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四逆散配方,四逆散加減法,四逆散有哪些有哪些作用和功效

    健康生活 2023-09-20 21:27:08

    導讀:本文介紹了四逆散配方

    ,四逆散方歌方解
    ,四逆散加減運用方法以及四逆散的功效與作用。本站之前還發(fā)布幾篇四逆散的精彩文章
    ,大家可以通過以下鏈接訪問閱讀

    延伸閱讀:

    1、四逆散原文,配方

    ,方歌
    ,四逆散加減運用醫(yī)案

    2、四逆散合湯加減治療中風患者肝郁脾虛證療效觀察

    3

    、四逆散合六磨湯治療痔瘺術后便秘74例

    4、四逆散治療肝膽疾病新進展

    四逆散

    出自《傷寒論》

    【組成配方】 甘草炙 枳實破

    ,水漬,炙干?? 柴胡 芍藥各十分(各6g)

    【用法】 上四味,搗篩

    ,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四逆散的功效與作用】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 1.陽郁厥逆證。手足不溫

    ,或腹痛,或泄利下重
    ,脈弦。2.肝脾不和證
    。脅肋脹悶,脘腹疼痛
    ,脈弦等。

    【方歌】?陽郁厥逆四逆散

    , 等分柴芍枳實甘, 透邪解郁理肝脾
    , 肝郁脾滯力能堪。

    【方解】 本方出自《傷寒論》

    ,治“少陰病
    ,四逆”
    。四逆者,乃手足不溫也
    。其證緣于外邪傳經入里,氣機為之郁遏
    ,不得疏泄
    ,導致陽氣內郁,不能達于四末
    ,而見手足不溫。此種“四逆”與陽衰陰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質區(qū)別
    。正如李中梓云:“此證雖云四逆,必不甚冷
    ,或指頭微溫,或脈不沉微
    ,乃陰中涵陽之證,唯氣不宣通
    ,是為逆冷”。故治宜透邪解郁
    ,調暢氣機為法。方中取柴胡入肝膽經
    ,升發(fā)陽氣,疏肝解郁
    ,透邪外出,為君藥
    。白芍斂陰養(yǎng)血柔肝為臣
    ,與柴胡合用,以補養(yǎng)肝血
    ,條達肝氣,可使柴胡升散而無耗傷陰血之弊
    。佐以枳實理氣解郁
    ,泄熱破結,與柴胡為伍,一升一降,加強舒暢氣機之功
    ,并奏升清降濁之效;與白芍相配,又能理氣和血
    ,使氣血調和。使以甘草
    ,調和諸藥,益脾和中
    。綜合四藥,共奏透邪解郁
    ,疏肝理脾之效,使邪去郁解
    ,氣血調暢,清陽得伸
    ,四逆自愈。原方用白飲(米湯)和服
    ,亦取中氣和則陰陽之氣自相順接之意。由于本方有疏肝理脾之功
    ,所以后世常以本方加減治療肝脾不和諸證

    本方與小柴胡湯同為和解劑

    ,同用柴胡、甘草
    。但小柴胡湯用柴胡配黃芩,解表清熱作用較強;四逆散則柴胡配枳實
    ,升清降濁,疏肝理脾作用較著
    ,故小柴胡湯為和解少陽的代表方,四逆散則為調和肝脾的基礎方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原治陽郁厥逆證,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的基礎方

    。臨床以手足不溫,或脅肋
    、脘腹疼痛,脈弦為辨證要點

    2.加減法:若咳者,加五味子

    、干姜以溫肺散寒止咳;悸者,加桂枝以溫心陽;小便不利者
    ,加茯苓以利小便;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泄利下重者
    ,加薤白以除下重;氣郁甚者
    ,加香附
    、郁金以理氣解郁;有熱者
    ,加梔子以清內熱

    3.現(xiàn)代運用:慢性肝炎、膽囊炎

    、膽石癥、膽道蛔蟲癥
    、肋間神經痛、胃潰瘍
    、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癥
    、附件炎
    、輸卵管阻塞
    、急性乳腺炎等
    ,辨證屬肝膽氣郁
    ,肝脾(或膽胃)不和者

