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白頭翁有哪些有哪些作用和功效

      健康生活 2023-09-21 01:26:46

      “白頭翁”為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

      ,別名有奈何草
      、粉乳草、白頭草
      、老姑草
      、菊菊苗、老翁花
      、老冠花
      、貓爪子花等等。

      白頭翁的功效

      【性味】

      味苦;性寒

      《本經(jīng)》:味苦

      ,溫,無毒

      《別錄》:有毒

      《藥性論》:味甘苦,有小毒

      李杲:味苦,性寒

      【歸經(jīng)】

      入大腸

      、肝、胃經(jīng)

      《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

      、腎二經(jīng)。

      《本草經(jīng)疏》:入手

      、足陽明經(jīng)血分

      《長沙藥解》:入足少陽膽

      、足厥陰肝經(jīng)

      【功效主治】

      白頭翁性寒;歸胃、大腸經(jīng);白頭翁藥用價值高

      ,從上述歷代本草專著看出多有記述
      。中醫(yī)認為
      ,白頭翁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明目
      ,燥濕殺蟲的功效;主治熱毒痢疾,鼻衄
      ,血痔
      ,帶下,陰癢
      ,癰瘡
      ,瘰疬等癥

      《本經(jīng)》:主溫瘧狂易寒熱

      ,癥瘕積聚,癭氣
      ,逐血止痛
      ,金瘡。

      《別錄》:(主)鼻衄

      陶弘景:療毒痢

      《藥性論》: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齒痛

      ,主項下瘤疬
      。主百骨節(jié)痛。

      《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及暖腰膝

      ,明目
      ,消贅。子:功用同上

      《傷寒蘊要》:熱毒下痢紫血鮮血者宜之

      《本草匯言》:涼血,消瘀

      ,解濕毒

      《本草備要》:治禿瘡、瘰疬

      、疝瘕
      、血痔、偏墜
      ,明目
      ,消疣。

      《綱目拾遺》:去腸垢,消積滯

      《現(xiàn)代實用中藥》:療咽腫

      各家論述

      1.李杲:張仲景治熱痢下重

      ,用白頭翁湯主之
      ,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痢則下焦虛
      ,故以純苦之劑堅之。男子陰疝偏墜
      ,小兒頭禿膻腥
      ,鼻衄無此不效,毒痢有此獲功

      2.《本草經(jīng)疏》:白頭翁;暑伏足陽明經(jīng)

      ,則發(fā)溫瘧;伏手陽明經(jīng),則病毒痢
      ,滯下純血;狂易鼻衄者
      ,血熱也;寒熱者,血瘀也;癥瘕積聚
      ,癭氣
      ,靡不由血凝而成。積滯停留則腹痛
      ,金瘡血涼則痛自止
      。苦能下泄
      ,辛能解散
      ,寒能除熱涼血,具諸功能
      ,故悉主之
      ,殆散熱涼血行瘀之要藥歟?

      3.《本經(jīng)逢原》:白頭翁,《本經(jīng)》言苦溫者

      ,傳寫之誤也
      。其治溫瘧狂易寒熱等癥,皆少陽
      、陽明熱邪固結(jié)之病
      ,結(jié)散則積血去而腹痛止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秳e錄》止鼻衄
      ,弘景止毒痢,亦是熱毒入傷血分之候。

      4.《本草求真》:白頭翁

      ,何以用此以治溫瘧寒熱,齒痛
      、骨痛
      ,鼻衄
      ,禿瘡
      ,疝瘕等癥?亦因邪結(jié)陽明,服此熱解毒清
      ,則腎不燥擾而骨固
      ,胃不受邪而齒安,毒不上侵而止衄
      ,熱不內(nèi)結(jié)而疝與瘕皆卻
      ,總皆清解熱毒之力也。

