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路路通有哪些有哪些作用和功效及食用方法

      健康生活 2023-09-21 01:21:35

       路路通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歸經(jīng)

      味苦

      、微辛
      ,性平
      。歸肝、胃
      、膀胱經(jīng)。微香行散

      《現(xiàn)代實用中藥》:“味苦

      、澀,性平
      ,無毒
      。”

      《泉州本草》:“辛

      、苦
      ,性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南藥《中草藥學(xué)》:“入肝

      、膀胱經(jīng)?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功效主治

      祛風(fēng)除濕;疏肝活絡(luò);利水

      。主風(fēng)濕痹痛;肢體麻木;手足拘攣;脘腹疼痛;經(jīng)閉;乳汁不通;水腫脹滿;濕疹。 祛風(fēng)通絡(luò)
      ,利水除濕
      。治肢體痹痛,手足拘攣
      ,胃痛
      ,水腫,脹滿
      ,經(jīng)閉
      ,乳少,癰疽
      ,痔漏
      ,疥癬,濕疹

      《綱目拾遺》:“辟瘴卻瘟

      ,明目,除濕
      ,舒筋絡(luò)拘攣
      ,周身痹痛,手腳及腰痛
      ,焚之嗅其煙氣皆愈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嶺南采藥錄》:“治風(fēng)濕流注疼痛,及癰疽腫毒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現(xiàn)代實用中藥》:“燒灰外用于皮膚濕癬、痔漏等

      。有收斂
      、消炎、消毒作用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fēng)除濕,行氣活血

      。治風(fēng)濕性腰痛
      ,心胃氣痛,少乳
      ,濕疹
      ,皮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浙江藥用植物志》:“行氣寬中,活血通絡(luò)

      ,利水
      。治胃痛腹脹,風(fēng)濕痹痛
      ,乳中結(jié)塊
      ,乳汁不通,小便不利
      ,月經(jīng)不調(diào)
      ,蕁麻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疏肝氣

      ,通經(jīng)絡(luò)

      本品味苦微辛,能疏肝行氣

      ,活血通絡(luò)
      ,故可用于脘腹脹痛、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
      、乳結(jié)
      、乳汁不通等證。凡肝郁氣滯
      ,胃脘脹痛者
      ,可與木香
      、fo手、枳殼等配伍
      ,以理氣和胃;凡少腹疼痛者
      ,可與川楝子、延胡索
      、柴胡等同用
      ,以疏肝止痛。凡婦女氣滯血瘀
      ,月經(jīng)不調(diào)者
      ,可與當(dāng)歸、香附
      、益母草等相合
      ,以行氣活血;凡肝經(jīng)郁滯,乳結(jié)脹痛者
      ,可與青皮
      、絲瓜絡(luò)、穿山甲等相配
      ,以疏肝通絡(luò);凡產(chǎn)后乳汁不通者
      ,可與王不留行、漏蘆
      、通草等并施
      ,以通絡(luò)下乳。

      祛風(fēng)濕

      ,利水道

      本品苦辛微香

      ,能祛風(fēng)燥濕、通利水道
      ,故常用于風(fēng)濕痹痛
      、肢體麻木、手足拘攣
      、水腫
      、小便不利、癰腫濕疹等證
      。凡風(fēng)濕痹痛
      、肢體麻木、手足拘攣者
      ,可與獨活
      、木瓜、當(dāng)歸、雞血藤等配伍
      ,以蠲痹養(yǎng)血
      。凡水腫、小便不利者
      ,可與茯苓皮
      、澤瀉、車前子等同用
      ,以利水消腫
      。凡癰腫、濕疹等證
      ,則可與蒲公英
      、黃柏或苦參、蛇床子等相合
      ,以清熱解毒或除濕斂瘡

      利水消腫

      路路通不但能活血脈、通經(jīng)絡(luò)

      ,而且可利小便
      、逐伏飲,有明顯的利水消腫之功

      通絡(luò)益腎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認(rèn)為

      ,腎炎的基本病理變化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腎小球局部血管造成微循環(huán)障礙
      ,多屬中醫(yī)的濕熱郁滯
      ,水瘀相兼。治宜清熱利濕
      ,活血化瘀。路路通既能行血脈
      、通經(jīng)路
      ,又能利水濕、除濕毒
      ,對風(fēng)熱濕毒為主要致病因素的急
      、慢性腎炎有百利而無一害。故多在辨證論治的同時配用二藥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商岣吲R床療效。

