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Kǔ Qiáo Tóu
別名 : 蕎葉七(《陜西草藥》)。
出處 : 《貴州民間方藥集》
來源 : 為蓼科植物苦養(yǎng)麥的根及根莖。8~10月采收 生境分布 : 生于林邊、草地 原形態(tài) : 苦蕎麥(《綱目》),又名:萬年蕎 化學(xué)成分 : 各部分都含蕓香甙等黃酮成分,是黃酮類的豐富來源 性味 : 甘苦 注意 : 《綱目》:"多食傷胃 功能主治 : 治胃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3~1兩 復(fù)方 : ①治胃痛:㈠苦蕎頭三至五錢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Kǔ Qiáo Tóu 別名 : 蕎葉七、蕎麥七 出處 : 出自《貴州民間方藥集》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苦蕎麥的根及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polygonum tataricum L.」采收和儲藏:8~10月采收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濕潤的溝谷、村邊 原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高50-90cm 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硝酸鹽還原酶(nitrate reductase)[1],蕓香甙(rutin)[2]。葉中含3′,4′5,7-四-O-甲基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1→6)-O-β-D-吡喃葡萄糖甙〔3’,4′, 5,7-tetra-O-methyl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3]。果實(shí)含蛋白質(zhì)(protein)[4]。種子含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蕓香甙,山柰酚-旬-3-蕓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槲皮素-3-蕓香糖甙-7-半乳糖甙(quercetin-3-rutinoside-7-galactoside)[5]。 藥理作用 : 1.抗乙肝表面抗原作用 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測(ELISA)技術(shù)測定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試驗(yàn)表明,苦蕎頭水煎劑對HBsAg有明顯滅活作用[1]。2.降血糖、血脂作用 給糖尿病患者服用苦蕎麥面條200g/d,連用3個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均有明顯降低,血三酸甘油和膽固醇也有下降,并能明顯減少降糖藥物的用量[2]。給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大鼠,每日服用苦蕎麥粉10g,連續(xù)6星期,有顯著降血糖作用;連續(xù)5星期對高脂飼料所致高血脂大鼠,有明顯降低血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的作用[3]。 歸經(jīng) : 脾;胃;大腸經(jīng) 性味 : 甘;性平;小毒 注意 : 《本草綱目》:多食傷胃,發(fā)風(fēng)動氣,能發(fā)諸病,黃疾人尤當(dāng)禁之 功能主治 : 健脾行滯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 1.《貴州民間方藥集》:健胃順氣,祛風(fēng)除痰。治狂犬咬傷;外治惡瘡,蟲、蚊咬傷。2.《內(nèi)蒙古中草藥》:除濕止痛,解毒消腫,健胃。治跌打損傷,腰腿疼痛,瘡癰腫毒,消化不良。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889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中華本草》:苦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