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參有哪些有哪些作用和功效及食用方法,北沙參和南沙參的區(qū)別
生活百事通
2023-09-21 06:13:27
北沙參基本簡介
別名萊陽參、海沙參
、銀沙參
、遼沙參、蘇條參
、條參
、北條參
。
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的根
。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毛
,主根和側根區(qū)分明顯
,主根圓柱形,細長
,長30~40cm
,直徑0.5~1.5cm,肉質致密
,外皮黃白色
,須根細小
,著生在主根上
,少有側生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卵形或寬三角狀卵形
,三出式羽狀分裂或2~3回羽狀深裂,具長柄;莖上部葉卵形
,邊緣具有三角形圓鋸齒
。復傘形花序頂生,密被灰褐色絨毛;傘幅10~14
,不等長;小總苞片8~12
,線狀披針形;花梗約30;花小,白色
。雙懸果近球形
,密被軟毛,棱翅狀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ㄆ?~7月,果期6~8月
。生于海邊沙灘
。主產(chǎn)山東、河北
、遼寧;有栽培
。
采制
夏、秋季采挖
,除去須根
、外皮
,干燥。
性狀
根長圓柱形
,偶有分枝
。表面淡黃白色,偶有外皮殘存
,全體有細縱皺紋及縱溝
,并有棕黃色點狀細根痕。頂端常留有黃棕色根莖殘基
,上端稍細
,中部略粗,下部漸細
。質脆
,易折斷,斷面皮部淺黃白色
,木部黃色
。氣特異,味微甘
。
化學成分
含歐前胡素(imperatorin)
、補骨脂內酯(psoralen)。fo手內酯
、圓當歸內酯-7-0-β-龍膽二糖甙(oosthenol-7-0-β-gentio-bioside)等多種香豆素
,并含生物堿、淀粉
、微量揮發(fā)油等
。
性味
性微寒,味甘
、微苦
。
功能主治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
。用于肺熱燥咳
、勞嗽痰血、熱病津傷口渴
。
北沙參的作用
北沙參性微寒
,味甘、微苦
,北沙參能養(yǎng)陰清肺
,益胃生津。用于肺熱燥咳、勞嗽痰血
、熱病津傷口渴
。
北沙參常用于熱病后期胃陽不足之口渴舌干、食欲不振等癥
,臨床多與生地
、石斛、麥冬等配伍
,以清熱養(yǎng)胃生津;肺燥陰虛
,干咳痰少,咽干鼻燥者
,北沙參可與麥冬
、玉竹、貝母
、杏仁等配伍
,以潤肺止咳;胃陰虛兼見肝腎陰虛,肝氣不舒
,癥見脅痛脘脹
,吞酸吐苦,咽干口燥
,舌紅少津者
,北沙參可與麥冬
、生地
、枸杞子等并施;若胃陰不足,脘部酌痛
,嘈雜似饑者
,北沙參可與麥冬、白芍
、甘草等同用
,以養(yǎng)陰生津止痛。
1
、北沙參治陰虛火炎
,咳嗽無痰,骨蒸勞熱
,肌皮枯燥
,口苦煩渴等證:真北沙參、麥門冬
、知母
、川貝母、懷熟地、鱉甲
,地骨皮各四兩
。或作丸
,或作膏
,每早服三錢,白湯下
。(《衛(wèi)生易簡方》)
2
、北沙參治慢性遷延性肝炎:北沙參10克,當歸10克
,麥冬10克
,枸杞子12克,生地12克
,川楝子9克
。每日1劑,水煎服
。對肝腎陰虛
,兩脅作痛,口于舌燥者有較好療效
。
3
、北沙參治一切陰虛火炎
,似虛似實
,逆氣不降,消氣不升
,煩渴咳嗽
,脹滿不食:真北沙參五錢
。水煎服。(《林仲先醫(yī)案》)
4
、北沙參治慢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沙參12克,玉竹
、石斛
、天花粉、黨參各9克
。每日1劑
,水煎服。對癥見口干舌燥
,舌紅少苦者有良效
。
5
、北沙參治陰虛咳血:北沙參30克,百合30克
,鴨肉150克
。一起煮湯,鴨肉熟后飲湯食肉
。亦治肺結核咳血
。
6、北沙參治糖尿?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罕鄙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生地各12克,石斛
