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宋徽宗提出的致清導和,都是以儒家的中和精神作為中國茶道的精神
。在儒家眼里和是中
,和是度,和是宜
,和是當
,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
。儒家主張以茶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
,實現(xiàn)互愛
、互敬、互助的大同理想
,并以茶的清廉
、高潔之精神磨練自己的意志
,要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
、以茶培養(yǎng)廉潔之風
。中國茶文化以?和?為最高境界
,充分說明了茶人對儒家中和哲學的深切把握。
茶文化中
,還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道家認為人與自然是互相聯(lián)系的整體
,萬物都是陰陽兩氣相和而生
,發(fā)展變化后達到和諧穩(wěn)定的狀態(tài)
。人必須順應(yīng)自然
,符合大道
,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才能獲得身心的自由
。?和?是道家哲學的重要思想
,道家強調(diào)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學命題
。陸羽《茶經(jīng)》創(chuàng)立茶道時吸收了道家思想的精華
,天人合一的理念成為中國茶道的靈魂
。茶是吸取了天地靈氣的自然之物,人乃宇宙的精靈
。茶的品格蘊含道家淡泊
、寧靜
、返樸歸真的神韻。茶性的清純
、淡雅
、質(zhì)樸與人性的靜、清
、虛
、淡
,兩者在茶道中得到高度統(tǒng)一。道家在發(fā)現(xiàn)茶葉的生理功效時
,也注意到茶葉的平和特性
,具有?致和?
、?導和?的功能,可作為追求天人合一思想的載體
,于是道家之道與飲茶之道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同時
,道家的?和?與儒家之?和?有共通之處
,二者可以互補
。因此,道家的?和?也就融入儒家的?中和?思想范疇
,共同豐富了中國茶道的思想內(nèi)涵
。
茶文化中,同時還融合了佛家?普渡眾生?的思想觀念
。禪宗強調(diào)自身領(lǐng)悟,主張所謂有即無
,無即有,重視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教人心胸豁達些
,而茶能使人心靜,不亂
,不煩,有樂趣
,但又有節(jié)制
,佛教提倡坐禪
,飲茶可以提神醒腦
,驅(qū)除睡魔
,有利于清心修行
,與禪宗變通佛教清規(guī)相適應(yīng)
。佛教思想追求純和境界
,禪宗之要義是不借助任何東西
,不追求任何東西,不被任何東西所禁錮
,在一種絕對的虛靜狀態(tài)中
,直接進入禪的境界,專心靜慮
,頓悟成佛
。茶的本性質(zhì)樸
、清淡
、純和,與佛教精神有相通之處
,因此能被佛家所接受
。佛教在推動茶葉生產(chǎn)和茶文化發(fā)展方面功不可沒
,它勢必規(guī)定和影響著中國茶道精神內(nèi)涵。中國茶道追求心無雜念
,專心靜慮
,心地純和,忘卻自我和現(xiàn)實存在
,這些茶道精神是源于佛家思想的
。
綜合中國茶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和?
,?和?意味著天和
、地和
、人和。它意味著宇宙萬物的有機統(tǒng)一與和諧
。中國茶文化的千姿百態(tài)與其盛大氣象
,蘊涵著三教合一的文化思想
,是在中庸
、和諧的環(huán)境中
,由具有中庸
、和諧特性的中國國民培育
、澆灌出來的
,因而講求和諧成為中國茶文化應(yīng)有的內(nèi)在特質(zhì)。
中西方茶文化論文
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世界各地的文化也產(chǎn)生了影響
。那中西方茶文化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中西方茶文化論文
,希望對您有用。
中西方茶文化論文1 中西方茶文化比較
【摘 要】在飲茶之風日益盛行的21世紀
,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和進步。茶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與茶有關(guān)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世界上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30多億人飲用茶葉
。中國茶傳到西方之后,經(jīng)過西方茶人的發(fā)揚
,形成其獨特的西方開放式茶文化
。文章通過對東西方茶文化進行比較分析,旨在探索東西方茶文化的精髓
。
【關(guān)鍵詞】中西方;茶文化;比較
一
、中國茶文化溯源
常言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由此可見
,茶與人們?nèi)粘I钪许汈Р浑x。茶之于中國
,不僅僅是一杯飲料,更是一種悠久璀璨的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
,是茶葉的發(fā)源地。在茶文化發(fā)展過程中
,它已深深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
,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儒
、道
、佛三教的浸染,形成了獨特的中國茶道精神
。
從魏晉時期開始
,茶文化中
,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諧?的思想觀念,主張以茶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
,實現(xiàn)互愛
、互敬
、互助的?大同?