    【附方】

    1.柴胡疏肝散(《證治準繩》引《醫(yī)學統(tǒng)旨》方) 柴胡 陳皮醋炒 各二錢(各6g) 川芎 香附 枳殼麩炒 芍藥各一錢半(各4.5g) 甘草炙

    ,五分(1.5g) 水二盅,煎八分
    ,食前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τ茫菏韪涡袣猓钛雇?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主治:肝氣郁滯證
    。脅肋疼痛,胸悶喜太息
    ,情志抑郁易怒
    ,或噯氣
    ,脘腹脹滿,脈弦

    2.枳實芍藥散(《金匱要略》) 枳實燒令黑,勿太過 芍藥等分 二味

    ,杵為散,服方寸匕
    ,日三服,以麥粥下之
    。 功用:行氣和血
    ,緩急止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髦危簹庋魷C。產后腹痛
    ,煩滿不得臥。并主癰膿

    柴胡疏肝散證是肝氣郁結

    ,不得疏泄
    ,氣郁導致血滯
    ,故脅肋疼痛,寒熱往來
    。方用四逆散去枳實,加陳皮
    、枳殼
    、川芎
    、香附
    ,增強疏肝行氣
    ,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氣條達
    ,血脈通暢,營衛(wèi)自和
    ,痛止而諸癥亦除。

    產后腹痛而致煩滿不得臥

    ,此由氣血郁滯所致。枳實芍藥散以枳實破氣散結
    ,芍藥和血止痛,佐以麥粥
    ,和其胃氣,因產后定無完氣故也
    。“并主癰膿”者
    ,亦因血為氣凝
    ,久而腐化,本方行氣和血
    ,使氣血宣通
    ,故主治之。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少陰病

    ,四逆
    ,其人或咳,或悸
    ,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2.方論選錄

    吳謙

    ,等《醫(yī)宗金鑒?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卷7錄李中梓:“按少陰用藥,有陰陽之分
    。如陰寒而四逆者,非姜
    、附不能療。此證雖云四逆
    ,必不甚冷,或指頭微溫
    ,或脈不沉微,乃陰中涵陽之證
    ,唯氣不宣通,是以逆冷
    。故以柴胡涼表,芍藥清中
    。此本肝膽之劑而少陰用之者,為水木同源也
    。以枳實利七沖之門,以甘草和三焦之氣
    ,氣機宣通,而四逆可痊矣”

    【摘 要】四逆散作為中醫(yī)臨床上較為常用的經方之一,原方主要治療陽虛陰寒盛內之少陰寒化證。隨著醫(yī)療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

    ,現(xiàn)代中醫(yī)已經將本方進行擴展使用,應用至各類疾病治療中
    ,均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
    。筆者將其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進行分析總結,以供同行參考

    四逆散的藥理作用及臨床運用進展

    【關鍵詞】四逆散;藥理作用

    ;臨床運用

    四逆散原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主要組成成分包括芍藥

    、柴胡、甘草及枳實等
    ,以少陰病之四逆證為功能主治。現(xiàn)隨著醫(yī)藥研究的不斷深入
    ,四逆散的臨床應用范圍逐漸擴大
    ,經過大量動物實驗以及在臨床中的臨床療效證實
    ,四逆散具有顯著的免疫調節(jié)
    、抗動脈粥樣氧化、保護腦缺血損傷等作用
    ,將其應用于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中的治療效果較好
    ,現(xiàn)筆者將有關四逆湯的藥理作用即臨床運用綜上如下:

    1 藥理作用

    1.1 免疫調節(jié)作用

    四逆散具有顯著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

    ,主要表現(xiàn)能夠有效的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同時能夠加強血清溶菌酶的調節(jié)作用
    ,將其作用于人體中可發(fā)揮顯著的抗感染療效,另外,四逆散還可通過調動T細胞活化增殖
    ,抑制B細胞的活化增殖,從而達到增強細胞免疫的功能[1]

    1.2 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病基礎即為動脈粥樣硬化

    ,據(jù)大量研究表明,四逆散具有突出的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不僅能夠顯著減緩主動脈粥樣硬化程度
    ,縮小粥樣斑塊的面積,同時還可減少凋亡細胞的數(shù)量
    。另外
    ,四逆散還可提升患者體內載脂蛋白與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從而充分發(fā)揮其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1.3 保護心肌作用

