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中藥常識

      肺癌晚期瓜蔞薤白半夏湯能緩解是嗎

      小七 2023-12-18 16:16:38

      肺癌晚期瓜蔞薤白半夏湯能緩解是嗎?

      肺癌是惡性腫瘤

      ,一般來說首選的治療是手術治療
      ,術后配合放化療等綜合治療手段的您說的上面的湯劑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但是最好是配合放化療等綜合治療手段的

      肺癌是惡性腫瘤

      ,一般來說首選的治療是手術治療
      ,術后配合放化療等綜合治療手段的

      宋伯杉:少陽病詳細解讀和應用

      、《傷寒論》中少陽病篇整體構架

      《傷寒論》六經(jīng)病脈證并治篇每一經(jīng)都分為表證
      、里證、本經(jīng)證、變證和類證


      在這里我僅提一下柴胡桂枝湯證
      ,作為示范性說明。

      有的人認為是太少兩感
      ,到了少陰病麻黃附子細辛湯證也說是太少兩感
      ?那么究竟是不是太少兩感呢?我們來看看《傷寒論》原著398條里并沒有這種提法
      ,那么在哪里有兩感的提法呢
      ?在傷寒例篇“凡傷于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
      。若兩感于寒而病者必死……若兩感于寒者
      ,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
      、口干
      、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
      ,即與太陰俱病
      ,則腹?jié)M、身熱
      、不欲食
      、讝語;三日少陽受之
      ,即與厥陰俱病
      ,則耳聾、囊縮而厥
      ,水漿不入
      、不知人者六日死?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要想證明古書里的觀點
      ,最好的辦法是同本求證,或者別本旁證
      ,有的人說是太陽少陽并病
      ,也有的人說是太陽少陽合病,我們來看一下原文:

      柴胡桂枝湯證:傷寒六七日
      ,發(fā)熱微惡寒
      ,支節(jié)煩疼,微嘔
      ,心下支結(jié),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146)

      太陽與少陽合病
      ,自下利者,與黃芩湯
      ;若嘔者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172)

      太陽少陽并病
      ,心下硬
      ,頭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
      、肺俞
      、肝俞,慎勿下之
      。(171)

      太陽與少陽并病
      ,頭項強痛,或眩冒
      ,時如結(jié)胸
      ,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
      、肺俞
      、肝俞,慎不可發(fā)汗
      ;發(fā)汗則譫語
      ,脈弦。五日譫語不止
      ,當刺期門
      。(142)

      可見柴胡桂枝湯證就是少陽病本經(jīng)病的表證即少陽表證。

      、少陽病的外延及少陽為樞的意義

      (一)少陽病的外延

      1.廣義少陽病方之——柴胡達原飲

      除上述少陽病的表證
      、里證、本經(jīng)證
      、變證和類證外
      ,后世的《重訂通俗傷寒論》中的柴胡達原飲證也類似于溫病學的“少陽證”。

      柴胡達原飲處方如下:柴胡40g 生枳殼10g 川樸20g 青皮10g 桔梗10g 草果10g 檳榔20g 荷葉梗 10g 黃芩20g 炙甘草6g(編者按:此為宋老師臨床常用量)

      其用于濕熱阻于膜原
      。癥見胸膈痞滿
      ,心煩懊惱,頭?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咳痰不爽
      ,間日發(fā)瘧,舌苔厚如積粉
      ,捫之糙澀
      ,脈弦滑。本方能夠宣解透達膜原之邪
      ,治療濕熱之邪彌漫三焦
      ,令人昏潰不已。

      2.廣義少陽病方之——三仁湯

      此外《溫病條辨》卷一方之三仁湯:宣暢氣機
      ,清熱利濕
      ,通利濕濁。治濕溫初起
      ,或暑濕邪在氣分證
      。癥見濕溫初起,頭痛惡寒
      ,身重疼痛
      ,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
      ,面色淡黃
      ,胸悶不饑,午后身熱
      ,狀若陰虛
      ,病難速已。其實我在臨床大多把它用于腦血管病后遺癥期
      ,其一定比活血化瘀法
      、化痰通絡法要快得多。

