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劉寄奴有哪些有哪些作用和功效及食用方法,劉寄奴的副作用與禁忌

    健康生活 2023-09-21 07:04:01

    劉寄奴的作用

    由于宋武帝的先入為主

    ,人們差點把劉寄奴當成金創(chuàng)藥的代名詞了。

    而事實上

    ,劉寄奴草并非只能用來治療跌打損傷
    ,作為一種富有活血和通經(jīng)能量的藥草,它能夠治療痛經(jīng)和產(chǎn)后腹痛
    、惡露不盡
    ,還能借由活絡氣血而改善風濕痹痛,并能幫助血液暢通從而治療便血和尿血
    ,癰瘡腫毒亦不在話下

    此外
    ,它用于治療食積腹痛也頗為有名
    ,且南劉寄奴醒脾消食的功較比北劉寄奴明顯,故南劉寄奴又稱化食丹

    1

    、跌打損傷
    ,腫痛出血

    本品溫散善走

    ,能活血散瘀,止痛止血而療傷

    治療跌打損傷,瘀滯腫痛

    ,可單用研末以酒調(diào)服

    亦可配伍骨碎補、延胡索等
    ,如流傷飲(《傷科秘方》),治創(chuàng)傷出血
    ,可單用鮮品搗爛外敷
    ,或配茜草
    、五倍子等
    ,如止血黑絨絮(《傷科補要》)

    2、血瘀經(jīng)閉

    、產(chǎn)后瘀滯腹痛

    本品辛散苦泄

    ,善于行散
    ,能破血通經(jīng)
    ,散瘀止痛。

    治血瘀經(jīng)閉

    ,可配桃仁、當歸
    、川芎等;治產(chǎn)后瘀滯腹痛
    ,配甘草等份為末,水
    、酒調(diào)服。

    3

    、食積腹痛
    、赤白痢疾

    本品氣味芳香,既能醒脾開胃

    ,又能消食化積。

    適用于食積不化

    ,腹痛瀉痢
    ,可單用煎服,亦可配伍山楂
    、麥芽、雞內(nèi)金
    、白術等

    4、婦科良藥

    劉寄奴為活血化瘀藥

    ,因“婦人以血為本”,所以本品在治療婦科病方面大有用場
    ,用之得當
    ,功效卓越

    5

    、對肝臟的作用

    陰行草(即北劉寄奴)濃縮煎液可使醋酸棉酚引起的大鼠高血清谷丙轉氨酶(SGPT)明顯下降。

    對麻醉犬和大鼠有明顯利膽作用

    ,劉寄奴總生物堿和總黃酮均能防治醋酸棉酚肝損害引起的大鼠高SGPT
    ,是劉寄奴煎劑防治棉酚肝損害的有效成分。

    6

    、抗菌作用

    陰行草對宋內(nèi)痢疾桿菌

    、志賀痢疾桿菌有殺菌作用,對福氏痢疾桿菌
    、鮑氏痢疾桿菌
    、大腸桿菌及變形桿菌有抑菌作用

    7

    、有加速血液循環(huán),解除平滑肌痙攣
    ,促進血凝作用

     劉寄奴的性味歸經(jīng)

    性味

    苦,溫

    ①《唐本草》:"味苦

    ,溫。"

    ②《日華子本草》:"無毒

    。"

    歸經(jīng)

    入心、脾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

    、肺二經(jīng)。"

    ②《本草新編》:"入心

    、脾、膀胱經(jīng)
    。"

    ③《本草再新》:"入肝

    、腎二經(jīng)。"

    功能主治

    破血通經(jīng)

    ,斂瘡消腫。治經(jīng)閉癥瘕
    ,胸腹脹痛
    ,產(chǎn)后血瘀
    ,跌打損傷,金瘡出血
    ,癰毒焮腫。

    ①《唐本草》:"主破血
    ,下脹
    。"

    ②《日華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氣水脹

    、血氣,通婦人經(jīng)脈癥結
    ,止霍亂水瀉
    。"

    ③《開寶本草》:"療金瘡,止血為要藥

    ,產(chǎn)后余疾,下血
    、止痛
    。"

