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參怎么吃,4道孩兒參的補氣血食譜
孩兒參也就是太子參,是一種非常好的補益中藥
。孩兒參性質平和
,大部分人都可以用孩兒參來進補。孩兒參具有健脾氣
、潤肺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虛或肺燥引起的多種問題
。那么孩兒參怎么吃效果好呢?
孩兒參怎么吃

1、太子參麥冬雞肉湯
材料:雞胸肉200克
,太子參10克、麥冬10克
,生姜2片
做法:雞胸肉洗凈后切塊
,焯一下水,撈起瀝干備用
。然后將雞胸肉、生姜
、太子參和麥冬一起放入砂鍋中
,加適量清水煮開,繼續(xù)小火煮半小時
,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太子參麥冬雞肉湯具有健脾益氣
、養(yǎng)胃
、滋陰潤燥的功效
,可以改善氣陰兩虛引起的食欲不振
、口干咽燥
、神疲乏力等問題。
2、太子參百合老鴨湯
材料:老鴨半只(約1斤),干百合15克
,太子參10克
,生姜3片
做法:鴨肉洗凈切塊,過沸水去血沫
,撈起瀝干備用。將處理好的鴨肉
、生姜
、百合、太子參一起放入砂鍋中
,加適量清水煮開,繼續(xù)用小火煲3個小時
,少許食鹽和蔥花調味即可
。
功效:太子參百合老鴨湯具有健脾益氣、滋陰潤燥
、潤燥止咳的功效,還可以清虛熱
、消水腫
。
3、太子參玉竹瘦肉湯
材料:豬瘦肉250克
,玉竹20克,太子參10克
,生姜3片
做法:瘦肉洗凈切塊
,和生姜片、玉竹
、太子參一起放入燉盅里面,隔水燉2個半小時
,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
功效:太子參玉竹瘦肉湯具有滋陰潤肺
、生津養(yǎng)血的功效,可以改善肺虛咳嗽
、咽干口渴、煩熱
、勞咳等問題
。
4、太子參蓮子豬心湯
材料:豬心1個
,去芯蓮子30克,太子參10克
,桂圓15克
做法:豬心洗凈切片
,和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開
,小火繼續(xù)煮2小時,食鹽調味即可
。
功效:太子參蓮子豬心湯具有益氣養(yǎng)血
、養(yǎng)心安神的功效
,可以改善脾胃虛弱
、氣血不足引起的食少、乏力
、失眠等問題
。
補氣健胃首選太子參
太子參又名孩兒參
,顧名思義
,這是一味小孩子也能食用的中藥。太子參性溫味甘
,歸心
、脾
、肺三經。具有補中益氣
、健脾生津等多種功效
。主要用于咳嗽
、食欲不振
、水腫等病癥的治療
。也為秋季養(yǎng)生的常用進補藥材。
經過一個漫長炎熱的夏天
,人體的津氣有所損傷,那么就需要在秋季養(yǎng)生進補
。秋季進補需要以平補為主
,人參、西洋參等補氣生津的藥材藥性過強
,而太子參則藥性溫和,適合秋季進補
,且長期食用都無過多副作用
,為難得的清補佳品。
太子參補氣健胃的功效突出
,能夠用于緩解全身乏力、精神不佳
、脾胃虛弱等癥狀
。食用太子參能夠明顯的改善胃口,同時又能補氣生津
,促進消化,提高人體免疫力
。另外
,太子參能夠幫助清除體內濕氣,有利尿去濕的功效
。
食譜推薦
或許很多人都無法接受中草藥的味道,那么可以選擇將藥材入菜
,使藥材和食材相互融合
,減少中藥的苦味,且使食材具有養(yǎng)生的功效
。
太子參鯽魚湯
材料:
鯽魚1條、太子參30克
、玉米1根
、姜適量
、鹽少許
、清水適量
。
做法:
將買回來的鯽魚刮除魚鱗,清除內臟洗凈
,然后在其背部橫著劃幾刀
,瀝干水分。
太子參稍微浸泡幾分鐘洗凈
,玉米洗凈切塊備用。
在鍋內倒入適量食用油
,將準備好的鯽魚下鍋煎至微黃起鍋備用
。
準備一只砂鍋,倒入適量清水燒開
,放入準備好所有食材,然后大火燉煮十分鐘左右
。
煮沸后轉小火熬煮一個小時即可放入適量食鹽調味食用
。
功效:此湯健胃和脾、清熱生津
、利尿祛濕。而且非常適宜小朋友食用
。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幾歲幼兒可以吃太子參
太子參也叫孩兒參
、童參,是一種常見的補虛藥
,主產于福建、貴州
、安徽等地
,那么服用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呢?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1.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
太子參性溫
,味甘、苦
,入肺
、脾經,有益氣健脾
、生津潤肺的功效,適合脾虛體倦
、食欲不振
、病后虛弱、氣陰不足
