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茶撞上酒竟能調(diào)配出如此美妙滋味
小小茶農(nóng)
2023-11-16 18:33:13
當茶撞上酒竟能調(diào)配出如此美妙滋味
茶和酒都是深受許多人喜愛的飲品
,都有各自的族群。有人愛茶,也有人愛酒
,有人說茶
養(yǎng)生 ,酒傷身
,也有人說茶苦澀
,酒醇香
。茶和酒看起來是兩個完全不同
,甚至有點兒相互排斥的飲品
。當茶撞上酒,你能想象會是什么滋味嗎?茶就像一位溫婉的女子
,而酒則如烈性的少年
,不過并不是什么茶都能夠與酒搭配喝的。說到茶中最具融合性的
,就非
紅茶莫屬了
。紅茶有一個發(fā)酵的程序,這會減少茶多酚和單寧酸
,但是卻產(chǎn)生了茶黃素
、茶紅素等芳香物質(zhì),因此會紅茶少些苦澀
,多些香醇
,用來調(diào)配自然是極好的,西方人大多喜愛喝調(diào)配茶
,這也應該是紅茶深受他們喜歡的原因之一吧
。
現(xiàn)在正值冬季
,剛好也適宜喝些紅茶,除了清飲
,我們還常會在紅茶里加入牛奶
、蜂蜜或者檸檬汁來調(diào)配,不過這都是比較小清新的喝法
,想要來點兒更刺激的口感
,不妨試試在里面加些酒,絕對會驚艷你的味蕾
。

可以和紅茶進行調(diào)配的酒種類繁多
,一般有威士忌,萊姆酒
、蘭姆酒
、白蘭地、紅葡萄酒等
。當茶撞上酒
,是可以調(diào)配出很多美妙滋味的!
有人說在冬天吃雪糕才夠勁,對于喜歡追求這種刺激感的人來說
,不妨試試【絕對冰茶】
。
【絕對冰茶】
材料:1份絕對伏特加、2份冰紅茶(或冰檸檬茶
,或接骨木花茶)
方法:把以上所有原料倒入裝滿冰塊的長飲杯
,輕輕攪拌,擠一點檸檬皮汁
,即可享用
。
當然冬天,大多人應該還是偏愛熱飲
,天冷的時候
,來一杯【漿果茶】吧,絕對會讓你有暖暖的滿足感
。
【漿果茶】
材料:
1.紅茶(大吉嶺
、阿薩姆或
祁門紅茶)--5克
2.熱水--300毫升
3.漿果(草莓、藍莓
、山莓之類的)--適量
4.白蘭地--60毫升
5.砂糖或蜂蜜--適量
做法:
1.把白蘭地灑漿果上
,再撒上蜂蜜或砂糖,用微波爐加熱30秒
。
2.用熱水沖泡濃紅茶
3.把1放入碗中
,把2倒入即可
(小tip:如果不使用微波爐、需要把漿果輕輕搗爛)。
曾經(jīng)有一部火遍亞洲的韓劇叫冬季戀歌
,在冬天想要追求浪漫情調(diào)的人
,千萬不要錯過【皇家紅茶】。
【皇家紅茶】
材料:紅茶
、方糖
、白蘭地
做法1、先泡好一壺熱紅茶
,泡好后倒入茶杯
,杯上擺入一支前面帶支勾的小匙,然后在小匙上放一顆方糖;
2
、將白蘭地淋在方糖上
,使之充分吸收。最好選用酒精濃度較高的白蘭地
,才能順利完成下一個步驟;
3
、在方糖上點火,使白蘭地徐徐燃燒
,讓方糖隨之熔溶
,待白蘭地的酒精完全揮發(fā)后,把糖料用小匙放入茶杯內(nèi)攪拌均勻
。
這是一道極其適合在寒冬享用茶品
,燃燒后白蘭地的芬芳酒香,越發(fā)勾出了紅茶的香醇
,而方糖燃燒后的焦甜味讓空氣也香甜了
。
小tip:在白蘭地燃燒時,可將室內(nèi)的燈光部分熄滅
,享受它藍色熒熒火焰和搖曳燃燒時所散發(fā)出的香氣,浪漫至極
。
?
