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藥常識

    手掌參種子哪里有賣

    中藥材大全 2023-12-18 06:33:37

    手掌參種子哪里有賣?

    手掌參

    百科名片

    手掌參

    ,一種植物
    ,因為外形像手掌而得名
    ,主要用于藥物

    目錄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tài)

    藥材

    功用主治

    選方

    制作指導(dǎo)食療作用

    其他相關(guān)

    栽培技術(shù)選地

    、整地

    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育苗移栽

    田間管理

    病蟲害防治

    采收與加工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tài)

    藥材

    功用主治

    選方

    制作指導(dǎo)食療作用

    其他相關(guān)

    栽培技術(shù)選地

    、整地

    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

    田間管理

    病蟲害防治

    采收與加工

    展開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草藥名】:手掌參【內(nèi)容介紹】:手掌參

    手掌參(《東北藥植志》)【異名】佛手參

    、掌參(《寧夏中草藥手冊》)
    ,手兒參(《陜西中草藥》),旺拉(藏名)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緛碓础繛樘m科植物手參和粗脈手參的塊莖?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局参镄螒B(tài)】①手參
    ,又名:陰陽草。多年生草本
    ,高30~80厘米
    。塊莖4~6裂,肥厚似手掌
    ,通常2枚
    ,初生時白色,后呈黃白色
    。莖直立
    ,基部具淡褐色葉鞘。莖生葉4~7,長圓狀披針形
    ,基部抱莖
    ,先端漸尖。穗狀花序頂生
    ,長6~15厘米
    ;花多數(shù),粉紅色或淡紅紫手掌參

    ,苞片橢圓狀披針形
    ,外花被片長圓狀卵形,中央花被片內(nèi)凹
    ,側(cè)花被片下彎
    ,內(nèi)花被片2,廣卵形
    ,偏斜
    ;唇瓣長寬相等,菱形
    ,三淺裂
    ,裂片近于卵形而鈍,中央裂片較長
    ;距通常呈鐮狀彎曲
    ,細長,長1.3~1.8厘米
    ;子房甚扭曲
    ,長約8毫米。蒴果長圓形
    ,無柄
    ,長約10毫米;種子小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ㄆ?~7月。果期7~8月
    。生于林間草地
    、河谷及灌叢間。分布東北
    、華北
    、西北及四川等地。②粗脈手參多年生草本
    ,高20~50厘米
    。塊根肥厚
    ,通常4~6掌裂,形如手掌
    ,初生時白色手掌參

    后變黃色

    ,頂部生須根。莖直立
    ,具葉5~7片。葉互生
    ,長圓形或披針形
    ,基部成鞘抱莖,向上逐漸變小
    ,最上部葉近鱗片狀
    ,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
    。穗狀花序頂生
    ,花密集,紫紅色
    ,唇瓣三角狀或近菱形
    ,先端3裂,距短于子房
    。蒴果
    ,長圓形,先端尖
    。生于高山草地或林緣潮濕肥沃處
    。手掌參

    分布西藏等地?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静杉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秋采挖。去凈莖葉及須根

    ,洗凈
    ,曬干,或用開水燙過再曬干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舅幉摹扛稍飰K莖形如手掌,指狀分裂
    ,通常4~6裂不等
    ,稍扁,長2.5~3.5厘米
    ,徑2~2.5厘米
    ,表面皺縮
    ,淡黃色,有時莖痕周圍有1褐色環(huán)
    。質(zhì)堅硬
    ;斷面白色,膠質(zhì)
    。氣特異
    ,味淡。產(chǎn)東北及山西
    、陜西
    、甘肅、寧夏
    、青海
    、河北等地。同科植物長苞凹舌蘭的塊莖在陜
    、甘
    、寧、青地區(qū)亦同等入藥
    。與手參的主要區(qū)別是:葉橢圓形或卵圓形
    ,寬3厘米以上手掌參

    ;苞片遠比花長

    ;花黃綠色
    ,唇瓣2~3裂,距短囊狀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拘晕丁扛剩?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①《寧夏中草藥手冊》:甘微苦
    ,微寒。②《四川常用中草藥》:甘
    ,平
    。③《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性微溫,味甘
    ,無毒
    。【歸經(jīng)】《四川常用中草藥》:入肺
    、脾
    、胃經(jīng)?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居梅ㄅc用量】內(nèi)服:煎湯
    ,O.3~1兩
    ;研末或制成糖漿或浸酒?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疽思伞俊陡咴胁菟幹委熓謨浴罚和飧屑煞?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選方】①治病后身體虛弱:手掌參三錢
    。水煎服
    。(《河北中藥手冊》)②治咳嗽氣喘:手掌參二兩,百合
    、大棗各四兩
    。水煎。飯前服
    ,每次半茶杯。(《陜西中草藥》)③治久瀉失血
    ,白帶:手掌參三錢
    ,水煎服;或研末服
    ,每次八分
    ,每天服兩次。(《寧夏中草藥手冊》)④治跌打損傷:手掌參三錢
    ,水煎手掌參

    服或泡酒內(nèi)服

    。(《寧夏中草藥冊》)⑤治肝炎:佛手參、黃精
    、粉苞苣各適量
    ,制成糖漿。每次服10~15毫升
    ,每天三次
    ,小兒酌減。(《全展選編·傳染病》)
    。⑥治布魯氏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悍鹗謪ⅰ⒖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地丁等量
    。每日二次,每次三錢
    ,水煎服
    。(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⑦治血虛乳汁缺少:手掌參配黃芪、當歸
    、漏蘆
    、玉竹
    。水煎服。(《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宜忌】《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外感忌服

    編輯本段植物形態(tài)

    ①手參

    ,又名:陰陽草。多年生草本
    ,高30~80厘米
    。塊莖4~6裂,肥厚似手掌
    ,通常2枚
    ,初生時白色,后呈黃白色
    。莖直立
    ,基部具淡褐色葉鞘。莖生葉4~7
    ,長圓狀披針形
    ,基部抱莖,先端漸尖
    。穗狀花序頂生
    ,長6~15厘米;花多數(shù)
    ,粉紅色或淡紅紫色
    ,苞片橢圓狀披針形,外花被片長圓狀手掌參

    卵形

    ,中央花被片內(nèi)凹
    ,側(cè)花被片下彎,內(nèi)花被片2
    ,廣卵形
    ,偏斜;唇瓣長寬相等
    ,菱形
    ,三淺裂,裂片近于卵形而鈍
    ,中央裂片較長
    ;距通常呈鐮狀彎曲,細長
    ,長1.3~1.8厘米
    ;子房甚扭曲,長約8毫米
    。蒴果長圓形
    ,無柄
    ,長約10毫米;種子小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ㄆ?~7月。果期7~8月
    。生于林間草地
    、河谷及灌叢間。分布東北
    、華北
    、西北及四川等地。②粗脈手參多年生草本
    ,高20~50厘米
    。塊根肥厚,通常4~6掌裂
    ,形如手掌
    ,初生時白色,后變黃色
    ,頂部生須根。莖直立
    ,具葉5~7片
    。葉互生,長圓形或披針形
    ,基部成鞘抱莖
    ,向上逐漸變小,最上部葉近鱗片狀
    ,上面深綠色
    ,下面淡綠色。穗狀花序頂生
    ,花密集
    ,紫紅色,唇瓣三角狀或近菱形
    ,先端3裂
    ,距短于子房。蒴果
    ,長圓形
    ,先端尖。生于高山草地或林緣潮濕肥沃處
    。分布西藏等地

    編輯本段藥材

    干燥塊莖形如手掌

    ,指狀分裂,通常4~6裂不等
    ,稍扁
    ,長2.5~3.5厘米,徑2~2.5厘米
    ,表面皺縮
    ,淡黃色,有時莖痕周圍有1褐色環(huán)
    。質(zhì)堅硬
    ;斷面白色,膠質(zhì)
    。氣特異
    ,味淡。產(chǎn)東北及山西
    、陜西
    、甘肅、寧夏
    、青海
    、河北等地。同科植物長苞凹舌蘭的塊莖在陜
    、甘
    、寧、青地區(qū)亦同等入藥
    。與手參的主要區(qū)別是:葉橢圓形或卵圓形
    ,寬3厘米以上;苞片遠比花長
    ;花黃綠色
    ,唇瓣2~3裂,距短囊狀

    編輯本段功用主治

    補益氣血

    ,生津止渴。治肺虛咳喘
    ,虛勞消瘦
    ,神經(jīng)衰弱,久瀉
    ,失血
    ,帶下,乳少,慢性肝炎
    。①《東北藥植志》:制成粘液
    ,用于中毒和瀉下;泡手掌參

    酒為強壯

    、強精劑
    。②《山西中藥志》:收斂止血,解毒
    。治久瀉失血
    ,淋病,帶下
    。③《黑龍江民間中藥》:泡酒治陰痿
    。④《中國藥植圖鑒》:消瘀。治跌打損傷
    ,積血不行
    。⑤《四川常用中草藥》:補血益氣,生津止渴
    。治肺虛咳喘
    ,虛癆羸瘦,缺乳汁
    。⑥《西藏常用中草藥》:治慢性肝炎
    。⑦《陜西中草藥》:滋補強壯,補脾潤肺
    ,安神鎮(zhèn)驚
    ,益氣止痛。治身體虛弱
    ,神經(jīng)衰弱
    ,勞傷
    ,咳嗽
    ,氣喘。

