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延年益壽作用的中藥有很多
,歷代本草及醫(yī)家著述均有所記載1、人參 味甘微苦
人參一味煎湯
人參切成飲片
近代研究證明
,人參可調節(jié)網狀內皮系統(tǒng)功能,其所含人參皂甙,確實具有抗衰老作用。2
、黃芪 味甘,性微溫。本品可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利水消腫,補益五臟近代研究表明
3
將白茯苓磨成細粉
清代宮廷中,曾把茯苓制成茯苓餅
近代研究證明
4
《薩謙齋經驗方》載有山藥粥
,即用干山藥片45~60g(或鮮山藥100~120g,洗凈切片),粳米60~90g同煮粥。此粥四季可食,早晚均可用近代研究證明
5
薏苡仁是一味可作雜糧食用的中藥
,用薏苡仁煮飯和煮粥。歷代均有記載,沿用至今。將薏苡仁洗凈,與粳米同煮成粥,也可單味薏苡仁煮粥,具有健脾胃,利水濕,抗癌腫之作用。中老年人經常服用,很有益處。近代研究證明,薏苡仁含有豐富的碳水化物
、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薏苡素、薏苡醇,以及各種氨基酸。藥理試驗發(fā)現其對癌細胞有阻止生長和傷害作用。由于其藥性緩和,味甘淡而無毒,故成為大眾喜愛的保健佳品。1、熟地 味甘
、性微溫《千金要方》載有熟地膏
,即將熟地30og,煎熬三次,分次過濾去滓,合并濾液,兌白蜜適量,熬煉成膏,裝瓶藏之。每服二湯匙(約9~15g)日服1~2次,白開水送服。對血虛、腎精不足者,可起到養(yǎng)血滋陰,益腎添精的作用。近代研究
,本品有很好的強心、利尿、降血糖作用。2、何首烏 味苦甘澀
,性溫。《開寶本草》謂其:“益氣血,黑髭鬢,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本品具有補益精血,澀精止遺,補益肝腎的作用。明代醫(yī)家李中梓云:“何首烏老年尤為要藥,久服令人延年?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何首烏一般多為丸、散
、煎劑所用近代研究結果認為
3
、龍眼肉 味甘,性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清代養(yǎng)生家曹庭棟在其所著的《老老恒言》中
,有龍眼肉粥。即龍眼肉15g,紅棗10g近代科學研究證明
4
本品單服
近代研究
5
紫河車可單味服用
近代實驗研究及臨床實踐證明
1、枸杞子 味甘
《太平圣惠方》載有枸杞粥,用枸杞子30g,粳米60g
近代研究
,枸杞子含有甜菜堿、胡蘿卜素、硫胺、核黃素、煙酸、抗壞血酸2
《太平圣惠方》載有服萎蕤法:“二月九日,采萎蕤根切碎一石
近代研究證明
,本品有降血糖作用及強心作用,對于輸尿病患者、心悸患者,有一定作用,本品補而不膩,凡津液不足之癥,皆可應用;但胃部脹滿,濕痰盛者,應慎用或忌用。3
、黃精 味甘,性平?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太平圣惠方》載有取黃精法
近代研究證明
,黃精具有降壓作用,對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及肝臟脂肪浸潤也有一定效果。所以,常吃黃柏,對肺氣虛患者有益,還能防止一些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4、桑椹 味苦
,性寒。《本草拾遺》云:“利五臟、關節(jié),通血氣。久服不饑……變白不老”?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將桑椹水煎
,過濾去滓,裝于陶瓷器皿中,文火熬成膏,兌適量白蜜,貯存于瓶中。日服二次。每次9~15g(約一、二湯匙),溫開水調服近代藥理研究證明:桑椹的成分含有葡萄糖、果糖
5
近代研究證明:女貞子的果皮中含三萜類物質
,如齊墩果醇酸、右旋甘露醇1、菟絲子 味甘
《太平圣惠方》載有服菟絲法,云:“服之令人光澤
2
單味鹿茸可沖服,亦可燉服
近代科學研究證明:鹿茸含鹿茸精
3
本品單味服用,可以水煎
近代研究證明:肉蓯蓉含有列當素
4
、杜仲 味甘,性溫?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近代科學研究證明:杜仲含有杜仲酸,為異戊己烯的聚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