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藥常識

      桂皮
      、肉桂須鑒別使用

      中醫(yī)中藥 2023-11-11 02:22:27

      桂皮
      、肉桂須鑒別使用

      肉桂為樟科植物的樹皮,味道香而濃郁

      ,是不可多得的調(diào)味佳品
      ,同時,又是溫里之良藥
      ,具有補(bǔ)陽溫腎
      、祛寒、通脈止痛等作用
      。樟科植物多含揮發(fā)油而氣香
      ,樟科數(shù)種植物的樹皮都作為香料使用,統(tǒng)稱桂皮
      。桂皮是常用調(diào)料
      ,常可于菜市場可購得
      ,但一般不作藥用,肉桂也常作為調(diào)料使用
      ,其香氣較桂皮更為濃郁
      ,因此
      ,使用價值更高
      ,作為香料時可以相互代用
      ,但是作為藥用時
      ,二者不能互相混淆
      ,需仔細(xì)鑒別使用

      肉桂 呈槽狀或卷筒狀

      ,厚2~8mm
      ,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規(guī)則的細(xì)皺紋和橫向突起的皮孔
      ,內(nèi)表面紅棕色,較平滑
      ,有細(xì)縱紋,用指甲刻劃可見油痕
      。質(zhì)硬而脆
      ,易折斷
      ,斷面不平坦,外側(cè)呈棕色而較粗糙
      ,內(nèi)側(cè)紅棕色而油潤
      ,中間有一條黃棕色的線紋
      。香氣濃烈
      ,味甜、辣

      桂皮 為樟科植物天竺桂

      、陰香
      、細(xì)葉香桂等的樹皮
      ,和肉桂外形相似
      ,但較薄
      ,一般厚度在2mm以下
      ,質(zhì)地硬,不油潤
      ,指甲刻劃無油痕
      ,斷面淡棕色
      ,無明顯線紋,亦有香氣
      ,但較肉桂為淡,味淡
      ,無辣味

      桂皮和肉桂的區(qū)別

      肉桂與桂皮的區(qū)別
      肉桂與桂皮的區(qū)別:

      1.肉桂為肉桂的干燥樹皮.桂皮為天竺桂

      、陰香、細(xì)葉香桂
      、川桂等的樹皮.

      2.肉桂以皮細(xì)肉厚、斷面紫紅色、油性大
      、氣香濃烈
      、味甜微辛辣
      、嚼之無渣者為佳.桂皮:氣清香而涼,似樟腦
      ,味微甘辛.以皮薄
      、香氣濃厚者為佳.

      3.肉桂:辛
      、甘
      ,大熱.歸腎、脾
      、心
      、肝經(jīng).補(bǔ)火助陽
      ,引火歸源
      ,散寒止痛
      ,活血通經(jīng).用于陽痿
      ,宮冷,腰膝冷痛
      ,腎虛作喘,陽虛眩暈
      ,目赤咽痛
      ,心腹冷痛,虛寒吐瀉
      ,寒疝,奔豚
      ,經(jīng)閉
      ,痛經(jīng).陰虛火旺者忌服,孕婦慎服.

      桂皮:辛
      ,溫.歸心
      、肝
      、脾、腎經(jīng).暖脾胃
      ,散風(fēng)寒
      ,通血脈.用于腹冷胸滿
      ,嘔吐噎膈
      ,風(fēng)濕痹痛,跌損瘀滯
      ,血痢腸風(fēng).陰虛有火者忌服.

      4.肉桂與桂皮同小異大.一般肉桂以入藥為主
      ;桂皮以菜肴佐料為主.
      肉桂和桂皮的區(qū)別
      樟科(Lauraceae)植物
      ,學(xué)名為Cinnamomum cassia


      樹皮芳香
      ,亦稱肉桂
      ,可作香料
      ,味與產(chǎn)自錫蘭肉桂的桂皮相似,但較辣,不及桂皮鮮美
      ,且較桂皮厚
      。肉桂皮含有1??2%揮發(fā)油,主要成分是肉桂醛(C9H8O)


      肉桂皮用作菜肴的調(diào)味品,特別用于利口酒和巧克力
      。南歐人對肉桂的喜愛勝于桂皮
      ,在北美則肉桂粉不問來自中國肉桂抑錫蘭肉桂
      ,均不加區(qū)別地一起出售