    編輯本段選方

    ①治病后身體虛弱:手掌參三錢

    。水煎服
    。(《河北中藥手冊》)②治咳嗽氣喘:手掌參二兩,百合
    、大棗各四兩
    。水煎。飯前服
    ,每次半茶杯
    。(《陜西中草藥》)③治久瀉失血,白帶:手掌參三錢,水煎服
    ;或研末服
    ,每次八分,每天服兩次
    。(《寧夏中草藥手冊》)④治跌打損傷:手掌參三錢
    ,水煎服或泡酒內(nèi)服。(《寧夏中草藥手冊》)⑤治肝炎:佛手參
    、黃精
    、粉苞苣各適量,制成糖漿
    。每次服10~15毫升
    ,每天三次,小兒酌減
    。(《全展選編·傳染病》)
    。⑥治布魯氏菌病:佛手參
    、苦參
    、地丁等量。每日二次
    ,每次三錢
    ,水煎服。(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⑦治血虛乳汁缺少:手掌參配黃芪
    、當歸
    、漏蘆、玉竹
    。水煎服
    。(《高原中草藥》)

    編輯本段制作指導(dǎo)

    本品用于蟲積腹痛,既可單用炒香嚼服

    ,或研末調(diào)服
    ;亦可與檳榔、苦楝根皮等配伍
    ,以增強殺蟲止痛之功
    ;或加大黃等瀉下藥,以助驅(qū)蟲之功
    ;另外本品與百部同用
    ,可外治蟯蟲。凡小兒疳積
    ,乳食停滯
    ,癥見面黃體瘦,肚大腹脹者,可與胡黃連
    、神曲
    、麥芽、檳榔等配伍

    食療作用

    滋補益精

    ,壯陽。用于遺精
    ,滑精
    ,萎,消瘦無力
    ,久病體虛
    ,神志恍惚,風(fēng)濕病
    ,巴木病

    其他相關(guān)

    《開寶本草》云:“俗傳始因潘州郭使君,療小兒多是獨用此物

    ,后來醫(yī)家因號為使君子也
    。”《南方草木狀》以為形如梔子
    ,似訶梨勒而輕
    ,產(chǎn)南海交趾,故名留求子
    。又形有五棱
    ,故后人亦名五棱子。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shù)

    選地

    、整地

    手掌參對土壤要求嚴格

    ,以pp.5-5.8,富含腐殖質(zhì)
    ,排灌方便的砂壤上或壤上為好
    ,忌重茬。一般利用林地栽參
    。如用農(nóng)田栽參
    ,前茬以禾本科作物為好
    ,且要收獲后休閑一年才能種植
    。選地后,于封凍前翻耕l-2次
    ,深20厘米
    。翌春化凍結(jié)合耕翻,每畝施入農(nóng)家肥4000千克,與土拌勻
    ,以后每l-2月翻耕1次
    。栽播前1個月左右,打碎土塊
    ,清除雜物
    ,整地作畦,畦面寬l-l.5米
    ,略成弓形
    ,畦高25-30厘米,畦間作業(yè)道寬50-100厘米
    。唯向依地勢
    、玻向、棚式等而異
    ,應(yīng)以采光合理
    、土地利用率高、有利防旱排水及田間作業(yè)方便為原則
    。平地栽參多采用正南畦向
    ;山地栽參,依山勢坡度適當采取橫山和順山或成一定角度作畦

    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育苗移栽

    (1)育苗7-8月間,采種后可趁鮮播種

    ,種子在土中經(jīng)過后熟過程
    ,第二年春可出苗?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qū)⒎N子進行沙埋催芽
    。方法是選向陽高燥的地方,挖15-20厘米深的坑
    ,其長和寬視種子量而定
    ,坑底鋪上一層小石子,其上鋪上一層過篩細沙
    。將鮮參籽搓去果皮
    ,或?qū)⒂趨⒆延们逅?小時后撈出,用相等體積的濕細沙混合拌勻
    ,放人坑內(nèi)
    ,覆蓋細沙5-6厘米,再覆一層土
    ,其上覆蓋一層雜草
    ,以利保持濕潤
    ,雨天蓋嚴,防止雨水流入爛種
    。每隔半月檢查翻動1次
    ,若水分不足,適當噴水
    ;若濕度過大
    ,篩出參種,晾曬沙子
    。經(jīng)自然變溫
    ,種子即可完成胚的后熟過程,11月上
    、中旬裂口時即可進行冬播
    。亦可春播,時間在春分前后種子尚未萌動時進行
    。播種方法是
    ,在整好的畦面上
    ,按行距5厘米
    、株距3厘米條播
    ,覆土2厘米
    ,再覆3-5厘米厚的秸稈,以利保濕
    。經(jīng)沙藏處理已裂口的手掌參種子
    ,如用0.1毫升/升①的abt生根粉溶液浸種
    ,可顯著增加手掌參根重
    。(2)移栽育苗2-3年后移栽
    ,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中上旬進行。如春栽應(yīng)在參苗尚未萌動時進行
    。移栽時選用根部乳白色
    ,無病蟲害、芽胞肥大
    、漿足
    、根條長的壯苗,按大
    、中
    、小三級分別移栽。栽前可適當整形
    ,除去多余的須根
    ,注意不要扯破根皮,并用100-200倍液的代森鋅或用1∶1∶140倍波爾多液浸根10分鐘
    ,注意勿浸芽胞
    。移栽時,以畦橫向成行
    ,行距25-30厘米
    、株距8-13厘米。平栽或斜栽
    。平栽參根與畦基平行
    ;斜栽蘆頭朝上,參根與畦基成30-45度角
    。斜栽參根覆土較深
    ,有利于防旱。開好溝后
    ,將參根擺好
    ,先用土將參根壓住全部蓋嚴,然后把畦面整平
    。覆土深度視苗大小而定
    ,一般4-6厘米,隨即以秸稈覆蓋畦面
    ,以利保墑

    田間管理

    (1)冬季管理10月下旬至11上旬,生長1年以上的手掌參莖葉枯萎時

    ,應(yīng)將枯葉及時清除地面
    ,深埋或燒毀。封凍前視畦面情況
    ,燒好越冬水
    ,并加蓋畦面秸稈。(2)搭棚遮蔭參苗出土以后要及時搭棚遮蔭
    。參棚分矮棚和高棚兩種
    。矮棚前檐立柱高90-120厘米,后檐立柱高70-90厘米
    ,可用木柱和水泥柱
    ,分立參畦兩邊。立柱上順畦向固定好橫桿
    ,橫桿多用竹竿
    ,亦可用拉緊的鐵絲。上面覆蓋l.8-1.2米寬的葦簾
    ,使雨水不能直接落到畦面上
    。雨季到來之前,覆蓋第二層葦簾
    。參棚要平正
    ,防止高低不平
    。高棚是將整個參地全部覆蓋,棚高1.8-1.2米
    ,以水泥桿作立柱
    ,以竹竿搭成縱橫交錯的棚架,其上以葦簾覆蓋
    ,透光率為25%~30%
    。(3)除草松土在手掌參出苗前,或土壤板結(jié)
    、土壤濕度過大
    、畦面雜草較多時,應(yīng)及時進行除草松土
    ,以保持土壤疏松
    ,減少雜草為害,但宜淺松
    ,次數(shù)不宜太多
    。(4)排灌播種或移栽后,若遇干旱
    ,適時噴灌或滲灌
    。雨水過多,應(yīng)挖好排水溝
    ,及時排出積水
    。(5)追肥播種或移栽當年一般不用追肥,第二年春苗出土前
    ,將覆蓋畦面的秸去除
    ,撒一層腐熟的農(nóng)家肥,配施少量過磷酸鈣
    ,通過松土
    ,與土拌勻,土壤干旱時隨即澆水
    。在生長期可于6-8月間用2%的過磷酸鈣溶液或1%磷酸二氫鉀溶液進根外追肥
    。(6)培土和搞蕾因覆土過淺或受風(fēng)搖動,參根松動時
    ,要及時培土
    。靠近參畦前沿或參地邊緣的參株
    ,由于趨光性
    ,莖葉向外生長,夏季高溫多雨易引起斑點病
    、疫病等多種病害
    ,因此應(yīng)把向外生長的參株往畦里推壓
    ,并培土壓實,使其向里生長
    。手掌參生長3年以后
    ,每年都能開花結(jié)籽,對不收種的地塊
    ,應(yīng)及時摘除花蕾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人參病蟲害較多

    ,已知有40多種病害
    ,害嚴重,應(yīng)注意綜合防治
    。(l)立枯病5月始發(fā)
    ,6-7月嚴重為害幼苗。防治方法:適當增加光照
    ,疏松土壤
    ;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清除,并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施或澆灌
    。(2)疫病6月始發(fā)
    ,為害全株。防治方法:降低田間濕度
    ;發(fā)病初期用1∶1∶120倍波爾多液噴施
    ,或用乙磷鋁400倍液噴施。(3)銹腐病5月始發(fā)
    ,主要為害根部
    。防治方法:移栽時減少傷口,并用藥劑浸根
    ;降低田間濕度
    ;發(fā)病時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澆灌病區(qū)。(4)黑斑病5月下旬初至6月上旬始發(fā)
    ,為害全株
    。防治方法:選無病種子進行種子消毒,可用多抗霉素200國際單位
    ,浸泡24小時后取出陰干
    ,或按種子重量的0.2%-0.5%拌種;清除病殘株
    ;發(fā)病初期用多抗霉素100-200國際單位噴施
    ,進入雨季改用1∶1∶100一180倍波爾多液或敵菌靈500倍液,或代森鋅800-1000倍液交替噴施
    。蟲害主要有蠐螬
    、螻蛄
    、金針蟲、地老虎等
    ,主要為害根部
    。防治方法可采用毒餌誘殺和人工捕殺等。