    ④《本草蒙筌》:"消焮腫癰毒,滅湯火熱疼

    。"

    ⑤《綱目》:"小兒尿血,新者研末服

    。"

    ⑥《本草求原》:"治心氣痛

    ,疳瘡出血。"

    劉寄奴附方有哪些

    1

    、治湯火瘡

    劉寄奴為末,先以糯米漿

    ,用雞翎掃傷著處
    ,后摻藥末在上,并不痛
    ,亦無痕。

    大凡傷著
    ,急用鹽末摻之
    ,護肉不壞,然后藥敷之
    。(《本事方》)

    2

    、治赤白下痢

    劉寄奴、烏梅

    、白姜等分

    水煎服

    ,赤加梅
    ,白加姜。(《如宜方》)

    3
    、治霍亂成痢

    劉寄奴草煎汁飲。(《圣濟總錄》)

    4

    、治大小便血

    劉寄奴為末,茶調(diào)

    ,空心服二錢
    。(《瀕湖集簡方》)

    5、治血氣脹滿

    劉寄奴穗實為末

    每服三錢,煎酒服

    。(《衛(wèi)生易簡方》)

    6

    、治產(chǎn)后百病血運

    劉寄奴、甘草

    。上二味等分,銼如麻豆大

    每服五錢匕

    ,先以水二盞,入藥煎至一盞
    ,再入酒一盞,再煎至一盞
    ,去渣
    ,溫服。(《圣濟總錄》劉寄奴湯)

    7

    、治被打傷破
    ,腹中有瘀血

    劉寄奴

    、延胡索
    、骨碎補各一兩

    上三味細切,以水二升

    ,煎取七合,復內(nèi)酒及小便各一合
    ,熱溫頓服
    。(《千金方》)

    8、斂金瘡口

    ,止疼痛

    劉寄奴一味為末,摻金瘡口

    ,裹
    。(《本事方》劉寄奴散)

    9、治風入瘡口腫痛

    劉寄奴為末

    ,摻之。(《圣惠方》)

    10

    、治毒蛇咬傷

    劉寄奴15

    ,天胡妥30,青木香15
    。水、酒煎服

    方中劉寄奴清熱解毒

    ,活血消腫,為君藥
    。 (《江西民間草藥》)

    11、治跌打損傷

    劉寄奴15-24g

    ,酌加黃酒或酒
    、水各半,燉1小時
    ,溫服日2次。

    方中劉寄奴清熱解毒
    ,活血消腫
    ,為君藥。 (《福建民間草藥》)

    12、治小兒驚風

    ,疳積瀉

    劉寄奴30g。水煎服

    ,疳積瀉
    ,加雞肝煎服。

    方中劉寄奴利濕退黃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為君藥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13、治產(chǎn)后惡露不盡

    ,臍腹疞痛,壯熱憎寒
    ,咽干煩渴

    劉寄奴、知母(焙)各一兩

    ,當歸(切
    ,焙)
    、鬼箭羽各二兩
    ,桃仁(去皮、尖
    、雙仁
    ,炒)一兩半

    上五味粗搗篩

    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

    ,煎至八分,去渣
    ,溫服
    ,空心食前。(《圣濟總錄》劉寄奴湯)

     劉寄奴方劑制劑

    1

    、劉寄奴散

    處方

    劉寄奴

    制法

    上一味,為末

    功能主治

    治金瘡

    ,燙火傷。

    用法用量

    摻金瘡創(chuàng)面

    ,包裹。

    摘錄

    《普濟本事方》卷六

    2

    、劉寄奴酒

    處方

    劉寄奴10g,甘草10g

    ,白酒100ml。

    炮制

    (1)將劉寄奴與甘草搗碎

    (2)放入鍋中

    ,加水200ml,煎至100ml

    (3)再倒入白酒100ml,煎至100ml

    ,去渣備用

    功能主治

    破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

    。主治血滯經(jīng)閉
    ,產(chǎn)后瘀阻腹痛,折跌損傷
    ,以及創(chuàng)傷出血等癥。

    用法用量

    1次溫服

    注意

    孕婦忌飲用此酒

    3、劉寄奴飲

    處方

    劉寄奴2兩(擇去梗草)