、自汗口渴
、肺燥干咳的人羣食用
。太子參也可以稱為孩兒參
、童參,是一種適合兒童滋補的參
,藥性也非常平穩(wěn),服用太子參能夠令兒童脾胃強健
、體質增強
,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2.太子參的禁忌
太子參性溫
,因此表實邪盛者不宜用
;孕婦不宜隨意服用太子參
。
幾歲幼兒可以吃太子參如果只是為了起到保健作用
,沒有明確的醫(yī)囑,那么建議等孩子8歲之后再給他服用太子參
。
太子參畢竟是一種滋補類型的中草藥,屬于補品
,而7歲及以下的小孩子各方面還不太穩(wěn)定
,服用太子參可能會影響內分泌的穩(wěn)定。
而8歲以上的孩子
,如果有脾弱肺虛癥狀
,比如說不愛吃飯
、吃飯少
、咳嗽氣喘等,可以用太子參和母雞
、排骨等一同燉湯食療,也可以和大米
、粳米等熬粥給孩子喝
。
兒童多久吃一次太子參在無醫(yī)囑的情況下,給兒童吃太子參只是為了起到保健作用,建議一周吃1-2次即可
。
太子參不是普通的食物,而是一種藥材
,有健脾益氣
、潤肺生津功效,保健食用建議一周吃1-2次即可
,次數(shù)不可過多,以免補過頭
。并且不建議直接作為藥品給孩子吃
,最好是作為一種輔助性材料熬湯或者煮粥,制成食療方
,慢慢滋補孩子的身體
。
如有醫(yī)囑
,則遵從醫(yī)囑
。
太子參泡水一次放幾根5根左右。
太子參煎服或者泡水喝時
,一般用量為10-30克。其中10克大約是5根左右的太子參
,如果日常保健用太子參泡水喝
,一次放5根太子參即可,可以反復沖泡
。
太子參和什么煲湯健脾太子參和黨參
、玉竹
、山藥等合用
,一同煲湯健脾效果更佳,對于脾氣虛弱
、胃陰不足者食療效果非常好。
太子參山藥養(yǎng)脾湯
食材:太子參20克
,山藥60克
,瘦肉300克,生姜1片
,鹽適量(此為3-4人用量
,人少則酌情減量)。
做法步驟:
1.將干山藥洗凈稍浸泡備用
,太子參用清水稍浸泡
,豬瘦肉洗凈切大塊
。
2.將所有食材和藥材一起放入大燉盅內
,加入適量清水
,隔水燉2小時左右
。
3.出鍋后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常用補氣血的中成藥和十大補血食物(2)
十大補血食物一
、黑芝麻
有一個最簡單的秘訣,黑色和紅色的食物多有補血的功效
。黑色的食物入腎
,有助于腎藏精納氣。腎藏精
,精生髓
,髓化血
,因此
,血的根本也在于腎。至于紅色食物補血
,理論則源于“以形補形
,以色補色”
。
芝麻入肝
、腎、肺
、脾經
,有補血明目
、生精通乳
、益肝養(yǎng)發(fā)的功效。食用芝麻
,可以促進腎生血
、肝藏血和脾統(tǒng)血的功能
。
二
、紅棗
養(yǎng)胃健脾
、補血安神;又能滋潤心肺、調和營衛(wèi)
、促生津液、通關開竅
、助益十二經絡
。對于貧血、面白
、氣血不正有很好的調養(yǎng)作用
。
三
、豬肝
患有血虛癥或者缺鐵性貧血的人平時可以多吃點豬肝炒菠菜
。
四、藕
藕性溫和
,鮮藕止血
,熟藕補血
。蓮藕
,生吃可以清熱涼血
,止血散瘀,熟吃可以健脾胃
,養(yǎng)血
。有口鼻出血的病人,可以緊急服用新鮮的生藕汁
,有迅速止血的作用。女性多吃蓮藕有好處
,但月經來潮期間和素有體寒痛經者不宜生吃蓮藕
。糖尿病人不宜熟吃蓮藕或藕粉。
五
、胡蘿卜
入脾胃經和肺經,是補血和改善腎虛的上好食物
。補血養(yǎng)肝
、健脾化滯、補中下氣
,尤其能改善肝血虧虛引起的視力下降
、眼盲癥等病癥。對于脾虛食滯引起的消化不良和呃逆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
六
、桂圓肉
益心脾、補血氣
。對氣虛不足、心血虧虛
、心悸失眠有療效
。如果是心脾氣血雙虧,面色無華
,疲乏無力
,沒有食欲
,大便發(fā)溏,可以用桂圓和紅棗一起煮粥來補益
。如果 記憶力 減退
、睡眠不好
,容易感到恐懼
,這是心血不足的表現(xiàn),可以自制桂圓膏吃:桂圓肉500克
,白糖500克
,桂圓肉搗爛
,和白糖攪勻
,隔水蒸熟成膏狀,早晚一小勺用溫開水送服
。
七
、黑豆
助益腎生髓化血
,也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
。腎虛、血虛者多吃有益
。經常食用可防老抗衰
、增強活力
。
八
、黑木耳
養(yǎng)陰補血
、潤肺明目。
九
、烏雞
養(yǎng)陰退虛熱。烏雞湯甘溫
、補虛損
,養(yǎng)陰血,大補氣血
,對陽虛
、氣血兩虧者宜之
。也不能吃太多了
,一個月最多兩次。容易上火者不能長期服用
。
十
、紅糖
益氣補血
、健脾暖胃
、緩中止痛、活血化瘀
。紅糖性溫
,適合怕冷
、體質虛寒的人食用