      本方為濕溫初起
      ,濕重熱輕之證而設
      。濕邪傷人常波及三焦而致上焦肺氣不宣,中焦脾氣不運
      ,下焦腎與膀胱氣化失常
      ,病癥繁多。本方以三仁為君藥
      ,其中杏仁苦溫宣暢上焦肺氣
      ,使氣化則濕亦化,此即宣上
      。白蔻仁芳香化濕
      ,行氣寬中,宣暢脾胃
      ,此即暢中
      。薏苡仁利濕清熱而健脾
      ,疏導下焦,使?jié)駸釓男”愣?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此即滲下
      。配伍滑石、通草
      、竹葉甘寒淡滲,利濕清熱
      ,疏導下焦
      ,使?jié)裼谐雎罚巳帪槌妓?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半夏燥濕和胃
      ,止嘔除痞,厚樸行氣化濕
      ,這兩味藥又可使寒涼之品清熱而不礙濕
      ,共為佐藥。本方藥性平和
      ,無溫燥辛散太過之弊
      ,有宣上暢中滲下、上下分消之功
      ,可使氣暢濕行
      ,暑解熱清,脾運復健
      ,三焦通暢
      ,諸癥自除。

      三仁湯配伍特點是“宣上
      、暢中
      、滲下”三法并進,以達治療目的
      。方中杏仁宣利上焦之肺氣
      ,以通調(diào)水道,白蔻仁暢中焦之脾氣以化濕行氣
      ,薏苡仁滲利下焦以利濕清熱
      ,使?jié)駸嶂皬娜狗窒?br>
      3.廣義少陽病方之——達原飲

      達原飲原名達原散,為明朝中醫(yī)吳又可所創(chuàng)
      ,載于《瘟疫論》
      。由檳榔、厚樸
      、草果
      、知母
      、芍藥、黃芩
      、甘草七味藥組成
      。用于瘟疫或瘧疾邪伏膜原,憎寒壯熱
      ,每日一至三發(fā)者
      。吳又可指出,檳榔除嶺南瘴氣
      ,厚樸破戾氣
      ,草果除伏邪,“三味協(xié)力直達其巢穴
      ,使邪氣潰敗
      ,速離膜原……以后四味,不過調(diào)和之品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边_原飲主藥應為草果與知母,這里取“草果治太陰獨勝之寒
      ,知母治陽明獨勝之熱”
      。臨床以之治濕熱中阻、樞紐失職
      ,以致寒熱起伏
      ,連日不退,胸脘痞滿
      ,嘔惡
      ,甚則便溏之夏秋季胃腸型感冒頗驗。

      尤其是柴胡達原飲證
      ,我個人認為當屬溫病學的“少陽病”
      ,特此歸類在此,權且算作是少陽病的外延吧


      (二)少陽為樞的意義

      那么何謂少陽呢
      ?少陽病提綱“少陽之為病,口苦
      ,咽干
      ,目眩也”(263),也就是說臨床上只要見到口苦
      、咽干
      、目眩的癥狀,就有用到柴胡劑的機會


      下面來看看少陽病的本經(jīng)證——小柴胡湯證 “傷寒五六日中風
      ,往來寒熱
      ,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
      ,心煩喜嘔
      ,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
      ,或腹中痛
      ,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
      ,或不渴,身有微熱
      ,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96)
      。? 傷寒中風
      ,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
      ,不必悉具


      現(xiàn)在我們用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此條文,看一下小柴胡湯為什么好使


      可見
      ,小柴胡湯在各科疾病中均有應用的機會。小柴胡湯不是萬能的
      ,但是離開小柴胡湯是萬萬不能的
      。對于少陽,有的人說是“半表半里”
      ,有的人說是氣機之“樞”
      ,我個人支持“少陽為樞”的提法。

