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眾清熱解毒涼血,怎么服用(中藥貫仲有什么作用)
藥食同源 >
飲食營養(yǎng)
綠色飲食在行動 2023-05-31 13:41:54
貫眾清熱解毒涼血,怎么服用
貫眾是一種蕨類植物的根莖
,是一種中草藥,有清熱解毒
、驅蟲、涼血的功效,在臨床上用于風熱感冒喝溫熱病的治療
。那么貫眾怎么服用?貫眾有哪些藥用驗方呢?正品貫眾來自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的根莖及葉柄殘基
。
貫眾的臨床應用

中藥貫眾品種較多,各地臨床報道
,大多未經(jīng)鑒定
。貫眾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感冒的預防
、還有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治療膽道蛔蟲病,并且還用于收縮子宮
,效果是非常好的
。貫眾主要是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蹄蓋蕨科植物蛾眉蕨
,球子蕨科植物莢果蕨
,紫萁科植物紫萁,烏毛蕨科植物烏毛蕨
、蘇鐵蕨
、狗脊蕨等的根莖。
第一
、預防感冒
貫眾可以預防感冒
,我們將貫眾制成沖劑內服,每人每次12克(相當于生藥9錢)
,每周2次
。亦可用貫眾3錢、桑葉1.5錢煎服
,每天1次
,每周連服2天,共服3周
。
第二
、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貫眾可以內服粉劑或片劑,成人每次2克
,10歲以下1克
,1歲以下0.5克
,每周服藥1次,連服2周
,轉為陰性
。
第三、治療膽道蛔蟲病
貫眾還可以治療腸道蛔蟲病
,用貫眾
、苦楝根皮各75克(15歲以下兒童每次每歲各5克),水煎兩次
,煎液混合濃縮成100毫升左右
,空腹時1次頓服,連服2日
。病情急劇者可日服2次
,連服2次后須間隔1、2天再服
,以防中毒
。除便秘者外,不必服瀉藥
。
第四
、用于收縮子宮
臨床用貫眾可以促進子宮收縮,用粗莖鱗毛蕨制成注射液
,每2毫升相當于原藥1克
,行肌肉注射或子宮頸局部注射,重癥劑量加倍
。治療產(chǎn)后出血
、流產(chǎn)后出血、人工流產(chǎn)
、剖腹產(chǎn)及葡萄胎手術共48例
,有效率91.6%。一般在用藥后10分鐘左右出現(xiàn)明顯子宮收縮
,隨即流血減少直至停止
。另有報道用烏毛蕨制成注射液,輕癥2毫升(相當生藥5克)
,重癥4毫升
,肌肉注射,應用于人工流產(chǎn)及產(chǎn)后流血52例
,均在注射后3~5分鐘出現(xiàn)明顯的子宮收縮
,無一例失敗,且注射后無任何副作用
。
貫眾怎么服用貫眾的附方
①治蛔蟲攻心
,吐如醋水
,痛不能止:貫眾可以治療蛔蟲攻心,搭配其他藥物一起服用
,貫眾一兩
,鶴虱一兩(紙上微炒),狼牙一兩
,麝香一錢(細研)
,蕪荑仁一兩,龍膽一兩(去蘆頭)
。上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淡醋湯調下二錢
。(《圣惠方》貫眾散)
②治鉤蟲?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贺灡娍梢灾委熴^蟲病,㈠貫眾三斤
,黃荊葉二斤
,蜂蜜六斤四兩,檳榔
、鶴虱各半斤
,霍丸四兩;㈡貫眾三斤,黃荊葉二斤
,蜂蜜六斤
,陳皮一斤;㈢貫眾三斤,黃荊葉二斤
,蜂蜜七斤
,檳榔、榧子各半斤
,雷丸三兩
,鶴虱四兩。各方制法
,均是各研細末
,充分和勻,先將蜂蜜熬至滴水結塊為度
,攪拌藥粉
,放在清潔搗臼里搗二千杵左右,制丸
。每丸潮重二錢五分左右
。均在晚飯后一至二小時服,十至十二歲
,一次服四丸;十三至十六歲
,服六丸;十六歲以上服八丸
。(《浙江醫(yī)學》2(9):384,1961)
③解一切諸熱毒
,或中食毒
、酒毒、藥毒等:貫眾
、黃連
、甘草各三錢,駱駝峰五錢
。上為細末
。每服三錢,冷水調下
。(《普濟方》貫眾散)
④治瘡疹出快肥紅:貫眾一兩(揀
,洗凈,焙干)
,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川升麻半兩