      5.《本草正義》:白頭翁味微苦而淡

      ,氣清質(zhì)輕
      ,《本經(jīng)》雖謂苦溫,然以主治溫瘧狂易
      ,而仲景且以專治熱利下重
      ,則必非溫藥可知。石頑《本經(jīng)逢原》改作微寒
      ,蓋從閱歷中體驗得來
      ,其說較為可信。今以通治實熱毒火之滯下赤白
      ,日數(shù)十次者
      ,頗見奇效。向來說者皆謂苦泄導滯
      ,專以下行為天職
      ,且有苦能堅骨;寒能涼骨之語。惟今何廉臣著實驗藥物學》
      ,獨謂其氣質(zhì)輕清,為升散腸胃郁火之良藥
      。案……味苦又薄
      ,合于經(jīng)文輕清發(fā)散為陽之旨。其主熱毒滯下
      ,雖曰苦固能泄
      ,而升舉脾胃清氣,使不陷下,則里急后重皆除
      ,確是此藥之實在真諦
      。何翁此論,洵有特別見解
      。但終是苦泄宣通一路
      ,不能竟以升散郁火四字簡直言之,與升麻
      、柴胡作一例看耳
      。試觀《別錄》以主鼻衄,其能清泄
      ,尤為明白曉暢
      。輕用一錢至一錢五分,毒火甚者
      ,可用至四
      、五錢。

      6.《本經(jīng)》:主溫瘧狂易寒熱

      ,癥瘕積聚
      ,癭氣,逐血止痛
      ,金瘡

      7.《別錄》:(主)鼻衄。

      8.陶弘景:療毒痢

      9.《藥性論》:止腹痛及亦毒痢,治齒痛

      ,主項下瘤疬
      。主百骨節(jié)痛。

      10.《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及暖腰膝

      ,明目
      ,消贅。子:功用同上

      11.《傷寒蘊要》:熱毒下痢紫血鮮血者宜之

      12.《本草匯言》:涼血,消瘀

      ,解濕毒

      13.《本草備要》:治禿瘡、瘰疬

      、疝瘕
      、血痔
      、偏墜,明目
      ,消疣

      14.《綱目拾遺》:去腸垢,消積滯

      15.《現(xiàn)代實用中藥》:療咽腫

      用藥禁忌

      1.虛寒瀉痢忌服。

      2.《藥性論》:豚實力使

      3.《日華子本草》:得酒良

      4.《本草經(jīng)疏》:滯下胃虛不思食

      ,及下利完谷不化,泄瀉由于虛寒寒濕
      ,而不由于濕毒者忌之

      5.《本草從新》:血分無熱者忌。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白頭翁

      、敗醬草
      、鴉膽子皆具有清熱解毒涼血,而常用治腫毒或濕熱痢
      。但白頭翁長于用治濕熱痢
      ,清熱涼血除濕力較強;敗醬草用于痢疾滯而平爽之里急后重之癥。能除垢去積并兼用治瘡瘍
      ,帶下
      ,熱淋等證;鴉膽子解毒除濕殺蟲作用較為突出,除用治冷痢久瀉外
      ,尚治瘧疾
      。白頭翁味苦性寒,為赤痢特效藥
      ,此品治赤痢之所以有效
      ,除苦寒清熱之作用外,尚能宣通腸胃郁火
      ,使熱毒能散能清

      【出處】《中華本草》

      敗毒抗癌

      用于癌瘤積毒:直腸癌 白頭翁15克,藤梨根

      、瞿麥
      、豬瘦肉各12克 加水2500~3000毫升,煎至500毫升
      ,早
      、晚分服
      ,食肉飲湯
      。并用鴉膽子煎水
      ,保留灌腸(用導尿管注入瘤體上方)。有一定療效
      。亦宜于結(jié)腸癌
      。白血病 白頭翁、山慈姑
      、山豆根各15克
      ,黃藥子、白花蛇舌草
      、龍葵各30克 水煎 3次服
      。宜于發(fā)熱、出血各型急性白血病

       涼血止痢

      用于血熱瀉?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簾岫狙?白頭翁、秦皮各9克

      ,黃柏6克
      ,黃連3克,水煎為白頭翁湯
      ,分2次服
      。虛熱下痢 白頭翁、秦皮各9克
      ,黃連3克
      ,黃柏、甘草各6克
      ,阿膠珠(烊化競服)12克 水煎為白頭翁甘草阿膠湯
      ,分2次服。原蟲性痢疾 白頭翁15~30克 水煎分3次服
      。7天為1療程
      。病情較重者另用30~50克加水煎成100毫升作保留灌腸,日1次
      。給藥后大便次數(shù)及紅白粘液明顯減少,大便鏡檢原蟲轉(zhuǎn)陰時間平均為1.4天
      ,平均7天治愈
      。癌毒血痢 白頭翁、椿皮各15克
      ,黃芩
      、黃柏各9克
      ,白芍、甘草各6克
      ,黃連
      、木香各3克 水煎,日服2次
      。赤白帶下 白頭翁
      、珍珠菜根各30克,茜草9克
      ,墨魚1只 水煎
      ,服湯食魚,日1劑