      如果單指“半表半里”
      ,則“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胃氣因和
      ,身濈然汗出而解”豈不成了“半上半下”
      。那么何為“樞”呢?“樞”的本義為小康之家的門戶
      ,轉(zhuǎn)義為門的轉(zhuǎn)軸
      ,門軸的承臼。引申為重要的中心的部位
      ,起決定性作用的部位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樞
      ,戶樞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滴踝值渲姓f:樞
      ,木從區(qū)聲,本意門軸或者承臼


      那么人體的“樞”在哪兒呢
      ?我們在學習中醫(yī)基礎的時候,是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金生水
      ,這是一種表述方法
      ,還有一種表述方法是用五角星的表述方法。

      這兩種方法雖然能夠描述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
      ,卻不能表述中醫(yī)五大藏象的位置關系
      ,它沒有解決以下八大問題:

      中醫(yī)認為,心在上屬火
      ,腎在下屬水
      ,肝為木在左,肺為金在右
      ,脾胃為中央
      ,無極土居中(如下圖)。

      無極生太極
      ,太極生兩極
      ,腎水隨著肝氣從左側(cè)上升以濟心火,心火隨肺氣下降以溫腎水
      ,土生萬物
      ,萬物歸土,氣血如環(huán)無端
      ,周而復始
      。這就像一個車輪子一樣,脾胃是軸即為樞且脾升胃降
      ,所以脾胃為氣機之樞
      ,肝氣從左側(cè)上升,肺氣從右側(cè)下降
      ,所以與氣機升降運行最為密切的臟腑是肺與肝
      。三焦為氣血運行之通路。

      由此可見,少陽為樞
      ,涵蓋了心肝脾肺腎及三焦膜原各個臟腑的氣化功能
      ,且與脾胃肺肝關系更為密切。就像車輪一樣
      ,只有“樞”即車軸運轉(zhuǎn)流暢
      ,整個車輪才能正常運轉(zhuǎn),對于人體來說只有氣血運行流暢才不會生病
      ,所以在臨床上我們要重視這個樞


      在傷寒論里既然少陽為樞,所以就要重視少陽病
      ,更要注重調(diào)理人體樞機
      ,尤其是一些復雜的疾病,更要重視調(diào)解人體的氣機運轉(zhuǎn)
      ,正如《金匱要略》中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篇第30條“大氣一轉(zhuǎn)
      ,其氣乃散”,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在臨床上遇到疑難雜癥沒有什么好的思路的時候
      ,我就要想想這張圖來運轉(zhuǎn)氣機,往往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


      三、病案舉例

      1
      、小柴胡湯加味治療經(jīng)期熱入血室證


      劉某,女
      ,19歲
      。感冒后,面色慘白
      ,情緒低落
      ,微惡風寒,到了晚上
      ,剛剛吃過晚飯突然大哭不止
      ,還要吃大米飯,然后胡言亂語
      。舌淡暗
      ,苔白略厚,脈沉弦
      ,略不流暢


      治療:針刺章門、期門、雙內(nèi)關

      處方:小柴胡湯加生地丹皮

      柴胡20g 半夏15g 野黃芩20g 黨參15g丹皮10g 生地15g 炙甘草6g 生姜15g 大棗10g 三劑 水煎服

      患者吃完當天平穩(wěn)
      ,三劑吃完
      ,徹底痊愈。

      2
      、十棗湯合柴胡達原飲治療胸膜炎胸水壓迫性肺不張


      杜某,男
      ,80歲
      。患胸膜炎
      ,壓迫性肺不張兩月余
      。每天下午五點開始發(fā)熱38.6℃~39.6℃,在某院懷疑結(jié)核性胸膜炎
      ,用抗結(jié)核
      、抗菌治療,并反復抽胸水5000余毫升
      ,但病情未得到控制
      。患者本人堅決不相信中醫(yī)
      ,后經(jīng)老伴多次勸說加之臨近春節(jié)(臘月二十七)
      ,沒辦法才來我門診,刻下癥:患者痛苦面容
      ,面色黃暗如煙熏
      ,胸痛憋氣,厭食尤其厭食油膩
      ,口干
      ,不欲飲水,大便三四日一解
      ,軟便
      ,黏滯不爽,排而不暢
      ,小便淡黃不利
      ,綿長,不能左側(cè)臥位
      ,舌暗
      ,苔白厚膩,右脈浮大濡數(shù)
      ,左脈沉弦