    心肌缺血的主要損傷機制之一則為自由基損傷

    ,而四逆散經過煎制后的主要成分為烏頭類生物堿,將其應用與患者體內
    ,不但能夠增加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
    ,同時對自由基進行及時清徐,以抵抗因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損傷
    。據(jù)探究顯示
    ,應用四逆散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明顯高于應用常規(guī)藥物的心肌耗氧量
    ,保護心肌作用更加顯著

    1.4 保護腦缺血后損傷

    有研究報告顯示,四逆散對于局部腦缺血的大鼠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

    ,其主要作用機制可能為四逆散能夠減少因腦缺血損傷后引發(fā)的氧化損傷
    ,減少缺血大鼠腦內的含水量
    ,同時減少了神經肽胺的生成量,有效促進神經細胞存活
    。因此
    ,長期使用四逆散能夠對腦梗死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1.5 抗休克作用

    四逆散應用于冠心病左心室肥厚患者中能夠起到改善左心功能的作用

    ,在提高心輸出量
    ,降低前負荷方面具有突出的臨床作用
    。另外,四逆散在對抗阿奇霉素酶上劇透獨特的抑制作用
    ,不僅能夠有效保護線粒體膜
    ,減輕線粒體的腫脹程度
    。在抗休克的研究中
    ,四逆散主要表現(xiàn)為升高血壓,提高供血能力
    ,延長供心時限等作用[3]。

    1.6 降低血壓作用

    據(jù)研究資料顯示,將四逆散應用于腎性高血壓大鼠模型的治療過程中

    ,不僅能有限改善腎組織中血管緊張素的含量
    ,同時可有效改善腎組織凋亡情況
    ,對缺氧狀態(tài)下的自由基進行清除的同時改善組織器官的能量代謝
    ,充分發(fā)揮其血壓調節(jié)作用。

    1.7 保護腸粘膜作用

    當患者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后

    ,小腸上皮細胞則可作為最先受損的細胞
    ,因此,腸灌注損傷不僅能誘發(fā)腸組織的損傷
    ,同時也因腸粘膜屏障損害導致其他組織或器官的破壞
    。而采用四逆散對其進行處理后,可有效改善小腸細胞中線粒體的數(shù)量有所增加
    ,同時減少了神經肽胺的生成
    ,清除了氧自由基,充分發(fā)揮保護腸粘膜的作用

    2 臨床應用

    2.1 冠心病合并早搏

    現(xiàn)代藥理學證實

    ,四逆散中的芍藥、炙甘草
    、柴胡及枳殼等藥材均具有抗心理失常的作用
    ,有專家學者將四逆散加味用于治療難治性早搏的患者中,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
    。所用藥方中包括各12g的阿膠及赤白芍
    ,各10g的延胡索、柴胡
    、桂枝
    、炙甘草
    、麥冬及人參
    ,用水煎服
    ,并以半個月為一個療程[4]
    。療程結束后發(fā)現(xiàn)該組患者達到較好的總有效率,且在進行為期半年的隨訪期間,未發(fā)現(xiàn)復發(fā)病例

    2.2 慢性膽囊炎、胃炎

    、膽道功能紊亂
    、消化性潰瘍

    由于四逆散是治療氣行不暢、肝膽?zhàn)鰷幕A配方,因此

    ,臨床工作中常將其應用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中
    ,主要包括慢性膽囊炎
    、胃炎、膽道功能紊亂
    、消化性潰瘍等
    ,均以取得顯著療效
    。所用方劑中的柴胡與枳實能夠有效增強小腸的推進作用
    ,同時顯著增強胃排空作用
    ,在改善胃動力方面的功效與西藥沙比利大致相同

