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參粳米粥的功效與作用,沙參粳米粥怎么做
飲食健康倡導
2023-06-25 10:26:54
本文關鍵詞:妊娠惡阻,女

沙參粳米粥用到的食材
北沙參 : 30g
粳米 : 100g
冰糖 : 適量
沙參粳米粥的功效與作用
適用于治療惡心
、嘔吐黏涎
、不欲飲食等癥
。
沙參粳米粥做法
先煎沙參,棄渣取汁
,加入粳米共煮
,至米熟后加入冰糖
,再稍煮片刻即可
。每天1次,早
、晚溫服。
請問用人參、五味子t、麥冬、再配上大米煮粥吃 ,可以嗎?(精力有點欠佳)
每日早起
,空腹胃虛
,食粥一大碗
,與腸胃相得
。喝粥使腸胃得到滋養(yǎng)
,卻不會增加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
,也不會導致肥胖
。晚間喝粥,還能幫助睡眠
,與喝牛奶有異曲同工之妙
。涼夜喝粥
,當溫熱的粥從口中流到腹中時
,全身無數個毛孔有如熨貼過一般,暢快淋漓
。食粥還可以輔助治療各種疾病
,保健養(yǎng)生
,使人延年益壽。那么
,秋天到底該喝什么粥較好呢?
甘蔗粥用新鮮甘蔗
,榨取汁約100至150毫升
,兌水適量,同粳米煮粥
。本藥粥功能清熱生津、養(yǎng)陰潤燥
,適用于熱病恢復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
,肺燥咳嗽,大便燥結等
。
黃精粥選用洗凈的黃精10至30克,煎取濃汁時去渣或用新鮮黃精30至60克
,洗凈后切成片,煎取濃汁
,去渣后同粳米煮粥
,粥成時加入白糖適量即可
。本藥膳能補脾胃,潤心肺
。適用于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飲食減少
、肺虛燥咳或干咳無痰
、肺癆咯血
。
玉竹粥先將新鮮肥玉竹50克洗凈
,去掉根須
,切碎煎取濃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20克煎湯去渣
,加入粳米,再加水適量煮為稀粥
,粥成后放入冰糖
,稍煮沸即可
。
這些藥粥滋陰潤肺
、生津止渴
,適用于肺陰受傷、肺燥咳嗽
、干咳少痰或無痰或高熱病后
、煩渴
、口干舌燥、陰虛低熱不退
,并可用于各種類型心臟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時的輔助食療方法。
沙參粥先取沙參15至30克
,煎取藥汁,去渣
,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同煮為稀薄粥
;或用新鮮沙參30至60克
,洗凈后切片,煎取濃汁同粳米
、冰糖煮粥服食
。本藥膳可養(yǎng)胃
、潤肺
、祛痰
、止咳
,適用于肺熱肺燥
、干咳少痰或肺氣不足、肺胃陰虛的久咳無痰及咽干
,或熱病后津傷口渴。
珠玉二寶粥先把生薏苡仁60克煮至爛熟
,而后將生山藥60克搗碎
、柿霜30克切成小塊,同煮成糊粥。本藥粥功能補肺
、健脾
、養(yǎng)胃
,適用于陰虛內熱
、勞嗽干咳
、大便瀉泄,食欲減退等一切脾肺氣虛的病癥
。
生地粥將生地黃25克(鮮品)細切
,用適量清水在火上熬沸約半小時后
,濾出汁
,再復熬一次
;合并藥液濃縮至約100毫升
,備用
;將75克粳米淘洗
,煮成白粥
,趁熱時摻入生地汁攪勻
,食時可加白糖少許調味。本藥膳具有滋陰益胃
,涼血生津之功,可用于陰虛潮熱
、盜汗
、久咳
、咯血
、食少、消瘦
、熱癥心煩、口渴以及睡起目赤
、良久難消等癥。
你所說的東西偶爾喝下還好,別經常喝.會引起上火的.
養(yǎng)胃粥的100種做法
粥是我們很常見的一種食物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哪些粥養(yǎng)胃吧!
