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中藥材

    扁豆葉

    中醫(yī)世家 2023-04-29 19:55:27

    《中藥大辭典》:扁豆葉

    拼音注音 : Biǎn Dòu Yè

    出處 : 《別錄》

    來源 : 為豆科植物扁豆的葉

    化學(xué)成分 : 含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等。胡蘿卜素含量豐富

    ,可在10毫克%以上。

    性味 : 《生草藥性備要》:"味辛甜

    ,性平
    ,有小毒
    。"

    功能主治 : 治吐瀉轉(zhuǎn)筋

    ,瘡毒,跌打創(chuàng)傷
    。①《別錄》:"主霍亂吐下不止。"②孟詵:"吐利后轉(zhuǎn)筋
    ,生搗葉一把,以少醋浸汁服
    。"③《食療本草》:"治瘕
    ,和醋煮。"④《日華子本草》:"敷蛇蟲咬
    。"⑤《滇南本草》:"燒灰搽金瘡膿血。"⑥《生草藥性備要》:"理跌打損傷
    ,消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或搗汁

    。外用
    ;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diào)敷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扁豆葉

    拼音注音 : Biǎn Dòu Yè

    英文名 : leaf of Hyacinth Dolichos

    出處 : 出自《名醫(yī)別錄》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Dolichos lablab L.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全國(guó)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遼寧

    、河北、山西
    、陜西
    、山東、江蘇
    、安徽、浙江
    、江西
    、福建
    、臺(tái)灣
    、河南、湖北
    、湖南、廣東
    、海南
    、廣西
    、四川
    、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扁豆 一年生纏繞草質(zhì)藤本,長(zhǎng)達(dá)6m

    。莖常呈淡紫色或淡綠色
    ,無毛或疏被柔毛
    。三出復(fù)葉
    ;葉柄長(zhǎng)4-14cm;托葉披針形或三角狀卵形
    ,被白色柔毛;頂生小葉柄長(zhǎng)1.5-3.5cm
    ,兩側(cè)小葉柄較短
    ,長(zhǎng)2-3mm
    ,均被白色柔毛
    ;頂生小葉寬三角狀卵形
    ,長(zhǎng)5-10cm
    ,寬約與長(zhǎng)相等
    ,先端尖,基部廣楔形或截形
    ,全線,兩面均被短柔毛
    ,沿葉脈處較多
    ,基出3主脈,側(cè)臥羽狀
    ;側(cè)生小葉斜卵形,兩邊不均等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偁罨ㄐ蛞干?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長(zhǎng)15-25cm
    ,直立,花序軸較粗壯
    ;2-4花或多花叢生于花序軸的節(jié)上,小苞片舌狀
    ,2枚
    ,早落;花萼寬鐘狀
    ,先端5齒,上部2齒幾乎完全合生
    ,其余3齒近相等
    ,邊緣密被白色柔毛
    ;花冠蝶形
    ,白色或淡紫色,長(zhǎng)約2cm
    ,旗瓣廣橢圓形
    ,先端向內(nèi)微凹
    ,翼瓣斜橢圓形
    ,近基部處一側(cè)有耳狀突起
    ,龍骨瓣舟狀
    ,彎曲幾成直角
    ;雄蕊10,1枚單生
    ,其余9枚的花絲部分連合成管狀,將雌蕊包被
    ;子房線形
    ,有絹毛,基部有腺體
    ,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柱頭頭狀
    。莢果鐮形或倒卵狀長(zhǎng)橢圓形
    ,扁平
    ,長(zhǎng)5-8cm
    ,寬1-3cm,先端較寬
    ,頂上具一向下彎曲的喙
    ,邊緣粗糙
    。種子2-5顆
    ,扁橢圓形,白色
    、紅褐色或近黑色
    ,長(zhǎng)8-13mm
    ,寬6-9mm
    ,厚4-7mm,種臍與種脊長(zhǎng)而隆起
    ,一側(cè)邊緣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種阜
    。花期6-8月
    ,果期9月

    性狀 : 散落小葉或具長(zhǎng)柄的三出復(fù)葉

    ,多卷縮破碎
    。完整頂生小葉寬三角狀卵形,長(zhǎng)4.5-9cm
    ,寬約與長(zhǎng)相等,先端漸尖
    ,基部楔形
    ,側(cè)生小葉基部不對(duì)稱,略呈斜卵形
    ,較中央小葉稍大;兩面疏被毛
    ,暗綠色或枯綠色
    。質(zhì)脆
    。氣微

    化學(xué)成分 : 葉含蛋白質(zhì)28%和豐富的胡蘿卜素,可在10mg%以上

    ,其他尚含葉黃素(xanthophyll)等
    ,磷酸酯酶

    歸經(jīng) :

    ;胃;心經(jīng)

    性味 : 辛甘甜

    ;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 消暑利濕

    ,解毒消腫
    。主暑濕吐瀉
    ,瘡癤腫毒
    ,蛇蟲蛟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

    ;或搗汁
    。外用:適量,搗敷
    ;或燒存性研末調(diào)敷

    各家論述 : 1.《別錄》:主霍亂吐下不止。2. 孟詵:吐利后轉(zhuǎn)筋

    ,生搗葉一把,以少醋浸汁服
    。3.《食療本草》:治瘕
    ,和醋煮
    。4.《日華子本草》:敷蛇蟲咬。5.《滇南本草》:燒灰搽金瘡膿血
    。6.《生草藥性備要》:理跌打損傷
    ,消瘡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59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石長(zhǎng)生
    拼音注音 :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 丹草
    、長(zhǎng)生草
    、丹沙草
    、生肌草、石中珠
    、巖浮萍、豬毛七
    、水豬毛七
    、豬鬃草、豬毛腳筋草出處 : 石長(zhǎng)生
    ,始載于《本經(jīng)》,一名丹草
    ,列入下品
    。1.《別錄》云:“石長(zhǎng)生
    大青木
    拼音注音 : Dà Qīng Mù別名 : 路邊青
    、臭葉樹、羊咪青
    、青心草、臭大青
    、鴨公青
    、淡婆婆、大葉青
    竹葉心
    來源 :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
    。性味 : 甘
    、苦,涼
    山玉桂
    羊外腎
    《中藥大辭典》:羊外腎拼音注音 :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 羊石子(《本事方》),羊腎(《四川中藥志》)
    。出處 : 《綱目》來源 : 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苿?dòng)物山羊或綿羊的睪丸。宰羊時(shí)
    甲魚頭
    拼音注音 : Jiǎ Yú Tóu別名 : 腳魚頭
    、團(tuán)龜頭
    、鰲頭來源 : 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Wieg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