、麥冬
、天花粉各9克。每日1劑
,水煎服
。適用于糖尿病,口干口渴明顯者
。如尿糖多者
,加山藥12克,黃芪9克;血糖高者
,配玄參
、蒼術各9克,則療效更好
。
7
、北沙參治肺胃陰虛,見有咳嗽咯血
,咽痛口渴:北沙參20克
,雞蛋1~2個
,冰糖適量
。加清水共煮,10多分鐘后蛋熟去殼再煮
,20~30分鐘后
,取湯溫服。亦治肺結核屬肺陰不足者
。
8
、北沙參治脾胃氣陰兩虛,食欲減退
,消化不良
,神疲乏力
,口干少律:北沙參15克,淮山藥15克
,炒扁豆12克
,蓮子10克。水煎
,水沸1小時后
,取湯溫服,每日1次
。有一定療效
。
南沙參、北沙參有什么區(qū)別
(一) 、北沙參:(補益藥:補陰藥)
甘
,微寒。歸肺
、胃經(jīng)
。
功效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
。
應用
1
、用于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蓡斡谩头街谐Ec麥冬
、天花粉等配伍
,如沙參麥冬湯。
2
、用于熱傷胃陰或陰虛津虧所致的口干咽燥
,舌紅少苔,大便干結等
。常與麥冬
、玉竹等益胃生津藥同用。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9—30克。
(二)、南沙參:(補益藥:補陰藥)
性味
、功用與北沙參相似,但效力較北沙參弱
。此外
,略有祛痰
、補氣作用。
用于肺燥咳嗽及溫熱病后氣液不足較為適宜
。
用量
、使用注意等,與北沙參相同
。
北沙參醫(yī)學價值
①《本草從新》
專補肺陰
,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
②《飲片新參》
養(yǎng)肺胃陰
,治勞咳痰血。
③《東北藥植志》
治慢性支氣管炎
,肺結核
,肺膨脹不全,肺膿瘍等
。
④《中藥志》
養(yǎng)肺陰
,清肺熱,祛痰止咳
。治虛勞發(fā)熱
,陰傷燥咳,口渴咽干
。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3~5錢;亦可熬膏或入丸劑。
注意
風寒作嗽及肺胃虛寒者忌服
。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防蛀。
附方
①治陰虛火炎
,咳嗽無痰
,骨蒸勞熱,肌皮枯燥
,口苦煩渴等證:真北沙參
、麥門冬、知母
、川貝母
、懷熟地、鱉甲
,地骨皮各四兩?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蜃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或作膏
,每早服三錢,白湯下
。(《衛(wèi)生易簡方》)
②治一切陰虛火炎
,似虛似實,逆氣不降
,消氣不升
,煩渴咳嗽,脹滿不食:真北沙參五錢
。水煎服
。(《林仲先醫(yī)案》)
北沙參營養(yǎng)分析
北沙參含有揮發(fā)油、香豆素
、淀粉
、生物堿、三萜酸
、豆甾醇
、各甾醇,沙參素等身分
。實行證明
,北沙參能進步T 細胞比值,進步淋巴細胞轉化率
,升高白細胞
,加強巨噬細胞功效,延伸抗體存在時間
,進步B 細胞
,促進免疫功效。北沙參可加強正氣
,淘汰疾病
,防備癌癥的孕育發(fā)生。
北沙參補充信息
南沙參與北沙參雖是不同科屬的兩種植物藥材
,但一般認為兩藥功用相似
,但細分起來,南沙參偏于清肺祛痰
,而北沙參偏于養(yǎng)胃生津
。在煮粥時可辨證選用。
北沙參適合人群
風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禁服;痰熱咳嗽者慎服
。
北沙參食療作用北沙參味甘
、微苦,性微寒;歸肺
、胃經(jīng);體質輕潤
,可升可降
。
具有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
