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曰:診法何如?
岐伯對曰:診法常以平旦
切脈動靜
夫脈者,血之府也
。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shù)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夫精明五色者
五藏者
岐伯曰:反四時者
帝曰:脈其四時動奈何
岐伯曰:請言其與天運轉(zhuǎn)大也
是知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
,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甚飽則夢予,甚饑則夢?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是故持脈有道
,虛靜為保。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余;秋日下膚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
;其軟而散者,當消環(huán)自己。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血;其軟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今不復散發(fā)也。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其軟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帝曰:診得心脈而急
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
帝曰:何以言之?
岐伯曰:心為牡藏
,小腸為之使,故曰少腹當有形也。帝曰:診得胃脈
岐伯曰:胃脈實則脹
帝曰:病成而變何謂?
岐伯曰:風成為寒熱
帝曰:諸癰腫筋攣骨痛
岐伯曰:此寒氣之腫,八風之變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此四時之病,以其勝治之愈也
帝曰:有故病五藏發(fā)動,因傷脈色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
尺內(nèi)兩傍
粗大者
一、診法常以平旦和持脈為大法
,因脈搏與周圍環(huán)境以及飲食后均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