      肉桂皮從莖和枝條剝?nèi)。瑪R置干燥后
      ,卷曲成卷
      。有的品種則為刮取。

      刮取者薄而為亮紅褐色
      ,未刮過的樹皮厚而為灰色。肉桂粉淺紅褐色


      中國產(chǎn)肉桂的香味稍遜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產(chǎn)者
      ,三者均具芳香
      ,味甜而辣
      。越南肉桂(西貢肉桂)質(zhì)地最佳。

      中國肉桂和牡桂(C. loureirii)的未成熟果實貼生于硬而具皺的灰褐色杯狀花萼中
      ,通常長11公厘(0.4吋,包括萼筒)
      ;上部徑約6公厘(0.25吋)
      ,連萼筒摘下干燥即稱肉桂芽
      。有似桂皮的芳香和肉桂皮的甜辣味
      ,用于食品調(diào)味


      Cortex Cinnamomi Cassiae (英)Chinese Cinnam, Cassia Bark 【別名】 玉桂
      、牡桂
      、菌桂、筒桂
      、大桂
      、辣桂
      、桂
      。 【來源】 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樹皮。

      【植物形態(tài)】 常綠喬木
      ,芳香。樹皮灰褐色
      ,幼枝有四棱
      ,被灰黃色茸毛


      葉互生或近對生
      ,革質(zhì)
      ,長橢圓形至近披針形,先端短尖,基產(chǎn)楔形
      ,上面綠色
      ,有光澤,離基三出脈
      ;具葉柄
      。圓錐花序腋生
      ;花被片6,白色
      ;能育雄蕊9,3輪,內(nèi)輪花絲基部有腺體2
      ,子房卵形。

      漿果紫黑色
      ,橢圓形,具淺杯狀果托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ㄆ?~8月,果期10月至次年2~3月


      多為栽培。產(chǎn)于云南
      、廣西
      、廣東、福建


      【采制】 多于秋季剝?nèi)≡耘?~10年的樹皮和枝皮
      ,曬干或陰干。 【性狀】 本品淺槽狀或卷筒狀
      ,長30~50cm,寬或筒徑3~10cm
      ,厚2~8mm


      外表面灰棕色
      ,稍粗糙,有橫向微突起的皮孔及細(xì)皺紋
      ;內(nèi)表面棕紅色,平滑,有細(xì)縱紋
      ,劃之顯油痕
      。質(zhì)硬脆
      ,斷面顆粒性
      ,外層棕色,內(nèi)層紅棕色而油潤
      ,兩層間有1末淡黃色線紋(石細(xì)胞帶)


      氣香濃烈
      ,味甜
      、辣
      。 【化學(xué)成分】 含揮發(fā)油
      、油中含桂皮醛(cinnamaldehyde)
      、醋酸桂皮酯(cinnamyl acetate)
      、丁香酚、桂皮酸
      、笨麗酸乙酸、桂二萜醇(cinnzeylanol)
      、乙酰桂二萜醇(cinnzeylanine)


      【性味】 性大熱,味辛
      、甘。 【功能主治】 補(bǔ)火助陽,引火歸源
      ,散寒止痛
      ,活血通經(jīng)


      用于陽痿、宮冷
      、心腹冷痛
      、虛寒吐瀉、經(jīng)閉
      、痛經(jīng)
      、溫經(jīng)通脈。 【化學(xué)成分】 含揮發(fā)油
      ,油中含桂皮醛(cinnamaldehyde)、丁香酚(eugenol)等
      ,并含鞣質(zhì)及粘液質(zhì)。

      【附注】 主產(chǎn)于斯里蘭卡的“錫蘭桂皮”系錫蘭肉桂的內(nèi)皮
      ,常10~40薄片重疊卷成細(xì)長筒狀或雙筒狀,每片厚約0.5mm
      ,外表面黃棕色
      ,平滑
      ,有波狀縱線紋
      。 桂皮 又名天蘭桂
      ,廣東民間叫“陰香”


      屬樟科肉桂之一種
      。中國廣東
      、福建、浙江
      、四川等省均產(chǎn)


      用作芳香調(diào)味品
      ,此外還可提取桂皮油
      ,為食品工業(yè)之重要香料,亦入藥
      。 【植物形態(tài)】①天竺桂(《海藥本草》),又名:山桂
      、月桂(《綱目》),土肉桂
      、土桂皮
      、野桂