      辨證:濕熱之邪阻塞三焦膜原

      處方一:十棗湯一劑 :大戟5g 甘遂5g 芫花5g 大棗10枚
      。煎湯空腹頓服。

      方二:柴胡達原飲 :柴胡40g 生枳殼10g 川樸20g 青皮10g桔梗10g 草果10g 檳榔20g 荷葉梗10g 黃芩20g 炙甘草6g 三劑
      ,水煎服


      三天后復診,患者吃完十棗湯瀉下水樣便若干
      ,脅痛
      、喘促均止,中午開始服用柴胡達原飲
      ,晚上五點鐘體溫降為37℃
      。第二天繼續(xù)服用,再吃一付柴胡達原飲
      ,吃完三付已能行走一百多步
      ,食欲好轉(zhuǎn),仍厭油
      。復診后
      ,遵馬新童老師醫(yī)囑,與小柴胡加豬苓湯六付
      ,水煎服
      。三診,六天后患者來診
      ,食欲好
      ,有精神,已能行走20分鐘
      ,因患者不愿出屋
      ,只是在屋內(nèi)活動20分鐘。又經(jīng)健脾扶正調(diào)理
      ,至今康健。

      3
      、葶藶大棗瀉肺湯合神效五苓散治療重度心衰


      劉某,女
      ,82歲
      。2015年5月14日患者兒子說他母親心衰、腦梗
      ,已經(jīng)住院兩月
      ,沒有見到效果,聽在同一個醫(yī)院住院的杜某說已經(jīng)在我這治療好了
      ,想找我去給他母親看看中醫(yī)
      ,我告訴他沒有院方的邀請我很難去,他說咱們偷偷地看吧,于是我們?nèi)ソo他母親看了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颊呱窕瑁糁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答不對題
      ,不能辨識親屬,浮腫貌
      ,腹大
      ,按之皺眉,下肢浮腫
      ,小便24小時150毫升
      ,西醫(yī)泵胺碘酮,靜點呋塞米
      ,現(xiàn)尿量500毫升24小時
      ,大便稀,日三四次
      ,舌淡暗
      ,苔略厚水潤,辨證為水飲阻滯
      ,予以葶藶大棗瀉肺湯頓服
      ,繼服神效五苓散。

      處方一:葶藶子30g 大棗20g 水煎200毫升頓服

      方二:茯苓皮30g 白術10g 澤瀉15g 豬苓10g 桂 枝10g 半夏10g 枳實10g 厚樸20g 陳皮20g 木香20g 木通6g 甘草6g 3劑
      ,水煎服


      復診,神清語利
      ,已能行走
      ,食欲好,浮腫消
      ,24小時尿量1200-1500毫升
      ,囑停用胺碘酮、硝酸甘油
      、速尿
      ,建議出院。予以真武湯


      處方:茯苓30g 白芍15g 白術15g 附子15g 干姜15g 3劑
      ,水煎服。

      三診
      ,已能在小區(qū)門口坐上半個小時
      ,腹痛愈
      ,小便1200~1600ml/24h,但現(xiàn)見目赤
      、口苦
      。上方加夏枯草6g。

      四診
      ,余證同上
      ,目赤未減,上方去夏枯草加龍膽草10g


      五診
      ,目赤愈,遂停藥觀察


      后期隨訪:2015年6月15日患者出現(xiàn)
      ,肢體顫抖,肌肉跳動(身瞤動)
      ,胡言亂語
      ,胸悶腹部稍大,24小時尿量1200至1500毫升
      。予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真武湯
      ,三劑而愈。鞏固治療再與三劑
      ,停藥觀察


