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二十四首
治耳聾方∶生地黃(極粗大者長一寸半) 杏仁(七枚
上五味
治勞聾
上二十三味,搗篩煉蜜和為丸如梧子大
又方∶蓖麻(五分) 杏仁(一兩
上十二味
又湯方∶磁石(四兩) 牡荊子(二兩一云牡蠣) 石菖蒲(三兩) 山茱萸(二兩) 芎 (二兩) 茯神(二兩) 白芷(二兩) 枳實(二兩
上十四味
三劑后著散
又散方∶石菖蒲(二兩) 山茱萸(二兩) 磁石(四兩) 土瓜根(二兩) 白蘞(二兩) 牡丹皮(二兩) 牛膝(二兩)
上七味,搗篩為散
又方∶硫黃 雌黃(一云雄黃)
上二味,等分
又方∶以童子尿灌耳中三四度
,瘥。赤膏主耳聾齒痛方∶丹參(五兩) 蜀椒(二升) 大黃(一兩) 白術(shù)(一兩) 大附子(十枚
,炮,去皮) 細辛(一兩) 干姜(二兩) 巴豆(十枚,去皮) 桂心(四寸) 芎 (一兩)上十味
,切,以淳苦酒漬一宿,納成煎豬膏三斤,著火上。煎三上三下,藥成去滓,可服可摩。耳聾者綿裹膏納耳中,齒冷痛著齒間,諸痛皆摩。若腹中有病,以酒和服如棗許大咽治二十年聾方∶成煎雞肪(五兩) 桂心 野葛(各半兩)
上三味
治 耳出膿汁方∶礬石(三兩
,燒) 龍骨(一兩) 黃連(一兩) 烏賊魚骨(一兩)上四味
,下篩,取如棗核大,綿裹塞耳,日三易。(一方用赤石脂,無龍骨)治底耳方∶礬石(燒之) 石鹽(末之)上二味,先以紙繩 之
,展卻汁令干,以鹽末粉耳中令通,次下礬石末,粉上須臾臥勿起,日再。治耳疼痛方∶附子(炮
,去皮) 菖蒲上二味
,等分裹塞之。治蟲入耳方∶末蜀椒一撮
,納半升酢中灌之,行二十步。蟲出瘥。治百蟲入耳方∶搗韭汁
,灌之耳中立出。又方∶灌蔥涕,須臾蟲出瘥
又方∶以木葉裹鹽炙令熱
又方∶姜汁滴耳中
治蚰蜒入耳方∶牛乳灌之
,蚰蜒自出。若入腹者,空腹服酢酪一升。不出更服。仍以和面燒餅,乘熱坐上
,須臾出。又方∶以油灌之
。又方∶灌驢乳于耳中
,即變成水入腹。飲之即瘥。又方∶桃葉汁灌之
。又方∶打銅碗于耳邊。
又方∶炒胡麻以布袋盛枕頭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天籠的別名5出處6穴名解7所屬部位8天窗穴的定位9取法10穴位解剖 10.1層次解剖10.2穴區(qū)神經(jīng)、血管 11天窗穴的功效與作用12主治病癥13刺灸法 13.1刺法13.2灸法 14配伍15文獻摘要16研究進展17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天籠 1拼音 tiān lóng
2英文參考 Tiānchuāng SI16 [中國針灸學詞典]
3概述 天籠為經(jīng)穴別名
,即天窗穴[1]。出《循經(jīng)考穴篇》。穴位 天窗 漢語拼音 Tianchuang 羅馬拼音 Tienchuang 美國英譯名 Celestial Window 各
國
代
號 中國 SI16 日本 16 法
國 莫蘭特氏 IG16 富耶氏 德國 D?16 英國 Si16 美國 SI16
天窗為經(jīng)穴名(Tiānchuāng SI16)[2]
。出《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氣穴論》。別名窗籠4天籠的別名 窗籠(《針灸甲乙經(jīng)》)
5出處 《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本輸》:三次脈
6穴名解 天即天空
天,指頭
7所屬部位 頸[4]
8天窗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天窗穴在頸外側(cè)部
天窗穴位于頸側(cè)
一說天窗穴“在風池
天窗穴位于頸部
天窗穴在手太陽小腸經(jīng)中的位置
天窗穴的位置
天窗穴的位置(手太陽小腸經(jīng))
天窗穴的位置(肌肉)
天窗穴的位置(骨骼)
9取法 正坐或平臥位
天窗穴位于頸部,橫平喉結(jié)
正坐或平臥位
,平甲狀軟骨與舌骨肌之間的廉泉穴,于胸鎖乳突肌后緣處取穴[8]。天窗穴與人迎、扶突均橫平喉結(jié),三者的位置關(guān)系為:胸鎖乳突肌前緣處為人迎,后緣處為天窗10穴位解剖 天窗穴下為皮膚
皮膚→皮下組織→肩胛提肌[6]
。
布有頸皮神經(jīng)
,當耳大神經(jīng)叢的發(fā)出部;并有頸升動脈通過[7]。11天窗穴的功效與作用 天窗穴有熄風寧神
,利咽聰耳的作用。天窗穴有通竅聰耳
,清利咽喉作用[2]。12主治病癥 天窗穴主治耳鳴,耳聾
,咽喉腫痛,頸項強痛,癮疹,癲狂,頸項強直作痛,甲狀腺腫,頸痛,癭腫,腮腺炎天窗穴主治耳鳴
、耳聾、咽喉腫痛、頸項強痛、暴喑、癮疹、癲狂[6]。天窗穴主要用于頸
、頰、耳、咽疾患等:如咽喉腫痛、頸項強直作痛、甲狀腺腫、頸痛、癭腫、腮腺炎、耳聾、耳鳴、中風口噤、暴瘖、喉痹、扁桃體炎等[2]。天窗穴主治咽喉腫痛,頸項強直作痛
天窗穴主治頭痛,中風口噤
五官科系統(tǒng)疾病:耳聾
,耳鳴,咽喉炎,失語;精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其它:甲狀腺腫大
,肩關(guān)節(jié)周圍炎等。13刺灸法
直刺0.5~1寸[7]
,局部酸脹,針感可向耳部咽喉部擴散。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7]
艾炷灸3~5壯
14配伍 天窗穴配風池
天窗穴配人中
天窗穴配外關(guān)、聽宮治耳聾、耳鳴[2]
天窗配外關(guān)
天窗配翳風
天窗穴配間使
天窗配合谷、少商
天窗配天容
15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jīng)》:頰腫痛,天窗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狂邪鬼語
《千金翼方》:頭痛癮疹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jīng)》:治耳鳴聾無所聞。
《針灸大成》:主痔瘺
《類經(jīng)圖翼》:頸癭腫痛
16研究進展
中醫(yī)四大經(jīng)典指的是中醫(yī)發(fā)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
《脈經(jīng)》全書共十卷,九十七篇
《千金翼方》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book/912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千金翼方卷第十一·小兒,鼻病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