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中藥材

      紫葳根

      中醫(yī)世家 2023-05-04 03:01:43

      《中藥大辭典》:紫葳根

      拼音注音 : Zǐ Wēi Gēn

      別名 : 凌霄花根(《圣濟總錄》)

      出處 : 《日華子本草》

      來源 : 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根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凌霄花"條

      性狀 : 干燥根為長圓柱形

      ,外表土黃色或土紅色
      ,有縱皺紋
      ,并有稀疏支根與支根的斷痕
      。斷面纖維性
      ,有絲狀物
      ,外圍為棕色,中心為淡黃色

      性味 : 《綱目》:"甘酸

      ,寒。"

      注意 : 《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

      功能主治 : 涼血

      ,祛風,行瘀
      。治血熱生風
      ,身癢,風疹
      ,腰腳不遂
      ,痛風。①《日華子本草》:"治熱風身癢
      ,游風
      ,風疹
      ,瘀血,帶下
      。"②《植物名實圖考》:"能行血
      。"③《杭州藥植志》:婦科通經(jīng)藥。"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2~3錢
      ;入丸、散或浸酒

      復方 : ①治風腰腳不隨:紫葳根(炙

      ,銼),搗羅為散
      。每服二錢匕
      ,空心溫酒調(diào)下。(《圣濟總錄》紫葳散)②治大腸虛冷風秘:凌霄花根(去皮
      ,洗
      ,焙)三兩,烏藥(銼)
      、人參各半兩
      ,皂莢子五十枚。上四味
      ,搗羅為末
      ,煉蜜丸,如綠豆大
      。每服十丸至十五丸
      ,溫水下,一日二服
      。(《圣濟總錄》凌霄花根丸)③治痛風:凌霄花根二
      、三錢。浸酒或酒煎服
      。(《嶺南采藥錄》④治風濕關節(jié)痛
      ,半身不遂:㈠凌霄根三至五錢。煎湯
      ,加紅塘
      、黃酒適量,分二次于早
      、晚飯前內(nèi)服
      。㈡凌霄根、抱石蓮
      、絡石藤
      、白毛藤各二錢
      。煎服。(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 : 治療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取新鮮紫葳根5斤

      ,加水10000毫升煎至5000毫升
      ,再蒸餾出2000~2500毫升,加入0.9%的生理鹽水使成等滲掖
      ,高壓消毒備用
      。肌肉注射,每日1~2次
      ,每次5毫升
      ,10天為一療程。治療20例
      ,近期治愈12例
      ,顯著好轉(zhuǎn)6例,無效2例
      。一般注射1~4次即見疼痛減輕
      ,紅腫消退,步行方便
      ,體溫下降
      。對腰痛或因感冒引起的四肢疼痛亦有效。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紫葳根

      拼音注音 : Zǐ Wēi Gēn

      別名 : 凌霄花根

      英文名 : Root of Chinese Trumpetcreeper

      出處 : 出自《日華子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紫葳科植物凌霄或美洲凌霄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Loisel xe Schum. Campsis radicans (L.)Seem.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洗凈,切片
      ,曬干

