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ī Dàn Huā
別名 : 緬梔子
來源 : 為夾竹桃科雞蛋花屬植物雞蛋花Plumeria rubra L. cv. Acutifolia [P. rubra L. var. acutifolia (Poir.)Bailey; P. acuminata Ait.] 性味 : 甘,涼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利濕,止咳 用法用量 : 1~3錢。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Jī Dàn Huā 別名 : 蛋黃花 出處 : 《嶺南采藥錄》 來源 : 為夾竹桃科植物雞蛋花的花朵 生境分布 : 栽培于庭園 原形態(tài) : 雞蛋花,又名:緬梔子(《植物名實(shí)圖考》)。灌木至小喬木,高3~7米,有乳汁。小枝肥厚而多肉質(zhì),有葉聚生于頂。葉散生,具柄,矩圓形,長20~40厘米,寬達(dá)7厘米,兩端漸狹,禿凈 性狀 : 干燥花朵,黃褐色至棕褐色,皺縮,主要為5枚大形旋轉(zhuǎn)排列的花瓣。花瓣倒卵形,長約3厘米,寬約1.5厘米;下部合生成細(xì)管,長約1.5厘米。內(nèi)藏雄蕊5,花絲極短;有時(shí)可見小的卵狀子房。氣醇香,味清淡稍苦。以凈花、干燥、色黃褐、氣芳香者為佳。 藥理作用 : 本品不詳。其原種植物Plumeria rubra L.不同部位的水提取液對(duì)兔、豚鼠、貓、小鼠有局部麻醉及非特異性的解痙作用。樹皮中含有白色結(jié)晶甙-喜蛋花甙,對(duì)粘膜無刺激,靜脈注射后對(duì)呼吸、循環(huán)無影響,對(duì)離體子宮亦無直接作用,主要是瀉下作用。人在臨睡前口服0.2~0.3克,次晨可瀉下1~2次,如劑量大于0.3克 性味 : 《南寧市藥物志》:"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 : ①《嶺南采藥錄》:"治濕熱下痢,里急后重,又能潤肺解毒。"②《南寧市藥物志》:"止咳。"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4錢。 復(fù)方 : 治痢疾,夏季腹瀉:雞蛋花干品四至八錢,水煎服。(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Jī Dàn Huā 別名 : 緬梔子、蛋黃花、擂捶花、鴨腳木、大季花、番緬花、蕃花、善花仔 出處 : 出自《嶺南采藥錄》。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雞蛋花的花朵或莖皮。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lumeria rubra L.cv.Acutifolia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莖皮,花開時(shí)采花,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我國福建、臺(tái)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有栽培。原產(chǎn)墨西哥。 原形態(tài) : 落葉小喬木,高達(dá)5m 性狀 : 性狀鑒別 花多皺縮成條狀,或扁平三角狀 化學(xué)成分 : 樹皮中含α-香樹脂醇(α-amyrin) 藥理作用 : 從埃及產(chǎn)紅雞蛋花(Plumeria rubra)及粉紅雞蛋花(P.Rubra var.alba)根中分得抗菌成分雞蛋花素(plumericin)等[1] 炮制 : 采摘后 歸經(jīng) : 肺 性味 : 甘 注意 : 凡暑濕兼寒 功能主治 : 清熱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花5~10g 各家論述 : 1.《嶺南采藥錄》:治濕熱下痢,里急后重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256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雞血
下一篇:
雞血七
《中藥大辭典》:雞蛋花
《中華本草》:雞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