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yè)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中藥材

      青葙花

      中醫(yī)世家 2023-05-03 23:36:26

      《中藥大辭典》:青葙花

      拼音注音 : Qīnɡ Xiānɡ Huā

      出處 : 《江西本草》

      來(lái)源 : 為莧科植物青葙的花序。

      性味 : 《江西草藥》:"性微寒

      ,味苦
      。"

      功能主治 : 清肝涼血

      ,明目去翳
      。治吐血,頭風(fēng)
      ,目赤,血淋
      ,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
      ,血崩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者1~2兩)

      ;或燉肉服
      。外用:煎水洗

      復(fù)方 : ①治吐血

      、血崩、赤?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杭t青葙花五錢(qián)
      ,水煎服,或燉豬瘦肉服
      。(《江西草藥》)②治肝熱淚眼:干青葙花五錢(qián)至一兩,水煎服
      。(《福建中草藥》)③治頭風(fēng)痛:干青葙花五錢(qián)至一兩
      ,水煎服。(《福建中草藥》)④治月經(jīng)過(guò)多
      ,白帶:白青葙花二兩
      ,豬皮肉三兩
      。水煎
      ,服湯食肉。(《江西草藥》)⑤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㈠干青葙花一兩
      ,土牛膝干全草一兩
      ,豆腐酌量,水燉服
      。(《福建中草藥》)㈡青葙花(布包)
      、白蠟各二錢(qián),煮豬腳食
      。(江西《草藥手冊(cè)》)⑥治血淋:鮮青葙花二兩
      ,水煎服。(《福建中草藥》)⑦治失眠:青葙花五錢(qián)
      ,鐵掃帚根一兩
      。煮汁燉豬蹄食。(江西《草藥手冊(cè)》)⑧治吐瀉
      ;青葙花、杏仁
      、樟樹(shù)皮
      ,泡水服。(江西《草藥手冊(cè)》)⑨治鼻衄:青葙花二兩
      ,卷柏一兩
      ,紅糖少許
      。水煎服
      。(《江西草藥》)⑩治視網(wǎng)膜出血:青葙花適量,煎水洗
      。(《江西草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青葙花

      拼音注音 : Qīnɡ Xiānɡ Huā

      別名 : 筆頭花

      出處 : 出自《江西草藥》

      來(lái)源 : 藥材基源:為莧科植物青葙的花序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elosia argentea L.采收和儲(chǔ)藏:花期采收
      ,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坡地

      、路邊
      、平原較干燥的向陽(yáng)處。資源分布:全國(guó)大部分地區(qū)均有野生或栽培

      原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高30-90cm

      。全株無(wú)毛
      。莖直立
      ,通常上部分枝,綠色或紅紫色
      ,具條紋
      。單葉互生;葉柄長(zhǎng)2-15mm
      ,或無(wú)柄;葉片紙質(zhì)
      ,披針形或長(zhǎng)圓狀披外形
      ,長(zhǎng)5-9cm,寬1-3cm
      ,先端尖或長(zhǎng)尖
      ,基部漸狹且稍下延,全緣
      。花著生甚密
      ,初為淡紅色,后變?yōu)殂y白色
      ,穗狀花序單生于莖項(xiàng)或分枝頂
      ,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zhǎng)3-10cm
      ,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子膜質(zhì)
      ,白色光亮
      ;花被片5,白色或粉紅色
      ,披針形
      ;雄蕊5,下部合生成杯狀
      ,花藥紫色。胞果卵狀橢圓形
      ,蓋裂
      ,上部作帽狀脫落,頂端有宿存花柱
      ,包在宿存花被片內(nèi)
      。種子扁圓形,黑色
      ,光亮
      。花期5-8月.果期6-10月

      性味 :

      ;性涼

      功能主治 : 涼血止血;清肝除濕

      ;明目。主吐血
      ;衄血
      ;崩漏;赤?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血淋;白帶
      ;目赤腫痛
      ;目生翳障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

      ;或燉豬肉等服。外用:適量
      ,煎水洗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97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wú)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lái)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lái)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山玉桂
      羊外腎
      《中藥大辭典》:羊外腎拼音注音 :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 羊石子(《本事方》)
      ,羊腎(《四川中藥志》)
      。出處 : 《綱目》來(lái)源 : 為牛科動(dòng)物山羊或綿羊的睪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