,枳殼(麩炒
,去穰)半兩。上為末
。每服-錢
,水一小盞,入竹葉七片
,煎至五分
,去滓溫服,無時
。(《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快斑散)預防麻疹:貫眾五錢
,銀花五錢,鬼燈籠三錢
。水煎服
,連服五劑以上,每日服一劑
。(《陸川本草》)
⑤預防流行性感冒:㈠貫眾每天三錢
。水煎,分二次服
,兒童酌減
。(湖北《中草醫(yī)藥經(jīng)驗交?》);㈡貫眾三錢,南瓜蔓一尺
。水煎服
,可連服三日
。(內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⑥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貫眾二兩,雄黃三錢
,生明礬八錢
。放入飲水缸內,作飲水消毒用
,七天換一次
。(《全展選編。愛國衛(wèi)生》)
通過臨床的多年研究
,貫眾可以有效的治療蛔蟲
、蟯蟲,還可以清熱
、解毒
、涼血、止血
。對于人們非常常見的風熱感冒有非常好的療效。貫眾還可以治療溫熱斑疹
、吐血
、衄血、腸風便血
、血痢
,女性血崩、帶下
、瘡瘍
、尿血、月經(jīng)過多也可以服用貫眾治療
。貫眾還可以用于女性人工流產(chǎn)和產(chǎn)后出血
,效果非常好。
中藥貫仲有什么作用
是貫眾
【藥名】:兩色鱗毛蕨
【俗名】:貫眾
【功 效】: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
,殺蟲。
【主 治】:用于時邪感
、偏熱者
、發(fā)熱重、惡寒輕
、頭痛
、咽紅、咽
腫
、口干而渴
、舌質紅
、苔薄白、脈浮者
。
【性味歸經(jīng)】:辛
,苦,寒
。入肺經(jīng)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10克,或研粉沖開水服
。
【功用】 歸肝
、胃經(jīng)。清熱解毒
,止血
,殺蟲。用于風熱感冒
,乙型腦炎
,痄腮,血痢
,腸風便血
,血崩,帶下
,產(chǎn)后血氣脹痛
,驅蛔蟲和蟯蟲,熱毒瘡瘍
1.驅蟲作用:粗莖鱗毛蕨
,即東北貫眾
,根稱綿馬,含粗綿馬精(Filicin)49.17%
,可作歐綿馬Dryopterisfilixmas(L.)Schott的代用品
,驅除絳蟲。歐綿馬能麻痹絳蟲
,應用歷史已很長
。國內報告,貫眾(品種未經(jīng)鑒定)在體外對豬蛔有效
。粗莖鱗毛蕨還能驅除牛肝蛭
。其復方煎劑對牛片形吸蟲病及闊吸盤吸蟲病有治療功效。
2.抗病毒作用:上海報道
,貫眾對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PR8株
、亞洲甲型病毒)在雞胚試驗上有強烈抑制作用,在小鼠(滴鼻法)試驗上也有效,但作用較弱
。此抗病毒作用與其所含鞣酸有關(含14.5%)
。陜西亦報道,貫眾對流感病毒的甲型(PR8)
、亞洲甲型(57-4)
、乙型(Lee)、丙型(1233)
、丁型(仙臺)均有抑制作用
。在用人胚腎原代單層細胞的組織培養(yǎng)上,也證明貫眾對479號腺病毒3型
、72號脊髓灰質炎Ⅱ型
、44號愛可9型、柯薩奇A9型
、柯薩奇B5型
、乙型腦炎(京衛(wèi)研1株)、140號單純皰疹等七種有代表性病毒株有較強的抗病毒作用
。歐綿馬的水煎劑也有抗單純皰疹病毒的作用
。
3.抗菌作用:江西、湖南
、廣東報道
,當?shù)刎灡娪心承┮志饔茫ЯΣ粡?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農
村中作飲水消毒或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據(jù)稱
,對皮膚真菌也有些抑制作用
。
4.對子宮的作用:煎劑及精制后的有效成分對家兔的離體及在位子宮有顯著的興奮作用,收縮增強
,張力提高
。粗莖鱗毛蕨注射液對豚鼠(0.1-0.7ml,每毫升相當生藥50mg)
、家兔(0.8-1.3ml)的離體子宮有顯著的興奮作用
,運動頻率及緊張度均增加,振幅減小
,大劑量呈現(xiàn)強直性收縮
;但換洗后,仍可恢復正常
。蛾眉蕨貫眾對子宮作用不甚明顯
。
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考點:清熱藥
