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藥材

    唐古特青蘭

    中醫(yī)世家 2023-05-04 01:12:35

    《中藥大辭典》:唐古特青蘭

    拼音注音 : Tánɡ Gǔ Tè Qīnɡ Lán

    別名 : 智洋顧(藏名)

    出處 :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 為唇形科植物唐古特青蘭的帶根全草

    。7~8月采收
    。去凈泥土
    、殘葉
    ,晾干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

    、溪邊
    、田邊等處
    。分布青海
    、甘肅
    、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

    ,高20~30厘米
    。根莖短,具多數(shù)須根
    ,黑褐色
    。莖于基部多分枝,方形
    ,有縱棱4
    ,表面綠色顯紫紅色,稀被白色柔毛
    。葉對生
    ,有短柄;葉片羽狀深裂
    ,裂片線狀披針形
    ,上面綠色,下面粉綠色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斏蜉喩~腋,排列成穗狀
    ;苞片葉狀
    ,短于萼筒甚多;萼管狀
    ,5齒裂
    ,裂片披針形;花冠唇形
    ,藍(lán)紫色
    ,上唇彎拱而有缺刻,下唇3裂
    ,中裂片有缺刻或深裂
    ;雄蕊4。小堅(jiān)果平滑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ㄆ?~8月。

    化學(xué)成分 : 含黃酮甙

    、揮發(fā)油
    、氨基酸、甾類
    ,而酚性化合物呈不明顯反應(yīng)

    性味 : ①《西藏常用中草藥》:"甘苦,寒。"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辛

    ,寒
    。"

    功能主治 : ①《西藏常用中草藥》:"和胃,疏肝

    。治胃炎
    ,潰瘍病
    ,肝炎
    ,肝腫大。嫩苗利水
    。"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鑒》:"清肝胃之熱
    。治胃炎,肝炎
    ,頭暈
    ,神疲,關(guān)節(jié)炎及癤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1~3錢。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慢性氣管炎將唐古特青蘭制成片劑

    ,每天2次
    ,每次5片,飯后服(每日量相當(dāng)于原生藥3錢)
    。治療26例
    ,近期控制1例,顯效1例
    ,好轉(zhuǎn)11例
    ,無效13例。服藥過程中有一定的副作用
    ,表現(xiàn)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與消化系統(tǒng)方面
    ,一般不嚴(yán)重,僅個別病例因副作用而停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唐古特青蘭

    拼音注音 : Tánɡ Gǔ Tè Qīnɡ Lán

    英文名 : all-grass of Tangut Dragonhead

    出處 :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甘青青蘭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采收和儲藏:7-8月采挖,洗凈泥土
    ,切段晾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900-4000m的干燥河谷的谷岸、山坡路旁

    、草灘
    、高山草地或松林林緣。資源分布:分布于甘肅、青海
    、四川
    、醛等地。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

    ,高10-45cm
    。有多數(shù)須根,直徑1-2mm
    ,表面黑褐以
    。莖直立,四棱形
    ,帶紫紅色
    ,被倒向柔毛。葉對生
    ;基生葉具長柄
    ,莖生葉柄長3-8mm;葉片羽狀全裂
    ,長2-2.5cm
    ,寬1.5-3cm,裂片線形
    ,2-3對
    ,與中脈成鈍角斜展,長1-3cm
    ,寬1-3mm
    ,先端裂片較長,兩面被白色柔毛
    ,全緣
    ,邊緣內(nèi)卷。輪傘花序生于枝上部
    ,具4-6朵花
    ,形成間斷的穗狀;苞片似葉
    ,長5-15mm
    ,有3-5刺狀裂片,兩面被短毛及睫毛
    ;花萼長1-1.5cm
    ,常帶紫色,上唇3裂齒
    ,下唇2裂齒
    ,外面密被白色柔毛及金黃色腺點(diǎn);花冠唇形,長2-2.8cm
    ,外面被短毛
    ,上唇稍彎,先端2裂
    ,下唇3裂
    ,中央裂片最大;雄蕊4
    ,后一對較長
    ,花藥2室,叉狀分開
    ,花絲有毛
    ;子房4裂,花柱細(xì)長
    ,柱頭2裂,伸出花冠外
    。小堅(jiān)果長圓形
    ,光滑?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ㄆ?-8月
    ,果期8-9月。

    性狀 : 性狀鑒別 全草長20-50cm

    。根狀莖處長生多數(shù)細(xì)長的須根
    ,長2-10cm,直徑0.5-1.2mm
    ,黑褐以
    ;質(zhì)脆,易折斷
    ,斷面中心有黃色木心
    。莖呈方柱形,直徑1-3mm
    ,上部有倒向柔毛
    ,表面綠色或紫紅色。葉對生
    ,多皺縮破碎
    ,完整者展平后為羽狀全裂,裂片線形
    ,2-3對
    ,與中脈成鈍角斜展,長1-3cm,寬1-3mm
    ,邊緣反卷
    ,兩面被短柔毛。輪傘花序
    ,苞長卵形
    ,每側(cè)具2-3線形裂片;花萼筒狀
    ,長1-1.5cm
    ,具5裂齒,藍(lán)紫色或黃綠色
    ;花冠唇形
    ,長2-2.5cm,藍(lán)紫色
    。氣清香
    ,味辛微苦。以色綠
    、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與香青蘭的不同點(diǎn)為環(huán)髓薄壁細(xì)甩具壁孔。葉橫切面:與香青蘭葉的橫切面區(qū)別為:柵欄組織細(xì)胞2列
    ;腺鱗較小
    ,頭部6-8細(xì)胞,柄單細(xì)胞
    ,直徑52-77μm
    ,主要分布于下表皮:下表皮密被細(xì)長、扭曲的非腺毛
    ,多為2-4細(xì)胞
    ,長42-238μm,壁較厚
    ,有疣狀突起
    。根橫切面:表皮細(xì)胞1列,密被根毛
    。外皮層薄壁細(xì)胞1列
    ,排列整齊;皮層10余列薄壁細(xì)胞
    ;內(nèi)皮層可見凱氏點(diǎn)
    。韌皮部狹窄,位于木質(zhì)部久方
    。初生木質(zhì)部二原型
    ,導(dǎo)管
    、木纖維、木薄壁細(xì)胞均木化
    。中央為木化纖維