      4、柴胡達原飲治療高熱昏迷


      胡某之母
      ,65歲。因感冒引起患者神志昏迷
      ,面色淡黃
      ,高熱39℃,用西藥退燒能夠暫時退下去幾小時
      ,很快又燒起來
      ,就這樣持續(xù)了50天,后轉(zhuǎn)入昏迷
      ,醫(yī)院懷疑為老年性腦病、陳舊性腦梗
      、高血壓病等等
      ,西醫(yī)用各種抗生素乃至進口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沒有明顯效果
      ,因此醫(yī)院下了四次病危通知
      。胡某是我初中同學
      ,再三打電話催我去給看看,刻下癥
      ,面色淡黃
      ,略顯浮腫,昏睡
      ,呼之不應
      ,扒開眼瞼對光反射存在,鼻飼飲食
      ,小便淡黃
      ,量可,大便三天一次
      ,泥粥樣便
      ,拔下氧氣面罩看舌苔白厚膩,脈濡略數(shù)


      辨證:濕熱之邪彌漫三焦
      ,擾亂神明

      處方:柴胡達原飲:柴胡40g 生枳殼10g 川樸20g 青皮10g 桔梗10g 草果10g 檳榔20g 荷葉梗10g 炙甘草6g 黃芩20g 三劑,水煎服


      并囑其出院
      ,家屬說天色太晚,先吃一劑藥觀察
      ,患者吃了一付藥
      ,第二天體溫下降為37.3℃,于是雇了輛救護車出院回家
      。服完其余兩劑
      ,神清,已能扶床行走
      ,后予達原飲善后
      ,十天而愈。

      5
      、小柴胡湯加梔子厚樸湯治療萎縮性胃炎
      ,胃粘膜腸上皮化生。

      李某
      ,女
      ,57歲?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颊咴诔械履翅t(yī)院檢查診為萎縮性胃炎
      ,經(jīng)中西醫(yī)治療一年余,未見好轉(zhuǎn)
      ,去北京某醫(yī)院做胃鏡
      ,病理診斷為胃粘膜腸上皮化生
      。刻下癥:面黑
      ,消瘦
      ,呃逆,噯氣頻繁
      ,情緒低落
      ,食欲差,睡眠差
      ,口干
      ,不欲飲水,胃脘脹
      ,大便成形
      ,三四天一次,小便利
      ,舌暗
      ,苔白略厚,脈沉弦


      柴胡20g 黃芩10g 生半夏30g 黨參15g 梔子10g 枳實20g 厚樸20g 茯苓15g 炙甘草6g 生姜三片 大棗四枚
      ,隨癥略作加減兩個月,體重增加
      ,病痊愈
      。隨訪四年體健。

      6
      、柴胡桂枝干姜湯加大黃芒硝治療反流性胃炎
      ,反流性食道炎。

      張某
      ,男
      ,49。胃脘脹痛5年余
      ,曾經(jīng)服用中西藥物治療
      ,也曾住院治療臨時緩解,稍食不慎
      ,即發(fā)作
      ,燒心反酸嚴重,自己喝小蘇打水
      ,伴見兩脅脹痛走竄
      ,大便少而不暢,小便利,舌略暗苔厚膩
      ,脈沉。

      柴胡20g 黃芩10g 桂枝15g 干姜10g 天花粉20g 牡蠣30g 大黃20g 芒硝10 炙甘草6g
      。六劑
      ,反酸止,胃脹差
      ,大便調(diào)
      ,前后調(diào)理一月而愈


      7
      、小柴胡合小青龍湯治療胃癌晚期患者。

      魏某
      ,男60歲
      。2012年六月來診
      ,患者經(jīng)西醫(yī)院胃鏡病理檢查診斷為胃癌晚期,已經(jīng)失去手術指征
      ,經(jīng)當?shù)乜h醫(yī)院腫瘤科主任推薦來我門診看病
      ,面黑,消瘦
      ,能進少量流食
      ,胃脘及左脅部疼痛,患者表情憂慮痛苦
      ,伴見咳嗽喘促10余年
      ,咳嗽稀白痰液,有泡沫
      ,背部肩胛間區(qū)牛皮癬
      ,奇癢難忍,睡眠差
      ,大便十余日一行
      ,量少,小便清