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考點:清熱藥
一、概述
1.分類、功效與主治病癥清熱藥根據(jù)其性能
,主要分為清熱瀉火
、清熱燥濕、清熱涼血
、清熱解毒
、清虛熱五類。分別具有清熱瀉火
、涼血
、解毒及清虛熱的作用。其中清熱瀉火藥主治氣分實熱證及臟腑火熱證
,清熱燥濕藥主治濕熱證
,清熱涼血藥主治血熱證,清熱解毒藥主治熱毒證
,清虛熱藥主治虛熱證
。
2.配伍方法使用清熱藥,首先要辨別熱證的虛實
。若里熱有表證者
,當先解表或表里同治;氣血兩燔者,宜氣血兩清;里熱兼陰虛者
,應兼以滋陰;里熱積滯者
,當配以瀉下;兼脾胃虛弱者,應輔以補脾
。
3.使用注意本類藥物多寒涼
,易傷脾胃,故脾胃氣虛
,食少便 溏 慎用;苦寒藥物宜化燥傷陰
,熱證傷陰或陰虛患者慎用;陰盛格陽、真寒假熱之證
,禁用清熱藥;使用本類藥物
,中病即止,以免克伐太過損傷正氣
。
二、清熱瀉火藥
1.石膏
【性味歸經(jīng)】甘、辛
,大寒
。歸肺、胃經(jīng)
。
【功效】生用清熱瀉火
,除煩止渴;煅用斂瘡生肌,收濕,止血
。
【應用】
(1)溫熱病氣分實熱證
。本品甘寒,清熱瀉火力強
,并能除煩止渴
,為清瀉肺、胃二經(jīng)氣分實熱的.要藥
。治溫病氣分實熱證
,常與知母相須為用,如白虎湯
。
(2)肺熱喘咳證
。本品善清肺熱,常與麻黃等同用
,如麻杏甘石湯
。
(3)胃火牙痛、頭痛
、實熱消渴
。本品善清胃火,與升麻
、黃連等同用
,如清胃散。治胃火頭痛
,可與川芎同用
。
(4)潰瘍不斂、濕疹瘙癢
,水火燙傷
,外傷出血等。煅石膏外用
,可收濕斂瘡。
【用法】生石膏煎服
,15~60g
。宜先煎。煅石膏適宜外用
,研末撒敷患處
。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及陰虛內熱者忌用。
2.知母
【性味歸經(jīng)】苦
、甘
,寒。歸肺、胃
、腎經(jīng)
。
【功效】清熱瀉火,生津潤燥
。
【應用】
(1)熱病煩渴
。善治外感熱病,高熱煩渴
,常與石膏同用
,如白虎湯二經(jīng)氣分實熱的要藥。
(2)肺熱燥咳
。本品能清肺火
,潤肺燥,能治肺熱或肺燥咳嗽
。
(3)骨蒸潮熱
。本品滋陰降火,常與黃柏相須為用
,如知柏地黃丸
。
(4)內熱消渴。治陰虛內熱消渴
,常配天花粉
、葛根,如玉液湯
。
(5)腸燥便秘
。常配伍生地、玄參
,如增液湯
。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質潤,有滑腸作用
,故脾虛便 溏 者不宜使用
。
【比較】石膏與知母二藥,均能清熱瀉火
,除煩止渴
,常用于溫病氣分實熱證及肺熱咳嗽等。但石膏清解力強
,重在清瀉火熱
,并偏重于清瀉肺胃實火,常用于肺熱喘咳
、胃火牙痛等
,煅石膏外用還能收斂生肌;知母則滋陰潤燥力強
,重在滋潤肺、胃
、腎陰
,常用于陰虛火旺證。
3.蘆根
【功效】清熱瀉火
,生津止渴
,除煩,止嘔
,利尿
。
【主治病證】熱病煩渴;胃熱嘔逆;肺熱咳嗽,肺 癰 吐膿;熱淋澀痛
。
4.天花粉
【功效】清熱瀉火
,生津止渴,消腫排膿
。
【主治病證】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
。此外用于中期引產(chǎn)。
5.淡竹葉
【功效】清熱瀉火
,除煩
,利尿。
【主治病證】熱病煩渴;口瘡尿赤
,熱淋澀痛
。
6.梔子
【性味歸經(jīng)】苦,寒
。歸心
、肺、三焦經(jīng)
。
【功效】瀉火除煩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焦梔子涼血止血
。
【應用】
(1)熱病心煩。本品清瀉三焦火邪而除煩
,每與淡豆豉合用
,如梔子豉湯。
(2)濕熱黃疸
。常與茵陳
、大黃合用
,如茵陳蒿湯
。
(3)血淋澀痛
。常配車前子、滑石同用
,如八正散
。
(4)血熱吐衄:配黃芩、黃連
、黃柏同用,治療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
、衄血,如黃連解毒湯。
(5)目赤腫痛
。治肝膽火熱上攻之目赤腫痛
,常配大黃,如梔子湯
。
(6)火毒瘡瘍
