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ài Shí
別名 : 艾子(《食療本草》) 出處 : 《藥性論》 來源 : 為菊科植物艾的果實(shí)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艾葉"條。 性味 : ①《日華子本草):"暖,無毒 功能主治 : ①《藥性論》:"主明目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為丸,0.5~1.5錢。 復(fù)方 : 治一切冷氣:艾實(shí)與干姜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孟詵方》)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ài Shí 別名 : 艾子 英文名 : Fruit of Argy Wormwood 出處 : 出自《藥性論》。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艾的果實(shí)。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采收和儲藏:9-10月,果實(shí)成熟后采收。 原形態(tài) : 櫟葉亞菊 半灌木,高60-150cm。老枝灰黑色,上部花序分枝、花梗均生白色狀絹毛。葉互生;葉有短柄,柄基部無葉耳;中部葉長橢圓形、披針形、倒卵狀長圓形,稀為寬線形,長5-8cm,寬2-4cm,邊緣有粗齒或缺刻狀淺裂或深裂,裂片3-4對,中上部葉不裂,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達(dá)10cm,上部葉漸小 性味 : 味苦;辛;性溫 功能主治 : 溫腎壯陽。主腎虛腰酸;陽虛內(nèi)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1.5-4.5g。或?yàn)橥琛?/span> 各家論述 : 1.《藥性論》:主明目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52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艾實(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