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Má Mèi Tiáo Yè
出處 : 《貴州草藥》
來源 : 為衛(wèi)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的葉。
性味 : 辛,平 功能主治 : 止血生肌,治刀傷。麻妹條葉搗絨,包患處。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Má Mèi Tiáo Yè 英文名 : leaf of Pale Bittersweet 出處 : 出自《貴州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Celastrus hypoleucus (Oliv.)Warb.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lastrus hypoleucus (Oliv.)Warb.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叢林中。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 原形態(tài) : 粉背南蛇藤 藤狀灌木,高可達5m 化學成分 : 葉含山奈甙(kaempferitrin) 歸經(jīng) : 脾 性味 : 辛 功能主治 : 止血生肌。主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 臨床應(yīng)用 : 麻妹條葉搗絨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91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中華本草》:麻妹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