花生紅棗粥
材料:大米
,山藥,棗
,花生
。
做法:山藥洗凈去皮切滾刀塊
,花生紅棗用水沖洗干凈,瀝干水分
,鍋中加適入兩碗水,把山藥
、花生和紅棗放冷水中,蓋上蓋子中火燒開
,煮開后把大米放進去,米放進去去后
,用勺子把融化開的米攪拌一下,防止粘鍋
,邊煮邊攪拌,過10分鐘粘糯濃稠的粥就煮好了
。
紅棗味甘性溫
、脾胃經,有補中益氣
,養(yǎng)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山藥味甘
,性平
。 歸脾,肺
,腎經
;有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
,補腎澀精的功效
。
紅糖小米大棗粥
材料:小米
,大棗,枸杞
,紅糖
。
做法:小米清洗,紅棗清洗去核切小片
。把備好的材料倒入電壓力鍋中
,按煮粥檔
。煮好后的粥加入紅糖與枸杞攪拌就可以吃了
。
小米營養(yǎng)豐富,一直都是產婦補益的良口
,加上紅棗滋陰補血,養(yǎng)胃
。
燕麥南瓜粥
材料:南瓜,燕麥
,大米。
做法:南瓜洗凈去皮及內瓤切成片
,燕麥片洗凈,將南瓜片和燕麥片加適量的水
,放到煲粥的鍋中,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20分鐘
,當南瓜片軟后用勺子按碎,再煮10分鐘即可
。
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等成分
,是健胃消食的高手,其所含果膠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
,適合患有胃病的人食用。
皮蛋瘦肉粥
材料:皮蛋,豬瘦肉餡,大米
。
做法:皮蛋2只
,切成粒;瘦肉切成薄片,先放入少量食粉
、鹽撈勻至起膠
,再放入少許水
,撈勻
,然后放入少許生粉
,撈勻后再放入少許水
,如是三番令肉片完全吸收水分,加入生油
、姜絲等撈勻,腌4小時
,待用;將煲好的粥底滾開,先放入姜絲
、皮蛋粒,滾開后
,放入肉片
,待肉片浮起時離火,撒上芫茜
、蔥花,滴上數滴麻油即可
。
皮蛋瘦肉粥的皮蛋是利用石灰等堿性物質加工成的一種食材
,它的堿性成分含量比較高,它進入人體胃部以后可以調節(jié)胃酸分泌
,對胃酸過多引發(fā)的胃痛和胃炎都有明顯緩解作用。
南瓜小米粥
材料:大米
,小米
,南瓜。
做法:大小米淘洗干凈
,放入陶瓷煲
,加入適量水
,按照平常煮粥的濃稠加就可以了
,中火燒開
,南瓜去皮切小塊
,放入陶瓷煲內同煮,中火燒開
,改文火
,慢慢熬至喜好的程度
,南瓜軟爛,用勺子背面把南瓜塊壓成泥拌勻即可
。
南瓜中富含維生素和果膠,能有效清除身體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
。小米十分養(yǎng)胃,兩者搭配起來食用營養(yǎng)更均衡
,更養(yǎng)胃。
沙參米粥
材料:北沙參
,粳米,冰糖
。
做法:每次取北沙參15克
,搗碎
,選用粳米50克
,冰糖適量
,同入沙鍋內
,加水500毫升,煮至參爛米花
,湯稠湯面有油為度?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蛴眯迈r北沙在30克,洗凈切片
,如法同煮為稠粥;若用南沙參煮粥
、則先將南沙參碾成細粉
,每次用粉15克
,調入粥內
,同煮為稠粥
。
沙參米粥具有潤肺養(yǎng)胃
、清熱養(yǎng)陰、祛痰止咳的功用
。
養(yǎng)胃粥的家常做法大全
1.粳米蓮子粥
材料:粳米50克、大棗10個
、蓮子20克。
做法:
1
、蓮子用溫水泡軟
、去芯
,粳米淘洗干凈
,大棗洗凈
。
2、三者同入鍋內
,加清水適量,旺火煮開后
,文火熬煮成粥
。根據個人口味調味后早晚食用
。
功效:養(yǎng)胃健脾
,還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2.牛奶麥皮粥
材料:牛奶400ml
、麥皮100克、白糖100克
