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Lù Zhī
出處 : 《唐本草》
來源 : 為鹿科動(dòng)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脂肪油。
功能主治 : ①《唐本草》:"主癰腫死肌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Lù Zhī 英文名 : Deer fat 出處 : 出自《唐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鹿科動(dòng)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1.Cervus nippon Temminck2.Cervus.elaphus Linnaeus采收和儲(chǔ)藏:殺鹿后剔取體內(nèi)的脂肪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棲于混交林 原形態(tài) : 1.梅花鹿 性狀 : 性狀鑒別,脂肪呈黃白色塊狀、條狀或片狀,長(zhǎng)15-20cm,寬10-15cm,厚2.0-5.0cm。具油潤(rùn)光澤,半透明狀。體輕,柔軟,脂肪油灰白色,似冷凝豚脂樣。質(zhì)硬,滑膩微有膻氣。 歸經(jīng) : 肺;脾;肝經(jīng) 性味 : 味甘;性溫 注意 : 《新修本草》:“不可近陰?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潤(rùn)腩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熬膏 各家論述 : 1.《唐本草》:主癰腫死肌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264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鹿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