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微溫;味甘
功效養(yǎng)血滋陰
禁忌傷寒不宜用
熟地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
熟地的功效
熟地的功效主要用于補血滋潤
;益精填髓。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jīng)不調(diào);漏崩不止;肝腎陰虧;潮熱盜汗;遺精陽痿各家論述
《珍珠囊》:“大補血虛不足,通血脈
《綱目》:“填骨髓,長肌肉
,生精血,補五臟、內(nèi)傷不足,通血脈,利耳日,黑須發(fā),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經(jīng)候不調(diào),胎產(chǎn)百病?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本草從新》:“滋腎水,封填骨髓
,利血脈,補益真陰,聰耳明目,黑發(fā)烏須。又能補脾陰,止久瀉,治勞傷風(fēng)痹,陰虧發(fā)熱,干咳痰嗽,氣短喘促,胃中空虛覺餒《本草綱目》:“熟地黃填骨髓
,生精血,補五臟、通血脈,利耳目,黑須發(fā)?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醫(yī)學(xué)啟源》:“虛損血衰之人須用
,善黑須發(fā)。”《主治秘要》:“其用有五:益腎水真陰一也
,和產(chǎn)后氣血二也,去臍腹急痛三也,養(yǎng)陰退陽四也,壯水之源五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張元素:“熟地黃補腎,血衰者須用之
熟地的作用
補腎
對于補腎
強心利尿
熟地具有強心利尿的作用
,特別對于一些心臟衰弱者而言,使用熟地能夠起到強心的作用。如配合木通則利尿作用加強。抗衰老
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熟地能夠有效地防止細胞過早的老化
,加強細胞的運作能力,能使人延緩衰老,是抗衰老的最佳藥物之一降低高血壓
熟地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著很大的影響
骨髓造血
通過將熟地黃水煎劑
養(yǎng)血補虛
熟地甘溫質(zhì)潤
增強免疫力
經(jīng)過中醫(yī)論證,常使用熟地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
肝腎陰虛諸證
熟地質(zhì)潤入腎
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異常激素
用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 給予大鼠造成陰虛模型并給予熟地黃水煎劑3ml(70%濃度)灌胃,共6日,對甲亢型陰虛大鼠的體重改變,24小時飲水量及尿量
抑制血栓
熟地黃能顯著抑制肝臟出血性壞死灶及單純性壞死
。對高脂食物引起的高脂血癥熟地的中藥配伍
用熟地黃配伍的方子有很多
六味地黃丸(原名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由熟地黃、山英肉
都氣丸(《醫(yī)宗己任編》) :即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
祀菊地黃丸(《醫(yī)級》):即地黃丸加祀子
麥味地黃丸(《醫(yī)級》):即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
知柏地黃丸((醫(yī)宗金鑒》):即地黃丸加知母
、黃柏。功效滋陰降火。主治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夢遺,尺脈有力者。明目地黃丸:即六味地黃丸加當(dāng)歸
、白芍、拘祀子、菊花、白羨黎、石決明組成。功效明目,滋補肝腎歸芍地黃丸:即六味地黃丸加當(dāng)歸
左歸飲(《景岳全書》):由熟地
、山藥、祀子、山茱英、獲荃、炙甘草組成。功效養(yǎng)陰補腎。主治腰酸遺泄、盜汗、舌燥咽干、口渴欲飲、舌光紅、脈細數(shù)等真陰不足的病證。大補陰丸(原名大補丸)(《丹溪心法》): 由熟地黃
、龜版、知母、黃柏,加豬脊髓蒸熟,煉蜜為丸。功效滋陰降火。主治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的病證。虎潛丸(《丹溪心法》):由熟地黃
、龜版、虎骨熟地的副作用
功效再強大的藥物
,都是有副作用的。所以,我們在食用熟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其擁有的副作用,判斷自身是否適合服用。熟地的副作用主要為一點,即是過敏反應(yīng)
。因為熟地中含多種糖類物質(zhì),因其用酒制,偶有病人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yīng)熟地的食用方法
地黃飲
材料:
熟地黃15克
做法:
水煎30~60分鐘,取汁
八珍湯
材料:
熟地黃15克
做法:
將以上藥物一同放入砂鍋
特點:
此湯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
首烏地黃粥
材料:
熟地黃15克,制何首烏(炮制后的何首烏)10 克
做法:
先將熟地黃
三才燉雞湯
材料:熟地黃30克
做法:
一同放入雞腹中
熟地?zé)跖H?/strong>
材料:
熟地黃30克
做法:
將幾味一同放入鍋中
熟地茶
材料:
熟地黃
做法: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粗末包入紗布中
熟地酒
材料:
熟地黃100克
,胡麻仁50克,薏苡仁20克,低度白酒800毫升。做法:
將上述三味藥物研磨后包入紗布中
熟地豬蹄煲
材料:
豬蹄500克,油菜100克
做法:
(1)油菜從中間順長剖開
(2)沙鍋內(nèi)放入清湯
、料酒,下入藥包燒開,下入豬蹄塊、蔥段、姜片燒開,煲至豬蹄熟爛,揀出蔥、姜、藥包用。(3)下入油菜
、精鹽燒開,燉至熟爛,加味精、胡椒粉,淋入芝麻油即成。熟地羊肉湯
材料:
羊肉(瘦)700克、熟地黃30克
、當(dāng)歸15克、黃芪30克、棗(干)10克、姜10克。做法:
(1)將洗凈的羊肉切成小塊
,用開水焯一下,除去血沫。(2)羊肉塊放入盛有適量清水的鍋內(nèi)
(3)放入大棗,加入糖
、鹽、雞精、味精,攪拌均勻,再用文火煮十五分鐘左右即可。巴戟熟地酒
材料:
巴戟天60g
、熟地黃45g、枸杞子30g、制附子20g、甘菊花60g、蜀椒30g、醇酒1500ml。做法:
(1)將上述6味藥材一起搗為粗末
,放入干凈的器皿中。(2)倒入醇酒浸泡
,密封。(3)3
、5日后開取,過濾去渣用。熟地的注意事項
熟地的禁忌
炮制煎煮不可見銅鐵器
《雷公炮制藥性解》云:“采得生地黃
,去白皮,磁鍋上柳木甑蒸之,攤令氣歇,拌酒,再蒸服食忌蘿卜、三白、諸血等
《本草品匯精要》記載:忌蘿卜
、蔥白、韭白、薤白?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傷寒家不宜用
傷寒之病,邪從外入,宜疏散而不宜滋補
脾虛痰多氣郁之人慎服
熟地黃味甘
生地和熟地的區(qū)別
地黃可分為生地和熟地兩種,《本草綱目》載:“地黃生則大寒
(1)生地黃甘,苦,寒
(2)熟地黃甘
熟地黃是生地黃用黃酒拌悶
,曬蒸的復(fù)制品,所以功效有別,生的多用于清熱滋陰,熟的多用于養(yǎng)血補腎。1、熟地味甘性微溫
,歸肝腎經(jīng),藥用部位是塊根。具有補血養(yǎng)陰、填精益髓的功效和作用。熟地黃的作用和功效是滋陰,補血
熟地黃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根
,通常以酒、砂仁、陳皮為輔料,經(jīng)反復(fù)蒸曬而成,內(nèi)外色黑、油潤,質(zhì)地柔軟粘膩。其味甘、性微溫,入于心、肝、腎經(jīng),為補血生精、滋陰補腎退熱之要藥,也是最為常用的藥食兩用中藥之一。因其可以治療或調(diào)理因為血虛引起的面色萎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