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Huī Jì
別名 : 大薊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灰薊的根工全草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800-3000m的山谷或山坡草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貴州及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灰薊 多年生草本,高約1m。塊根紡錘狀或蘿卜狀,直徑達(dá)1.5cm。莖直立,具條紋,密被蛛絲狀柔毛,上部半抱莖,羽狀深裂 性味 : 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 : 清熱;涼血;調(diào)經(jīng)。主月經(jīng)不調(diào);衄血;尿血;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72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