    ,當歸1兩(去蘆頭,切
    ,焙)
    ,甘草2錢(炙,銼)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惡露不快,敗血上攻

    ,心胸煩躁
    ,大渴悶亂,眼黑旋運
    ,或見鬼神,臍腹疼痛
    ,嘔噦惡心
    ,不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水1盞半,加生姜7片
    ,煎至7分盞
    ,去滓熱服。凡治血暈
    ,藥須乘閑煎下,以備急用

    摘錄

    《衛(wèi)生家寶產(chǎn)科備要》卷七

    4、劉寄奴湯

    處方

    劉寄奴75克

    ,赤芍藥(銼
    ,炒)60克
    ,白茯苓(去黑皮)30克
    ,芎藭、當歸(切
    ,焙)各45克
    ,艾葉(炒)120克。

    制法

    上六味

    ,粗搗篩

    功能主治

    治婦人經(jīng)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6克

    ,用水150毫升
    ,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每日二次

    劉寄奴的醫(yī)家論述

    1、《本草經(jīng)疏》:劉寄奴草

    ,其味苦,其氣溫
    ,揉之有香氣
    ,故應兼辛。

    苦能降下

    ,辛溫通行,血得熱則行
    ,故能主破血下脹

    然善走之性,又在血分
    ,故多服則令人痢矣。

    昔人謂為金瘡要藥

    ,又治產(chǎn)后余疾
    、下血止痛者,正以其行血迅速故也

    2

    、《本草匯》:劉寄奴
    ,入手少陰
    、足太陰經(jīng)。通經(jīng)佐破血之方
    ,散郁輔辛香之劑。

    按劉寄奴破血之仙劑也

    ,其性善走
    ,專入血分,味苦歸心
    ,而溫暖之性
    ,又與脾部相宜
    ,故兩入

    蓋心主血

    ,脾裹血,所以專療血證也

    3

    、《本草新編》:劉寄奴,下氣止心腹急痛
    ,下血消腫
    ,解癰毒,滅湯火熱瘡
    ,并治金瘡。

    《本草》諸書言其能解產(chǎn)后余疾

    ,則誤之甚者也

    寄奴性善走,迅入膀胱
    ,專能逐水
    ,凡白濁之癥
    ,用數(shù)錢同車前
    、茯苓利水之藥服之立時通快,是走而不守可知
    ,產(chǎn)后氣血大虧
    ,即有淤血
    ,豈可用此迅逐之乎?

    4

    、《本草求真》:劉寄奴,味苦微溫
    ,多能破淤通經(jīng)
    ,除癥下脹
    ,及止金瘡出血
    ,大小便血
    ,湯火傷毒

    緣血之在人身,本貴通活

    ,滯而不行
    ,則血益滯而不出,而癥瘕脹滿愈甚
    ,行而不止
    ,則血亦滯而不收
    ,而使血出益甚,寄奴總為破血之品
    ,故能使滯者破而即通
    ,而通者破而即收也

    出處

    1

    、出自《唐本草》:劉寄奴,生江南
    ,莖似艾蒿
    ,長三
    、四尺
    ,葉似蘭草尖長,子似稗而細
    ,一莖上有數(shù)穗
    ,葉互生。

    2

    、《蜀本草》:《圖經(jīng)》云
    ,(劉寄奴)葉似菊,高四
    、五尺
    ,花白實黃白
    、作穗
    ,蒿之類也。今出越州
    ,夏收苗
    ,日干之

    3

    、《本草圖經(jīng)》:劉寄奴草,生江南
    ,今河中府
    、孟州
    、漢中亦有之
    。春生苗,莖似艾蒿
    ,上有四棱
    ,高三、二尺己來
    ,葉青似柳
    。四月開碎小黃白花,形如瓦松

     劉寄奴的臨床應用

    1

    、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

    口服煎劑

    ,觀察黃疸型及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25例
    ,均獲效果。

    其中近期治愈(主要癥狀消失
    ,肝腫大恢復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驘o改變
    ,肝功能檢查正常)23例
    ,明顯好轉(主要癥狀消失,肝腫大恢復正?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驘o改變
    ,肝功能檢查麝香草酚濁度試驗進步
    ,其它項目正常)2例