看完后是不是想躍躍欲試了呢?不過需要注意酒后一般都會心跳加快
,血液循環(huán)加快,而喝茶同樣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對于血氣不通的人是好事
,不過兩者相兌,對心臟承受能力較弱的人可能就有些不堪重負了
,適不適合飲用還要因人而異
。
酒逢知己千杯少,品茶品味品人生
自從喜歡上喝茶
,我也就常常想著茶這個東西。也不知道是我的生活節(jié)奏的改變使我愛上了喝茶
,還是因為愛上喝茶改變了我生活的節(jié)奏
,總之
,我現(xiàn)在的生活和過去有了大大的不同。
過去
,我腳步匆忙
,心也很容易煩躁,意識混亂
,做事左右搖擺
。而今,怎么說自我感覺也是有了很大的進步
。氣定神閑還不能夠
,但動輒焦躁郁悶也不那么容易了,在寫文應該就有這個好處
,逼自己思考
,不知不覺進步著。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
,但我們中國還是茶的故鄉(xiāng)
,茶的發(fā)源地呢,這承載著中華民族文明智慧理想信念等等的如此美妙神奇的兩樣東西
,即使我沒有能力道盡它們飽含的深意
,還是想將自己一點點的心得記錄筆端。
酒和茶是那樣的不同
。
酒性烈味辣
,它總是那么奔放熱烈充滿激情,它是向外發(fā)散的
,宣泄釋放
,喜歡熱鬧。
茶性儉味甘
,它總是如此平和從容具有理性
,它是向內(nèi)收斂的,含蓄溫潤
,喜歡寧靜
。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喝酒時一人多么無趣
,如果沒人陪
,邀月和影共起舞那才有那么一點點意思,但畢竟不如晚來天欲雪,圍著紅泥小火爐
,問道“老哥
,一起來一杯?”來得舒坦愜意。當然酒更是豪放灑脫無畏的
,君不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君莫忘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如果說酒是人中豪杰
,那么茶呢?
茶最喜歡與書卷相伴
,與自我的靈相通
。唐盧仝在《七碗茶歌》中寫到: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fā)輕汗
,平生不平事
,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
喝茶的過程就是自我疏解通透的過程
,怪不得詩人僧家最愛喝茶,而茶的儉樸
、清淡
、和靜、恰如溫和謙遜
,寧靜淡泊的謙謙君子。所以若酒為人中豪杰
,茶當是人中君子
。
茶酒本性如此不同,然酒喝得再熱烈豪放
,只求得一個知己
,酒逢知己千杯少。煮茶敬茶品茶再從容,最終悟的還是一個道
。尋得知己為真情
,悟得一道為真理,所以喝酒品茶皆為求真
,殊路而同歸
。
人和人性格迥異,但如果道想通
,既可以組成完美的家庭
,也可以結為金蘭之交。國之外交也一樣
,志同道合
,酒與茶就可兼容。
而今天我最想說的是:讓酒性與茶性在個人體內(nèi)有機的融合達成和諧
,這是我想追求的
。我想具備像酒一樣的胸襟,熱烈豪放豁達
,面對挫折困境時
,可以是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那樣放得下
,與人相處時熱心不計較
,存真性情。做事時有像茶一樣的品格
,精行儉德
,從容淡定,慢品細琢
,踏踏實實
,在平凡之路上逐漸走向卓越!