、黃油5克
,少許鹽
。
做法:
1、首先用冷水浸泡麥皮30分鐘
。然后將浸泡好的麥皮放到鍋內加水開火煮成粥
。
2
、關火前10分鐘倒入備好的牛奶,均勻攪拌后
,10分鐘后加入白糖
、黃油
、鹽
,攪拌均勻
。
3
、等到麥皮煮到爛熟的時候關火,等到稍涼便可食用
。
功效:益氣健胃?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芍谓洺N鸽涮弁础⒏姑?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噯氣吐酸等癥,也是胃或十二指潰瘍者的食療飲食
。
3.糯米小麥粥
材料:糯米500克
、小麥600克
、白糖少許。
做法:
1
、洗干凈糯米,備用
。
2、將小麥和糯米一起放入鍋內
,加水煮粥,煮滾后提前5分鐘加入白糖
,攪拌均勻再煮3分鐘即可。待稍涼即可食用
。
功效:補腸胃、強氣力
、養(yǎng)心神、斂虛汗
。
注意事項:記住加水的分量要以個人喜好來加
,有些人喜歡粘稠的粥
,有些人喜歡稀粥
,同時
,小麥很容易吸水變稠,注意水的分量
。
4.沙參米粥
材料:北沙參,粳米
,冰糖,水
做法:
1
、每次取北沙參15克
,搗碎
,
2、選用粳米50克
,冰糖適量,同入沙鍋內
,加水500毫升,煮至參爛米花
,湯稠湯面有油為度。
(或用新鮮北沙參30克
,洗凈切片
,如法同煮為稠粥;若用南沙參煮粥
、則先將南沙參碾成細粉,每次用粉15克
,調入粥內
,同煮為稠粥。)
3
、早晚二次溫熱服食。3~5天為一療程
。
功效:緩解胃不舒服、潤肺養(yǎng)胃
、清熱養(yǎng)陰
、祛痰止咳的功用
。
5.牛肉粥
材料:新鮮牛肉50克、糯米100克
,姜、蔥
、油
、鹽少許
。
做法:
1
、將牛肉切成薄片
。注意切的紋路,可以提高牛肉的口感
。將糯米洗干凈
。
2
、先將糯米放到砂鍋內加水開煮,30分鐘后大概煮滾后
,就放入牛肉,保證牛肉的鮮嫩口感
。
3
、再煮10分鐘后
,放入姜
、蔥、油
、鹽。攪拌均勻后
,5分鐘后可以關火
。趁熱食用
。
功效:補中益氣,滋養(yǎng)腸胃
。
止咳最快的偏方 簡單一次見效止咳妙方
1 風寒咳嗽止咳偏方典型癥狀:咳嗽聲重,氣急
,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
、流清涕
,惡寒
,或有發(fā)熱,無汗
,舌苔薄白
,脈浮緊
。
1、杏仁生姜飲 組成: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
,白蘿卜100克
。
功效:散寒化痰止咳
。適用于風寒咳嗽。
制法:上藥打碎后加水400毫升
,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調味
。
服法:每日1劑
,分2次服完
。
療程:7日為1個療程。
來源:民間
。
2、白蘿卜蜂蜜胡椒湯 組成:大白蘿卜1個,蜂蜜30克
,白胡椒5粒,麻黃2克
。
功效:發(fā)汗散寒
,止咳化痰。適用于風寒咳嗽
。
制法:將蘿卜洗凈,切片
,放入碗內,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即可
。
服法:趁熱頓服
,臥床見汗即愈
。
療程:5日為1個療程
。
注意事項:服后加蓋衣被有助于發(fā)汗。
來源:《民間偏方集錦》
。
3、橘紅生姜蜂蜜飲 組成:橘紅60克
,生姜30克
,蜂蜜250克。
功效:散寒溫肺
,化痰止咳。適用于風寒咳嗽
。
制法:先將橘紅
、生姜2味用水煎煮15分鐘,取煎液1次
;加水再煎;共取3次煎液,再合并煎液
,以小火煎熬濃縮
,至稠黏時加入蜂蜜
,至沸?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穑b瓶備用
。
服法:每日服3次
,每次3湯匙
。
療程:5日為1個療程。
來源:《傳世偏方驗方應用名醫(yī)指導》
。
4、蔥白陳皮湯
組成:蔥白5根