      通經(jīng)下乳

      中醫(yī)認(rèn)為

      ,“血水同源”
      ,“血乳同類”。能通活血脈的藥自然也能通經(jīng),可用于治療經(jīng)閉
      、痛經(jīng)
      、不孕等病癥;同樣,能通活血脈的藥也能下乳
      ,主治產(chǎn)婦無乳或少乳屬瘀血阻滯者

      通痹止痛

      路路通可活血通絡(luò)、舒筋利節(jié)

      、利水消腫
      、通痹止痛,是治療風(fēng)寒(熱)濕痹的要藥之一
      ,在祛風(fēng)
      、清熱、散寒
      、除濕這些治療風(fēng)寒(熱)濕痹的主打藥方中加入適量的路路通
      ,常能起到“力挽狂瀾”的理想療效。

      路路通的藥理作用

      外用

      實驗證明

      ,楓香酒精溶劑(60%)外用
      ,能防止鉤蚴侵入小鼠皮膚。其防護效力與溶劑濃度成正比

      保肝作用

      樺木酮酸具有明顯的抗肝細(xì)胞毒活性

      ,即在體外試驗中,對由四氯化碳及氨基半乳糖誘導(dǎo)的初次培養(yǎng)的大鼠肝細(xì)胞的細(xì)胞毒性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該生藥在臺灣作保肝藥

      藥材鑒定

      圓球形,直徑2-3cm

      ,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
      ,有多數(shù)尖刺狀宿存萼齒及鳥嘴狀花柱,常折斷或彎曲
      ,除去后則現(xiàn)多數(shù)蜂窩小孔;基部有圓柱形果柄
      ,長3-4.5cm,常折斷或僅具果柄痕
      。小蒴果頂部開裂形成空洞狀
      ,可見種子多數(shù),發(fā)育不完全者細(xì)小
      ,多角形
      ,直徑約1mm,黃棕色亞棕褐色
      ,發(fā)育完全者少數(shù)
      ,扁平長圓形
      ,具翅,褐色
      。體輕
      ,質(zhì)硬,不易破開
      。氣微香,味談
      。以個人、色黃
      、無泥
      、無果柄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棕褐色
      。①纖維(果序軸)多斷碎
      ,長短不一,直徑13-45um
      ,末端稍鈍或鈍圓
      ,壁多波狀彎曲,木化
      ,孔溝有時明顯
      ,胞腔內(nèi)常合棕黃色物。②果皮石細(xì)胞類方形
      、梭形
      、不規(guī)則形或分枝狀,直徑53-398μm
      ,壁極厚
      ,孔溝分枝狀。③宿萼表皮細(xì)胞表面觀多角形
      ,壁厚
      ,具孔溝,腔小
      ,內(nèi)含棕黃色物
      。①單細(xì)胞毛(宿萼)常彎曲,長42-126μm
      ,寬約14μm
      ,亦含棕黃色物

      理化鑒別

      (1)取本品1g

      ,加水5ml,水浴加熱20min
      ,濾過
      ,取濾液2ml,加堿性酒石酸銅試液2ml,在沸水浴中加熱

      10min

      ,產(chǎn)生紅色氧化亞銅沉淀
      。(檢查糖類)

      (2)取本品1g加95%乙醇10ml,水浴加熱15min

      ,放冷
      ,濾過。濾液供下述試驗:①取濾液2ml
      ,蒸十
      ,加濃硫酸一醋酐試劑2滴,顯紅紫色
      ,漸變?yōu)樽献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最后顯污綠色。(檢查甾類) ②取濾液2ml
      ,加鋅粉少許
      ,滴加濃鹽酸3-4滴,水浴加熱15-20min
      ,顯橙色
      。(檢查黃酮類)

      臨床應(yīng)用

      用于脘腹脹痛

      路路通具通利之性,功能行氣寬中而止痛

      ,在臨床上用于脘腹脹痛
      、大便不爽等癥,可與木香
      、烏藥
      、枳殼等同用。

      用于風(fēng)濕痹痛

      ,月經(jīng)不調(diào)

      本品又能活血通絡(luò)