    采收與加工

    手掌參生長5-6年即移栽3-4年后

    ,于9-10月莖葉枯萎時即可采收
    。采收時,先拆除參棚
    ,從畦的一端開始
    ,用二齒鎬將參根逐行挖出,抖去泥土
    ,去凈莖葉
    ,并按大小分等。將參根洗凈
    ,剪去須根及側(cè)根
    ,曬干或烘干,即為生曬參
    。選擇體形好
    、漿足、完整無損的大參根放在清水中沖洗干凈
    ,刮去疤痕上的污物
    ,掐去須根和不定根,沸水后蒸3-4小時
    ,取出曬干可在60℃的烘房內(nèi)烘干
    ,即得紅參。

    在哪兒賣我確實不知道

    手掌參百科名片手掌參

    ,一種植物,因為外形像手掌而得名
    ,主要用于藥物
    。目錄基本信息植物形態(tài)藥材功用主治選方制作指導(dǎo)食療作用其他相關(guān)栽培技術(shù)選地、整地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與加工基本信息植物形態(tài)藥材功用主治選方制作指導(dǎo)食療作用其他相關(guān)栽培技術(shù)選地
    、整地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與加工展開編輯本段基本信息【草藥名】:手掌參【內(nèi)容介紹】:手掌參手掌參(《東北藥植志》)【異名】佛手參
    、掌參(《寧夏中草藥手冊》)
    ,手兒參(《陜西中草藥》),旺拉(藏名)。為蘭科植物手參和粗脈手參的塊莖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局参镄螒B(tài)】①手參,又名:陰陽草
    。多年生草本
    ,高30~80厘米。塊莖4~6裂
    ,肥厚似手掌
    ,通常2枚,初生時白色
    ,后呈黃白色
    。莖直立,基部具淡褐色葉鞘
    。莖生葉4~7
    ,長圓狀披針形
    ,基部抱莖
    ,先端漸尖。穗狀花序頂生
    ,長6~15厘米
    ;花多數(shù),粉紅色或淡紅紫手掌參色
    ,苞片橢圓狀披針形
    ,外花被片長圓狀卵形,中央花被片內(nèi)凹
    ,側(cè)花被片下彎
    ,內(nèi)花被片2,廣卵形
    ,偏斜
    ;唇瓣長寬相等,菱形
    ,三淺裂
    ,裂片近于卵形而鈍,中央裂片較長
    ;距通常呈鐮狀彎曲
    ,細長,長1.3~1.8厘米
    ;子房甚扭曲
    ,長約8毫米。蒴果長圓形,無柄
    ,長約10毫米
    ;種子小?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ㄆ?~7月
    。果期7~8月。生于林間草地
    、河谷及灌叢間
    。分布東北、華北
    、西北及四川等地
    。②粗脈手參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
    。塊根肥厚
    ,通常4~6掌裂,形如手掌
    ,初生時白色手掌參
    ,后變黃色,頂部生須根
    。莖直立
    ,具葉5~7片。葉互生
    ,長圓形或披針形
    ,基部成鞘抱莖,向上逐漸變小
    ,最上部葉近鱗片狀
    ,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
    。穗狀花序頂生
    ,花密集,紫紅色
    ,唇瓣三角狀或近菱形
    ,先端3裂,距短于子房
    。蒴果
    ,長圓形,先端尖
    。生于高山草地或林緣潮濕肥沃處
    。手掌參分布西藏等地
    。【采集】春
    、秋采挖
    。去凈莖葉及須根,洗凈
    ,曬干
    ,或用開水燙過再曬干?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舅幉摹扛稍飰K莖形如手掌
    ,指狀分裂,通常4~6裂不等
    ,稍扁
    ,長2.5~3.5厘米,徑2~2.5厘米
    ,表面皺縮
    ,淡黃色,有時莖痕周圍有1褐色環(huán)
    。質(zhì)堅硬
    ;斷面白色,膠質(zhì)
    。氣特異
    ,味淡
    。產(chǎn)東北及山西
    、陜西、甘肅
    、寧夏
    、青海、河北等地
    。同科植物長苞凹舌蘭的塊莖在陜
    、甘、寧
    、青地區(qū)亦同等入藥
    。與手參的主要區(qū)別是:葉橢圓形或卵圓形,寬3厘米以上手掌參
    ;苞片遠比花長
    ;花黃綠色,唇瓣2~3裂
    ,距短囊狀
    。【性味】甘,平
    。①《寧夏中草藥手冊》:甘微苦
    ,微寒。②《四川常用中草藥》:甘
    ,平
    。③《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性微溫,味甘
    ,無毒
    。【歸經(jīng)】《四川常用中草藥》:入肺
    、脾
    、胃經(jīng)?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居梅ㄅc用量】內(nèi)服:煎湯
    ,O.3~1兩;研末或制成糖漿或浸酒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疽思伞俊陡咴胁菟幹委熓謨浴罚和飧屑煞
    !具x方】①治病后身體虛弱:手掌參三錢
    。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②治咳嗽氣喘:手掌參二兩
    ,百合
    、大棗各四兩。水煎
    。飯前服
    ,每次半茶杯。(《陜西中草藥》)③治久瀉失血
    ,白帶:手掌參三錢
    ,水煎服;或研末服
    ,每次八分
    ,每天服兩次。(《寧夏中草藥手冊》)④治跌打損傷:手掌參三錢
    ,水煎手掌參服或泡酒內(nèi)服
    。(《寧夏中草藥冊》)⑤治肝炎:佛手參、黃精
    、粉苞苣各適量
    ,制成糖漿
    。每次服10~15毫升,每天三次
    ,小兒酌減
    。(《全展選編·傳染病》)。⑥治布魯氏菌?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悍鹗謪?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苦參、地丁等量
    。每日二次
    ,每次三錢,水煎服
    。(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⑦治血虛乳汁缺少:手掌參配黃芪
    、當歸、漏蘆
    、玉竹
    。水煎服。(《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宜忌】《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外感忌服
    。編輯本段植物形態(tài)①手參
    ,又名:陰陽草。多年生草本
    ,高30~80厘米
    。塊莖4~6裂,肥厚似手掌
    ,通常2枚
    ,初生時白色,后呈黃白色
    。莖直立
    ,基部具淡褐色葉鞘。莖生葉4~7
    ,長圓狀披針形,基部抱莖
    ,先端漸尖
    。穗狀花序頂生,長6~15厘米
    ;花多數(shù)
    ,粉紅色或淡紅紫色,苞片橢圓狀披針形
    ,外花被片長圓狀手掌參卵形
    ,中央花被片內(nèi)凹
    ,側(cè)花被片下彎,內(nèi)花被片2
    ,廣卵形
    ,偏斜;唇瓣長寬相等
    ,菱形
    ,三淺裂,裂片近于卵形而鈍
    ,中央裂片較長
    ;距通常呈鐮狀彎曲,細長
    ,長1.3~1.8厘米
    ;子房甚扭曲,長約8毫米
    。蒴果長圓形
    ,無柄,長約10毫米
    ;種子小
    。花期6~7月
    。果期7~8月
    。生于林間草地、河谷及灌叢間
    。分布東北
    、華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②粗脈手參多年生草本
    ,高20~50厘米。塊根肥厚
    ,通常4~6掌裂
    ,形如手掌,初生時白色
    ,后變黃色
    ,頂部生須根。莖直立
    ,具葉5~7片
    。葉互生,長圓形或披針形
    ,基部成鞘抱莖
    ,向上逐漸變小
    ,最上部葉近鱗片狀,上面深綠色
    ,下面淡綠色
    。穗狀花序頂生,花密集
    ,紫紅色
    ,唇瓣三角狀或近菱形,先端3裂
    ,距短于子房
    。蒴果,長圓形
    ,先端尖
    。生于高山草地或林緣潮濕肥沃處。分布西藏等地
    。編輯本段藥材干燥塊莖形如手掌
    ,指狀分裂,通常4~6裂不等
    ,稍扁
    ,長2.5~3.5厘米,徑2~2.5厘米
    ,表面皺縮
    ,淡黃色,有時莖痕周圍有1褐色環(huán)
    。質(zhì)堅硬
    ;斷面白色,膠質(zhì)
    。氣特異
    ,味淡。產(chǎn)東北及山西
    、陜西
    、甘肅、寧夏
    、青海
    、河北等地。同科植物長苞凹舌蘭的塊莖在陜
    、甘、寧
    、青地區(qū)亦同等入藥
    。與手參的主要區(qū)別是:葉橢圓形或卵圓形
    ,寬3厘米以上;苞片遠比花長
    ;花黃綠色
    ,唇瓣2~3裂,距短囊狀
    。編輯本段功用主治補益氣血
    ,生津止渴。治肺虛咳喘
    ,虛勞消瘦
    ,神經(jīng)衰弱,久瀉
    ,失血
    ,帶下,乳少
    ,慢性肝炎
    。①《東北藥植志》:制成粘液,用于中毒和瀉下
    ;泡手掌參酒為強壯
    、強精劑。②《山西中藥志》:收斂止血
    ,解毒
    。治久瀉失血,淋病
    ,帶下
    。③《黑龍江民間中藥》:泡酒治陰痿。④《中國藥植圖鑒》:消瘀
    。治跌打損傷
    ,積血不行。⑤《四川常用中草藥》:補血益氣
    ,生津止渴
    。治肺虛咳喘,虛癆羸瘦
    ,缺乳汁
    。⑥《西藏常用中草藥》:治慢性肝炎。⑦《陜西中草藥》:滋補強壯
    ,補脾潤肺
    ,安神鎮(zhèn)驚,益氣止痛
    。治身體虛弱