形容茶味道的詩句
1. 關于茶的味道的詩句
關于茶的味道的詩句 1.茶的味道的詩詞
1、散誕向陽眠
。
將閑敵地仙
。詩情茶助爽。
藥力酒能宣
。2
、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
。
3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4
、時看蟹目濺
,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
,餑恐生煙翠
。5、香分花上露
,水吸石中泉
。
6、武夷春暖月初圓
,采摘新芽獻地仙
。 7、秀萃明湖游目客來過溪處
,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時
。
8、兀兀醉翁情
,欲借斗杓共酌杯9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
何人書破蒲葵扇
。記著南塘移樹時10、見月連宵坐
。
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藥氣。
籠暖焙茶煙
。11
、延英引對碧衣郎。
江硯宣毫各別床
。天子下簾親考試
。
宮人手里過茶湯。 12
、千秋同俯仰
,唯青山不老,如見故人
。
13
、茶敬客來茶當酒,云山云去云作車
。
2.描寫茶味道的古詩
宋代蘇軾 《汲江煎茶》活水還須活火烹
,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
,小杓分江入夜瓶
。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
枯腸未晚禁三碗
,生聽荒城長短更。 盧仝
,自號玉川子
,愛茶成癖,被后人尊為茶中亞圣
,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即《飲茶歌》是他在品嘗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后的即興之作
,是一首著名的詠茶的七言古詩: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
口云諫議送書信
,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
,手閱月團三百片
。
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
。 天子須嘗陽羨茶
,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
,先春抽出黃金芽
。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
至尊之余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
,紗帽籠頭自煎吃
。 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
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
七碗吃不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
,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
,到頭還得蘇息否
?(月團喻指茶餅) 該詩又稱《七碗茶詩》。它以神逸的筆墨
,描寫了飲茶的好處
,為世人稱奇。
詩中描述詩人關閉柴門
,獨自煎茶品嘗
,茶湯明亮清澈,精華浮于碗面
。碧云般的熱氣裊裊而上
,吹也吹不散。
詩人剛飲一碗
,便覺喉舌生潤
,干渴頓解; 兩碗下肚
,胸中孤寂消失
;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
,滿腹文字油然而生
; 四碗飲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
;平生不快樂的事情
,隨著毛孔散發(fā)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
,渾身都感到輕松
、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
,仿佛進入了仙境
;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這時只覺兩膠 生出習習清風
,飄飄然
,悠悠地飛上了青天
,“蓬萊山,在何處
?”詩人要乘此清風而去
! 優(yōu)美的詩句,高雅的立意
,深受歷代文人的喜愛。 詩人把茶餅比喻為月
,于是后代詩作反復摹擬其意
。
如蘇武的“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懊髟聛硗队翊ㄗ樱屣L吹破武林春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特別是“唯有兩 習習清風生”一句,文人尤愛引用
,梅堯臣“亦欲清風生兩
,以教吹去月輪旁?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北R仝的號玉川子
,也因而為人們津津樂道。
陳繼儒“山中日月試新泉
,君合前身老玉川
。” 《七碗茶詩》在描繪飲茶好處之時
,同時對帝王們憑借顯赫權勢為所欲為的驕橫也作了巧妙的諷刺:“天子欲嘗陽羨茶
,百草不放先開花”,既把貢茶采制的季節(jié)(在百花開放之前采摘)烘托顯示出來
,又把帝王凌駕一切的囂張之勢暗示出來
。
齊已的《詠茶十二韻》是一首優(yōu)美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
,功先百草成
。
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 出處春無雁
,收時谷有鶯。
封題從澤國
,貢獻入秦京
。 嗅覺精新極
,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
,摘繞蜀山明
。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
。
角開香滿室
,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
,閑思異果平
。
松黃干旋泛,云母滑隨傾
。 頗貴高人寄
,尤宜別柜盛。
曾尋修事法
,妙盡陸先生. 齊己名德生
,姓胡氏,潭之益陽人
,出家大溈山同慶寺
,復棲衡岳東林,自號衡岳沙門
。 這首五言排律的茶詩共有十二聯(lián)
。
前二聯(lián)首先介紹了百草之靈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聯(lián)分別描繪了茶的生長
、采摘
、入貢、功效
、烹煮
、寄贈等一系列茶事,語言上的對仗堪稱一絕
,除首尾二聯(lián)外
,每聯(lián)上下兩句都對仗工整,極顯語言的優(yōu)美整飭
。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
,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
,碾處亂泉聲
。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
,香泛乳花輕
。 六腑睡神去,數(shù)朝詩思清
。
月余不敢費
,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
,虎跑泉畔思遲遲
。
蜀茶倩個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
,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xù)新煙
,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
,東籬菊也黃
。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
,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云正護幽人塹