。胃炎、胃潰瘍引起的胃痛和糖尿病人不不宜食用
。
10種中藥恢復男人氣血
1
、當歸
中醫(yī)認為
,當歸味甘而厚
,甘入脾,厚養(yǎng)血
,具有補血的功效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侗静菡酚涊d:“當歸
,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
,其氣輕而辛
,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
,行中有補
,誠血中之氣藥,補血中之圣藥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庇纱丝梢?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當歸的補血效果可見一斑
。
食用當歸基本是很少有不良反應的,但是有一些注意事項:口服常規(guī)用量的當歸煎劑
、散劑偶有疲倦
、嗜睡等反應
,停藥后可消失
。用藥不當會使當歸辛香走竄,月經過多
、有出血傾向、陰虛內熱
、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用藥不當會加重出血
、腹瀉等癥狀
。當歸的藥性有點燥烈,所以陰虛的人在使用當歸時
,一定注意要加上其他的藥來抑制當歸燥烈的藥性,不然服用者會上火
。
2
、甘草
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以質堅實而重
,皮細而緊有柚溝
,斷面黃白色
,粉多
、味甜,嚼之纖維少者為佳;內含甘草甜素
、甘草素
、異甘草素、甘草甙
、異甘草甙等
,動物實驗證明甘草素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和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此外
,尚具有鎮(zhèn)咳
,鎮(zhèn)痛
,抗驚厥作用
。
中醫(yī)認為,其性平
,味甘
,功能補脾和中
,緩急止痛
,潤肺止咳,解毒
,調和諸藥
,適用于脾胃虛弱
,脘腹疼痛
,咳嗽,心悸
,瘡瘍腫毒
,中毒等癥。
3
、黃芪
中醫(yī)認為“脾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認為黃芪“益元氣而補三焦”
,清代的黃宮繡稱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最”
。黃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
,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
。凡是中醫(yī)認為是“氣虛”
、“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
。
神農嘗百草時,最為贊賞的便是黃芪
。相傳
,當時神農因為誤食“獨活”而體弱,結果在找到黃芪吃下后
,立馬身強體健
。而黃芪補氣血的功效
,也因此問世了
。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
、托毒排膿
、生肌的功效?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在醫(yī)學更是將其用于保肝
、利尿、抗衰老
、抗應激
、降壓等方面
。這也說明
,這味補氣血的中藥是一個多面手,什么病都敢醫(yī)治
。
4、枸杞
中醫(yī)認為
,枸杞有“補精氣諸不足,易顏色
、變白
,令人長壽”之功效。唐朝大詩人劉禹錫贊它為“上品功能甘露味”
。枸杞子適合體質虛弱
、抵抗力差的人服用
。但服用過程
,一定要長期堅持,每天吃一點,才能見效
,枸杞子含甜菜堿
、氨基酸
、胡蘿卜素
、維生素B1、B2
、C
、鈣
、磷
、鐵等成分。對人體健康有益
,但是要注意把握用量
。過量食用枸杞子會使人上火、流鼻血
、甚至造成眼睛紅脹不舒服等
。
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較合適;如果想起到治療的效果
,每天可以吃30克左右
。挑枸杞子時要選那些粒大
、色紅
、肉厚、質地柔潤
、味甜不苦
、嚼之粘牙,并可將唾液染成紅黃色的
,這樣的枸杞子質量最好。
5
、白術
白術為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術的根莖
,以浙江出產的白術為最好,為健脾益氣的主要藥物;內含揮發(fā)油