      消腫破結(jié)

      用于炎性腫結(jié):牙痛齦腫 白頭翁切碎3份

      ,白胡椒(末)1份 加水少許,搗成泥狀
      ,塞入牙腫處
      ,上下牙咬緊
      ,幾分鐘后吐出嗽口
      。1次不愈,可再使用1次
      。滴蟲陰炎 白頭翁30克
      ,甜酒糟適量 搗汗服,渣敷腫處
      。瘰腫串結(jié) 白頭翁60克
      ,當歸尾、半夏
      、牡丹皮各30克 炒后研末,每服9克
      ,白酒調(diào)下

      白頭翁的作用

      抗菌

      鮮汁、煎劑對多種細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湯及其四藥對各種痢疾桿菌等腸道致病菌均有顯著的抑制功效
      ,其中以黃連、秦皮作用最強
      ,黃柏次之
      ,白頭翁最弱,各藥之間并無協(xié)同
      ,也無拮抗
      。本品的抗菌有效成分為原白頭翁素和白頭翁素
      。白頭翁素的抗菌活性與鏈霉素有協(xié)同作用。

      抗阿米巴原蟲和陰道滴蟲

      本品煎劑和白頭翁皂苷體外實驗能抑制阿米巴原蟲的繁殖

      ,體內(nèi)實驗也有抑制阿米巴原蟲生長的作用
      。本品對滴蟲有明顯的殺滅作用。

      抗腫瘤

      本品能抗腫瘤

      ,毛茛苷能抑制DNA的合成
      ,而有明顯的細胞毒作用。毛茛苷細胞毒作用的機制
      ,除因其能抑制DNA的合成外
      ,還與促進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生成有關(guān)。

      抗病毒作用

      白頭翁水浸液能延長患流感病毒PR8小白鼠的存活日期

      ,對其肺部損傷亦有輕度減輕

      其它作用

      據(jù)報道白頭翁乙醇提取物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及抗痙攣作用

      。國外產(chǎn)之白頭翁Pulsatill anigricans有鎮(zhèn)靜作用
      ,并能降壓,使心率變慢
      ,心收縮增強
      ,增進胃腸運動。白頭翁尚能抑制植物種子發(fā)芽
      。其所含白頭翁皂甙A3有一定抑癌作用
      ,于100μg/ml時對P-388的抑制率為53.7%。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906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露蜂房1分
      ,槐枝灰半兩
      。制法 : 上為末,別入生地黃汁1合
      ,拌令勻
      加味地黃丸
      加味地黃丸《古今醫(yī)統(tǒng)》卷九十:加味地黃丸處方 : 熟地黃(煮爛
      ,搗)120克 山茱萸肉 山藥各60克 澤瀉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制法 : 上藥為末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厚樸1斤
      ,蒼術(shù)1斤,神曲1斤
      ,麥芽1斤
      ,山楂1斤,甘草半斤
      ,黑豆半斤
      。制法 :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固衛(wèi)御風湯
      處方 : 炙黃耆9g
      ,防風9g,炒白術(shù)9g
      ,桂枝9g
      ,赤芍9g,白芍9g
      ,生姜3片
      ,大棗7枚。功能主治 : 調(diào)營固衛(wèi)
      ,以御風寒
      。主冷激性蕁麻疹。用法用量 : 日久發(fā)作不休者
      ,加烏梅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銼
      ,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桂心
      、天麻
      、萆薢、石斛
      、虎骨(酥炙)
      、白芍藥、當歸
      、云母粉
      、白術(shù)、茵芋葉
      、木香
      、仙靈脾、甘草
      、川續(xù)斷
      ,各一兩。炮制 : 上挫
      ,生絹袋盛
      ,好酒一升浸之。春五日
      、夏三日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每個分作5塊)
      ,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
      ,京棗5個(每個分5塊),半夏25個
      偏方秘方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