      常綠喬木,高可17米
      。樹皮赭黑色,有香氣


      單葉互生
      ,近枝梢處交互對生;略革質(zhì)
      ;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9~12厘米
      ,寬3~5厘米
      ,先端鈍,基部銳形
      ,全緣,上面深綠色
      ,有光澤
      ,下面稍淡
      ;具離基3出脈
      ,中央主脈于上部再分出1~2對側(cè)脈
      ;葉柄平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6朵
      ,呈傘形花序,生于新枝的葉腋
      ;花小
      ,基部筒狀,花被6裂
      ,2輪
      ,廣橢圓形或橢圓形,內(nèi)輪3片較長
      ;發(fā)育雄蕊
      ,9枚,3輪排列
      ,外2輪花藥內(nèi)向,花絲基部無腺體
      ,第3輪花藥外向
      ,花絲基部具2腺體,最內(nèi)面尚有1輪退化雄蕊
      ;雌蕊1,子房上位
      ,花柱細(xì)小


      漿果球形,暗紫色
      ,基部有宿存萼筒,全緣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ㄆ?月。

      果熟期12月
      。 生山野或培植于庭園。

      分布廣東
      、浙江
      、湖南
      、湖北、四川等地
      。 本植物的果實(桂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治腹內(nèi)諸冷
      ,血?dú)饷浲础?2.《海藥本草》:補(bǔ)暖腰腳,破產(chǎn)后惡血
      ,治血痢腸風(fēng),功力與桂心同


      功效:桂皮因含有揮發(fā)油而香氣馥郁
      ,可使肉類菜肴祛腥解膩,芳香可口
      ,進(jìn)而令人食欲大增。在日常飲食中適量添加桂皮
      ,可能有助于預(yù)防或延緩因年老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


      據(jù)英國《新科學(xué)家》雜志報道:桂皮能夠重新激活脂肪細(xì)胞對胰島素的反應(yīng)能力,大大加快葡萄糖的新陳代謝
      。每天在飲料或流質(zhì)食物里添加1/4到1匙桂皮粉
      ,對Ⅱ型糖尿病可能起到預(yù)防作用


      桂皮含苯丙烯酸類化合物,對前列腺增生有治療作用
      ,而且能增加前列腺組織的血流量,促進(jìn)局部組織血運(yùn)的改善
      。中醫(yī)認(rèn)為
      ,桂皮性熱,具有曖胃祛寒活血舒筋
      、通脈止痛和止瀉的功能。

      3.《四川中藥志》:益肝腎
      ,通經(jīng)脈
      ,散風(fēng)寒,除濕痹
      ,暖腰膝
      ,止嘔吐。治筋骨疼痛
      ,寒泄腹痛
      ,霍亂嘔吐,噎膈胸滿
      ,膀胱寒疝,腰膝現(xiàn)冷
      ,風(fēng)濕痹痛及跌損瘀滯等癥


      性味 辛、溫
      ,無毒。 成分 葉
      、樹皮含揮發(fā)油(肉桂醛
      、肉桂酸甲酷),有機(jī)酸(肉桂酸)

      肉桂和桂皮區(qū)別求圖
      1.肉桂:植物科屬及發(fā)展演進(jìn)肉桂樹是樟樹科的常綠植物。

      野生的肉桂樹高10米以上
      。肉桂是選用新鮮優(yōu)質(zhì)的樹皮
      ,將其剝下,去除外層的軟木質(zhì)
      ,經(jīng)干燥3—4天制成,靠近樹干中心剝出制得的肉桂為上等品


      肉桂是人類最早發(fā)現(xiàn)并應(yīng)用的香料之一
      。肉桂原產(chǎn)于斯里蘭卡和印度南部一帶,是古代宗教禮儀及保存埃及木乃伊必備的香料之一


      肉桂甘甜且又略帶 *** 的香氣,自古被視為愛情與思念的象征
      ,更是進(jìn)貢王公貴族的最佳贈禮
      。傳說古羅馬有位君主為了悼念死去的愛妻,便搜掠了全羅馬的肉桂并集中焚燒
      ,以示對愛妻的摯情摯愛。

      另有傳說:在為親人送葬時,手捧肉桂也是表達(dá)對死者的悼念
      。在15-16世紀(jì)的航海時代
      ,肉桂也是探險家遠(yuǎn)渡重洋尋找的香料之一。

