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Wén Zhú
別名 : 小百部
來(lái)源 : 百合科文竹Asparagus setaceus (Kunth)Jessop [A. plumosus Baker] 生境分布 : 各地栽培 性味 : 甘 功能主治 : 潤(rùn)肺止咳。主治肺結(jié)核咳嗽,急性支氣管炎,阿米巴痢疾。 用法用量 : 塊根0.2~1兩,水煎服。 摘錄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Wén Zhú 別名 : 蓬萊竹(《福建民間草藥》)。 出處 : 《福建民間草藥》 來(lái)源 : 為百合科植物文竹的全草。 生境分布 : 我國(guó)各地均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根長(zhǎng),稍肉質(zhì)。莖攀援狀,本質(zhì)、禿凈;枝和葉狀枝極多數(shù) 性味 : 苦,寒。 功能主治 : 涼血解毒,利尿通淋。 復(fù)方 : ①治郁熱咳血:文竹五至八錢(qián)。酌沖開(kāi)水和冰糖燉服。②治小便淋瀝:文竹一兩。酌加水煎,取半碗,日服兩次。(性味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Wén Zhú 別名 : 蓬萊竹、小百部 英文名 : Herb of Setose Asparagus 出處 : 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來(lái)源 :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文竹的塊根或全株。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sparagus setaceus(Kunth) Jessop[Asparagopsis setacea Kunth;Asparagus plumosus Bak.]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割去蔓莖,挖出塊根,去掉泥土,用水煮或蒸至皮裂,剝?nèi)ネ馄ぃ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生境分布 : 在各地常見(jiàn)有人工栽培,原產(chǎn)非洲南部 原形態(tài) : 文竹 栽培 : 生物學(xué)特性,喜溫暖、濕潤(rùn)略蔭蔽的環(huán)境,忌霜凍,怕干旱 性狀 : 性狀鑒別 根細(xì)長(zhǎng),稍肉質(zhì),長(zhǎng)15-24cm,直徑3-4mm。表面黃白色,有深淺不等的皺紋,并有纖細(xì)支根。質(zhì)較柔韌,不易折斷 化學(xué)成分 : 根含氨基酸: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蘇氨酸(threonine) 性味 : 味甘 功能主治 : 潤(rùn)肺止咳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249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藥大辭典》:文竹
《中華本草》: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