    2.3 慢性肝炎、肝纖維化

    、肝硬化

    由于四逆散屬于活血化瘀藥方

    ,因此,將其應用于慢性肝炎
    、肝纖維化
    、肝硬化等疾病中可達到活血化瘀
    、疏肝理脾、補氣健脾等作用
    。常用的方劑中除包含芍藥
    、柴胡、甘草及枳實等基礎藥材外
    ,還加入了丹參
    、蒲公英
    、山楂與黃芪,每次囑患者用水煎服
    ,并以1個月為1個療程
    。療程結束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得到明顯改善
    ,且肝臟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另外
    ,有研究顯示[5]
    ,四逆散在針對由四氯化碳中毒時誘發(fā)的肝功能損傷情況也有顯著的作用,說明,此藥方在護肝方面同樣具有突出的應用價值

    【臨床報道】

    四逆散對治療輸卵管阻塞有滿意的療效。許氏以四逆散加味治療輸卵管阻塞115例

    ,治療方劑包括口服
    、熱敷
    、灌腸3種
    ,門診單純用口服方
    ,病房則3者合用
    。連用至月經來潮為1療程
    。1口服方:柴胡10g,枳實12g,赤芍12g
    ,生甘草3g
    ,丹參30g
    ,三七粉3g(分吞)
    ,穿山甲20g
    ,麥冬10g
    ,皂刺10g,路路通10g
    。2熱敷方:透骨草30g
    ,川烏10g
    ,威靈仙20g
    ,肉桂10g
    ,乳香20g
    ,沒藥20g,當歸20g
    ,紅花10g
    ,丹參30g,赤芍15g
    。3灌腸方:丹參30g
    ,赤芍30g,三棱15g
    ,莪術15g
    ,枳實15g,皂角刺15g
    ,當歸15g
    ,乳香10g
    ,沒藥10g,透骨草15g
    。治療結果:門診組52例,治療后獲痊愈25例(48%)
    ,有效12例(23%)
    ,無效15例(29%);總有效率71%。病房組例
    ,治療后獲痊愈38例(60.3%)
    ,有效15例(24%),無效10例(15.7%)
    ,總有效率84.3%
    。住院病例的療效較門診病例好,初步說明本病以內、外合治法的效果較好
    。[許潤三.四逆散加味治療輸卵管阻塞115例總結報告
    。中醫(yī)雜志 1987;28(9):41]

    【實驗研究】

    采用胃排空試驗、胃阻抗試驗

    、胃條離體試驗
    、血漿胃動素測定、胃肌細胞超微結構觀察等方法
    ,觀察了中藥復方四逆散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強度和作用機理
    。研究表明:四逆散能增加昆明種小鼠胃排空流體和固體的能力,提高SD大鼠離體胃條的興奮性和整體動物IGG胃運動的頻率
    ,升高血漿胃動素的水平
    ,促進胃壁平滑肌的收縮。結論:一定劑量的四逆散具有促胃動力作用
    ,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四逆散在一定劑量下能提高胃動素水平
    、增強胃平滑肌細胞嵌合有關。[彭成
    ,等.四逆散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實驗研究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1999;22(1):39]

    相關文章:

    四逆散加減治療慢性前列腺炎、陽痿

    、早泄的醫(yī)案

    名中醫(yī)四逆散臨床應用經驗

    四逆散加味治療絕經前后諸證體會

    名中醫(yī)運用四逆散治療脾胃病的臨床經驗

    四逆散合甘麥大棗湯治療產后抑郁癥療效顯著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903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用枳實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摘要:本文為總結歸納胸痹病辨證及治療規(guī)律,根據(jù)《金匱要略》一書中張仲景對胸痹的論述
    川升麻揩齒散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厚樸1斤
    ,蒼術1斤
    ,神曲1斤
    ,麥芽1斤,山楂1斤
    ,甘草半斤
    ,黑豆半斤
    固衛(wèi)御風湯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洗
    ,銼
    ,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不問陰陽二證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桂心
    、天麻
    、萆薢、石斛
    、虎骨(酥炙)
    、白芍藥、當歸
    、云母粉
    、白術、茵芋葉
    、木香
    、仙靈脾、甘草
    、川續(xù)斷
    ,各一兩。炮制 : 上挫
    ,生絹袋盛
    ,好酒一升浸之。春五日
    、夏三日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每個分作5塊)
    ,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京棗5個(每個分5塊)
    ,半夏25個
    ,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功能主治 : 瘧發(fā)作重者
    偏方秘方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