      1636年
      ,荷蘭商人先在斯里蘭卡掠取加工肉桂并壟斷了肉桂市場
      ,為了維護(hù)高額利潤
      ,不惜將生產(chǎn)過量的肉桂燒毀
      。 2.肉桂和桂皮的比較 桂皮原產(chǎn)于牙買加群島一帶,和肉桂一樣同屬樟樹科
      ,樹高約3米
      ,樹皮比肉桂厚且粗糙,顏色也深
      ;雖然桂皮和肉桂香味相似
      ,但桂皮比肉桂在甘甜中夾帶著苦澀。

      中國
      、緬甸
      、越南等地都生產(chǎn)桂皮,市場上將桂皮粉當(dāng)作肉桂粉來販賣是屢見不鮮的事情
      。 3.肉桂的主要成分 在我國種植的肉桂主要有3個品種:即白茅肉桂(黑油桂)
      、紅茅肉桂(黃油桂)和沙皮桂。

      以白茅肉桂品質(zhì)好
      ,含油量高。肉桂主要成分是肉桂醛
      ,其次還有乙酸肉桂酯
      、肉桂酸等。

      肉桂不同部位精油成分不同
      ,如錫蘭肉桂的樹皮中含80%肉桂醛和8%-15%的丁香酚
      ,而在桂葉中含有70%~90%的丁香酚
      ,肉桂醛僅為0-4%;樹根中只含50%樟腦
      ,而不含丁香酚和肉桂醛
      。 4.應(yīng)用 肉桂在使用時有片狀和粉狀


      肉桂作為中藥和重要調(diào)味料已有悠久的歷史
      ,中醫(yī)書記載為:補(bǔ)命門火,平肝通四脈,引火歸元
      ,有強(qiáng)心、健胃
      、驅(qū)風(fēng)邪止吐的效用
      。肉桂在制作中國的五香粉、印度咖喱粉等復(fù)合調(diào)味料中都是必備的原料
      ,主要用以去除腥膻,腌制泡菜
      、燉菜
      、煲湯。

      有的將肉桂片制成精巧的湯匙
      ,用來盛舀咖啡和紅茶
      ,使其甘甜的香氣借此融入其中
      。肉桂粉不僅使用方便
      ,而且在各種甜點(diǎn)中使用,會使甜點(diǎn)味道更為香甜醇厚


      肉桂樹脂精油也被廣泛用于食用香精、煙用及日化香精
      。 肉桂與桂皮不是同一種
      ,一般我們稱肉桂,又稱是中國肉桂


      是肉桂的樹皮及莖部表皮
      ,經(jīng)干燥而成
      。成品卷曲呈圓筒狀或半圓筒狀


      原產(chǎn)越南及喜馬拉雅山東麓,以我國云南
      、廣東一帶所產(chǎn)最多
      。桂皮(斯里蘭卡肉桂)
      ,是桂皮樹的樹皮內(nèi)層部分


      成品內(nèi)外光滑,由8-10層疊卷成卷筒狀
      。產(chǎn)于斯里蘭卡

      肉桂,桂皮是一種嗎?有區(qū)別嗎
      肉桂和桂皮不是一種
      ,它們的具體區(qū)別如下: 肉桂為肉桂的干燥樹皮
      ,桂皮為天竺桂、陰香
      、細(xì)葉香桂、川桂等的樹皮


      肉桂以皮細(xì)肉厚
      、斷面紫紅色、油性大
      、氣香濃烈
      、味甜微辛辣
      、嚼之無渣者為佳
      。桂皮則氣清香而涼,似樟腦
      ,味微甘辛,以皮薄
      、香氣濃厚者為佳


      肉桂與桂皮同小異大。一般肉桂以入藥為主
      ,桂皮以菜肴佐料為主


      擴(kuò)展資料: 1.肉桂(拉丁學(xué)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是樟科
      ,樟屬中等大喬木
      ,樹皮灰褐色。葉互生或近對生
      ,長橢圓形至近披針形
      ,革質(zhì)
      ,邊緣軟骨質(zhì)
      ,內(nèi)卷,綠色
      ,有光澤
      ,無毛
      ,葉柄粗壯。

      圓錐花序腋生或近頂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ò咨?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花被裂片
      ,花絲被柔毛
      ,扁平,花藥卵圓狀長圓形
      ,子房卵球形


      果橢圓形
      ,成熟時黑紫色
      ,無毛,果托淺杯狀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ㄆ?-8月
      ,果期10-12月