,油中主要成分為蒼術醇和蒼術酮,含有維生素A類物質
,有保護肝臟
,降低血糖
,增強體力等作用;能促進胃腸液分泌,有增強消化功能的作用
,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及升高血細胞效應。
6
、西洋參
西洋參又叫花旗參
,主要產于美國和加拿大,移種于我國的叫種參
,藥用其根
,為貴重藥材
,是清補保健之妙品
,凡欲用人參而不耐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
。西洋參味甘
,微苦
,功能補氣養(yǎng)陰
,清火生津,適用于肺虛勞嗽
、久嗽
、喘咳、咯血
、肺痿失音等癥證;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飲
,有潤喉美聲之效
,戲曲、歌唱演員常飲
,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參亦是體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動后疲勞乏力
,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
天熱很多人不敢吃人參
,那吃西洋參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
,西洋參補氣之力不及人參,其獨特之處在于不熱不燥,凡不適合人參治療和溫補的人
,均可試用西洋參;但畏寒
、肢冷、腹瀉
、脾胃虛寒等陽虛體質者則不宜用
。
7
、人參
人參是補氣血的中藥
。人參含氨基酸、多種維生素
、糖類
、人參皂甙、人參酸
、膽堿等,具有大補元氣
、生津止渴
、調營養(yǎng)胃的作用。由于人參大補元氣
,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
,脈微弱
,血壓低的休克等癥。此外
,由于人參有補益強壯作用
,可抗衰老
,適用于久病體虛
,心悸怔仲,自汗肢冷
,氣短
,虛脫,心衰
,神經衰弱等癥。
8
、太子參
太子參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
,又稱孩兒參
,是一味很好的清補之品,內含果糖
,淀粉,皂甙
,多種氨基酸
,維生素等,有強壯作用
,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中醫(yī)認為
,其性平
,味甘、微苦
,功能補肺健脾
,益氣生津,可用于脾氣虛弱的食少
,倦怠小兒清瘦;肺虛咳嗽,自汗心悸
,津液不足的口渴
,及病后氣陰兩虧等病癥。
9
、黨參
黨參為橘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黨參的根
,以山西的潞參參為優(yōu);含有菊糖
,生物堿,皂甙
,維生素B1
、B2等成分
,能興奮中樞神經
,使精神振奮,消除疲勞
,亦可增加紅細胞和血色素
,并能增加免疫力;此外,對化學療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血細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
本品性平、味甘
,功能補中益氣
,生津養(yǎng)血,常用于氣虛不足的倦怠乏力
,氣短心悸
,食少便溏
,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萎黃
,頭暈等癥,以及病后體弱
,營養(yǎng)不良
。
10
、三七
清代名醫(yī)趙學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說:人參補氣第一
,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
,稱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三七的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與人參有相似之處。其人參總皂甙含量超過人參
。三七可擴張血管
,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
,減慢心率
,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參有明顯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