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部常見病是肱骨上髁炎和尺骨鷹嘴滑囊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稱橈側伸腕肌腱勞損
【解剖生理】
橈側伸腕肌位于前臂背面
【病因病理】
本病的發(fā)生多由于前臂長期反復的旋轉活動
【臨床表現(xiàn)與診斷】
(一)臨床表現(xiàn)
1
2、初期常感覺傷肢疼痛乏力
(二)診斷
1
2、肱骨外上髁炎試驗(先讓病人屈肘
、屈腕、屈指,前臂旋前3
4
【治療】
(一)按摩治療
1
2、施術部位 傷肢肘部及前臂背面橈側
3
4
、施術手法 滾、揉、搓、動、撥、理。5、時間及刺激量 每次治療十五到二十分鐘
,慢性每日1次,急性隔日或3日1次;以中等刺激量為宜。6
、手法操作(分以下步驟)1)撫摩滾揉松筋法 病人取坐位。術者立于傷側
,用一手托起前臂,另手掌或大魚際撫摩損傷局部及其上下2分鐘;繼之,用小魚際部滾揉前臂伸腕肌及肱骨外上髁部數(shù)分鐘,以達到松筋之目的。(2)搓擦肘部散瘀法 緊接上法。術者滾揉之手改為用大魚際搓或掌擦肱橈關節(jié)部
,以熱感為度,可達到活血散瘀之目的。(3)回旋伸肘頂推法 接上法
。術者用一手握拿傷肢肘部(拇指按壓痛點近端,余四指放于肘內(nèi)側),另手握拿傷肢腕部(拇指置于橈骨莖突部側面,余四指放于掌面)。然后,將傷肘屈曲,前臂充分內(nèi)旋(4)彈撥推理舒筋法 接上法
。術者一手握傷肢腕部,將肘關節(jié)屈曲至最大限度,另手拇指用力按壓肱骨外上髁前上部,在伸直肘關節(jié)的同時推至橈骨小頭前上面,沿橈骨小頭外緣向后彈撥伸腕肌腱起點數(shù)次;而后,隨著肘關節(jié)的伸屈活動自下向上推理該處筋肉組織數(shù)次,以達到舒筋之目的。(5)按摩俞穴痛點法 按壓缺盆
、肩偶、撥肩繆、極泉和上臂橈神經(jīng)點,揉壓曲池、外關及合谷穴各零點五到一分鐘。急性傷,施手法后肘部制動1周。(二)熱醋浴
食醋一千克
,放入搪瓷盆內(nèi)燒開后,先熏后洗傷處,每日2次,每次二十五分鐘。有條件者,可作醋離子導入療法。(三)封閉療法
用強的松龍二十五毫克加百分之二普魯卡因6毫升
,作痛點封閉。每周1次,3到5次為1療程。(四)外科手術松解
非手術療法無效,且癥狀嚴重者
,應考慮手術松解療法。肱骨內(nèi)上髁炎
【病因】
多因腕關節(jié)背伸
【臨床表現(xiàn)與診斷】
1、一般無急性受傷史
,多緩慢發(fā)病。2、早期常表現(xiàn)為肘內(nèi)側疼痛或酸痛不適
,重復損傷動作時疼痛加重,休息后則疼痛減輕。以后逐漸發(fā)展為肱骨內(nèi)上髁部持續(xù)性疼痛,肘關節(jié)不能充分伸展或過屈,傷肢酸軟,屈腕無力,小指、無名指可出現(xiàn)間歇性麻木感。3、檢查可見損傷局部輕微腫脹
,肘內(nèi)側可觸及鈍厚或粗硬之肌腱握拳抗阻力屈腕試驗
4
【治療】
(一)按摩治療
1
2
3
4、施術手法 推
5、時間與刺激量 每次治療二十分鐘左右
6
(1)推滾前臂活血法 病人仰臥位
(2)揉搓局部散瘀法 病人仰臥位
(3)推按伸屈回旋法 病人仍取仰臥位。術者用一手拇指按壓于肘內(nèi)側疼痛部位
(4)旋臂過伸理筋法 病人取坐位
(5)按摩俞穴鎮(zhèn)痛關節(jié),中指撥極泉
(二)其它療法
同肱骨外上髁炎
尺骨鷹嘴滑囊炎
在肘部
【病因病理】
常因碰撞或反復的摩擦等機械刺激和經(jīng)常的微細損傷,而引起急
【臨床表現(xiàn)與診斷】
1
2
3、X線檢查 可提示肘后部筋肉組織腫大陰影
,滑囊鈣化時,有密度增加區(qū)。【治療】
1、急性“損傷性”滑炎 癥狀較重者
,外敷滑囊炎散。將肘關節(jié)屈曲,前臂旋后,腕關節(jié)背伸位固定2到3周。2、慢性滑囊炎 手法治療有一定效果
,但應配合中藥熏洗。按摩手法,可參考肱骨外上髁炎,或在病變部位由下而上施術“推揉捏拿滾擦法”十五分鐘左右。3、中藥治療
(1)滑囊炎散
組成 穿山甲三十克
功效 軟堅散結,利水消腫
制法與用法 藥共為細末
(2)熏洗藥
組成 伸筋草
功效 有滑利關節(jié)
,溫經(jīng)通絡,活血祛風作用。適用于四肢損傷。方法 把上藥放入瓷器內(nèi)
,煮沸后熏洗傷處。每次二十五分鐘,每日2次,每療程1周。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book/940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