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ǎn Mù
別名 : 烏檀、山熊膽 來源 : 茜草科烏檀屬植物烏檀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 性味 : 苦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 0.5~1兩;外用適量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Dǎn Mù 別名 : 山熊膽 出處 : 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 為茜草科植物膽木的枝 生境分布 : 生于高山近頂或半腰蔭蔽潮濕地帶。分布我國南部。 原形態(tài) : 喬木 化學(xué)成分 : 莖含黃酮甙、酚類 性味 : 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苦 功能主治 : 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洗。 臨床應(yīng)用 : ①治療鉤端螺旋體病將膽木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膽木乙醇提取物3克),每8小時(shí)肌注1次,每次2~8毫升,用至體溫下降后2~3天。有出血傾向者加用紫珠草(干品)1兩,水煎3次分服。觀察10例,體溫在4~56小時(shí)內(nèi)開始下降,體溫恢復(fù)正常時(shí)間平均為4.3天,主要癥狀及體征大部分于用藥后1~7天內(nèi)消失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Dǎn Mù 別名 : 山熊膽、熊膽樹、藥烏檀、黃膽木、黃心木、樹黃柏 英文名 : Medicinal Fatheadtree, Wood and root of Medicinal Fatheadtree 出處 : 出自廣外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膽木的枝、樹皮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可采。洗凈切片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高山近頂或半腰蔭蔽潮濕地帶的雜木林中。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 原形態(tài) : 喬木 性狀 : 性狀鑒別 多劈成不規(guī)則的片、塊 化學(xué)成分 : 膽木莖中主要含生物堿類和生物堿甙類 藥理作用 : 從膽木莖中分離得到的烏槨醛堿和一種生物堿C20H14N2O2(結(jié)榴有待進(jìn)一步確定)經(jīng)抑菌試驗(yàn)表明均有抑菌作用 鑒別 :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5g,加60%乙醇50ml,回流30min,濾過。供作下列試以驗(yàn)。①取濾液2ml,加少量鋅粉和濃鹽酸,約5min后濾液呈黃綠色。(檢查黃酮類)②取濾液2ml,加1%三氯化鋁乙醇2ml,濾液即顯金黃色。(檢查黃酮類)③取濾液10ml,堿化至ph9,用適量氯仿提取 歸經(jīng) : 肺;大腸;膽;膀胱經(jīng) 性味 : 苦;寒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感冒發(fā)熱;支氣管炎;肺炎;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乳腺炎;腸炎;菌痢;尿路感染;膽囊炎;下肢潰瘍;腳癬感染;癤腫膿瘍;皮炎濕疹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 臨床應(yīng)用 : 1.治療鉤端螺旋體?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38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膽星
下一篇:
膽汁
《中藥大辭典》:膽木
《中華本草》:膽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