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
拼音注音 : Shì Pí
出處 : 《滇南本草》
來源 : 為柿科植物柿的外果皮 功能主治 : 貼疔瘡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Shì Pí 出處 : 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柿科植物柿的外果皮。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Diospyros kaki Thunb.采收和儲(chǔ)藏:將未成熟的果實(shí)摘下 生境分布 : 多為栽培種 原形態(tài) : 落葉大喬木,高達(dá)14m。樹皮深灰色至灰黑色,長方塊狀開裂;枝開展,有深棕色皮孔,嫩枝有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8-20mm;葉片卵狀橢圓形至倒卵形或近圓形,長5-18cm,寬2.8-9cm 性味 : 甘;澀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 外用:鮮品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247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中華本草》:柿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