,似雪才分野老家
。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
相如病渴今全校
,不羨生臺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
,坐飲香茶愛此山
。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
,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
,云頭翻液乍烹時
。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
珍重宗親相寄惠
,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
今宵更有湘江月
,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云寺茶詩 【唐】呂巖 玉蕊一槍稱絕品
,僧家造法極功夫
。
兔毛甌淺香云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 斷送睡魔離幾席
,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
,不肯移根入上都
。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
。
時看蟹目濺
,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
,餑恐生煙翠
。
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
,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
,一樹蟬聲片影斜
。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
夜臼和煙搗
,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
,嘗見綠花生
。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
3.茶的味道的詩詞
1
、散誕向陽眠
。將閑敵地仙。詩情茶助爽
。藥力酒能宣
。
2、一簾春欲暮
,茶煙細楊落花風
。
3、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
4
、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
,餑恐生煙翠。
5
、香分花上露
,水吸石中泉。
6
、武夷春暖月初圓
,采摘新芽獻地仙。
7
、秀萃明湖游目客來過溪處
,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時。
8
、兀兀醉翁情
,欲借斗杓共酌杯
9、小鼎煎茶面曲池
。白須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
。記著南塘移樹時10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藥氣
。籠暖焙茶煙
。
11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
。天子下簾親考試
。宮人手里過茶湯。
12
、千秋同俯仰
,唯青山不老,如見故人
。
13
、茶敬客來茶當酒,云山云去云作車。
4.描寫茶味道的古詩
宋代蘇軾 《汲江煎茶》活水還須活火烹
,自臨釣石取深清
。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 雪乳已翻煎處腳
,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晚禁三碗
,生聽荒城長短更
。 盧仝,自號玉川子
,愛茶成癖
,被后人尊為茶中亞圣,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即《飲茶歌》是他在品嘗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后的即興之作
,是一首著名的詠茶的七言古詩: 日高丈五睡正濃
,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云諫議送書信
,白絹斜封三道印
。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
聞道新年入山里
,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
,百草不敢先開花
。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 摘鮮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 碧云引風吹不斷
,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
四碗發(fā)輕汗
,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 蓬萊山
,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
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
,墮在顛崖受辛苦
。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月團喻指茶餅) 該詩又稱《七碗茶詩》
。它以神逸的筆墨,描寫了飲茶的好處
,為世人稱奇
。
詩中描述詩人關閉柴門,獨自煎茶品嘗
,茶湯明亮清澈
,精華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熱氣裊裊而上
,吹也吹不散
。
詩人剛飲一碗,便覺喉舌生潤
,干渴頓解
; 兩碗下肚
,胸中孤寂消失
;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
,滿腹文字油然而生
; 四碗飲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
;平生不快樂的事情
,隨著毛孔散發(fā)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
,渾身都感到輕松
、舒服
;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進入了仙境
;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
,這時只覺兩膠 生出習習清風,飄飄然
,悠悠地飛上了青天
,“蓬萊山,在何處
?”詩人要乘此清風而去
! 優(yōu)美的詩句,高雅的立意
,深受歷代文人的喜愛
。 詩人把茶餅比喻為月,于是后代詩作反復摹擬其意
。
如蘇武的“獨攜天上小團月
,來試人間第二泉?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懊髟聛硗队翊ㄗ?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清風吹破武林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特別是“唯有兩 習習清風生”一句
,文人尤愛引用,梅堯臣“亦欲清風生兩
,以教吹去月輪旁
。”盧仝的號玉川子
,也因而為人們津津樂道
。
陳繼儒“山中日月試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七碗茶詩》在描繪飲茶好處之時,同時對帝王們憑借顯赫權勢為所欲為的驕橫也作了巧妙的諷刺:“天子欲嘗陽羨茶
,百草不放先開花”
,既把貢茶采制的季節(jié)(在百花開放之前采摘)烘托顯示出來,又把帝王凌駕一切的囂張之勢暗示出來
。
齊已的《詠茶十二韻》是一首優(yōu)美五言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