,淡豆豉10克,紫蘇?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蜿惼?克,紅糖適量
。
功效:疏風散寒
,化痰止咳。適用于風寒咳嗽
。
制法:將蔥白洗凈
,取蔥白與淡豆豉
、陳皮等放入沙鍋共煎取汁
,再調入紅糖
。
服法:每日分數次,酌量飲用
。
療程:7日為1個療程。
來源:《傳世偏方驗方應用名醫(yī)指導》。
5
、紫蘇橘皮蘿卜 組成:紫蘇葉9克
,蘿卜片12克
,橘皮9克
。
功效:散寒止咳。適用于小兒受寒后引起的咳嗽
、咳痰清稀色白
、畏寒
、流清涕等癥
。
制法:水煎
。
服法:每日1劑,分2—3次服用。
療程:5日為1個療程
。
注意事項:可據小兒年齡大小適當加減藥量。
來源:《小兒常見病偏方》
。
6、足療止咳方
組成:麻黃
、杏仁、半夏各50克
,甘草15克。
功效:散寒止咳
。適用于風寒咳嗽,痰白質稀者
。
用法:上藥加清水2000毫升,煎數沸后
,取藥液倒入盆內
,待溫度在40—50度時,浸泡雙足半小時
,每天浸泡1—2次
。
療程:5日為1個療程。
來源:《足療偏方》
。
2 風熱咳嗽止咳偏方典型癥狀:咳嗽氣粗
,咳痰不爽
,痰黏白或黃,咽痛或咳聲嘶啞
,或有發(fā)熱
,微惡風寒,口微渴
,舌尖紅,苔薄白或黃
,脈浮數或浮滑
。
1、杏仁桑葉飲
組成:杏仁
、桑葉、牛蒡子各9克
,桔梗、薄荷葉各5克
。
功效:疏風清熱
,宣肺止咳。適用于風熱咳嗽
。
制法:水煎
。
服法:每日1劑,分2次服
。
療程:7日為1個療程。
來源:民間
。
2、羅漢果綠茶飲
組成:羅漢果20克
、綠茶2克
。
功效:止咳化痰
。適用于風熱咳嗽不止者以及百日咳
。
制法:羅漢果加水300毫升,煮沸5分鐘后加入綠茶即可
。
服法:分3~5次飲服,每日1劑。
療程:7日為1個療程
。
來源:民間
。
3
、杏仁粳米方 組成:甜杏仁120克
,粳米30克,白糖200克
。
功效:止咳定喘,潤腸通便
。適用于風熱咳嗽。
制法:將甜杏仁用開水略泡片刻
,剝去外衣,洗凈
,剁成碎粒
,用冷水浸泡
;粳米洗凈,亦用冷水浸泡
。把杏仁和粳米撈在一起,加入清水650毫升
,磨成細漿
,過濾去渣
;將鍋置爐火上
,放入清水500毫升
,加入白糖
,待糖溶化后,將杏仁漿慢慢倒人鍋內
,隨倒隨攪(防止糊鍋)
,攪成濃汁
,熟后蓋上鍋蓋
,熄火稍燜即成
。
服法:溫熱食用,每日2次
。
療程:7日為1個療程。
來源:《新編偏方大全》
。
4
、涂抹風油精 組成:風油精適量
。
功效:疏風清熱止咳
。適用于咳嗽
。
用法:用風油精在頸部、喉嚨處涂一些
,感到皮膚像火燒樣疼痛,十幾分鐘后咳嗽減輕
。2個小時后,再涂1遍
,第2天止咳。
療程:3日為1個療程
。
來源:《中國民間名醫(yī)偏方》
。
5、薄荷金銀花足浴方 組成:薄荷、金銀花各30克
,杏仁
、半夏各50克
,甘草15克。
功效:散寒止咳
。適用于風熱咳嗽。
用法:上藥加清水2 000毫升
,煎數沸后
,取藥液倒入盆內
,待溫度在40—50度時,浸泡雙足半小時
,每天浸泡1—2次。
療程:5日為1個療程
。
來源:《足療偏方》
。
3 風燥咳嗽止咳偏方典型癥狀:干咳
,連聲作嗆,喉癢
,咽喉干痛,唇鼻干燥
,無痰或痰少而黏
,不易咳出
,或痰中帶血絲,口干
,初起或伴鼻塞
、頭痛
、微寒
、身熱等表證,舌質紅千而少津
,苔薄白或薄黃
,脈浮數或小數。
1、桑葉杏仁沙參方 組成:桑葉3克
,杏仁5克
,沙參6克
,象貝母3克,香豆豉3克
,梔子皮3克
,梨皮3克
。
功效:疏風清肺
,潤燥止咳。適用于風燥咳嗽
。
制法:將上藥加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
。
服法:每日1劑
,1次頓服
。
療程:7日為1個療程。
來源:《溫病條辨》
。
2、北沙參粳米粥
組成:北沙參15克
,粳米50克。
功效:清熱養(yǎng)陰潤燥
。適用于風燥咳嗽。
制法:北沙參洗凈
,入鍋加水300毫升
,煎至100—15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