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性溫,A,中藥,庵" />
拼音注音 : ān ( Cǎo Lǘ )
別名 : 庵(艸閭)草、庵 (艸閭)篙、淹 (艸閭)、覆(艸閭) 英文名 : all-grass of keiske Wormwood 出處 : 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庵(艸閭)的全草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路旁、草地、灌叢及疏林下。資源分布:分由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等地。 原形態(tài) : 庵(艸閭),多年生草本,莖高30-100cm。主根明顯,側(cè)根多數(shù);根狀莖短,有少數(shù)營養(yǎng)枝。莖直立,常叢生,具柔毛,中部以上常分枝。下部葉在花期枯萎,中部葉倒卵形勤儉到卵狀匙形,長4-6cm 性狀 : 性狀鑒別,莖多分枝,被柔毛。葉互生,葉片廣卵形勤儉到卵形,邊緣具缺刻狀粗齒,背面色淡,有絹毛。頭狀花序多數(shù),球形,花黃色。顯微鑒別,莖橫切面:表皮細(xì)胞1列,外被角質(zhì)層,亦見表皮毛或其殘基。表皮下可見少量厚角組織(老芭表皮下可見木栓層,有時因次生組織的增加而使表皮脫落) 性味 : 味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 : 行瘀通經(jīng);祛濕。主婦女血瘀經(jīng)閉;跌打瘀腫;風(fēng)濕痹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研末;或搗汁飲。 復(fù)方 : ①治諸瘀血不散,變成癰: 生庵LV蒿,搗取汁一升服之。(《廣利方》)②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庵LV五錢至一兩。水煎服。(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 : 1.《千金翼方》:治痰血,庵LV草汁服之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52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