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涼”
1
用冷水洗臉
2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鹽水漱口
3
用熱水泡腳是相當不錯的養(yǎng)生方式。天冷時人的四肢末端較冷
4
在天氣晴好時適當加強戶外鍛煉,可提高身體免疫力
本文醫(yī)學指導專家:
南方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副院長兼治未病中心學術帶頭人、中藥學教授、主任醫(yī)師 彭康
立秋三候
一候涼風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蟬鳴
古代將立秋分為 三候 :
“ 初侯涼風至 ”
,立秋后,我國許多地區(qū)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 二侯白露降 ”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強烈“ 三侯寒蟬鳴 ”,這時候的蟬
立秋
預示著夏天即將結束
秋天即將來臨
想象中立秋應該是這樣的
然而事實上
炎熱的氣溫
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
夏天還不肯走呢
我國地域遼闊
大部分地區(qū)仍未進入秋天
況且每年三伏天的末伏
都在立秋后第3日
所以不能忽視 防暑 的重要性
那么 立秋 養(yǎng)生
還要做些什么呢
防暑: 秋陽肆虐,特別是在立秋前后
,氣候仍處于悶熱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稱。立秋時節(jié)防暑措施依然不容忽視,應當心“秋老虎”依舊傷人,小心中暑。
防感冒: 立秋后
,白天仍然炎熱,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往往白天很熱,而夜晚比較涼爽,早晚溫差變大,容易引起頻發(fā)感冒等。特別是年老體弱和小孩之人群,經(jīng)過炎熱的夏季后,人體內(nèi)耗較大,導致免疫力下降。隨著氣溫降低,病毒乘虛而入,因此初秋時節(jié)要預防普通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的侵襲,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
防燥: 立秋標志著進入秋季,秋天是肅殺的季節(jié)
,以燥氣當令,而燥氣易傷肺金,耗損人體津液,引起皮膚干燥、舌紅少津、毛發(fā)干枯、大便干結
推薦幾種立秋常用中藥
北沙參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
北沙參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
。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經(jīng)。具有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本品 甘潤而偏于苦寒 ,能補肺陰兼能清肺熱,用于 陰虛肺燥有熱 之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啞等證;補胃陰,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熱,用于胃陰虛有熱之口干多飲、饑不欲食,大便干結等。北沙參質(zhì)堅,富有脂液
,含有揮發(fā)油、香豆素、淀粉、生物堿、三萜酸、豆甾醇推薦食療:
北沙參燉老鴨: 北沙參15克、枸杞子30克
南沙參潤肺力度較弱,但兼具祛痰作用
南沙參為桔?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其潤肺清肺之力較北沙參弱
南沙參葉是一種藥食兼用的特種蔬菜
推薦食療:
沙參麥冬茶:南沙參
枇杷葉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葉。味苦
單味煎服或熬膏服用
,每日5-10克(鮮品15-30克),止咳宜炙用(煉蜜制),止嘔宜生用。枇杷葉生用或用鮮品推薦食療:
①枇杷葉粥: 取枇杷葉15克(鮮品加倍)
②枇杷桑葉茶: 選取枇杷葉(去絨毛)
生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
生地黃味甘
、苦,性寒。入心、肝、腎經(jīng)。具有 清熱涼血,生津潤燥,滋陰養(yǎng)血 的功效,治陰虛發(fā)熱,消渴本品質(zhì)潤多液能 養(yǎng)陰 ,味甘性寒能生津
,有較好的養(yǎng)陰潤燥生津作用,用于溫熱病后期、邪熱傷津者;本品甘寒質(zhì)潤,既能清熱養(yǎng)陰,又能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療陰虛火旺的口干口渴。鮮地黃中含有20多種氨基酸
,其中以精氨酸含量最高;干地黃中有15種氨基酸,其中丙氨酸含量最高。地黃中還含有鐵、鋅、錳、鉻等20多種微量元素。單味內(nèi)服:煎湯,每日10-15克(鮮地黃可用30-50克,可搗汁服用),大劑量地黃50-100克,熬膏。
推薦食療:
生地粥:生地黃25克,粳米75克
,白糖少許。生地黃(鮮品洗凈細切后,用適量清水煮沸約30分鐘后,取藥汁,再復煎煮一次#你好,立秋#
通訊員/彭逢美 朱欽文 李凱欣
編輯/黃旭君
立秋之后我們迎來了處暑,這個節(jié)氣的到來意味著夏季正在慢慢的向秋季過度
。天氣慢慢的轉涼了,那么你知道嗎?初秋是最容易導致感冒的發(fā)生,,據(jù)了解,處暑之后醫(yī)院呼吸門診增加了不少的感冒患者,甚至有些人都已經(jīng)感冒了兩三次。感冒雖然說不算是什么大病,但是感冒久了、病情嚴重了這對身體的危害超大,甚至是出現(xiàn)死亡。這不是唬人的,初秋時因為感冒導致死亡的病例還是有的。所以說初秋開始就應該進入趕走感冒的備戰(zhàn),讓感冒不敢再來騷擾我們。
1、能走樓梯就走
如今很多人為了方便都喜歡做電梯,但是你知道嗎
2
其實睡眠好不僅僅是能夠避免感冒的發(fā)生,它還會預防其他的疾病
3、鍛煉
初秋的時候開始慢慢的變冷了
4
一般來說初秋的時候早上跟傍晚都是有點涼
5
還是得近期香港的流感事件嗎
平常一定要加強鍛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qiujiys/305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秋季有哪些疾病要多加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