      2.桂皮,學(xué)名:柴桂
      ,又稱:香桂
      ,為樟科
      、樟屬植物天竺桂
      、陰香、細(xì)葉香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
      。本品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diào)料


      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復(fù)雜
      ,約有十余種
      ,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
      ,其中主要有桂樹
      、鈍葉桂
      、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qū)用藥


      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里用它給燉肉調(diào)味
      ,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

      肉桂的理化鑒定方法是_肉桂有哪些使用及鑒定方法

        肉桂具有補(bǔ)火助陽,引火歸源

      ,散寒止痛
      ,活血通經(jīng)之功效,日常生活中肉桂也有一定的使用方法
      。以下是由我整理關(guān)于肉桂的用法的內(nèi)容
      ,希望大家喜歡!

        肉桂的使用方法
        1
      、羊肉肉桂湯:

        將 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燉肉中
      ,燉熟之后,無論吃肉還是喝湯
      ,都可以起到溫中健胃
      、暖腰膝
      、治腹冷
      、氣脹的作用。

        2
      、肉桂粉:

        桂皮3克
      ,研細(xì)末
      ,一日2次
      ,溫水送服,可治療胃氣脹
      ,胃寒痛;將肉桂皮粉末加入菜中烹調(diào)
      ,可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膽固醇


        3
      、肉桂紅糖茶:

        桂皮3~6克,紅糖12克
      ,水煎去渣
      ,分2次溫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芍螊D女產(chǎn)后腹痛:在月經(jīng)前用3克桂皮
      、9克山楂肉、30克紅糖
      ,適量水煎煮三五分鐘
      ,分2次服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芍卧陆?jīng)來潮時腹脹痛


        4
      、肉桂膏:

        桂皮6克,丁香6克
      ,共研細(xì)末
      ,放入膏藥中
      ,貼患兒肚臍,可治療小兒腹瀉


        5
      、肉桂附子雞蛋湯:

        桂皮3克
      ,附子9克
      ,雞蛋1個,水煎桂皮
      、附子
      ,去渣后
      ,打入雞蛋
      ,熟后食蛋飲汁,1日2次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芍委煱讕н^多


        6
      、肉桂粉沖開水每日定時喝:

        每天早餐前30分鐘及睡前,用兩勺蜂蜜
      ,一勺肉桂粉沖開水一杯
      ,喝下即可
      。 定期喝
      ,即使吃高卡路里的食物,也不會讓身體堆積脂肪

        肉桂的臨床應(yīng)用
        用于腎陽衰弱的陽痿宮冷
      ,虛喘心悸等
      。本品甘熱助陽補(bǔ)火
      ,為治命門火衰之要藥。常用治腎陽不足
      ,命門火衰的陽痿宮冷
      ,腰膝冷痛
      ,夜尿頻多,滑精遺尿等
      ,多與附子
      、熟地、山萸肉等同用
      ,如腎氣丸、右歸飲
      。若治下元虛衰
      ,虛陽上浮的面赤、虛喘
      、汗出
      、心悸
      、失眠
      、脈微弱者,可用本品以引火歸源
      ,常與山茱萸
      、五昧子
      、人參
      、牡蠣等同用。

        用于心腹冷癰
      ,寒疝作痛等
      。本品甘熱助陽以補(bǔ)虛,辛熱散寒以止痛
      。治寒邪內(nèi)侵或脾胃虛寒的脘腹冷痛,可單用研末
      ,酒煎服
      ,或與干姜、高良姜
      、蓽茇等同用。治脾腎陽虛的腹癰嘔吐
      、四肢厥冷
      、大便塘泄,常與附子、人參
      、干姜等同用
      ,如桂附理中丸
      。治寒疝腹痛
      ,多與吳茱萸、小茴香等同用
      。?

