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Bái Chánɡ Shān
出處 : 李承祜《藥用植物學》
來源 : 為茜草科植物玉葉金花或展枝玉葉金花的根。8~10月采挖 原形態(tài) : ①玉葉金花又名:鵝兒花 性狀 : 干燥的主根大多粗直而長,或作不規(guī)則彎曲;側(cè)根多數(shù),并有無數(shù)細根,表面灰棕色,具不規(guī)則縱橫裂紋;皮部厚,新鮮時易剝離,內(nèi)側(cè)光滑,富有粘質(zhì)。外形極似常山 炮制 : 以水潤透 性味 : 《四川中藥志》:"性寒 功能主治 : 《藥用植物學》:"治瘧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2~3錢。 復(fù)方 : 治瘧疾發(fā)寒熱:白常山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Bái Chánɡ Shān 別名 : 玉葉金花 英文名 : root of Littleflower Mussaenda, root of Spreadingbranch Mussaenda 出處 : 出自《藥用植物學》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玉葉金花或展枝玉葉金花的根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玉葉金花生于山坡、林地。資源分布:玉葉金花分布四川、廣西、廣東、福建、臺灣等地。展枝玉葉金花分布四川、湖北 原形態(tài) : 1.玉葉金花,常綠蔓狀小灌木 性狀 : 性狀鑒別 主根多粗直而長 炮制 : 以水潤透,切片,曬干。姜汁炒焦用。 歸經(jīng) : 肝;脾經(jīng) 性味 : 寒;苦;有毒 功能主治 : 解熱抗瘧。主瘧疾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0g。 各家論述 : 《藥用植物學》:治瘧。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65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白帶草
下一篇:
白扁豆
《中華本草》:白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