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M,中藥,毛車藤" />
別名 : 酸果藤 來源 : 夾竹桃科毛車藤Amalocalyx yunnanensis Tsiang,以根入藥 生境分布 : 云南。 功能主治 : 催乳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Máo Chē Ténɡ 別名 : 酸果藤、鋸子藤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毛車藤的根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1000m的山地疏林中。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原形態(tài) : 木質(zhì)藤本。小枝圓筒狀;節(jié)間長3-18cm;腋間及腋內(nèi)腺體不多,深紫色,線狀鉆形,長約lmm。葉對生;葉柄長1-3cm,上面有槽;葉片紙質(zhì),寬倒卵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5-15cm,寬2-10.5cm,先端銳尖或具小尖頭,基部緊縮成耳形,葉面密被粗毛。聚傘花序腋生,二叉,近傘房狀 性味 : 甘;性平 功能主治 : 下乳。主產(chǎn)后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9g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88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毛足鐵線蕨
下一篇:
毛軸牙蕨
《中華本草》:毛車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