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yè)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偏方秘方

      重癥肝炎的中醫(yī)治療醫(yī)案

      道醫(yī) 2023-06-26 14:20:08

      徐××

      ,男
      ,21歲,農(nóng)民
      。1970年7月10日初診。脅痛腹脹
      ,惡心嘔吐5天
      ,昏迷1天許。

      現(xiàn)病史:素常身體尚好

      ,近來(lái)因過(guò)度疲勞,飲食無(wú)節(jié)
      ,又突聞其母死亡
      ,悲傷不止,致飲食不進(jìn)
      ,脅痛
      ,乏力
      ,上腹部疼痛
      ,嘔吐,腹瀉
      。于昨晚出現(xiàn)神志模糊
      、煩躁不安
      ,徹夜未眠
      ,今晨不醒人事,二便失禁
      ,急來(lái)求診

      檢查:神昏譫語(yǔ),煩躁不安

      ,面部及鞏膜明顯黃染,二目緊閉
      ,雙側(cè)瞳孔散大
      ,對(duì)光反散遲鈍
      ;心律齊
      ,心率40次/分鐘
      ,肝濁音界縮小,脾未捫及
      ,腸鳴
      ,腹壁反射消失,膝腱反射亢進(jìn)
      ,血壓110/70毫米汞柱,體溫37.5℃

      血象:白細(xì)胞11

      ,800/立方毫米,中性80%
      ,淋巴19%,酸性1%

      肝功能:黃疸指數(shù)50單位

      ,總膽紅質(zhì)3.0毫克%,麝香草酚濁度試驗(yàn)6單位
      ,腦磷脂膽固醇絮狀試驗(yàn)(+++)
      ,硫酸鋅濁度試驗(yàn)10單位
      ,尿膽元強(qiáng)陽(yáng)性。

      脈象:遲緩

      舌象:舌質(zhì)紅

      ,舌苔黃膩。

      辨證:濕熱疫癘之邪乘虛而入

      ,化火化燥,熏蒸肝膽
      ,使其失于疏泄條達(dá)
      ,郁而發(fā)為急黃。濕熱之邪蘊(yùn)結(jié)中焦
      ,脾胃運(yùn)化功能失調(diào)
      ,出現(xiàn)舌質(zhì)紅
      、苔厚膩
      ,納呆食減
      ,惡心、嘔吐
      ,腹瀉等癥。熱毒內(nèi)攻
      ,傷及營(yíng)血
      ,內(nèi)陷心營(yíng),故現(xiàn)神昏譫語(yǔ)
      ,煩躁不安

      診斷:重癥肝炎

      治則:清熱解毒

      ,涼血開竅。

      處方:茵陳60克

      ,梔子15克
      ,大黃12克,生地15克
      ,丹皮12克,白茅根30克
      ,甘草9克
      ,大青根30克,犀角5克
      。安宮牛黃丸1丸。湯藥送服

      同時(shí)靜脈滴注高滲葡萄糖

      、維生素C、谷氨酸鈉等

      7月12日二診:神志稍清

      ,已知小便
      ,煩躁稍輕
      ,瞳孔較前稍小,對(duì)光反射存在
      ,心率52次/分鐘
      。肝濁音界縮小
      。全身皮膚黃染

      繼用前方1付

      ,服安宮牛黃丸1丸。

      7月13日三診:神志較清

      ,知二便
      ,大便日一次
      ,量多
      、成形、色黑
      、氣穢臭
      。心率56次/分鐘。有食欲
      ,要求吃飯。腑氣已通
      ,邪有出路
      ,故前方減大黃6克,加敗醬草30克
      。1付,水煎服

      7月14日四診:神志完全清醒

      ,語(yǔ)言清楚,食欲增進(jìn)
      ,心率60次/分鐘

      繼用上方1付

      7月15日五診:黃疸減輕

      ,食欲恢復(fù),二便正常
      。自覺頭暈
      、乏力
      ,小便黃,脈弦緩
      ,舌質(zhì)紅
      、苔厚膩稍黃。

      熱毒雖減

      ,濕熱阻遏氣機(jī)未除
      ,肝膽之熱尚存,肝腎之陰已傷
      。繼用清利濕熱
      、疏泄肝膽之法。方用:茵陳30克
      ,梔子9克
      ,大黃6克
      ,白芍
      、板藍(lán)根各30克,郁金9克
      ,車前草
      、敗醬草、白茅根各30克
      ,丹皮、膽草各9克
      ,生地24克
      ,甘草6克。

      7月20日六診:黃疸消退

      ,頭不暈
      ,精神好
      ,飲食正常
      ,心率80次/分鐘,可下床
      。脈細(xì)弦數(shù)
      ,舌質(zhì)紅
      、苔少

      邪去正虧,陰津耗傷

      ,故宜滋陰
      、養(yǎng)血、柔肝
      ,以善其后。方用:當(dāng)歸15克、白芍
      、敗醬草
      、茵陳各30克,梔子9克
      ,杞子24克,板藍(lán)根
      、丹參
      、遼沙參各30克,山萸肉15克
      ,生地
      、熟地各24克,山藥30克
      ,丹皮9克,甘草6克

      7月27日七診:化驗(yàn)肝功能全部正常

      。脈象緩而有力;舌質(zhì)淡紅
      、苔薄白
      ,有津
      。精神好
      ,無(wú)任何不適之感。

      按:對(duì)急黃的治療

      ,首必清熱解毒
      ,涼血開竅
      。故用茵陳
      、梔子,柏皮湯和犀角地黃湯加減并服安宮牛黃丸
      ;可酌情配合西藥
      ,以免貽誤病機(jī)。待肝昏迷糾正后
      ,宜用清利濕熱、調(diào)理肝脾之法為主
      。病至恢復(fù)期
      ,邪去正虧
      ,繼以滋陰
      、養(yǎng)血、柔肝
      、補(bǔ)腎之法以收全功

      ——本文摘自《醫(yī)案叢刊 肝病》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83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wú)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lái)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lái)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山楂1錢
      ,澤瀉1錢
      ,陳皮8分,甘草3分
      ,生姜
      、大棗。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
      ,手足厥冷
      ,惡寒淅瀝
      ,肢節(jié)酸疼
      ,有似陽(yáng)微者;口渴欲飲
      ,舌上微苔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
      ,厚樸1斤,蒼術(shù)1斤
      ,神曲1斤,麥芽1斤
      ,山楂1斤
      ,甘草半斤
      固衛(wèi)御風(fēng)湯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
      ,銼,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shí)傷寒,不問(wèn)陰陽(yáng)二證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防風(fēng)
      、桂心
      、天麻
      、萆薢、石斛
      、虎骨(酥炙)
      、白芍藥、當(dāng)歸
      、云母粉
      、白術(shù)、茵芋葉
      、木香、仙靈脾
      、甘草
      、川續(xù)斷,各一兩
      。炮制 : 上挫
      ,生絹袋盛,好酒一升浸之
      。春五日
      、夏三日、秋七日
      、冬十日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gè)(每個(gè)分作5塊),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
      ,京棗5個(gè)(每個(gè)分5塊)
      ,半夏25個(gè)
      ,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功能主治 : 瘧發(fā)作重者
      。用法用量 : 上于未發(fā)前1日至晚作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