主治燥傷肺陰之干咳痰少
,咽干鼻燥
,肺癆陰虛之久咳嗽血,熱傷胃陰之口渴舌干
,食欲不振
。
北沙參食物相克,北沙參反藜蘆
、惡防己
。
北沙參做法指導
1.肺燥陰虛,干咳痰少
,咽干鼻燥者
,可與麥冬、玉竹
、貝母
、杏仁等配伍,以潤肺止咳
。
2.常用于熱病后期胃陽不足之口渴舌干
、食欲不振等癥,臨床多與生地
、石斛
、麥冬等配伍,以清熱養(yǎng)胃生津
。
3.若胃陰不足
,脘部酌痛,嘈雜似饑者
,則可與麥冬
、白芍、甘草等同用
,以養(yǎng)陰生津止痛
。
4.胃陰虛兼見肝腎陰虛,肝氣不舒
,癥見脅痛脘脹
,吞酸吐苦,咽干口燥
,舌紅少津者
,可與麥冬、生地、枸杞子等并施
。
北沙參的食療方子
1.北沙參12g
,麥冬
、貝母各9g
,甘草6g,每天一劑
,煎服
。治支氣管炎。
2.北沙參9g
,麥冬6g
,甘草3g,熱水沖泡
,代為茶飲
。治肺結核咯血。
3.北沙參
、川芎各30g
,蔓荊子6g,細辛1.5g
,煎服
,加黃酒半碗為引?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蛘唠S癥加減
,治頭疼。
4.北沙參
、山藥各15g
,每天一劑,用水煎服
。治小兒遷延性肺炎
。
藥方選錄
1.慢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
沙參12克
,玉竹
、石斛、天花粉
、黨參各9克
。每日1劑,水煎服
。對癥見口干舌燥
,舌紅少苦者有良效。
2.糖尿病
北沙參、生地各12克
,石斛
、麥冬、天花粉各9克
。每日1劑
,水煎服。適用于糖尿病
,口干口渴明顯者
。如尿糖高者,加山藥12克
,黃芪9克;血糖高者
,配玄參、蒼術各9克
,則療效更好
。
3.脾胃氣陰兩虛,食欲減退 ,消化不良
,神疲乏力,口干少律
北沙參15克
,淮山藥15克
,炒扁豆12克,蓮子10克
。水煎
,水沸1小時后,取湯溫服
,每日1次
。有一定療效。
4.肺胃陰虛,見有咳嗽咯血
,咽痛口渴
北沙參20克,雞蛋1~2個
,冰糖適量
。加清水共煮,10多分鐘后蛋熟去殼再煮
,20~30分鐘后
,取湯溫服。亦治肺結核屬肺陰不足者
。
5.陰虛咳血
北沙參30克
,百合30克,鴨肉150克。一起煮湯
,鴨肉熟后飲湯食肉
。亦治肺結核咳血。
6.慢性遷延性肝炎
北沙參10克
,當歸10克
,麥冬10克,枸杞子12克
,生地12克
,川楝子9克
。每日1劑
,水煎服。對肝腎陰虛
,兩脅作痛
,口于舌燥者有較好療效。
北沙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北沙參的功效與作用
北沙參養(yǎng)陰清肺
,益胃生津
。適用于肺熱陰傷引起的干咳元痰,或痰少而黏
,甚則痰中帶血
,咽干口燥,或聲音嘶啞等
。也可用于胃陰不足所致的口燥咽干
,胃痛,呢逆
,嘔吐
,便秘,舌紅少津等
。與南沙參相比
,兩者性能相近,都是味甘
,性寒涼
。均有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的作用
。用于肺胃陰虛而有熱者
,沒有什么區(qū)別。只是北沙參滋陰作用較強
,南沙參滋陰效力較弱而兼有祛痰作用
。因而肺臟有病,出現(xiàn)咳嗽,干咳無痰者
,多用南沙參;胃腑有病
,表現(xiàn)津液缺少,口干舌燥
,口渴者
,常用北沙參。
1
、肺燥陰虛
,干咳痰少,咽干鼻燥者
,可與麥冬
、玉竹、貝母
、杏仁等配伍
,以潤肺止咳。
2
、常用于熱病后期胃陽不足之口渴舌干
、食欲不振等癥,臨床多與生地
、石斛
、麥冬等配伍,以清熱養(yǎng)胃生津
。
3
、若胃陰不足,脘部酌痛
,嘈雜似饑者
,則可與麥冬、白芍
、甘草等同用
, 以養(yǎng)陰生津止痛。
4
、胃陰虛兼見肝腎陰虛
,肝氣不舒,癥見脅痛脘脹
,吞酸吐苦
,咽干口燥,舌紅少津者
,可與麥冬
、生地
、枸杞子等并施。
北沙參的性味歸經(jīng)
性微寒
,味甘
、微苦。歸肺
、胃經(jīng)
。
北沙參的禁忌
本品性微寒,只宜于肺胃陰傷而有熱者
,所以風寒感冒咳嗽
、寒痰咳嗽及脾胃虛寒者應慎用。傳統(tǒng)認為不宜與藜蘆