    ,神經(jīng)衰弱
    ,勞傷,咳嗽
    ,氣喘
    。編輯本段選方①治病后身體虛弱:手掌參三錢。水煎服
    。(《河北中藥手冊》)②治咳嗽氣喘:手掌參二兩
    ,百合、大棗各四兩
    。水煎
    。飯前服,每次半茶杯
    。(《陜西中草藥》)③治久瀉失血
    ,白帶:手掌參三錢,水煎服
    ;或研末服
    ,每次八分,每天服兩次
    。(《寧夏中草藥手冊》)④治跌打損傷:手掌參三錢
    ,水煎服或泡酒內(nèi)服。(《寧夏中草藥手冊》)⑤治肝炎:佛手參
    、黃精
    、粉苞苣各適量,制成糖漿
    。每次服10~15毫升
    ,每天三次,小兒酌減
    。(《全展選編·傳染病》)
    。⑥治布魯氏菌病:佛手參
    、苦參
    、地丁等量。每日二次
    ,每次三錢
    ,水煎服。(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⑦治血虛乳汁缺少:手掌參配黃芪
    、當歸
    、漏蘆、玉竹。水煎服
    。(《高原中草藥》)編輯本段制作指導(dǎo)本品用于蟲積腹痛
    ,既可單用炒香嚼服
    ,或研末調(diào)服
    ;亦可與檳榔、苦楝根皮等配伍
    ,以增強殺蟲止痛之功
    ;或加大黃等瀉下藥,以助驅(qū)蟲之功
    ;另外本品與百部同用
    ,可外治蟯蟲。凡小兒疳積
    ,乳食停滯
    ,癥見面黃體瘦,肚大腹脹者
    ,可與胡黃連
    、神曲、麥芽
    、檳榔等配伍
    。食療作用滋補益精,壯陽
    。用于遺精
    ,滑精,萎
    ,消瘦無力
    ,久病體虛,神志恍惚
    ,風(fēng)濕病
    ,巴木病。其他相關(guān)《開寶本草》云:“俗傳始因潘州郭使君
    ,療小兒多是獨用此物
    ,后來醫(yī)家因號為使君子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赌戏讲菽緺睢芬詾樾稳鐥d子
    ,似訶梨勒而輕,產(chǎn)南海交趾
    ,故名留求子
    。又形有五棱,故后人亦名五棱子。編輯本段栽培技術(shù)選地
    、整地手掌參對土壤要求嚴格
    ,以ph4.5-5.8,富含腐殖質(zhì)
    ,排灌方便的砂壤上或壤上為好
    ,忌重茬。一般利用林地栽參
    。如用農(nóng)田栽參
    ,前茬以禾本科作物為好,且要收獲后休閑一年才能種植
    。選地后
    ,于封凍前翻耕l-2次,深20厘米
    。翌春化凍結(jié)合耕翻
    ,每畝施入農(nóng)家肥4000千克,與土拌勻
    ,以后每l-2月翻耕1次
    。栽播前1個月左右,打碎土塊
    ,清除雜物
    ,整地作畦,畦面寬l-l.5米
    ,略成弓形
    ,畦高25-30厘米,畦間作業(yè)道寬50-100厘米
    。唯向依地勢
    、玻向、棚式等而異
    ,應(yīng)以采光合理
    、土地利用率高、有利防旱排水及田間作業(yè)方便為原則
    。平地栽參多采用正南畦向
    ;山地栽參,依山勢坡度適當采取橫山和順山或成一定角度作畦
    。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育苗移栽(1)育苗7-8月間,采種后可趁鮮播種
    ,種子在土中經(jīng)過后熟過程
    ,第二年春可出苗
    。或?qū)⒎N子進行沙埋催芽
    。方法是選向陽高燥的地方
    ,挖15-20厘米深的坑,其長和寬視種子量而定
    ,坑底鋪上一層小石子
    ,其上鋪上一層過篩細沙。將鮮參籽搓去果皮
    ,或?qū)⒂趨⒆延们逅?小時后撈出
    ,用相等體積的濕細沙混合拌勻,放人坑內(nèi)
    ,覆蓋細沙5-6厘米,再覆一層土
    ,其上覆蓋一層雜草
    ,以利保持濕潤,雨天蓋嚴
    ,防止雨水流入爛種
    。每隔半月檢查翻動1次,若水分不足
    ,適當噴水
    ;若濕度過大,篩出參種
    ,晾曬沙子
    。經(jīng)自然變溫,種子即可完成胚的后熟過程
    ,11月上
    、中旬裂口時即可進行冬播。亦可春播
    ,時間在春分前后種子尚未萌動時進行
    。播種方法是,在整好的畦面上
    ,按行距5厘米
    、株距3厘米條播,覆土2厘米
    ,再覆3-5厘米厚的秸稈
    ,以利保濕。經(jīng)沙藏處理已裂口的手掌參種子
    ,如用0.1毫升/升①的abt生根粉溶液浸種
    ,可顯著增加手掌參根重
    。(2)移栽育苗2-3年后移栽,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中上旬進行
    。如春栽應(yīng)在參苗尚未萌動時進行
    。移栽時選用根部乳白色,無病蟲害
    、芽胞肥大
    、漿足、根條長的壯苗
    ,按大
    、中、小三級分別移栽
    。栽前可適當整形
    ,除去多余的須根,注意不要扯破根皮
    ,并用100-200倍液的代森鋅或用1∶1∶140倍波爾多液浸根10分鐘
    ,注意勿浸芽胞。移栽時
    ,以畦橫向成行
    ,行距25-30厘米、株距8-13厘米
    。平栽或斜栽
    。平栽參根與畦基平行;斜栽蘆頭朝上
    ,參根與畦基成30-45度角
    。斜栽參根覆土較深,有利于防旱
    。開好溝后
    ,將參根擺好,先用土將參根壓住全部蓋嚴
    ,然后把畦面整平
    。覆土深度視苗大小而定,一般4-6厘米
    ,隨即以秸稈覆蓋畦面
    ,以利保墑。田間管理(1)冬季管理10月下旬至11上旬
    ,生長1年以上的手掌參莖葉枯萎時
    ,應(yīng)將枯葉及時清除地面,深埋或燒毀
    。封凍前視畦面情況
    ,燒好越冬水
    ,并加蓋畦面秸稈。(2)搭棚遮蔭參苗出土以后要及時搭棚遮蔭
    。參棚分矮棚和高棚兩種
    。矮棚前檐立柱高90-120厘米,后檐立柱高70-90厘米
    ,可用木柱和水泥柱
    ,分立參畦兩邊。立柱上順畦向固定好橫桿
    ,橫桿多用竹竿
    ,亦可用拉緊的鐵絲。上面覆蓋l.8-1.2米寬的葦簾
    ,使雨水不能直接落到畦面上
    。雨季到來之前,覆蓋第二層葦簾
    。參棚要平正
    ,防止高低不平。高棚是將整個參地全部覆蓋
    ,棚高1.8-1.2米,以水泥桿作立柱
    ,以竹竿搭成縱橫交錯的棚架
    ,其上以葦簾覆蓋,透光率為25%~30%
    。(3)除草松土在手掌參出苗前
    ,或土壤板結(jié)、土壤濕度過大
    、畦面雜草較多時
    ,應(yīng)及時進行除草松土,以保持土壤疏松
    ,減少雜草為害
    ,但宜淺松,次數(shù)不宜太多
    。(4)排灌播種或移栽后
    ,若遇干旱,適時噴灌或滲灌
    。雨水過多
    ,應(yīng)挖好排水溝,及時排出積水
    。(5)追肥播種或移栽當年一般不用追肥
    ,第二年春苗出土前
    ,將覆蓋畦面的秸去除,撒一層腐熟的農(nóng)家肥
    ,配施少量過磷酸鈣
    ,通過松土,與土拌勻
    ,土壤干旱時隨即澆水
    。在生長期可于6-8月間用2%的過磷酸鈣溶液或1%磷酸二氫鉀溶液進根外追肥。(6)培土和搞蕾因覆土過淺或受風(fēng)搖動
    ,參根松動時
    ,要及時培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拷鼌⑵枨把鼗騾⒌剡吘壍膮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由于趨光性,莖葉向外生長
    ,夏季高溫多雨易引起斑點病
    、疫病等多種病害,因此應(yīng)把向外生長的參株往畦里推壓
    ,并培土壓實
    ,使其向里生長。手掌參生長3年以后
    ,每年都能開花結(jié)籽
    ,對不收種的地塊,應(yīng)及時摘除花蕾
    。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人參病蟲害較多
    ,已知有40多種病害,害嚴重
    ,應(yīng)注意綜合防治
    。(l)立枯病5月始發(fā),6-7月嚴重為害幼苗
    。防治方法:適當增加光照
    ,疏松土壤;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清除
    ,并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施或澆灌
    。(2)疫病6月始發(fā),為害全株
    。防治方法:降低田間濕度
    ;發(fā)病初期用1∶1∶120倍波爾多液噴施,或用乙磷鋁400倍液噴施
    。(3)銹腐病5月始發(fā)
    ,主要為害根部
    。防治方法:移栽時減少傷口,并用藥劑浸根
    ;降低田間濕度
    ;發(fā)病時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澆灌病區(qū)。(4)黑斑病5月下旬初至6月上旬始發(fā)
    ,為害全株
    。防治方法:選無病種子進行種子消毒,可用多抗霉素200國際單位
    ,浸泡24小時后取出陰干
    ,或按種子重量的0.2%-0.5%拌種;清除病殘株
    ;發(fā)病初期用多抗霉素100-200國際單位噴施
    ,進入雨季改用1∶1∶100一180倍波爾多液或敵菌靈500倍液,或代森鋅800-1000倍液交替噴施
    。蟲害主要有蠐螬
    、螻蛄、金針蟲
    、地老虎等
    ,主要為害根部。防治方法可采用毒餌誘殺和人工捕殺等
    。采收與加工手掌參生長5-6年即移栽3-4年后
    ,于9-10月莖葉枯萎時即可采收。采收時
    ,先拆除參棚,從畦的一端開始
    ,用二齒鎬將參根逐行挖出
    ,抖去泥土,去凈莖葉
    ,并按大小分等
    。將參根洗凈,剪去須根及側(cè)根
    ,曬干或烘干
    ,即為生曬參。選擇體形好
    、漿足
    、完整無損的大參根放在清水中沖洗干凈,刮去疤痕上的污物
    ,掐去須根和不定根
    ,沸水后蒸3-4小時
    ,取出曬干可在60℃的烘房內(nèi)烘干,即得紅參
    。在哪兒賣我確實不知道