      原形態(tài) : 1.凌霄 薄葉木質(zhì)藤本,借氣根攀附于其服物上

      。莖黃褐色具棱狀網(wǎng)裂。葉對生
      ,廳數(shù)羽狀復葉
      ;葉軸長4-3cm;小葉柄長5-10mm
      ,小葉7-9格
      ,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6cm
      ,寬1.5-3cm
      ,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闊楔形
      ,兩側(cè)不等大
      ,邊緣有粗鋸齒
      ,兩面無毛,小葉柄著生處有淡黃褐色束毛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ㄐ蝽斏瑘A錐狀
      ,花大
      ,直徑4-5cm;花萼鐘狀
      ,不等5裂
      ,裂至筒之中部,裂片披針形
      ;花冠漏斗狀鐘形
      ,裂片5,圓形
      ,橘紅色
      ,開展;雄蕊4
      ,2長2短
      ;子房上位,2室
      ,基部有花盤
      。蒴果長如豆莢,具子房柄
      ;2瓣裂
      。種子多數(shù),扁平
      ,有透明的翅
      。花期7-9月
      ,果期8-10月
      。2.美洲凌霄 本種形態(tài)上寫凌霄相似,唯小葉9-11枚
      ,橢圓形至卵狀長圓形
      ,先端尾尖?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ㄝ?等裂
      ,分裂較淺,約裂至三分之一,裂片三角形
      ,向外微卷
      ,無凸起的縱棱;花冠為細長的漏斗形
      ,直徑較凌霄小
      ,橙紅色至濃紅色,內(nèi)有明顯的棕紅色縱紋
      ,筒部為花萼的3倍
      。花期7-10月
      ,果期11月

      性狀 : 性狀鑒別 根呈長圓柱形,外表面黃棕色或土紅色

      ,有縱皺紋
      ,并可見稀疏的支根或支根痕。質(zhì)堅硬
      ,斷面纖維性
      ,有線狀物,皮部為棕色
      ,木部為淡黃色

      歸經(jīng) : 肝;脾

      ;腎經(jīng)

      性味 : 味甘

      ;辛;性寒

      注意 : 《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功能主治 : 涼血祛風

      ;活血通絡。主血熱生風
      ;身癢
      ;風疹;腰腳不遂
      ;痛風
      ;風濕痹 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6-9g;或入丸
      、散
      ;或浸灑
      。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復方 : ①治風腰腳不隨: 紫葳根(炙

      ,銼),搗羅為散
      。每服二錢匕
      ,空心溫酒調(diào)下。 (《圣濟總錄》紫葳散)②治大腸虛冷風秘: 凌霄花根(去皮
      ,洗
      ,焙)三兩,烏藥(銼)
      、人參各半兩
      ,皂莢子五十枚。上四味
      ,搗羅為末
      ,煉蜜丸,如綠豆大
      。每服十丸至十五丸
      ,溫水下,一日二服
      。(《圣濟總錄》凌霄花根丸)③治痛風: 凌霄花根二
      、三錢。浸酒或以酒煎服
      。(《嶺南采藥錄》)④治風濕關節(jié)痛
      ,半身不遂: 一、凌霄根三至五錢
      。煎湯
      ,加紅糖、黃酒適量
      ,分二次于早
      、晚飯前內(nèi)服。二
      、凌霄根
      、抱石之蓮、絡石藤
      、白毛藤各二錢
      。煎服。 (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 : 治療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取新鮮紫葳根5斤
      ,加水10000ml煎至5000ml,再蒸餾出2000-2500ml,加入0.9%的生理鹽水使成等滲液
      ,高壓消毒備用
      。 肌肉注射,每日 1-2次
      ,每次5ml
      ,10天為一療程。治療20例
      ,近期治愈12例
      ,顯著好轉(zhuǎn)6例,無效2例
      。一般注射 1-4次即見疼痛減輕
      ,紅腫消退,步行方便
      ,體溫下降
      。對腰痛或因感冒引起的四肢疼痛亦有效。

      各家論述 : 1.《日華子本草》:治熱風身癢

      ,游風
      ,風疹,瘀血
      ,帶下
      。2.《植物名實圖考》:能行血。3.《杭州藥植志》:婦科通經(jīng)藥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233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石長生
      拼音注音 :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 丹草、長生草
      、丹沙草、生肌草
      、石中珠
      、巖浮萍、豬毛七
      、水豬毛七
      、豬鬃草、豬毛腳筋草出處 : 石長生
      ,始載于《本經(jīng)》
      ,一名丹草,列入下品
      桑白皮
      《中國藥典》:桑白皮拼音注音 : Sānɡ Bái Pí別名 : 桑根皮英文名 : CORTEX MORI來源 : 本品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浦参锷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