,外生肌腠,則見皮膚蒸熱
    ;肺主治節(jié)
    ,肺氣不降,則見喘嗽氣急
    ,治此者
    ,宜清之降之。瀉白者
    ,正金之令
    ,驅(qū)氣之逆,使金清則氣肅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夺t(yī)方考》云“肺火為患
    ,喘滿氣急者,此方主之”
    。方中桑白皮性甘寒
    ,專入肺經(jīng),以之為君
    ,其皮可行皮
    ,白能歸肺,其甘寒之性皆能入肺而清熱
    ,且其根入土最深
    ,能清而復(fù)降;地骨皮深入黃泉
    ,為臣藥
    ,其甘寒之性能助君藥瀉肺中之伏火,又能入肝腎
    ,涼血除蒸
    ;二皮之用,皆在降肺氣
    ,肺氣降則火自除也
    。炙甘草、粳米養(yǎng)胃和中以扶肺氣
    ,共為佐使
    。此四藥合用,組瀉白之方
    ,有清熱而不傷陰
    ,瀉肺而不傷正的特點(diǎn),共奏清肺瀉熱
    ,寬氣進(jìn)食
    ,止咳平喘之功。本方之特點(diǎn)為清中有潤
    ,瀉中兼補(bǔ)
    ,寓補(bǔ)于宣,對小兒“稚陰”之體有標(biāo)本兼顧之功
    ,故雖清肺而仍重固本
    ,與肺為嬌臟、不耐寒熱的特點(diǎn)甚為吻合
    。以下附驗(yàn)案一則以資舉證

    驗(yàn)案分析

    患兒劉某,男

    ,4歲
    ,于2015年3月16日就診
    。主訴:咳嗽10余天。現(xiàn)癥見:咳嗽
    ,夜間咳甚
    ,影響睡眠,有痰不會咯吐
    ,鼻塞
    ,流黃粘涕,無咽痛
    ,無腹痛
    ,平素納可,大便偏干
    ,小便調(diào)
    。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數(shù)
    。處方:桑白皮9g 地骨皮9g 蜜款冬花9g 蜜紫菀9g 白前6g 炒紫蘇子9g 石菖蒲9g 黃芩6g 甘草6g
    ,5劑,日1劑
    ,加粳米一小撮
    ,水煎服200ml,少量頻服
    。囑患兒清淡飲食
    。藥后咳嗽減輕,守上方去石菖蒲
    ,加烏梅3g
    ,蜜百合9g繼服6劑。1月內(nèi)隨訪未見復(fù)發(fā)

    按:咳嗽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肺部疾患

    ,其致病原因較為復(fù)雜。近年來因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
    ,家長溺愛,喂養(yǎng)不當(dāng)
    ,患兒飲食多膏粱厚味
    ,易致脾胃運(yùn)化功能失常,加之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
    ,因此在臨床中小兒肺熱咳嗽病例并不少見
    。采用瀉白散對此類病癥進(jìn)行治療,可以縮短病程
    ,療效顯著

    作者簡介:鄭彬茹(1990-)

    ,女,漢族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xué)2013級碩士研究生在讀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79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固衛(wèi)御風(fēng)湯
    處方 : 炙黃耆9g
    ,防風(fēng)9g
    ,炒白術(shù)9g,桂枝9g
    ,赤芍9g,白芍9g
    ,生姜3片
    ,大棗7枚
    。功能主治 : 調(diào)營固衛(wèi),以御風(fēng)寒
    。主冷激性蕁麻疹
    。用法用量 : 日久發(fā)作不休者,加烏梅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
    ,銼,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fēng)
    、桂心、天麻
    、萆薢
    、石斛、虎骨(酥炙)
    、白芍藥
    、當(dāng)歸、云母粉
    、白術(shù)
    、茵芋葉、木香
    、仙靈脾
    、甘草、川續(xù)斷
    ,各一兩
    。炮制 : 上挫,生絹袋盛
    ,好酒一升浸之
    。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每個分作5塊)
    ,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京棗5個(每個分5塊)
    ,半夏25個
    ,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功能主治 : 瘧發(fā)作重者
    偏方秘方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