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某某
,女,42歲自訴:右側肩背痛將近三月
檢查:診脈沉弦而弱
辨證:氣血兩虛
治法:氣血雙補
處方:圣愈湯合活絡效靈丹加味
黃芪60克 黨參30克 全當歸30克 川芎15克 白芍30克 地鱉蟲30克 生地黃30克 丹參30克 炮山甲15克 乳香30克 沒藥30克 姜黃30克 羌活20克 防風20克
上藥共研細末
病人服上方一劑,疼痛大減
按:《內(nèi)經(jīng)》說
——本文摘自《中國當代中醫(yī)專家臨床經(jīng)驗薈萃 4 疑難雜病治驗錄》
“血瘀”生百病
瘀,堵也
說起癌癥
、腫瘤 ,很多人認為與遺傳有關,中醫(yī)認為腫瘤屬于“瘀痕積聚”的范疇 , 那么什么是“瘀痕積聚”?就是無形的邪氣慢慢地積聚成有形物質的這么一個過程。盡管形成腫瘤的原因很多, 中醫(yī)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血瘀”。
體內(nèi)有積血,沒有及時排出
、消散,即成淤青,這其實是血瘀的早期表現(xiàn)。若是莫名地出現(xiàn)淤青或淤青經(jīng)久不散,大多是血液運行不暢,體內(nèi)經(jīng)絡、組織器官形成淤血造成的。
中醫(yī)講“瘀”的原因
1、陽氣不足
人身血液的運行
《素問·離合真邪論》說:“寒則血凝泣
2
脈為血之府
3、氣滯
氣者
,血之帥也,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由于情志內(nèi)傷或其他因素,使氣機不利,氣行受阻而郁滯,遂導致血液不行而留止為瘀。4
、外傷用力過度,跌打閃挫
,必然損傷絡脈,絡脈因傷而破裂,則血溢于脈外而留止不行,從而形成瘀血。
中醫(yī)為什么說“血瘀”生百?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瘀血有哪些癥狀呢
?1
、 疼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有瘀血停留在體內(nèi),必然會引起脈絡不通而致疼痛。血瘀引起的疼痛特點:痛如針刺
、痛有定處、疼痛拒按,一般在晚上疼痛加重2
腫塊是血瘀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瘀血在局部凝聚
3
、 面色晦暗,皮膚瘀斑瘀血體質的人通常面色比較暗
,尤其是兩個眼圈,鼻和嘴唇紫暗,舌上有紅色或青紫色的瘀點。瘀血長時間不能消除,則精血不能濡養(yǎng)肌膚、經(jīng)絡而致肌膚甲錯,或見皮膚肥厚隆起,或見皮膚僵如皮革。脈象脈細澀沉弦或結代。
治療瘀血癥則主要以活血化瘀的方法
出現(xiàn)淤血停滯證
,要采用活血散瘀的方法治療,常用的藥物: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乳香、沒藥、牛膝、澤蘭、丹參等等,由這些藥物組成的配方,比如血府逐瘀丸、桃紅四物湯、桃仁承氣湯而且
行血定痛:血府逐瘀湯或活絡效靈丹
益氣通絡:補陽還五湯;
破血消瘀:大黃庶蟲丸
化瘀清熱涼血:桃仁承氣湯或仙方活命飲
祛瘀生新:少腹逐瘀湯;
行血止血:圣愈湯
化瘀止痛續(xù)筋骨:七厘散及跌打丸
散寒祛瘀:溫經(jīng)湯
清除熱毒化瘀:犀角地黃湯;
化瘀利水:當歸芍藥散
化痰祛瘀:活血方加半夏白術天麻湯
更有如丹參飲
中醫(yī)講究辨證施治 所以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82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