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Shuǐ Xiān Gēn
出處 : 《綱目》
來源 : 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鱗莖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水仙花"條。 性狀 : 鱗莖呈圓形 化學成分 : 含偽石蒜堿 藥理作用 : 水仙總生物堿20~3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對大鼠Jensen肉瘤 炮制 : 《本草會編》:"五月初收根,以童尿浸一宿 歸經 : 《本草再新》:"人心、肺二經 性味 : ①《綱目》:"苦微辛 注意 : 本品有毒,不宜內服。 功能主治 : 治癰腫瘡毒,蟲咬,魚骨哽。①《綱目》:"治癰腫及魚骨哽。"②《本草再新》:"治癰疽瘡毒,排膿消腫,解熱,去風,療百蟲咬傷。"③《嶺南采藥錄》:"取頭部搗爛 用法用量 : 外用:搗敷或搗汁涂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Shuǐ Xiān Gēn 別名 : 水仙球根、水仙頭 英文名 : Bulb of Chinese Narcissus 出處 : 出自《綱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鱗莖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多栽培于花圃中或盆栽 原形態(tài) : 水仙 性狀 : 性狀鑒別 鱗莖類球形,單一或數(shù)個伴生。表面被1-2層棕褐色外皮,除去后為白色肥厚的鱗葉,層層包合,割皮后遇水,有粘液滲出。鱗片內有數(shù)個葉芽和花芽。鱗莖盤下有數(shù)10條細長圓柱形根。氣微,味微苦。 毒性 : 粗浸劑灌胃能使鴿嘔吐,狗每天肌肉注射16mg/kg,共10天,第1、2天均有嘔吐,以后即能耐受,中間死亡1只,另2只停藥后觀察1個多月未見異常,中毒癥狀為活動減少,食欲及體重明顯下降,1及4mg/kg者則無明顯表現(xiàn)。用藥狗末梢血液中白細胞總數(shù)均有明顯增加,且能維持較長時間,而一般抗腫瘤藥多使白細胞數(shù)降低。小鼠腹腔注射總生物堿半數(shù)致死量為182mg/kg,亞急性試驗(每天腹腔注射1次,共10天) 化學成分 : 鱗莖含水仙葡配甘露聚糖(narcissus-T-glucomannan) 藥理作用 : 1.2.2.1.對子宮的作用粗浸劑對豚鼠、兔與貓的離體及在體子宮都有強大的興奮作用 炮制 : 五月初收根 歸經 : 心;肺經 性味 : 苦 微辛;寒;有毒 注意 : 陰疽及癰瘡已潰禁用。本品有毒,不宜內服。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主癰疽腫毒;乳癰;瘰疬;痄腮;錢骨梗喉 用法用量 : 外用:搗敷或搗汁涂。 各家論述 : 1.《綱目》:治癰腫及魚骨哽。2.《本草再新》:治癰疽瘡毒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203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中華本草》:水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