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Máo Zhóu Yá Jué
英文名 : Pteridrys
出處 : 始載于《蕨類名詞及名稱》 來源 : 藥材基源:為三叉蕨科植物毛軸牙蕨的全草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400m的雜木林下溝邊。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植株高80-160cm。根莖斜升,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棕色、披針形鱗片。葉近生;葉柄長30-80cm,深禾稈色,基部以上光滑;葉片紙質(zhì),長圓形,長40-80cm,寬25-35cm,僅葉軸、羽軸和中脈略有灰色短剛毛,二回羽狀半裂;羽片披針形,長20-30cm,寬3-4cm,漸尖頭,基部略變狹 歸經(jīng) : 肝;大腸 性味 : 苦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清熱止血的功能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88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