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寒,Z,中藥,紫薇皮" />
拼音注音 : Zǐ Wēi Pí
別名 : 紫荊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千層菜科植物紫薇的莖皮和根皮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喜生于陰濕肥沃的土壤上。資源分布:吉林、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落葉灌木小喬木,高達7m。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貢,小枝纖細,有4棱,略成翅狀,葉互生或有時近對生;幾無葉柄;葉往紙質(zhì),橢圓形、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2.5-7cm,寬1.5-4cm,先端短尖或鈍形,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 性狀 : 1.性狀鑒別:樹皮呈不規(guī)則的卷筒狀或半卷筒狀,長4-20cm,寬0.5-2cm,厚約1mm 化學成分 : 莖皮中含紫薇堿(lagerine) 性味 : 味苦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利濕祛風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 或浸酒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233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