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Hé Gěnɡ
來源 :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葉柄。與葉同時采收,剪下葉柄 歸經(jīng) : 入肝 性味 : 微苦,平。 功能主治 : 清暑,寬中理氣。用于中暑頭昏,胸悶,氣滯。 用法用量 : 1~3錢。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Hé Gěnɡ 別名 : 藕桿(《隨息居飲食譜》)。 出處 : 《本草再新》 來源 : 為睡蓮種植物蓮的葉柄或花柄。6~9月采取,用刀刮去刺,切段,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產(chǎn) 性狀 : 干燥的荷梗 化學(xué)成分 : 含蓮堿、原荷葉堿等多種生物堿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暑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復(fù)方 : 治中暑神昏不語,身熱汗微,氣喘等證:黃連一錢二分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Hé Gěnɡ 別名 : 藕桿、蓮蓬桿、荷葉梗。 英文名 : Lotus Petiole 出處 : 出自《本草再新》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葉柄或花柄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水澤、池塘 原形態(tài) : 蓮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橫生,肥厚,節(jié)間膨大,內(nèi)有多數(shù)縱行通氣孔洞,外生須狀不定根。節(jié)上生葉,露出水面;葉柄著生于葉背中央,粗壯,圓柱形,多刺;葉片圓形 性狀 : 性狀鑒別 本品近圓柱形 化學(xué)成分 : 荷梗 含斑點亞洲罌粟堿(roemerine),原荷葉堿(nornuciferine)等生物堿 鑒別 :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粗粉1g 歸經(jīng) : 脾 性味 : 苦;性平 功能主治 : 解暑清熱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復(fù)方 : 治中暑神昏不語,身熱汗微,氣喘等證:黃連一錢二分,香薷一錢,扁豆衣三錢,厚樸一錢(姜汁炒),杏仁二錢(去皮、尖,研),陳皮一錢五分,制夏一錢五分,益元散三錢入煎,加荷梗七寸為引。汗多除去香薷。(《時病論》) 各家論述 : 1.《本草再新》:通氣消暑,瀉火清心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81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中藥大辭典》:荷梗
《中華本草》:荷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