    中藥材種植

      上海主產(chǎn)品種:西紅花、地龍

    、蟾酥
    、浙貝母、延胡索
    、西紅花
    、丹參、鹿茸等
      云南省位于中國西南地區(qū)
    。東經(jīng)97°32'~106°12'
    ,北緯21°08'~29°15'。面積39.4萬平方
      主產(chǎn)品種:三七
    、砂仁
    、當歸、云木香
    、黃連
    、茯苓、天麻
    、石斛
    、兒茶、胡黃連
    、半夏... ERP100
      內(nèi)蒙古介于北緯37°24'~53°23'
    ,東經(jīng)97°12'~126°04'。
      主產(chǎn)品種:枸杞子
    、防風(fēng)
    、赤芍、黃芩
    、郁李仁
    、鎖陽、銀柴胡
    、遠志
    、款冬花知母、桔梗
    、秦艽
    、蒼術(shù)、白鮮皮.龍膽、黨參
    、柴胡
    、酸棗仁、苦豆子
    、鹿茸
    、龍骨、麥飯石
      北京工農(nóng)業(yè)發(fā)達
    ,傳統(tǒng)工藝品生產(chǎn)歷史悠久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主產(chǎn)品種:黃芩
    、柴胡
    、知母、蒼術(shù)
    、酸棗仁
    、益母草、黃精
    、玉竹及蟾酥等
      吉林省農(nóng)業(yè)較發(fā)達
    ,是中國著名的余糧省,糧食人均占有量居中國第一位
    。吉林林業(yè)發(fā)達

      主產(chǎn)品種:人參、桔梗
    、平貝母
    、黃嗥、黨參
    、細辛
    、黃柏、刺五加
    、關(guān)木通
    、五味子、關(guān)蒼術(shù)
    、赤勺、天麻
    、延胡索
    、淫羊藿、鹿茸
    、熊膽
    、蛤蟆油、小茴香
    、紅花
      四川省農(nóng)業(yè)發(fā)達
    ,素稱“天府之國”
    ,水稻產(chǎn)量居中國首位,麥
    、棉
    、絲
    、油菜籽
    、茶、柑桔
    、桐油
    、白蠟(產(chǎn)量居中國首位)
    、豬棕等的產(chǎn)量都在中國占重要地位。鋼鐵
    、機械
    、電器、
      主產(chǎn)品種:冬蟲夏草
    、黃連
    、大黃、羌活
    、雪蓮花
    、麝香、鹿茸
    、熊膽
    、三七、茯苓
    、天麻
    、黃芩、防風(fēng)
    、龍膽
    、半夏、續(xù)斷
    、川貝母
    、云木香、藿香
    、山柰
    、穿山甲等
      天津是華北的一大工業(yè)城市,是華北重要商業(yè)中心和口岸城市
    ,油
    、氣、海鹽資源豐富。
      主產(chǎn)品種:益母草
    、茵陳
    、槐米、枸杞子
    、地黃
    、菊花、薏苡仁
    、決明子
    、瓜蔞、鹿茸
    、蟾酥
    、桑螵蛸、雞內(nèi)金
    、酸棗仁
    、知母、遠志
    、丹參
    、柴胡、山楂
    、柏子仁
    、桔梗等
      安徽省資源豐富。農(nóng)產(chǎn)品中的糧食
    、棉花
    、油料、硫鐵礦
    、明礬等的儲量
    ,均居中國較前位
      主產(chǎn)品種:牡丹皮、菊花
    、味甘
    、宣木瓜、桔梗
    、板藍根
    、紫菀、半夏
    、皖貝母
    、前胡、太子參
    、明黨參、南沙參、斷血流
    、霍山石斛
    、蘄蛇、蜈蚣
    、龜甲(板)
    。鱉甲等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居全國首位。此外
    ,山東還是中國著名的溫帶水果產(chǎn)區(qū)
    。海帶、對蝦產(chǎn)量主產(chǎn)品種:北沙參
    、黃芩
    、黃嗥、蔓荊子
    、薏苡仁
    、白術(shù)、延胡索
    、西洋參
    、天麻、桔梗
    、野生藥材主要有枯梗
    、黃芩、遺志
    、柴胡
    、蒼術(shù)、半夏
    、桑螵蛸
    、丹參、酸棗仁
    、地榆
    、全蝎、海馬
    、海龍
    、牡蠣、海螵蛸
    、海藻
    、魚膘、海帶
    、海浮石等
      山西煤
    、鐵資源豐富
    ,是中國主要能源基地之一。其他有鋼鐵
    、重型機械
    、機車、化工等工主產(chǎn)品種:主要有五味子
    、杏仁
    、桃仁、穿山龍
    、玉竹
    、連翹、山楂
    、五倍子
    、黃精、九節(jié)菖蒲
    、天冬
    、羺本、獨活
    、淫羊藿
    、石韋、天南星
    、七葉一枝花
    、遠志、防風(fēng)
    、蒼術(shù)
    、茜草、柴胡
    、桔梗
    、酸棗仁、地榆
    、丹參
    、金銀花、瓜蔞
    、茵陳
    、益母草、香附
    、柴胡
    、豹骨、鹿茸
    、麝香
    、石膏
    、龍骨、芒硝等
      廣東省物產(chǎn)豐富
    ,樹木種類繁多
    ,有“綠色寶庫”之稱。經(jīng)濟發(fā)達
    ,是中國稻、絲
    ,茶
    、糖、
      主產(chǎn)品種:檳榔
    、益智
    、砂仁、馬錢子
    、檀香
    、丁香、白豆蔻
    、安息香
    、兒茶、大風(fēng)子
    、胖大海
    、肉豆蔻、肉桂
    、天仙子
    、廣藿香等家種品種及巴戟天、蔓荊子
    、石斛
    、青天葵、降香
    、蘆薈
    、白木香、龍血樹
    、見血封喉
    、高良姜、海南芙蓉木
    、海南粗榧等野生品種
    ;動物藥材主要有熊膽、鹿茸等

      廣西省的農(nóng)副主要有稻
    、甘蔗
    、柚子、柑橘
    、香蕉
    、菠蘿、荔枝
    、龍眼
    、肉桂、八角(大料)
    、田七
    、珍珠等。森林茂密
    ,野生動物種類繁多
    ,海洋生物資源種類也較豐富。
      主產(chǎn)品種:家種藥材主要有厚樸
    、杜仲
    、 黃柏、羅漢果
    、黃連
    、延胡索、白芷
    、白芍
    、白術(shù)、烏頭
    、羺本
    、薄荷、荊芥
    、天麻等
    ;野生藥材主要有桔梗、紅根草
    、貓爪草
    、白前等;動物藥材有熊膽
    、麝香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與甘肅、青海
    、西藏等省
    、自治區(qū)鄰接,東北部同蒙古交界
    ,西北到西南
      主產(chǎn)品種:主要藥材有赤芍
    、麻黃
    、伊貝母、巖白菜
    、阿里紅
    、新疆冬蟲夏草、馬鹿茸(角)
    、五靈脂
    、云母等。
      江蘇主產(chǎn)品種:野生藥材主要有茅蒼術(shù)
    、明黨參
    、桔梗、百部
    、威靈仙、貓爪草
    、夏枯草
    、草烏、三棱
    、南沙參
    、蜈蚣、燈心草
    、半枝蓮
    、一枝黃花、金錢草
    、地丁
    、白花蛇舌草等;家種(養(yǎng))藥材有太子參
    、薏苡仁
    、紅花、菊花
    、板藍根
    、百合、白芍
    、鹿茸
    、烏雞等。
      江西省位于長江中游南岸
    。東經(jīng)113°34'~118°28'
    ,北緯24°29'~30°05'。面積16萬多平方
      主產(chǎn)品種:主要藥材有蔓荊子
    、金錢草
    、香附
    、撫芎、半夏
    、吳茉萸
    、茵陳、白芍
    、丹參
    、桂皮、天冬
    、前胡
    、黃連、白前
    、防己
    、黃精、葛根
    、枳殼
    、陳皮、野菊花
    、金銀花
    、梔子、大青葉
    、薄荷
    、穿心蓮、牡丹皮
    、夏天無
    、郁金、龜板
    、鱉甲
    、鹿茸、珍珠
    、土鱉蟲
    、蘄蛇、金錢白花蛇
    、烏梢蛇
    、穿山甲、雞內(nèi)金等

