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Kǔ Dīnɡ Chá
出處 : 《本經(jīng)逢原》
來源 : 主要為冬青科植物枸骨和大葉冬青的葉。
原形態(tài) : ①枸骨,詳"枸骨葉"條。②大葉冬青,又名:波羅樹、大葉茶。常綠喬木,高達(dá)15米,直徑約60厘米。樹皮赭黑色或灰黑色,粗糙有淺裂,枝條粗大,平滑,新條有角棱。葉革質(zhì)而厚,螺旋狀互生,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銳尖,或稍圓,基部鈍,邊緣有疏齒,上面光澤,下面有主脈突起。聚傘花序,多數(shù)密集在前年度葉腋,雄花序1~3朵,雌花序則僅有1花 性狀 : ①枸骨葉;又名:角刺茶(《綱目拾遺》)。性狀詳"枸骨葉"條。也有用枸骨老樹的葉,葉片呈卵圓形,先端短尖,基部圓形,上面光滑 化學(xué)成分 : 枸骨葉中含咖啡堿 歸經(jīng) : 入肝、肺 性味 : ①《醫(yī)林纂要》:"苦甘,大寒 功能主治 : 散風(fēng)熱,清頭目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3錢 備注 : 苦丁茶的品種較為復(fù)雜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Kǔ Dīnɡ Chá 別名 : 毛葉黃牛木 英文名 : Leaf of Chinese Holly, leaf of Broadleaf Holly 出處 : 出自《本經(jīng)逢原》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冬青科植物枸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山坡、山谷、溪邊雜木林或灌叢中。2.3.生于溝谷或山坡疏林中,也有栽培。資源分布:1.分布于甘肅、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 原形態(tài) : 1.枸骨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3-8m 栽培 : 生物學(xué)特性 苦丁茶冬青屬偏陰樹種,喜生長在濕潤肥沃的環(huán)境,幼樹能耐陰,大樹喜光,較能耐旱。砂壤土或粘質(zhì)土都能生長。栽培技術(shù) 用播種育苗和扦插育苗。播種育苗:選取大粒飽滿的種子,播前用60℃溫水浸泡24h后,再與小砂?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性狀 : 性狀鑒別 (1)葉類長方形或長橢圓狀方形 化學(xué)成分 : 大葉冬青葉含熊果酸(ursolic acid),β-香樹脂醇(β-amyrin),羽扇豆醇(lupeol),蒲公英賽醇(taraxerol),熊果醇(uvalo)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果實含熊果酸和蹄紋天竺素-3-木糖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xylosylglucoside)。 藥理作用 : 抑菌和降壓作用。 炮制 : 去除雜質(zhì),陰干,備用。 歸經(jīng) : 肝;肺;胃 性味 : 甘;苦;寒 注意 : 脾胃虛寒者慎服。 功能主治 : 疏風(fēng)清熱;明目生津。主風(fēng)熱頭痛;齒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9g 各家論述 : 1.《本經(jīng)逢原》:止痢。2.《醫(yī)林纂要》:治天行狂熱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257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苦丁
下一篇:
苦刺
《中華本草》:苦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