    平均治愈時間20天。對癥狀及體征的療效比較滿意

    ,尤以食欲恢復最為迅速而顯著,平均治療2天后食欲好轉
    ,9天后恢復正常
    。肝功能的恢復,以轉氨酶下降較快
    ,平均16.5天恢復正常
    ,黃疸型病人(19例)血清膽紅質(zhì)恢復正常的平均時間為13.8天
    ,麝香草酚濁度試驗
    ,在異常的12例中有10例平均24.7天恢復正常。

    治愈病例在出院后3個月內(nèi)有13例進行了肝功能復查

    ,其中12例正常
    ,1例在出院后1個月復查
    ,谷丙轉氨酶在119單位以上(可能與過早停藥及立即進行強體力鍛煉有關)
    ,再用蘆蒿治療后又恢復正常。

    制劑及用法

    全草(干品)洗凈切碎

    ,水煎兩次
    ,每次1小時
    ,合并藥液
    ,濃縮至每500毫升藥液含生藥500克,加適量防腐劑

    成人日服2次

    ,每次50~100毫升
    ,兒童酌減

    同時輔以維生素B1、維生素C及酵母片口服

    ,高熱患者或少數(shù)初期不能進食者則給予適量10%葡萄糖溶液靜脈滴入1~3天

    個別患者短期服用上述劑量的蘆蒿煎劑后

    ,肝功能恢復不快
    ,經(jīng)加倍服用后則很快恢復正常。

    因此認為

    ,在治療效果不顯著時
    ,成人劑量可加大到每日200克(生藥)
    ,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

    曾有1例患者日服煎劑250毫升,亦無副作用發(fā)生

    2

    、治療燒傷

    取劉寄奴(品種未詳)全草40克

    ,冰片1克
    ,分別置滅菌孔缽中研細。

    混合后再加入干熱滅菌處理過的香油適量(約60毫升)
    ,調(diào)成稀薄糊狀外用

    用時攪勻

    ,如有塊狀凝結必須攪拌
    、磨細后再使用。

    治療第Ⅱ、Ⅲ度燒傷24例

    ,有的敷2~4次
    ,經(jīng)3~5天即愈
    ,有的換藥6~10次
    ,歷時2~3周始愈。

    對嚴重燒傷患者應注意全身合并癥的處理

    ,如輸液
    、輸血
    、輸血漿
    ,及抗菌素的應用等。

    3

    、治療中暑

    用單味劉寄奴干品50—100g

    ,(鮮品加倍)
    ,水煎服
    ,兒童減量。治療輕
    、中
    、重型中暑16例
    ,均愈(江西中醫(yī)藥
    ,1982,(3):23)

    4

    、治療菌痢

    用劉寄奴水煎二次,加入淀粉制成片劑

    ,每片含生藥1g。成人每次6片
    ,每日4次
    ,5天為1療程。治療34例菌痢
    ,全部痊愈(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3
    ,(1):21)

    5、其他

    劉寄奴在臨床上用于治療痔瘡、急性傳染性肝炎

    、前列腺肥大等有一定療效。

    劉寄奴的鑒別方法

    性狀鑒別

    全草長60-90cm

    ,莖圓柱形
    ,直徑2-4mm
    ,通常彎折

    表面棕黃色棕綠色
    ,被白色毛茸
    ,具細縱棱,質(zhì)硬而脆
    ,易折斷
    ,折斷面纖維性,黃白色
    ,中央具白色而疏松的髓。

    葉互生

    ,通常干枯皺縮或脫落
    ,展開后,完整葉片呈長卵圓形
    ,長6-10cm,寬3-4cm
    ,葉緣有鋸齒
    ,上面棕綠色,下面灰綠色
    ,必被白毛
    ,葉柄短