      河北省農(nóng)業(yè)發(fā)達
    ,漁業(yè)、鋼鐵、陶瓷等亦較重要

      主產(chǎn)品種:主要有枸杞子
    、金銀花、板藍根
    、北沙參
    、玄參、丹參
    、牛膝
    、白芷、天花粉
    、瓜蔞
    、意苡仁等。并廣布馬齒莧
    、白茅根
    、菟絲子、車前子
    、茵陳
    、益母草等野生藥材。
      河南省工業(yè)發(fā)展迅速
    ,農(nóng)業(yè)發(fā)達,是中國小麥
    、芝麻
    、烤煙、棉花
    、大豆的重要產(chǎn)區(qū)
    。全省的煤、油產(chǎn)量居全國前列

      主產(chǎn)品種:栽培藥材還有紅花
    、天花粉、白芍
    、板藍根
    、紫菀、玄參
    、白術(shù)
    、天南星、禹白附
    、薄荷
    、荊芥、瓜蔞、白芥子
    、補骨脂
    、北沙參、白扁豆
    、薏苡仁
    、千金子等。
      浙江的農(nóng)牧漁副業(yè)和輕紡業(yè)發(fā)達
    ,茶業(yè)
    、黃麻、絲產(chǎn)量都居全國首位

      主產(chǎn)品種:家種藥材主要有菊花
    、玫瑰花、浙貝母
    、絲瓜絡(luò)
    、麥冬、山茱萸
    、紅花
    、瓜蔞、百合
    、牛蒡子
    、板藍恨、桑白皮
    、太子參
    、烏梅、澤瀉
    、荊芥等
    ;野生藥材主要有前胡、青木香
    、馬齒莧
    、益母草、半夏
    、牛膝
    、玉竹、虎耳草
    、淡竹葉等
    ;動物藥材主要有僵蠶、烏梢蛇
    、土鱉蟲
    、蟾酥、珍珠母等。
      海南省是中國最大的經(jīng)濟特區(qū)
    ,礦物
    、動植物資源豐富,尤其石油與天然氣蘊藏量可觀
    。海
      主產(chǎn)品種:分布的植物藥材主要有砂仁
    、南玉桂、巴戟天
    、訶子
    、橘紅、何首烏
    、白木香(沉香)
    、檀香、山藥
    、茯苓
    、澤瀉、玄參
    、佛手
    、使君子、薏苡仁
    、紫蘇
    、干姜、白扁豆
    、金銀花
    、射干、郁金
    、千年健、芡實
    、山柰
    、穿心蓮等家種品種及木鱉子、桃仁
    、蔓荊子
    、草豆寇、馬兜鈴
    、巴豆
    、石斛、相思子
    、葛根
    、槐米、棕櫚子、海藻
    、雷丸
    、伸筋草、雞骨草
    、十大功勞
    、廣防己、廣金錢草
    、鴨腳木
    、夏枯草等野生品種,動物藥材主要有紫草茸
    、蛤蚧等

      湖北省農(nóng)、漁業(yè)發(fā)達
    ,盛產(chǎn)稻
    、麥、棉
    、絲
    、茶、漆
    、柑橘
    、魚。鋼鐵
    、汽車
    、船舶等工業(yè)主產(chǎn)品種:植物藥材主要有黃連、茯苓
    、杜仲
    、黃柏、厚樸
    、三尖杉
    、娑羅子、梅花
    、大血藤
    、獨活、絞股蘭
    、當歸
    、黨參、海金沙
    、細辛
    、款冬花
    、重樓、黃精
    、石松
    、石韋、金銀花
    、燈心草
    、車前子、銀杏
    、辛夷
    、天麻、獨活
    、山茱萸
    、麥冬、銀耳等
    。動物藥材主要有麝香
    、豹骨、熊瞻
    、穿山甲
    、全蝎等。藥用礦物有石膏
    、石英
    、赤鐵礦、斑銅礦
    、滑石
    、云母、龍骨
    、龍齒
    、鐘乳石等

      湖南省農(nóng)、林業(yè)較發(fā)達
    ,昔有“湖廣熟
    ,天下足”之說,盛產(chǎn)水稻
    、茶油(產(chǎn)量占中國產(chǎn)量的
      主產(chǎn)藥材:白術(shù)
    、白芷
    、烏藥
    、梔子、玄參
    、郁金
    、香薷
    、薄荷、前胡
    、香附
    、白扁豆、天麻
    、石斛
    、黃連、延胡索
    、桔梗
    、杜衡、七葉一枝花
    、穿山甲
    、麝香湘西武陵山區(qū):地處云貴高原向東南丘陵過渡地帶,山巒連綿
    ,地勢起伏變化大
    ,降水充沛,大多數(shù)縣年降水量在1,330毫米以上
    。家種藥材主要有杜仲
    、木瓜、黃連
    、玄參
    、黃柏、云木香
    、桔梗
    、天麻等,野生藥材主要有何首烏
    、龍膽
    、紫草、半夏
    、麥冬
    、前胡、南沙參
    、黃精
    、續(xù)斷、天南星
    、烏頭
    、雪膽、石韋
    、通草
    、常山
    、金果欖、虎耳草
    、淫羊藿等
    ;植物藥材主要有蘄蛇、烏梢蛇
    、穿山甲
    、麝香等;礦物藥材有雄黃
    、朱砂
    、水銀等。
      湘西雪峰山地:群山環(huán)抱
    ,溝谷眾多
    ,低溫多濕,年溫差較小
    ,無霜期272~307天
    ,年降水量1,220~1,690毫米。主要藥材有茯苓
    、天麻
    、白術(shù)、川牛膝
    、玄參
    、三七、枳殼
    、陳皮
    、黃連、菊花
    、石菖蒲
    、射干、石斛
    、杜衡
    、千里光、翻白草
    、徐長卿
    、金銀花、姜黃
    、半夏
    、吳茱萸、厚樸、黃精
    、玉竹、卷柏
    、貫眾
    、扣子七、金盤七
    、烏金七
    、麝香、刺猬皮
    、朱砂等

      湘北洞庭湖平原:由湖泊、河湖沖積
    、堆積平原
    、環(huán)湖丘陵崗地組合而成。地勢低平坦蕩
    ,河湖溝渠網(wǎng)布
    ,水資源富足,土地肥沃
    ,有機質(zhì)含量高
    ,酸堿度適中,是水生和濕生植物藥材生長
    、繁衍的理想場所
    。主要藥材有枳殼、蘆根
    、蓮子
    、三棱、澤瀉
    、車前子
    、魚腥草、芡實
    、半枝蓮
    、木芙蓉、紫花地丁
    、蔓荊子
    、蒲黃、益母草
    、龜板
    、鱉甲、珍珠等

      湘中長衡崗地丘陵:三面環(huán)山
    ,光熱資源豐富
    ,年平均氣溫16.5~17.5℃,無霜期260~281天
    ,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
    。家種藥材主要有牡丹皮、玉竹
    、蓮子
    、木瓜、白芍
    、山藥
    、穿心蓮、金銀花
    、枳殼
    、白芷、澤瀉
    、陳皮
    、梔子、薄荷
    、桔梗等
    ;野生藥材有益母草、烏藥
    、石菖蒲
    、前胡、夏枯草
    、何首烏
    、香附、女貞子
    、車前子
    、白茅根等;動物藥材有龜板
    、鱉甲
    、土鱉蟲、地龍
    、烏稍蛇
    、鹿茸等;礦物藥材有石膏
    、滑石
    、自然銅、寒水石、石燕等

      湘東羅霄山地丘陵:地勢東高西低
    ,起伏較大,氣候較溫暖濕潤
    ,年降水1,400~1,600毫米
    。主要藥材有白術(shù)、白芷
    、烏藥、梔子
    、玄參
    、郁金、香薷
    、薄荷
    、前胡、香附
    、白扁豆
    、天麻、石斛
    、黃連
    、延胡索、桔梗
    、杜衡
    、七葉一枝花、穿山甲
    、麝香等

      湘南南嶺丘陵山地:四周群山簇集,山體高大
    ,中部盆地廣布
    。年平均氣溫15.0~18.5。C
    ,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
    。主要藥材有厚樸、黃柏
    、零陵香
    、藁本、山藥
    、羅漢果
    、天冬、使君子、土茯苓
    、升麻
    、白扁豆、辛夷
    、黃連
    、石斛、龍膽
    、石松
    、狗脊、紫菀
    、鉤藤
    、瓜蔞、馬兜鈴
    、前胡
    、蒼術(shù)、續(xù)斷
    、鹿茸
    、穿山甲等。
      栽培
    、養(yǎng)殖藥材70余種
    。其中引種26種,野生變家種
    、家養(yǎng)18種
    。年種植面積5.3萬畝,年產(chǎn)量250萬公斤
    。收購藥材420種
    ,年收購量2,000萬公斤。
      《主產(chǎn)品種》
      白術(shù):主產(chǎn)平江
    、隆回
    、溆浦等縣。栽培歷史悠久
    ,素有平術(shù)之稱
    。本省年收購量占中國25%左右,居第二位

      枳殼:主產(chǎn)沅江縣
    ,黔陽、辰溪
    、麻陽
    、寧鄉(xiāng)
    、漢壽、益陽等30余縣有產(chǎn)
    。本省年收購量估中國40%左右
    ,居首位,產(chǎn)品銷中國并出口