。可與金銀花
、蒲公英配伍
。
【用法】煎服。外用生品適量
,研末調敷
。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傷胃,脾虛便 溏 者不宜用
。
7.夏枯草
【性味歸經(jīng)】辛
、苦,寒
。歸肝
、膽經(jīng)。
【功效】清熱瀉火
,明目
,散結消腫。
【應用】
(1)目赤腫痛
,頭痛 眩 暈
,目珠夜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蓡斡?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也可配伍應用。
(2) 瘰疬
, 癭 瘤
。可單用煎服或人復方用
。
(3)乳 癰 腫痛
。常與蒲公英同用
。
8.決明子
【功效】清熱明目,潤腸通便
。
【主治病證】目赤腫痛
,羞明多淚,目暗不明;頭痛 眩 暈;腸燥便秘
。
三、清熱燥濕藥
1.黃芩
【性味歸經(jīng)】苦,寒
。歸肺
、膽、脾
、胃
、大腸、小腸經(jīng)
。
【功效】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止血
,安胎
。
【應用】
(1)濕溫,暑濕
,胸悶嘔惡
,濕熱痞滿,黃疸瀉 痢 等
。善清肺胃膽及大腸之濕熱
,尤善清中上焦?jié)駸帷?/p>
(2)肺熱咳嗽,高熱煩渴
。本品善清肺火及上焦實熱
,可單用或入復方。
(3)血熱吐衄
。用治火熱熾盛迫血妄行之吐血
、衄血等,配大黃
,如大黃湯
。
(4) 癰 腫瘡毒。常與黃連
、梔子同用
,如黃連解毒湯。
(5)胎動不安
。有清熱安胎之功
。
【用法】煎服
。清熱多生用,安胎多炒用
,清上焦熱多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
2.黃連
【性味歸經(jīng)】苦
,寒。歸心
、脾
、胃、膽
、大腸經(jīng)
。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應用】
(1)濕熱痞滿
,嘔吐吞酸。本品大苦大寒
,尤長于清中焦邪熱
,并能解毒。治肝火犯胃
,常與吳茱萸同用
,即左金丸。
(2)濕熱瀉 痢
。為治療瀉 痢 的要藥
,與木香同用以調氣行滯,如香連丸;或配葛根
、黃芩
、甘草同用,即葛根芩連湯
。
(3)高熱神昏
,心煩不寐,血熱吐衄
。本品瀉火解毒力強
,可用治多種熱毒病證。善清心經(jīng)實火
,可治心火亢盛證
。
(4) 癰 腫癤瘡,目赤牙痛
。治胃火熾盛牙痛
,可與升麻
、生地等配伍,如清胃散
。
(5)消渴
。治胃火盛之消渴證,常與麥冬等同用
。
(6)外治濕疹
、濕瘡、耳道流膿
。
3.黃柏
【性味歸經(jīng)】苦
,寒。歸腎
、膀胱
、大腸經(jīng)。
【功效】清熱燥濕
,瀉火除蒸
,解毒療瘡。
【應用】
(1)濕熱帶下
,熱淋澀痛
。本品尤長于清瀉下焦?jié)駸帷3S弥螡駸釒?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熱淋?/p>
(2)濕熱瀉 痢
,黃疸。善除大腸濕熱以治 痢
,配白頭翁
、黃連等,如白頭翁湯
。
(3)濕熱腳氣
,痿證。治濕熱下注
,足膝腫痛等證
,常配蒼術、牛膝
,如三妙丸
。
(4)骨蒸勞熱,盜汗
,遺精
。本品長于清相火,退虛熱,常與知母相須為用
。
(3)瘡瘍腫毒
,濕疹瘙癢。內服外用均可
。
【比較】黃芩
、黃連、黃柏三藥
,均能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常用于多種濕熱與熱毒病證
。但黃芩善清上焦熱邪,并善清肺熱
,用于肺熱咳嗽證
,兼能涼血止血、清熱安胎
,可用于血熱出血與胎熱不安等證;黃連清熱燥濕與瀉火解毒力尤強
,并善清中焦熱邪,并善瀉心火
、清胃火
,為治心、胃火熱證常用之品;黃柏善清下焦熱邪
,多用于下焦?jié)駸嶙C
,并能退虛熱,可用于陰虛發(fā)熱證
。
4.龍膽草
【功效】清熱燥濕
,瀉肝膽火。
【主治病證】濕熱黃疸
、陰腫陰癢
、帶下、濕疹瘙癢;肝火頭痛
,目赤耳聾
,脅痛口苦;驚風抽搐。
5.秦皮
【功效】清熱燥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