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它在此方中的地位,如果是君藥
……
材料:干姜5克,棗(干)15克
做法:
將大棗去核,洗凈,干姜洗凈
大棗
干姜的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本草經(jīng)集注》:“秦椒為使
《本草經(jīng)疏》:“久服損陰傷目。陰虛內(nèi)熱
【配伍應(yīng)用】
配五味子,溫肺平喘
,化痰止咳。干姜辛熱溫脾、肺之寒,五味子酸溫收斂,止咳平喘,用干姜治其生痰之源,五味子以治其標,二藥相伍,一收一散配附子
, 附子辛溫太熱,其性善走,為通行十二經(jīng)脈純陽之藥,干姜氣足味厚,暖脾胃而散寒,回陽通脈以救逆,二藥伍用,回陽救逆之力倍增。古曰:“附子無干姜不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配甘草
,甘草辛溫能走能守,溫中回陽配黃連
,干姜辛熱,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痰;黃連苦寒配厚樸,厚樸干姜合用
配桂枝,桂枝辛甘溫
配半夏
配大棗
配梔子,桅子性寒味苦
配人參
【 方劑制劑 】
大建中湯(《傷寒論》) 川椒
、干姜、人參、飴糖。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痛。主治:中陽衰弱四逆湯(《傷寒論》) 附子
、干姜、甘草。功用:回陽救逆。主治:①少陰病。癥見:四肢厥逆,惡寒卷臥,嘔吐不渴,腹痛下痢,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脈象細弱。 ②太陽病誤汗亡陽。白通湯(《傷寒論》) 蔥白、干姜:附子
。功用:通陽破陰。主治:少陰病回陽救急湯(《傷寒六書》) 熟附子
五積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白芷、川芎
小青龍湯(《傷寒論》) 麻黃
…… ?? [內(nèi)容未完
,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98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 rel="prev">
雙黃連過敏的人哪些藥不能吃
下一篇:
、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