        用于寒痹腰痛
      ,胸痹
      ,陰疽
      。本辛散溫通,能通行氣血經(jīng)脈
      、散寒止痛
      。治風(fēng)寒濕痹,尤以治寒痹腰痛
      ,本品頗為常用,多與獨(dú)活
      、桑寄生
      、杜仲等同用,如獨(dú)活寄生湯
      。治胸陽不振
      ,寒邪內(nèi)侵的胸痹心痛
      ,可與附子
      、干姜、川椒等同用
      。治陽虛寒凝之陰疽
      ,亦取本品甘熱助陽以補(bǔ)虛
      ,辛熱散寒以通脈
      ,可與鹿角膠、炮姜
      、麻黃等同用
      ,如陽和湯


        用于閉經(jīng)
      ,痛經(jīng)
      。本品辛行溫通力強(qiáng),溫經(jīng)通脈功勝
      ,故可用治沖任虛寒
      ,寒凝血滯的閉經(jīng)
      、痛經(jīng)等證
      ,可與當(dāng)歸、川芎
      、小茴香等同用,如少腹逐瘀湯
      。此外
      ,久病體虛氣血不足者,在補(bǔ)氣益血方中
      ,適加肉桂
      ,能鼓舞氣血生長


        治療支氣管哮喘:取肉桂粉1克
      ,加入無水酒精10毫升,靜置10小時后取上清液0
      、15~0
      、3毫升加2%普魯卡因至2毫升混勻
      ,注入兩側(cè)肺俞穴
      ,每穴1毫升。治療21例
      ,除1例無效
      、1例癥狀減輕外
      ,其余均收到控制哮喘發(fā)作的效果
      。其中有1例只注射2次,哮喘即未發(fā)作
      。1月后隨訪5例
      ,均未再發(fā)。對合并氣管炎而咳嗽咯痰者曾給予一些祛痰劑
      ,如桔梗、川貝、紫菀
      、百部
      、白前根等。治程中未見嚴(yán)重反應(yīng)
      ,一般注射后只感到肺俞處及胸廓有熏熱感或喉部發(fā)干,偶訴呼吸有肉桂味
      ,或有輕微酸痛向背部放射
      ,個別注射局部有雀蛋大小微隆起的結(jié)塊,有輕微壓痛
      ,一般經(jīng)1周左右即消失
      。為慎重起見
      ,凡哮喘合并進(jìn)展期肺結(jié)核
      ,或心臟機(jī)能代償不全及高度衰弱者,均忌用


        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對小鼠柯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
      ,表現(xiàn)為自發(fā)活動減少
      。對抗甲基苯丙胺所產(chǎn)生的過多活動、轉(zhuǎn)棒試驗產(chǎn)生的運(yùn)動失調(diào)以及延長環(huán)己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等
      。應(yīng)用小鼠壓尾刺激或腹腔注射醋酸觀察扭體運(yùn)動的方法證明它有鎮(zhèn)痛作用
      。對小鼠正常體溫以及用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引起的人工發(fā)熱均有降溫作用
      。對溫刺引起發(fā)熱的家兔,桂皮醛及肉桂酸鈉都有解熱作用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裳舆t士的寧引起的強(qiáng)直性驚厥及死亡的時間,可減少菸堿引起的強(qiáng)直性驚厥及死亡的發(fā)生率。對戊四唑引起者則無效。

        預(yù)防血吸蟲病的作用

        小鼠每天口服浸劑(未注明品種)0
      、2毫升/10克體重(10、8克/180毫升)
      ,共服15天,服藥之第3天感染血吸蟲,并無預(yù)防作用
      ,如與雄黃、檳榔及阿魏同用則有一定效果。

        其他作用

        桂皮油有強(qiáng)大殺菌作用
      ,對革蘭氏染色剛性菌的效果比陰性者好,因有刺激性
      ,很少用作抗菌藥物
      ,但外敷可治療胃痛、胃腸脹氣絞痛等
      。內(nèi)服可作健胃和驅(qū)風(fēng)劑
      。也有明顯的殺真菌作用
      ,曾應(yīng)用含1
      、5%桂皮油及0、5%麝香草酚的混合物治療頭癬
      。桂皮醛及肉桂酸鈉可引起蛙足蹼膜血管擴(kuò)張及家兔白細(xì)胞增加

        肉桂的藥材鑒定方法
        性狀鑒別

        1.肉桂?企邊桂?呈兩側(cè)略內(nèi)鄭的淺槽狀,兩端斜削;?油筒桂?多呈卷筒狀
      ,長30-50cm,寬或筒徑3-10cm
      ,厚2-8mm
      。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
      ,有多數(shù)微突起的皮孔及少數(shù)橫裂紋
      ,并有灰色地衣斑塊;內(nèi)表面棕紅色
      ,平滑
      ,有細(xì)縱紋,指甲刻劃顯油痕
      。質(zhì)堅實而脆
      ,折斷面顆粒性
      ,外層棕色
      ,內(nèi)層紅棕色而油潤,近外層有1條淺黃色切向線紋(石細(xì)胞環(huán)帶)
      。香氣濃烈特異
      ,味甜、辣