      梔子:主產(chǎn)漣源
    、邵東、湘潭
    、衡山
    、衡東、瀏陽
    、寧鄉(xiāng)
    、澧陵、華容等縣
    。以質(zhì)優(yōu)量大而聞名
    ,商品銷中國及出口
    。本省年收購量占中國25%左右
    ,居首位。
      木瓜:主產(chǎn)桑植
    、慈利
    、湘鄉(xiāng)、永順等縣
    。商品皮皺
    、質(zhì)堅、色紫紅
    、氣清香
    ,為本省傳統(tǒng)產(chǎn)品,營銷國內(nèi)外

      玉竹:主產(chǎn)邵東
    、耒陽、永興
    、新邵
    、隆回等縣。商品根條粗壯
    、色澤透明
    、質(zhì)地柔潤,營銷省內(nèi)外及出口
    ,是本省出口量最大的藥材之一

      杜仲:本省為中國主產(chǎn)區(qū)之一
    ,栽培歷史較早,50年代就在慈利縣建有國營杜仲林場?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xiàn)全省大部分地區(qū)有栽培
    ,其中以湘西和湘南山區(qū)較多。
      薄荷:主產(chǎn)永州
    、湘鄉(xiāng)
    、南縣等地,岳陽
    、益陽
    、懷化、華容
    、漣源
    、桃源等地亦有種植。永州所產(chǎn)甲級薄荷紅梗綠葉
    、香味濃烈
    ,是傳統(tǒng)出口的優(yōu)質(zhì)品。
      金銀花:野生分布于省內(nèi)各山區(qū)
    ,家種主產(chǎn)桂陽
    、耒陽、新寧
    、淑浦
    、隆回、衡陽
    、桃源等縣
    、市。本省為中國山銀花主產(chǎn)區(qū)之一

      龜板:本省為中國主產(chǎn)區(qū)之一
    。主產(chǎn)岳陽、益陽
    、常德等地
    、市。南縣建有養(yǎng)龜場
    ,開展人工養(yǎng)殖

      鱉甲:全省湖泊、河流中均有分布
    ,主產(chǎn)岳陽
    、益陽、常德等地
    、市
    。藥材
    、水產(chǎn)部門及廣大農(nóng)村都有人工養(yǎng)殖,已在沅江市興建有現(xiàn)代化養(yǎng)鱉場
    。 朱砂:主產(chǎn)新晃
    、鳳凰縣。以色紅鮮艷
    、有光澤
    、質(zhì)脆、體重
    、無雜質(zhì)而聞名
    。雄黃:主產(chǎn)石門縣,已有一千多年的開采歷史
    。質(zhì)量優(yōu)良
    ,二硫化砷含量可達96%。 此外
    ,厚樸
    、黃柏、茯苓
    、山藥
    、玄參、天麻等也調(diào)供省外和出口
      甘肅省經(jīng)濟以農(nóng)
    、牧
    、石油
    、化工等較重要
    ,盛產(chǎn)瓜果、中藥及毛皮
    。農(nóng)作物以糧食作物為主 主產(chǎn)品種:家種藥材主要有當歸
    、紋黨參、大黃
    、紅嗥
    、杜仲、天麻
    、黃蓮
    、連翹、云木香等
    ;野生藥材主要有豬苓
    、九節(jié)菖蒲、黃嗥
    、丹參
    、羌活
    、赤勺、辛夷
    、何首烏
    、山茱萸、獨活
    、防風(fēng)
    、川貝母等。動物藥材主要有麝香
    、熊膽
    、豹骨等。
      福建省位于中國東南沿海
    ,東經(jīng)115°50'~120°47'
    ,北緯23°30'~28°19'。北
    、西
    、南三面 主產(chǎn)品種:主要有太子參、茯苓
    、澤瀉
    、山藥、枳殼
    、綠衣枳實
    、瓜蔞、烏梅
    、吳茱萸
    、絲瓜絡(luò)、佛手
    、四開青皮
    、桑枝等;野生藥材主要有海金沙
    、金銀花
    、香附、狗脊
    、天冬
    、防己、黃精
    、烏藥
    、金櫻子、海風(fēng)藤
    、蘭花參等
    ;海產(chǎn)藥材有海浮石
    、海螵蛸、昆布
    、海藻
    、牡蠣、玳瑁
    、海蛇等

      西藏自治區(qū)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連青海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東南與云南省相毗連
    , 主產(chǎn)品種:小草藥有燈心草、半枝蓮
    、一枝黃花
    、金錢草、地丁
    、白花蛇舌草等
    ;小花果藥有佩茄花、梅花
    、玳玳花
    、凌霄花、癟桃干
    、枳殼等
    ;小動物藥有珍珠、壁虎
    、龜板
    、鱉甲、烏梢蛇
    、龍衣
    、僵蠶
    、土鱉蟲等
    ;小礦物藥有寒水石、無名異
    、紫石英
    、赤石脂、赭石等

      貴州省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以水稻
    、油菜籽、烤煙
    、劍麻
    、咖啡
    、栓木、生漆為主
    ,栓木
    、生漆產(chǎn)量 主產(chǎn)品種:家種藥材主要有吳茱萸、杜仲
    、天麻
    、厚樸、半夏
    、白術(shù)
    、麥冬等;野生藥材主要有金銀花
    、百合
    、天冬、白及
    、黃精
    、捥佟⒗m(xù)斷
    、五倍子
    、何首烏、金果欖等
    ;動物藥材有鱉甲
    、烏梢蛇、蘄蛇
    、靈貓香等
    ;礦物藥材有朱砂、雄黃等

      遼寧省是中國重要工業(yè)基地
    ,冶金、煤炭
    、機器制造
    、化工、造船等工業(yè)發(fā)達
    ,糧食
    、花生、 主產(chǎn)品種:野生藥材主要有人參
    、細辛
    、五味子、黨參、關(guān)黃柏
    、關(guān)木通
    、威靈仙、升麻
    、刺五加
    、刺人參、淫羊藿
    、馬兜鈴
    、知母、藜蘆
    、手掌參
    、羺本、百合
    、石韋.拳參
    、糙蘇、白頭翁
    、野刺玫
    、衛(wèi)茅、山楂
    、樹舌
    、云芝、猴頭
    、獼猴桃等
    。家種藥材主要有人參、細辛
    、平貝母
    、黃嗥、桔梗
    、天麻等
    。動物藥材主要有熊膽、蛤蟆油
    、蜂房
    、蟾酥、桑螵蛸等
    ,也是全省的養(yǎng)鹿基地

      重慶市是中國西南地區(qū)和長江上游的經(jīng)濟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內(nèi)河口岸
    ,擁有汽車、 主產(chǎn)品種:家種藥材主要有杜仲
    、天麻
    、附子
    、金銀花、黨參
    、黃連
    、厚樸、黃柏
    、山茱萸
    、桔梗、玄參
    、云木香
    、白芍、白芷
    、延胡索
    ;野生藥材主要有豬苓、連翹
    、柴胡
    、蒼術(shù)、何首烏
    、細辛
    、海金沙、淫羊藿
    、太白貝母等
    ;動物藥材有麝香、僵蠶等
    、水獺肝
    、蜈蚣、熊膽
    、全蝎等

      青海省的經(jīng)濟以農(nóng)牧業(yè)為主,工業(yè)產(chǎn)品以石油
    、天然氣
    、原鹽、鹽堿化工
    、毛紡織品居重要主產(chǎn)品種:主要分布有甘草
    、旋覆花、紅花
    、枸杞子
    、蒼耳子、天仙子、車前子
    、牛蒡子
    、葶藶子、丹參
    、大戟
    、防風(fēng)、紫花地丁
    、茵陳
    、紫菀、狼毒
    、曼陀羅等
    。林中及草原主要分布有羌活、黨參
    、大黃
    、赤芍、天南星
    、黃嗥
    、升麻、地榆
    、馬尾蓮
    、黃精、南沙參
    、川貝母
    、冬蟲夏草、秦艽
    、遠志
    、沙棘、麝香
    、鹿茸等

      黑龍江省是中國木材、石油
    、大豆
    、甜菜、亞麻主要生產(chǎn)基地
    ,產(chǎn)量均居全國首位
    。黑龍江 主產(chǎn)品種:其中野生藥材主要有滿山紅、檞寄生
    、黃嗥
    、赤芍.黃芩
    、蒼術(shù)、白頭翁
    、蒲公英
    、牛蒡子
    、平貝母等
    ;種植藥材主要有人參、黃嗥
    、平貝母
    、車前子等;動物藥材主要有鹿茸
    、麝香
    、熊膽、豹骨
    、蛤蟆油等

      南海諸島是中國南海中許多島嶼、沙洲
    、礁
    、暗沙和淺灘的總稱。它們分布的范圍很廣
    。南 主產(chǎn)品種:分布有多種海洋藥材
    ,主要有海馬、海龍
    、海龜
    、玳瑁、瓦楞子
    、珍珠
    、石決明、鷓鴣菜
    、海藻等
      可以參考一下

    去川藏線旅游要注意什么
    ?有什么坑

    川藏線是很多旅行愛好者都向往的夢,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

    ,讓很多人都不敢“說走就走”
    ,也不知道有哪些事情要注意的,下面我來給大家盤點川藏線需要注意的事項
    ,以及附上一些避坑指南
    ,希望大家有一個愉快的旅程


