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Luò Tuo Máo
別名 : 駝絨(《龔氏經(jīng)驗方》)
出處 : 《本經(jīng)》
性味 : ①《本經(jīng)》:"味咸,平 功能主治 : ①《本經(jīng)》:"主寒熱驚癇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煅存性研末,3~5分,外用:燒灰,調(diào)敷。 復(fù)方 : ①治痔:駱駝頡下毛,燒作灰,可取半雞子大,酒和服之。(《外臺秘要方》)②治陰上疳瘡:駝絨燒灰,水澄過,入炒黃丹等分,為末搽之。(《龔氏經(jīng)驗方》)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Luò Tuo Máo 別名 : 駝絨 英文名 : camel hairs 出處 : 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駝科動物雙峰駝的毛。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melus bactrianus ferus Przewalski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野駝棲息于荒漠的沙漠地帶。耐寒暑饑渴,以灌叢和半灌叢的鹽堿植物為食 原形態(tài) : 雙峰駝 化學(xué)成分 : 雙峰駝毛含角蛋白(keratin),其中含高量硫,氨基酸的30%是半胱氨酸(cysteine),其次是蘇氨酸(threonine)、絲氨酸(serine)、脯氨酸(proline)等67種氨基酸殘基 歸經(jīng) : 心 性味 : 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 : 鎮(zhèn)驚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煅存性研末 復(fù)方 : ①治痔:駱駝頷下毛,燒作灰 各家論述 : 1.《本經(jīng)》:主寒熱驚癎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263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駱駝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