        進(jìn)口肉桂:呈兩側(cè)向內(nèi)卷曲的筒狀
      ,中央略向下凹的槽形,兩端皆斜向削去外皮
      ,長40-50cm
      ,寬6-8cm,厚6-7mm
      。外表面稍粗糙,具皺紋
      ,有灰白色和黃棕色相間的斑塊
      ,圓形或半圓形皮孔多見;內(nèi)表面棕色至棕褐色,光滑有細(xì)縱紋
      ,指甲刻劃顯油痕
      。有特殊芳香氣
      ,味甜
      ,微辛。

        進(jìn)口低山肉桂:外表面粗糙
      ,內(nèi)表皮稍粗糙
      。皮薄體較輕,斷面淺黃色線紋時顯
      。含揮發(fā)油量較少,香氣差
      ,甜味淡
      ,辛味較濃。

        進(jìn)口高山肉桂:外表面細(xì)致
      ,內(nèi)表面細(xì)致而潤滑
      。皮厚體較重
      ,斷面淺黃色,線紋不明顯
      。含揮發(fā)油量較高
      ,香氣濃,甜味濃
      ,辛味淡。

        以外表面細(xì)致
      ,皮厚體重
      ,不破碎
      ,油性大、香氣濃
      、甜味濃而微辛
      ,嚼之渣少者為佳。

        2.南玉桂 藥材性狀與肉桂相似
      ,嚼之特別清香
      ,化渣。一般認(rèn)為質(zhì)量較好


        顯微鑒別

        樹皮橫切面:

        1.肉桂木全細(xì)胞數(shù)列
      ,最內(nèi)層細(xì)胞外壁增厚,木化
      。皮層較寬厚
      ,散有石細(xì)胞、油細(xì)胞及粘液細(xì)胞
      。中柱鞘部位有石細(xì)胞群排列成近于連續(xù)的環(huán)層
      ,外側(cè)伴有纖維束,石細(xì)胞外壁較薄
      。韌皮部約占樹皮的1/2,射線寬1-2列細(xì)胞
      ,含細(xì)小草酸鈣針晶;纖維常單個衡疏散在或2-3個成束;油細(xì)胞隨處可見
      ,較韌皮薄壁細(xì)胞稍大;有粘液細(xì)胞。該品薄壁細(xì)胞含淀粉粒


        2.南玉桂 組織上與肉桂的區(qū)別為:皮層石細(xì)胞稍少
      ,中柱鞘部位石細(xì)胞帶較窄
      ,通常2-10列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
      。韌皮束上端石細(xì)胞稀疏散在,韌皮纖維直徑16-36?m


        粉末特征

        紅棕色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倮w維大多單個散在
      ,長梭形,邊繃微波狀或有凹凸
      ,長195-680?m
      ,直徑24-50?m,辟極厚
      ,孔溝不明顯


        ② 石細(xì)胞類方形或類圓形
      ,直徑32-88?m
      ,壁厚,有的一邊菲薄
      ,有的三面厚一面薄,少數(shù)含針晶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塾图?xì)胞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68-108?m
      ,含淡黃色油滴


        ④ 草酸鈣針晶較細(xì)小
      ,長至43?m,成束或零星散在
      ,于射線細(xì)胞中尤多;也有結(jié)晶呈長方片狀
      ,寬至6?m。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菽救?xì)胞表面觀多角形
      ,壁稍厚
      ,有紋孔
      ,有的一邊較薄,常含有紅棕色物質(zhì)
      。此外
      ,有紅棕色薄壁細(xì)胞及淀粉粒等。

        理化鑒別

        1.取粉末0.1 g,加氯仿1 ml浸漬
      ,吸取氯仿液2滴于載玻片上,待揮干
      , 滴加10%鹽酸苯肼試液1滴,加蓋玻片
      ,鏡下可見桂皮醛苯腙桿狀結(jié)晶.