、防己一起應用
。
北沙參的食用方法沙參玉竹鴨煲
材料:鴨650克,北沙參10克,玉竹8克,枸杞子10克
。
做法
1
、老鴨剁成塊,用水沖凈血污
。
2、沙參
、玉竹
、枸杞子分別用水洗凈。
3
、鍋內放水
,放在火上燒沸,把洗好的鴨塊焯一下水
。
4
、焯好的鴨塊及沙參、玉竹和姜片放入砂煲內
,砂煲中加水放在火上
,燒沸。
5
、撇去表面浮沫后
,再放入枸杞子,蓋好蓋
,用小火煲2小時左右
。
6、至鴨塊熟爛時
,放精鹽
、味精
,調好口味即成。
由上面的介紹
,我們可以看出
,北沙參的功效與作用一般表現(xiàn)為:養(yǎng)胃滋陰、止咳潤肺等;而北沙參的食用方法通常也是用來做菜的
,當然除了上面介紹的北沙參玉竹鴨煲之外
,關于北沙參的食用方法還有很多。但是就像上面說到的那樣
,北沙參性寒
,所以大家使用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好量。
北沙參種子
北沙參它是一種中藥材
,它還被稱做是遼沙參
,海沙參等。它主要是用根來做藥材的
,它來自于一種傘形植物叫作是珊瑚菜的根
。這種北沙參一般情況下是在7-8月份或是9月份的時候就開始采挖,只要將挖出來的根放在開水中燙了以后然后再剝去皮
,最后再曬干就可以入藥了
。那北沙參種子要怎么處理了。
北沙參它是要種植才能完成的
,所以說北沙參是有種子存在的
。對于北沙參的種植也許有些人不太了解,接下來我們就來給大家說說北沙參種子要如何處理
,才能夠通過北沙參種子種出我們想要了北沙參來
。
(1)種子處理
北沙參是深根系植物,播種前要深翻地
,耙平
,下種前接上種子果翅放到25度的溫水中浸泡4小時撈出稍涼,混拌2/3濕沙
,放入箱內冷凍
,春天解凍后下種,秋播宜在上凍前播種
。春播種子不宜沙藏處理
,否則當年不能出苗。
(2)播種方法
秋播按行距5-6厘米劃半厘米深的淺溝
,種子與種子相隔4~5厘米覆土澆水
,上蓋稻草,上凍前再澆一次大水
,蓋上一層圈肥
。春播在清明至谷雨前后
,方法同上。種子不用低溫冷凍處理
,種后不出苗
,若不處理,最好采下即播種
。沙質壤上每公頃播種量75千克
,純沙地每公頃90-112.5千克,有灌溉條件的肥沃土壤每公頃可播種52.5-60千克
,播后純沙地用黃泥或小酥石鎮(zhèn)壓
,免風吹沙土移動造成損失,澇洼地封凍時應壓沙
。秋播種子第二年3月出苗
。
對于北沙參如何種植,北沙參種子如何處理
,如何播種等內容
,我們的專家給我們做了詳細的介紹。無論是對于什么樣的植物
,我們都必須對其的種植方法進行徹底的了解
,才能種出質量好的藥材或是蔬菜來。為了能得到北沙參
,我們必須對北沙參種子進行了解
。
沙參的功效和禁忌有哪些?什么人不能用
沙參可以用來煲湯
,也可以用來吃,還可以保健
,這些好處我們都知道
,這種治病加養(yǎng)生的中藥的功效和禁忌大家可能有一些不了解,下面就來了解一下沙參的功效和禁忌
,了解下什么人不能用沙參
。
沙參 根圓柱形或圓錐形,有的彎曲或扭曲
,少數(shù)2-3分枝
,長8-27cm,直徑1-4.3cm
。表面黃白色或淡棕貢色
,較粗糙,有不規(guī)則扭曲的皺紋
,上部有細密橫紋
,凹陷處常有殖留棕褐色栓皮
。頂端蘆頭(根莖)單個,稀多個
,長2-7cm
,四周具多數(shù)半月形莖痕,呈盤節(jié)狀
。質硬脆
,易折斷,折斷面不平坦
,類白色
,多裂隙,較松泡
。氣微
,味微甘、苦
。這是沙參的特點
。
南沙參與北沙參雖是不同科屬的兩種植物藥材,但一般認為兩藥功用相似
,但細分起來
,南沙參偏于清肺祛痰,而北沙參偏于養(yǎng)胃生津
。在煮粥時可辨證選用
。
南沙參補充信息
根據(jù)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南沙參、蜜南沙參
,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蜜南沙參密閉
,置陰涼干燥處。
南沙參適合人群
風寒咳嗽者忌服
。
南沙參食療作用:南沙參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