    質(zhì)脆易破碎或脫落

    。頭狀花序集成穗狀圓錐花序,枯黃色

    氣芳香

    ,味淡

    以葉綠

    ,花穗多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黃綠色。氣香

    ①T形毛眾多

    ,多碎斷
    ,柄易脫落
    。頂端細胞較平直或彎曲,長約至730μm
    ,直徑5-44μm
    ,壁薄
    ,柄2-7細胞
    ,以2細胞為多見,有的皺縮

    ②腺毛較多

    ,頂面觀呈橢圓形或鞋底形
    ,6或8細胞
    ,多皺縮,兩兩相對排成3-4層
    ,長徑約72μm
    ,短徑約36μm,細胞含淡黃色分泌特

    ③葉片碎片,上表皮細胞表面觀呈類多角形

    ,垂周壁略彎曲
    ,少數(shù)細胞淡黃色或玫瑰紅色。

    柵欄細胞含細小簇晶

    ,直徑3-6μm。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
    ,氣孔稍拱起
    ,類圓形或長圓形,有眾多T形毛的柄部及遙毛

    ④花粉粒類球形

    ,直徑18-20μm
    ,具3孔溝
    ,表面有細小顆粒狀雕紋

    ⑤莖部非腺毛,大多粗大

    ,約至20余細胞,上部幾個細胞短小
    ,直徑10-14μm
    ,基部直徑45-54μm。

    ⑥莖表皮細胞表面觀類長方形或類多角部

    ⑦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方晶

    劉寄奴散的功效

    功效1

    處方:劉寄奴

    制法:上一味
    ,為末

    功能主治:治金瘡,燙火傷

    用法用量:摻金瘡創(chuàng)面,包裹

    摘錄:《普濟本事方》卷六

    功效2

    處方:劉寄奴15克、甘草3克

    、地龍(炒)7.5克

    制法: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治小兒夜啼不止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

    ,煎至100毫升,去滓
    ,時時與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六一。

    功效3

    處方:劉寄奴1兩

    ,紅藍花半兩
    ,益母草子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血運悶絕。

    用法用量:每服3錢

    ,以童便半盞
    ,酒半盞相和
    ,暖過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

    功效4

    處方:劉寄奴

    、王不留行
    、大黃、金銀花
    、木鱉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便毒

    用法用量:酒

    、水煎,露1宿
    ,五更服

    摘錄:方出《準繩瘍醫(yī)》卷四引《得效》

    ,名見《洞天奧旨》卷十六

    功效5

    處方:劉寄奴1兩,當歸2兩(銼

    ,微炒)
    ,赤芍藥1兩,吳茱萸1分(湯浸7遍
    ,焙干,微炒)
    ,姜黃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血運

    ,悶絕不識人,頰赤
    ,手足煩疼
    ,腹脹喘息。

    用法用量:每服3錢

    ,以酒1中盞,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

    功效6

    處方:劉寄奴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止痛止血生肌

    。主金瘡
    、湯火瘡。

    用法用量:《本事》引《經(jīng)驗方》:劉寄奴為末

    ,先以糯米漿用雞翎掃傷著處,后摻藥末在上
    。并不痛
    ,亦無痕。大凡傷著
    ,急用鹽末摻之
    ,護肉不壞,然后藥敷之

    摘錄:《本事》卷六

    功效7

    處方:劉寄奴1兩

    ,麝香1分(細研),當歸3分(銼
    ,微炒)
    ,芎藭3分
    ,桂心3分
    ,牛膝3分(去苗),益母草3分
    ,羌活3分
    ,生干地黃3分
    ,延胡索3分

    制法:上為散,研入麝香令勻

    功能主治:產(chǎn)后惡血沖心

    ,悶絕不語。

    用法用量:每服2錢

    ,以溫生姜湯
    、童便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

    功效8

    處方:赤石脂1兩,無名異1兩(燒紅)

    ,風化石灰1兩,寒水石1兩
    ,磁石(燒紅7遍)1兩
    ,王不留行半兩,劉寄奴半兩
    ,地松半兩
    ,地榆半兩
    ,黃柏皮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刀箭所傷

    用法用量:干摻患處

    。如刀傷肉開者
    ,以藥摻后更用軟帛微縛斂
    ,即時肉合,更不痛作
    ,亦無膿血
    ,甚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劉寄奴湯的功效