      柴胡20g 黃芩10g 生半夏60g 黨參15g 麻黃10g 桂枝10g 白芍10g 干姜10g 細辛10g 五味子15g 炙甘草6g 生姜60g 大棗10g


      服用六付后,已能食兩碗粥
      ,而且有食欲
      ,咳喘明顯減輕,后背牛皮癬也明顯減輕
      ,先后調(diào)理三個月停藥
      ,矚其每年春天秋天定時調(diào)理兩周,三年來體健。

      2015年6月13日定期復診照片

      另談用藥安全問題:

      為什么治療三個月停藥呢
      ?藥物本身具有偏性
      ,大毒治病十愈其六,常毒治病十愈其七
      ,無毒治病十愈其九
      ,不要做矯枉過正的事情,再者現(xiàn)在所用中藥飲片農(nóng)藥
      、化肥殘留超標
      ,再加上炮制過程中熏硫盛行,為了防止蓄積中毒
      ,所以要及時停藥
      ,如果停藥一段沒有完全好,再繼續(xù)吃幾天
      ,直至痊愈
      。此外我在臨床治療腫瘤從來不用斑蝥,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等


      8
      、大溫脾湯治療寒熱錯雜證。

      李某
      ,女
      。患者五年以來每個月發(fā)作一次嘔吐不能飲食
      ,需要輸液維持
      ,體瘦,乏力較甚
      ,伴見胃脘脹痛不能彎腰
      ,口干無津液,從來不想喝水
      ,后背如火烤
      ,肚臍流膿,奇臭無比
      ,大便頻急失控
      ,小便不暢,腿疼以兩膝蓋為重
      ,手足冷
      ,惡寒甚,夏天穿四層衣服
      ,舌紅少苔
      ,脈兩寸略浮,右關沉。予之大溫脾湯減味


      炮附子30g 干姜30g 細辛6g 大黃10g 黃芩10g 枳實10g 黃連10g 炙甘草10g
      。六劑,水煎服


      復診嘔吐止
      ,胃疼愈,但稍脹
      , 后背燒爍感減輕,臍瘡愈合
      ,大便近五天一次
      ,已成形,腿疼減輕
      ,口干依舊
      ,予之大瀉脾湯加味。

      炮附子30g 干姜30g 炙甘草30g 大黃10g 黃芩10g 枳實10g 白芍10g 茯苓10g
      。六劑
      ,水煎服,現(xiàn)在能吃米飯
      ,烙餅
      ,感覺良好。

      9
      、三仁湯治療頑固性便秘


      劉某,女
      ,45歲
      ,教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颊咦栽V便秘30年
      ,自15歲起大便15-17天排一次,量極少如羊屎
      ,自覺腹內(nèi)憋脹不適
      ,能正常飲食,小便尚利
      ,睡眠不好
      ,多亂夢,滿臉黃褐斑如生銹
      ,心情不舒暢
      ,曾用含有大黃芒硝的中藥沒有效果,服腸清茶、番瀉葉泡水
      ,開始服用幾天有效
      ,以后繼續(xù)服用沒有效果。舌略淡暗
      ,苔白厚
      ,脈沉濡,予以辨證為濕熱之邪困阻中焦膜原
      ,導致樞機不利大腸傳導功能失司
      ,排便不暢。

      處方:三仁湯:杏仁10g ?白蔻10g 炒薏仁15g 半夏10g 川樸20g 通草6g 淡竹葉6g 滑石粉30g
      。6劑
      ,水煎服。

      復診:吃藥后腹內(nèi)作響
      ,大便每天一次
      ,特別痛快,心情也好多了
      ,效不更方
      ,原方照服六劑。后健脾化濕
      ,前后調(diào)理一個月
      ,遂告痊愈。一年后
      ,在市里途中相遇
      ,她說:“我是劉某某,宋大夫還認識我嗎
      ?”她面色紅潤
      ,顏色亮麗,與以前真是判若兩人


      10
      、麥門冬湯、瓜蔞薤白半夏湯
      、大烏頭湯治療肺癌晚期


      王某,女
      ,63歲
      。西醫(yī)診斷肺癌晚期,陣發(fā)性劇烈咳嗽
      ,憋氣
      ,稍事活動喘憋嚴重
      ,有頻死感,左胸疼痛劇烈
      ,納少
      ,小便黃,大便可
      ,畏寒喜熱
      ,舌脈不詳,予以麥門冬湯加瓜蔞薤白半夏湯