    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

    ,胡蘿卜甙(daucosterol)
    ,茵芋甙(skimmin),大波斯菊甙(cosmosiin)
    ,脂麻素(pedalitin)
    ,脂麻甙(pedaliin)及脂麻甙-6′-乙酸酯(pedaliin-6′-acetate[1]等。

    藥理作用 : 耐缺氧作用 唐古特青蘭水提液以10g/kg灌胃或6.6g/kg腹腔注射

    ,極顯著提高小鼠密閉缺氧耐受力
    ;以6.6g/kg或3.3g/kg腹腔注射,顯著提高小鼠減壓耐缺氧能力
    。水提液以3.3g/kg給大鼠
    、小鼠腹腔注射,連續(xù)5d
    ,在特高海拔4700m地區(qū)取樣測定大
    ,小鼠紅細(xì)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使SOD活性較對照組顯著升高
    。模擬海拔6000m實(shí)驗(yàn)條件,水提液以3.3g/kg給小鼠腹腔注射
    ,連續(xù)11d
    ,有抗肝臟脂質(zhì)過氧作作用,降低異常增高的血紅蛋白
    ,提示唐古特青蘭耐缺氧作用部分是通過抗拉自由基引起的[1]
    。唐古特青蘭腹腔注射對正常家兔血液流變學(xué)無明顯影響。唐古特青蘭水提液以3g/kg腹腔注射
    ,連續(xù)10d
    ,對模擬海拔6500m缺氧10d所致大鼠血漿粘度比、血細(xì)胞比容等指標(biāo)升高
    、血小板數(shù)減少
    、右心室肥厚傾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缺氣造成大鼠肺
    、肝
    、腎組織損傷有一定的保護(hù)作用[2]。

    鑒別 :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粗粉2g

    ,加水20ml
    ,浸泡過夜
    ,煮沸5min,濾過
    ,取濾液5ml
    ,殘?zhí)都右掖?ml溶解,濾過
    ,取濾液2ml
    ,加鎂粉少量及鹽酸數(shù)滴,顯紅色
    。(檢查黃酮類)

    性味 : 味辛;苦

    ;性寒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

    ;化驗(yàn)室痰止咳。主黃疸型肝炎
    ;胃炎
    ;胃潰瘍;氣管炎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9-15g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慢性氣管炎。將唐古特青蘭制成片劑

    ,每天2次
    ,每次5片,飯后服(每日量相當(dāng)于原生藥3錢)
    。治療26例
    ,近期控制1例,顯效1例
    ,好轉(zhuǎn)11例
    ,無效13例。服藥過程中有一定的副作用
    ,表現(xiàn)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與消化系統(tǒng)方面
    ,一般不嚴(yán)重,僅個別病例因副作用而停藥

    各家論述 : 1.《西藏常用中草藥》:和胃

    ,疏肝。治胃炎
    ,潰瘍病
    ,肝炎,肝腫大
    。嫩苗利水
    。2.《青藏高原藥物圖鑒》:清肝胃之熱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209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石長生
    拼音注音 :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 丹草
    、長生草、丹沙草
    、生肌草
    、石中珠、巖浮萍
    、豬毛七
    、水豬毛七、豬鬃草
    、豬毛腳筋草出處 : 石長生,始載于《本經(jīng)》
    ,一名丹草
    ,列入下品。1.《別錄》云:“石長生
    ,生咸陽山谷
    。”2.《本草
    桑白皮
    《中國藥典》:桑白皮拼音注音 : Sānɡ Bái Pí別名 : 桑根皮英文名 : CORTEX MORI來源 : 本品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
    。秋末葉落時至次春發(fā)芽前采挖根部
    兩面青
    《全國中草藥匯編》:兩面青拼音注音 : Liǎnɡ Miàn Qīnɡ別名 : 甲滿來源 : 紫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苾擅媲郙aesa indica (Roxb.)A. DC.,以全株入藥
    。生境分布 : 云南
    大青木
    竹葉心
    山玉桂
    羊外腎
    《中藥大辭典》:羊外腎拼音注音 :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 羊石子(《本事方》)
    ,羊腎(《四川中藥志》)
    。出處 : 《綱目》來源 : 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睪丸
    。宰羊時
    甲魚頭
    拼音注音 : Jiǎ Yú Tóu別名 : 腳魚頭
    、團(tuán)龜頭、鰲頭來源 : 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Wieg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