    川藏線分為南線和北線兩條線路,南線沿途的自然風(fēng)光美最吸引人

    ,也是比較多人選擇走的路線
    ,北線也有自然風(fēng)光,風(fēng)景比較偏向寺廟和歷史人文類的
    ,海拔也比較高
    ,走的人少。其實不管走哪條路線
    高原反應(yīng)和道路狀況都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注意事項

    ??關(guān)于高反問題

    ?剛進藏的2-3天不洗頭、不洗澡

    ,因為高原溫差特別大
    ,容易著涼感冒。在高原上行動要緩慢
    ,可不要過于激動到處蹦跶哦
    ,剛開始身體會不適應(yīng),所以我們這樣做是給身體一個適應(yīng)過程

    ?到高原上不要喝酒

    ,不喝碳酸飲料,喝溫水可以緩解高反
    ,吃飯的話吃8分飽就可以了
    ,千萬不能暴飲暴食哦,不然會加重消化器官的負擔
    ,身體感到很不舒服

    ?心態(tài)很重要!到了高原地區(qū)不要害怕?lián)?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持好睡眠

    、好心態(tài)就行啦。

    ?補充維生素

    高原地區(qū)缺少維生素會容易生病
    ,所以我們最好帶上維C每天補充,或者多吃蔬菜水果

    ?進藏前半個月停止有氧運動

    ,可以更好地適應(yīng)高反。

    ?準備一瓶便攜氧氣

    沿途的商店都有賣的
    ,25塊錢左右,進入高原地區(qū)發(fā)生頭疼
    、喘氣都可能是高反現(xiàn)象
    ,感到很不舒服的話不要硬抗
    ,吸氧可以緩解。

    ??關(guān)于當?shù)仫L(fēng)俗文化

    西藏是宗教信仰很濃烈的地方

    ,去之前要了解清楚并且尊重當?shù)氐牧?xí)俗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藏族人對你伸舌頭是表示友好不是嘲笑哦

    !雙手合十是對你表示感謝~

    寺廟里不要拍照

    。西藏的很多寺廟都是不允許拍照的,寺廟外面有貼禁止拍照的標志
    ,自己要注意看
    ,例如布達拉宮內(nèi)部
    ,不要偷拍
    !萬一被抓到真的扯不清。

    在進藏旅途中沒有經(jīng)過別人的同意不要擅自拍照哦

    ,尤其是老人
    、小孩和僧人,你要拍的話提前征求別人的同意

    去寺廟不要穿裙子

    、短褲和拖鞋,不要戴帽子
    、墨鏡
    ,不然會被認為不尊重當?shù)匚幕?/p>

    西藏很多湖都是當?shù)氐氖ズ瓮娴臅r候不要拖鞋下水打鬧?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靜靜欣賞美景就好了。

    ??關(guān)于川藏線道路狀況問題

    自駕游的寶子們看過來哈

    !雖然現(xiàn)在川藏線的路相比于以前好走了
    ,但建議大家還是選擇底盤高一點的車,越野和SUV是首選
    ,租車的朋友可以優(yōu)選考慮這些車型

    出發(fā)前給車輛做個全面檢查。開車去4S店

    ,跟工作人員說你準備走川藏線
    ,讓他給你的愛車做檢查保養(yǎng)。一般是輪胎
    、備胎
    、剎車、機油和其他方面的常規(guī)檢查

    自備拖車繩和防滑鏈

    拖車繩是預(yù)防車輛拋錨了可以用得上
    ,防滑鏈真的很有必要!避免車輛打滑

    彎道減速

    過彎道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鳴笛,千萬不要彎道超車
    !在怒江72道拐長下坡路段記得要降速
    ,低速行駛,不要頻繁踩剎車制動
    ,不然容易出現(xiàn)剎車失靈的情況

    ?避坑指南

    不要輕易在昭寺八廓街買東西,90%都是假貨

    ,除了好看一無是處
    ,是真的很坑,如果你要買記得砍價
    ,不要做大冤種
    !而且是砍完價格再拿東西,不要拿了東西再砍價
    ,否則就很難砍了

    景區(qū)的牦牛不要隨意拍照,等你拍照時會突然問你收費的

    ,一般是20塊錢一張(很貴)
    ,要拍照的話對半砍價!西藏地區(qū)可能拍啥都會收費
    ,拍人收費
    、拍動物收費,甚至拍景區(qū)的石頭都可能收費……

    不要在景區(qū)買特產(chǎn)

    ,因為你買到的很可能是假的
    ,而且價格特別貴,建議在當?shù)氐拇笮统匈徺I更劃算

    如果遇到當?shù)厝似蛴懙?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尤其是小孩子,收起你的同情心
    ,至少在這個時候不合適
    ,你只要給了一個就別想走了,更不要態(tài)度強硬跟藏族人爭辯
    ,所以不理會是最正確的做法

    跟團游的寶子,下飛機后機場外面有很多黑車司機

    ,不要上他們的車
    ,他們會坐地起價
    ,而且沒有安全保障,可以直接打出租車
    ,出門在外咱要保護好自己呀

    還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事情,這里一并說說:

    ??即使是夏季走川藏線

    ,也要準備好1-2件厚外套
    因為早晚溫差非常大,真的熱的時候熱死
    ,冷的時候冷死
    ,不帶外套冷到讓你懷疑人生。

    ??防曬工作一定要做好!紫外線太強了,不涂防曬容易被曬傷

    ,選擇防曬指數(shù)50+++的防曬霜,另外帽子
    、墨鏡等這些也帶上。

    ??準備一些高熱量的零食

    沿途可以補充體力,像巧克力
    、牛肉干和壓縮餅干之類的
    ,膨化零食就算了,到了高原地區(qū)袋子會炸開?

    ??洗漱旅行套裝自己帶上

    ,西藏酒店里面的日用品是真的一言難盡,而且環(huán)境也很一般
    ,自己帶的用著放心
    。潤唇膏記得也帶上,預(yù)防嘴唇干裂

    川藏線沿途還有很多值得打卡的美食

    ,當然也不能錯過啦~

    ?康定:雪域生態(tài)耗牛肉野菌湯鍋(老城店)?人均53

    耗牛肉湯超級鮮香,感覺肉都有回甘

    !而且分量很足
    ,大眾款小料真的超nice(蒜泥+蔥花+香菜+耗油+芝麻+辣椒),等湯燒開后
    ,加半勺湯拌勻
    ,蘸著很香!

    ?新都橋:然昂卡川菜燒烤烤全羊???人均48

    這個店開了很多年了

    ,停車很方便
    ,燒烤很正宗
    ,完全吃不出腥味,湯鍋新鮮
    ,還可以吃吃川菜
    ,味道太贊啦!

    ?理塘:丁則川菜理塘菜???人均51

    這里的環(huán)境很好

    ,川菜
    、藏餐、耗牛肉湯鍋應(yīng)有盡有
    ,可以嘗到所有想吃的東西
    ,推薦小伙伴們嘗嘗“康巴牛肉蓋被”,肉的香氣充斥著酥脆的餅
    ,搭配著酥油茶
    ,有種不自覺的滿足感!

    ?魯朗:魯朗邊巴次仁農(nóng)家石鍋???人均67

    雞是藏地土雞

    ,肉質(zhì)緊實鮮美
    ,搭配著手掌參、香菇
    、枸杞
    、蓮子等等,還有別的中藥材
    ,味道很贊
    !還可以無限續(xù)甜茶、米飯
    、蔬菜哦~

    碼住這份攻略

    ,走川藏線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哦,最后還是要啰嗦一句
    ,入鄉(xiāng)隨俗
    ,記得尊重當?shù)匚幕∠M蠹叶加幸惶嗣篮玫拇ú刂脋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89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胖大海不能隨便泡,注意事項要了解
    胖大海是什么呢?它是一種保健茶品哦
    ,它的功效是可以有去火的作用
    ,特別適合肺炎啊或者是咳嗽咳痰的情況哦,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和效果
    。你知道胖大海的一些飲用禁忌嗎
    金銀花三種不同炮制法
    金銀花又名忍冬花
    、雙花
    、銀花等,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
    。其藥用可分為生藥
    、炒藥和炭藥3種,炮制不同
    ,功效也不同
    。生藥是把鮮金銀花經(jīng)過日曬、陰干等方法而獲得的干品
    。生藥味甘微苦,性寒
    ,善清利上焦和肌表之毒邪
    當歸能否長期進行服用
    當歸可以說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中藥材
    ,大家在平時就完全可以通過服用當歸來促進健康
    三七粉的服用方法有哪些
    三七粉的服用方法有哪些三七作為我們?nèi)粘3R姷囊环N中藥藥材
    ,對于我們?nèi)梭w的許多的疾病都是有著極好的治療作用的
    ,另外,三七粉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保健功效哦
    白背三七茶能治三高嗎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不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特別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尤其是偏胖
    ,缺乏鍛煉的人們都會出現(xiàn)三高的情況即高血壓
    幾道高麗參的特色保健食譜推薦
    高麗參是非常有名的中藥材,不僅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病癥入藥
    ,做成一些藥膳方
    ,而且還可以做成一些保健的食譜,這對于我們的健康是有很大補益作用的
    白術(shù)祛斑的危害是什么
    常吃山楂降血壓降血脂護血管
    山楂的食療價值非常高,山楂也叫作山里紅
    ,有很多的別稱
    。山楂是女性和老年人的最愛,是因為山楂可以幫助人們美容減肥
    ,幫助老年人保護心血管
    、抗癌防癌。山楂的食療價值非常高,而且種植范圍比較廣泛
    ,在我國的北方地區(qū)比較多見
    關(guān)于鹿茸的五種最佳吃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