      生曬參20g 麥門冬70g生半夏10g 大棗10g 大米30g 瓜蔞30g 薤白20g
      。6付,水煎服


      復診
      ,已能行走,患者家屬帶其來我門診看病
      ,咳嗽喘促憋氣明顯減輕,左胸疼痛減
      ,已能吃一碗半粥
      ,唯有肩背疼嚴重。原方12劑
      ,中午晚上服
      ,早晨服大烏頭湯。

      處方:川烏30g?(先煎3小時) 麻黃30g 黃芪30g?白芍30g 炙甘草30g 杏仁20
      。6劑
      ,水煎服。早晨服一次


      12天后復診
      ,肩背疼明顯減輕,余證皆減
      ,飲食稍可
      ,能吃一碗粥半個饅頭。

      三診
      ,予以小柴胡加桂枝加葛根湯


      柴胡20g 黃芩20g 人參20g 生半夏20g桂枝15g 白芍15g 葛根50g 炙甘草10g 茯苓15g 生姜15g 大棗10g。

      四診
      ,患者已能干簡單家務
      ,出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瓜蔞湯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癥因脈治》卷一:瓜蔞湯 2.1 處方 2.2 功能主治 2.3 瓜蔞湯的用法用量 2.4 摘錄 3 《傳信適用方》卷三引周子明方:瓜蔞湯 3.1 瓜蔞湯的別名 3.2 處方 3.3 功能主治 3.4 瓜蔞湯的用法用量 3.5 摘錄 4 《產(chǎn)科發(fā)蒙》卷四引《赤水醫(yī)案》:瓜蔞湯 4.1 處方 4.2 功能主治 4.3 瓜蔞湯的用法用量 4.4 摘錄 5 《婦人良方》卷五 5.1 瓜蔞湯的別名 5.2 組成 5.3 主治 5.4 瓜蔞湯的用法用量 5.5 附注 6 《傷寒總病論》卷三 6.1 瓜蔞湯的別名 6.2 組成 6.3 主治 6.4 瓜蔞湯的用法用量 6.5 附注 7 《濟陽綱目》卷三十三 7.1 組成 7.2 主治 7.3 瓜蔞湯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瓜蔞湯 1 拼音 guā lóu tāng

      2 《癥因脈治》卷一:瓜蔞湯

      2.1 處方

      瓜蔞仁
      、枳殼
      、青皮、蘇梗
      、桔梗

      2.2 功能主治

      感冒脅痛,表已散
      ,里氣不和作痛
      ,審知是燥痰結(jié)飲,脅痛

      2.3 瓜蔞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4 摘錄

      《癥因脈治》卷一

      3 《傳信適用方》卷三引周子明方:瓜蔞湯

      3.1 瓜蔞湯的別名

      栝樓湯

      3.2 處方

      瓜蔞1個(去皮,將瓤與子銼碎)
      ,沒藥1錢(研)
      ,甘草半兩(生,銼)

      3.3 功能主治

      五發(fā):發(fā)腦
      、發(fā)須、發(fā)眉
      、發(fā)頤
      、發(fā)背;癰疽
      ;瘭
      、痼、癌

      3.4 瓜蔞湯的用法用量

      栝樓湯(《普濟方》卷二八八)

      3.5 摘錄

      《傳信適用方》卷三引周子明方

      4 《產(chǎn)科發(fā)蒙》卷四引《赤水醫(yī)案》:瓜蔞湯

      4.1 處方

      瓜蔞仁6兩,桑白皮1錢
      ,杏仁1錢
      ,半夏1錢,桔梗1錢
      ,紫蘇子1錢
      ,枳殼1錢。

      4.2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咳嗽
      ,痰不易出
      ,左脅疼痛,內(nèi)熱氣壅
      ,不能伏枕

