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五皮散組成,有哪些作用和功效

    生活百事通 2023-09-20 18:54:42

    五皮散

    出自《華氏中藏經(jīng)》

    【組成】 生姜皮 桑白皮 陳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各9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9g)

    ,水一盞半
    ,煎至八分
    ,去滓
    ,不拘時候溫服
    ,忌生冷油膩硬物(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利水消腫

    ,理氣健脾

    【主治】 脾虛濕盛

    ,氣滯水泛之皮水。一身悉腫
    ,肢體沉重
    ,心腹脹滿,上氣喘急
    ,小便不利
    ,以及妊娠水腫等,苔白膩
    ,脈沉緩

    【方解】 本方所治之皮水證,系由脾濕壅盛

    ,泛溢肌膚而致
    。水濕泛溢,故一身悉腫;濕性重濁
    ,則肢體沉重;濕邪最易阻礙氣機
    ,氣機壅滯,則心腹脹滿;肺氣不降
    ,則上氣喘急
    。治宜利水消腫,理氣健脾
    。方中以茯苓皮為君
    ,本品甘淡性平,功專行皮膚水濕
    ,奏利水消腫之功
    。臣以大腹皮,行氣消脹,利水消腫;橘皮理氣和胃
    ,醒脾化濕
    。佐以生姜皮,和脾散水消腫;桑白皮清降肺氣
    ,通調(diào)水道以利水消腫
    。五藥皆用皮,取其善行皮間水氣之功
    ,利水消腫與利肺健脾同用
    ,使氣行則水行,則皮水自已

    《麻科活人全書》所載之五皮飲

    ,較本方多五加皮,少桑白皮
    ,主治相近
    ,唯稍兼通絡祛風之力。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所載五皮散

    ,較本方多五加皮
    、地骨皮,少桑白皮
    、橘皮
    ,其行氣之力不及本方。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藥性平和

    ,為治療皮水之常用方
    。以一身悉腫,心腹脹滿
    ,小便不利為辨證要點

    2.加減法:偏寒者,可加附子

    、干姜等
    ,以溫陽利水;偏熱者,可加滑石
    、木通等
    ,以清利濕熱;妊娠水腫,可加白術等
    ,以健脾利濕而安胎

    3.現(xiàn)代運用:腎炎水腫

    、心源性水腫、妊娠水腫等
    ,屬脾濕壅盛者
    ,可用本方加減治療。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華氏中藏經(jīng)》:“男子婦人脾胃停滯,頭面四肢悉腫

    ,心腹脹滿
    ,上氣促急,胸膈煩悶
    ,痰涎上壅
    ,飲食不下,行步氣奔
    ,狀如水病?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2.方論選錄

    徐大椿《醫(yī)略六書》卷3:“脾肺氣滯

    ,濕熱泛濫,溢于皮膚
    ,故遍體四肢浮腫焉
    。桑皮清肺以肅生水之源,腹皮泄?jié)M以舒健運之氣
    ,苓皮滲皮膚之濕
    ,姜皮散皮膚之腫,陳皮利中氣以和胃也
    。使胃氣調(diào)和
    ,則脾氣亦健,而滯結自消
    ,皮膚溢飲亦化
    ,何患浮腫之不退哉?此疏利濕熱之劑,為濕淫氣滯水腫之專方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901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用枳實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露蜂房1分
    ,槐枝灰半兩
    。制法 : 上為末,別入生地黃汁1合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
    ,山楂1錢,澤瀉1錢
    ,陳皮8分
    ,甘草3分,生姜
    、大棗
    。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手足厥冷
    ,惡寒淅瀝
    ,肢節(jié)酸疼,有似陽微者
    ;口渴欲飲
    ,舌上微苔,有似陰弱者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
    ,厚樸1斤
    ,蒼術1斤,神曲1斤
    ,麥芽1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