        2. 薄層層析取該品氯仿浸出液供試;另取桂皮醛溶液為對照.點(diǎn)樣于同一硅膠G板上
      ,以苯-乙酸乙酯(10∶3)展開10 cm,晾干,噴霧2%2,4-二硝基苯肼試液顯色
      ,桂皮醛顯桔黃色斑點(diǎn),供試品在與對照品相對應(yīng)的位置顯相同的斑點(diǎn)


      猜你喜歡:

      1.烹飪食材中的香料有哪些

      2.阿膠膏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介紹

      3.胃痛定膠囊使用說明書

      4.平安樹的養(yǎng)殖方法及圖片介紹

      5.美容按摩油

      桂皮和肉桂的區(qū)別是什么

      桂皮和肉桂的區(qū)別如下:

      、厚度不同

      兩者放在一起可觀察它們的厚度,較厚的是肉桂

      ,高度大概在0.2-0.8厘米之間。而桂皮相對要薄很多
      ,只有0.1-0.2厘米的厚度

      二、外觀不同

      兩者的外觀也不一樣

      ,其中肉桂的顏色想要淺些
      ,外表面是灰棕色的,外層為棕色
      ,很粗糙。內(nèi)層為紅棕色
      ,油潤
      。而桂皮外表面的顏色為黑棕色后至黑褐色的,有灰白色的花斑
      ,表面呈魚鱗狀脫落
      。它的外層為灰色,內(nèi)層也是紅棕色的

      三、內(nèi)表面不同

      兩者的內(nèi)表面顏色雖然比較相近

      ,但肉桂劃后會看出油痕
      ,而桂皮沒有,比較平坦

      、斷面不同

      肉桂的質(zhì)地較硬且脆

      ,很容易就會被折斷
      ,且斷面不平坦,呈紫紅色
      。而桂皮雖然也容易被折斷
      ,但它的斷面平坦。從斷面這點(diǎn)能明顯分辨出來

      、氣味不同

      兩者通過聞氣味也能分辨出區(qū)別。其中肉桂的香味更加濃烈

      ,且有微微的辛辣味
      。而桂皮的氣味很清香,和樟腦丸比較類似
      ,它是皮越薄,香味越濃的說明品質(zhì)越好

      肉桂和桂皮的區(qū)別

      、外觀不同
      肉桂外表面的顏色是灰棕色的,稍微有些粗糙
      ,有的能看到灰白色斑紋
      。它的外層整體呈棕色,較粗糙
      。內(nèi)層的顏色為紅棕色,且比較油潤
      ,兩層中間還會有一條黃棕色線紋
      。而桂皮外表面的顏色是黑棕色后至黑褐色的,且有灰白色的花斑
      ,整體呈魚鱗的脫落狀
      。它的外層是灰色的,內(nèi)層是紅棕色的
      ,兩層中間有黃棕色射線。
      、斷面不同
      從斷面上看也有明顯區(qū)別
      ,其中肉桂的質(zhì)地硬且脆,容易被折斷
      ,且折斷時斷面并不平坦,顏色為紫紅色
      。而桂皮雖然也容易被折斷
      ,但它的斷面呈平坦?fàn)睿@點(diǎn)也能分辨出

      、氣味不同
      肉桂的氣味比較濃烈,味甜且有稍微的辛辣味
      。而桂皮的氣味清香,和樟腦丸類似
      。它是皮越薄
      ,香味越濃的說明品質(zhì)越好。
      、厚度不同
      從厚度上也能明顯分辨出兩者的區(qū)別
      ,其中肉桂比較厚,厚度大概在0.2-0.8厘米之間
      。而桂皮相對較薄,大概只有0.1-0.2厘米的厚度
      。將其放在一起
      ,就能判斷出。
      更多關(guān)于肉桂和桂皮的區(qū)別
      ,進(jìn)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67971d1615762812.html?zd查看更多內(nèi)容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18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胖大海不能隨便泡,注意事項要了解
      胖大海是什么呢?它是一種保健茶品哦
      ,它的功效是可以有去火的作用
      ,特別適合肺炎啊或者是咳嗽咳痰的情況哦
      ,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和效果
      金銀花三種不同炮制法
      金銀花又名忍冬花
      、雙花、銀花等
      ,自古被譽(yù)為清熱解毒的良藥
      。其藥用可分為生藥、炒藥和炭藥3種
      ,炮制不同
      ,功效也不同
      。生藥是把鮮金銀花經(jīng)過日曬
      、陰干等方法而獲得的干品。生藥味甘微苦
      白背三七茶能治三高嗎
      幾道高麗參的特色保健食譜推薦
      高麗參是非常有名的中藥材,不僅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病癥入藥
      ,做成一些藥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