      ,對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月經(jīng)量少而腹脹者
      ,可與香附
      、茺蔚子等配伍;對風(fēng)濕痹痛、腰腿酸痛
      、筋絡(luò)拘攣等癥
      ,可與當(dāng)歸、川芎
      、獨活
      、桑寄生等同用。

      用于水腫

      、小便不利等癥

      本品又有利水消腫的功效

      ,用于水腫
      ,可與茯苓皮、桑白皮
      、冬瓜皮等配伍

      此外,本品通利之性也能通下乳汁

      ,用于氣血壅滯
      、乳汁不通,可配伍穿山甲
      、王不留行等藥同用

      路路通 - 常用配方

      1、治風(fēng)濕肢節(jié)痛: 路路通

      、秦艽
      、桑枝、海風(fēng)藤
      、橘絡(luò)
      、苡仁。水煎服
      。(四川中藥志)

      2

      、治臟毒: 路路通一個。煅存性
      ,研末酒煎服
      。(《古今良方》)

      3、治癬: 楓木上球十個(燒存性)

      ,白砒五厘
      。共末,香油搽
      。 (《德勝堂經(jīng)驗方》)

      4

      、治蕁麻疹: 楓球一斤。煎濃汁
      ,每天三次
      ,每次六錢,空心服
      。 (湖南藥物志》)

      5

      、治耳內(nèi)流黃水: 路路通五錢。煎服
      。 (《浙江民間草藥》)

      宜忌

      孕婦忌服

      ①《中藥志》:陰虛內(nèi)熱者不宜。

      ②《廣西中藥志》:虛寒血崩者勿服

      ③《四川中藥志》:凡經(jīng)水過多及孕婦忌用

      各家論述

      1.《綱目拾遺》:楓果,樹似白楊

      ,內(nèi)圓如蜂窩
      ,即路路通。其性大能通行十二經(jīng)穴
      ,故《救生苦?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分嗡[脹用之,以其能搜逐伏水也

      2. 《綱百拾遺》:辟瘴卻瘟

      ,明目,除濕
      ,舒筋絡(luò)拘攣
      ,周身痹痛,手腳及腰痛
      ,焚之嗅其煙氣皆愈

      3. 《嶺南采藥錄》:治風(fēng)濕流注疼痛及癰疽腫毒。

      4.《現(xiàn)代實用中藥》:燒灰外用于皮膚濕癬

      、痔漏等
      ,有收斂、消炎
      、消毒作用

      5. 《中藥志》:通經(jīng)利水,除濕熱痹痛

      。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
      ,周身痹痛、小便不利
      ,水腫脹滿等證

      6.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fēng)除濕,行氣活血

      。治風(fēng)濕性腰痛
      、心胃氣痛,少乳
      ,濕疹
      ,皮炎。

      路路通的食用方法

      路路通果降脂茶

      原料:路路通果9克

      、草決明15克
      、山楂15克、冰糖適量做法:1
      、將路路通果9克
      、草決明15克
      、山楂15克放入鍋中,加入2500 毫升水
      ,用大火煮沸
      。2、然后加入冰糖
      ,改小火煮
      ,待水剩下1500毫升左右即可。

      山甲路路通粥

      材料:穿山甲10克

      ,路路通15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穿山甲、路路通放入鍋中煮熬取汁;粳米煮成粥

      ,加入藥汁
      。放入紅糖粥熟即可食用。通經(jīng).活血.下乳
      。適于產(chǎn)后乳汁不通
      ,少乳者食用。

      香附路路通蜜飲

      材料:取香附20克

      ,路路通30克
      ,郁金10克,金橘葉15克

      做法:加適量水

      ,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
      ,待藥汁轉(zhuǎn)溫后調(diào)入蜂蜜30毫升
      ,攪勻即成。上
      、下午分服
      。疏肝理氣,解郁散結(jié)
      ,適用于乳腺小葉增生
      ,證屬肝郁氣滯者。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906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用枳實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露蜂房1分
      ,槐枝灰半兩
      。制法 : 上為末,別入生地黃汁1合
      ,拌令勻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fēng)
      、桂心、天麻
      、萆薢
      、石斛、虎骨(酥炙)
      、白芍藥
      、當(dāng)歸
      、云母粉
      、白術(shù)、茵芋葉
      、木香
      、仙靈脾、甘草
      、川續(xù)斷
      ,各一兩。炮制 : 上挫
      ,生絹袋盛
      ,好酒一升浸之。春五日
      、夏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