    功效一

    處方:劉寄奴75克、赤芍藥(銼

    ,炒)60克
    、白茯苓(去黑皮)30克、芎藭
    、當歸(切
    ,焙)各45克
    、艾葉(炒)120克

    制法:上六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治婦人經(jīng)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6克

    ,用水150毫升
    ,煎至100毫升
    ,去滓,空腹時溫服
    ,每日二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二

    功效二

    處方:劉寄奴2兩

    ,桔梗(炒)3兩,當歸(銼
    ,焙)2兩
    ,生姜(切,焙)1兩
    ,桂(去粗皮)2兩,陳橘皮(湯去白
    ,焙)1兩半
    ,芍藥3兩,赤茯苓(去黑皮)3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產(chǎn)后惡露不盡

    ,7-8日腹痛
    ,兩脅妨滿,兼兒枕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半

    ,煎至8分,去滓
    ,入延胡索末半錢匕
    ,攪勻溫服,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

    功效三

    處方:劉寄奴1兩,知母(焙)1兩

    ,當歸(切
    ,焙)2兩,鬼箭羽2兩
    ,桃仁(去皮尖雙仁
    ,炒)1兩半。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產(chǎn)后惡露不盡,臍腹(疒丂)痛

    ,壯熱憎寒
    ,咽干煩渴。

    用法用量:每服4錢匕

    ,水1盞半
    ,煎至8分
    ,去滓
    ,空心、食前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

    功效四

    處方:劉寄奴

    、五倍子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痔疾

    用法用量:空心酒調(diào)下

    ,仍用其末敷痔上。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六

    劉寄奴的副作用

    現(xiàn)代研究

    化學成分

    含香豆精,異澤蘭黃素

    ,西米杜鵑醇
    ,脫腸草素,奇蒿黃酮
    ,奇蒿內(nèi)酯醇等

    藥理作用

    有加速血液循環(huán)

    ,解除平滑肌痙攣
    ,促進血凝作用;煎液能增加豚鼠灌脈流量,對小鼠缺氧模型有明顯的抗缺氧作用。水煎液對宋內(nèi)氏痢疾桿菌
    、福氏痢疾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臨床研究

    用單味劉寄奴干品50-100g

    ,(鮮品加倍),水煎服
    ,兒童減量
    。治療輕
    、中、重型中暑16例
    ,均愈(江西中醫(yī)藥
    ,1982
    ,(3):23)
    。用劉寄奴水煎二次,加入淀粉制成片劑
    ,每片含生藥1g
    。成人每次6片,每日4次
    ,5天為1療程。治療34例菌痢
    ,全部痊愈(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1983,(1):21)
    。此外
    ,劉寄奴在臨床上用于治療痔瘡
    、急性傳染性肝炎
    、前列腺肥大等有一定療效。

    注意事項

    《本草綱目》:無毒

    劉寄奴無毒
    。在常規(guī)劑量內(nèi)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或大劑量(30g以下)服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錢

    ,或入散劑

    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注意

    氣血虛弱,脾虛作泄者忌服

    《衛(wèi)生易簡方》:"不可過多,令人吐利

    。"

    《本草經(jīng)疏》:"病人氣血虛

    ,脾胃弱,易作泄者勿服
    。"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911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用枳實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摘要:本文為總結歸納胸痹病辨證及治療規(guī)律
    ,根據(jù)《金匱要略》一書中張仲景對胸痹的論述,通過對導師李敬孝教授臨床治療胸痹的病例的分析總結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
    ,露蜂房1分,槐枝灰半兩
    。制法 : 上為末
    加味地黃丸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山楂1錢
    ,澤瀉1錢
    ,陳皮8分,甘草3分
    ,生姜
    、大棗。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
    ,手足厥冷
    ,惡寒淅瀝,肢節(jié)酸疼
    ,有似陽微者
    ;口渴欲飲,舌上微苔
    ,有似陰弱者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厚樸1斤
    ,蒼術1斤
    ,神曲1斤,麥芽1斤
    ,山楂1斤
    ,甘草半斤,黑豆半斤
    保真湯
    偏方秘方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