      4.3 瓜蔞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4.4 摘錄

      《產(chǎn)科發(fā)蒙》卷四引《赤水醫(yī)案》

      5 《婦人良方》卷五

      5.1 瓜蔞湯的別名

      栝樓湯

      5.2 組成

      枳殼4個
      ,厚樸1兩
      ,薤白1兩,瓜蔞1個
      ,桂枝1兩(有熱除此1味)

      5.3 主治

      胸痹疼痛,痰迷
      ,心膈不利

      5.4 瓜蔞湯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7升
      ,煎取4升
      ,去滓溫服。

      5.5 附注

      栝樓湯(《普濟方》卷一八七)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镀諠健酚猩雰伞?/p>

      6 《傷寒總病論》卷三

      6.1 瓜蔞湯的別名

      青竹茹湯
      、瓜竹湯

      6.2 組成

      瓜蔞根4兩(無黃脈者)
      ,淡竹茹半斤。

      6.3 主治

      病未平復后勞動
      ,致熱氣攻胸
      ,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風狀,瘥后勞復
      ,陰陽易病,卵腫疼痛
      ,手足不能動

      6.4 瓜蔞湯的用法用量

      水3升,煮1升3合
      ,去滓
      ,1日23服。溫與之

      6.5 附注

      青竹茹湯(《活人書》卷十七引《百問方》)
      、瓜竹湯(《醫(yī)學入門》卷四)。

      7 《濟陽綱目》卷三十三

      7.1 組成

      瓜蔞根(薄切
      ,炙)5兩

      7.2 主治

      消渴,小便多

      7.3 瓜蔞湯的用法用量

      以水5升
      ,煮取4升,隨意飲

      古籍中的瓜蔞湯 《藥征續(xù)編》:[卷上栝樓根]辨誤 加根字

      。不然
      ,與子相混,不可不改焉
      。又小陷胸湯
      ,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薤白半夏湯
      ,枳實薤白桂枝湯方內(nèi)
      ,...

      《嚴氏濟生方》:[五臟門肺大腸虛實論治]瀉白散 (炙)桔梗(去蘆,銼

      ,炒骨皮(去木)半夏(湯泡七次)瓜蔞子升麻杏仁(去皮尖)甘草(炙
      。各等分)上咀...

      《六因條辨》:[傷暑條辨二十六條]傷暑條辨第十二 感暑濁,交相互結(jié)

      ,胸間因而作痛
      。宜用甘遂,半夏
      ,瓜蔞以滌濁痰
      ,佐入黃連,枳
      ,桔
      ,泄熱開胸?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读驐l辨...

      《六因條辨》:[傷暑條辨二十六條]傷暑條辨第十三 瘀熱不解

      、胸肋板痛,此血結(jié)胸也
      。宜用桂枝
      、紅花、瓜蔞
      ,郁金
      、桃仁、赤芍
      、海蛤等味
      ,消而且散。若少腹硬...

      《六因條辨》:[秋燥條辨十一條]秋燥條辨第十一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92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 rel="prev"> 浙貝母有哪些特征?

      相關文章
      金銀花三種不同炮制法
      金銀花又名忍冬花
      、雙花
      、銀花等,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
      。其藥用可分為生藥
      白背三七茶能治三高嗎
      幾道高麗參的特色保健食譜推薦
      高麗參是非常有名的中藥材,不僅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病癥入藥
      ,做成一些藥膳方
      ,而且還可以做成一些保健的食譜,這對于我們的健康是有很大補益作用的
      白術祛斑的危害是什么
      白術祛斑的危害是什么說到祛斑
      ,很多人就會聯(lián)想到采取很多的方法,都是為了達到美的效果
      ,但是根據(jù)一些臨床資料顯示
      ,很多女性采用白術祛斑之后,不但沒有達到祛斑的效果
      ,而且還給臉部的皮膚帶來一些較大的傷害
      常吃山楂降血壓降血脂護血管
      山楂的食療價值非常高,山楂也叫作山里紅
      ,有很多的別稱
      。山楂是女性和老年人的最愛,是因為山楂可以幫助人們美容減肥,幫助老年人保護心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