,并期望以茶的清廉
、高潔之精神磨煉自己的意志
。其次,茶文化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茶產(chǎn)自山野之林,正蘊含道家?淡泊?
、?寧靜?
、?返璞歸真?的神韻,即?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而佛家茶文化具有?苦寂?
,以茶助禪
,明心見性
。佛學家認為
,茶能使人心靜
,有節(jié)制
,與禪宗規(guī)誡相適應(yīng)
。各家茶文化精神有著內(nèi)在契合點和相通之處,即和諧
、平靜的精神
。而在明清以后,茶文化出現(xiàn)了一種返樸歸真的現(xiàn)象
,茶人更追求的是茶的本身至味的內(nèi)在意味,并尋求一種物我合一的境界
。
二、西漸
茶及其衍生的茶文化均發(fā)源于中國
,流傳千年
,影響深遠。千百年來
,茶葉在全球廣泛傳播,中國的飲茶器具
、制茶工藝連同中國傳統(tǒng)的茶道文化和獨特的東方哲學一起播撒四方。
古中國與其他國家
、地區(qū)的茶葉貿(mào)易往來主要通過以下路線:(1)茶馬古道――向西南,傳播至西藏和印度
。在高寒地區(qū)
,人們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
,但沒有蔬菜
,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nèi)不容易分解
,而茶葉既能夠分解脂肪
,又防止燥熱。(2)絲綢之路――向西由我國的新疆傳播至中亞
。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貿(mào)易的貨物中,對外輸出的商品以絲綢
、瓷器、茶葉為大宗
。茶葉作為古中國的特產(chǎn)
,也隨著絲綢之路走向了世界各國。(3)草原之路――向北傳播至今天的蒙古
、俄羅斯及廣大的歐洲地區(qū)
。(4)海上之路――東傳播至日本和朝鮮
,南傳播至中南半島,以明朝鄭和下西洋為肇始
,向非洲
、歐洲和美洲傳播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動脈
,自中國出發(fā)之貨物主要以絲綢
、茶、瓷器為主
。
三、西方茶文化理念
由于人文歷史和環(huán)境條件的差異
,表現(xiàn)在飲茶時間、品茶文化行為等方面
。不管是在品茶的對象上還是方式上
,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人都保持著不同的風俗和習慣
。
美國被稱為咖啡王國
,卻有大約一半人喝茶
,也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飲茶文化
。崇尚快節(jié)奏的美國人大多數(shù)喜歡飲冰茶
,這茶以飲、以涼為主
,大都是不帶任何茶葉痕跡的速溶茶。
德國人喜歡飲花茶
,但不是我國用茉莉花、玉蘭花等制作的茶葉
,而是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
、山楂等果干制成的
,里面一片茶葉也沒有
,真正是?有花無茶?
。德國人居家飲茶是用沸水將放在金屬篩子上的茶葉不斷地沖
,沖下的茶水流到茶壺內(nèi)
,再將茶葉倒掉
,所以茶水顏色很淡,這也成了德國人獨特的?沖茶?習慣
。
在下午5點鐘喝下午茶成為許多英國家庭約定俗成的習慣。下午茶時間可以說是一天當中充滿溫馨
、其樂融融和傳情達意的美好時光。英國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世界上茶葉銷售量最大的國家之一
,平均一年一人約需2公斤茶葉,英國人均飲茶量是中國和印度的3倍
,年均飲茶2公斤
。
西方這種開放性飲茶法
,雖未能如中國之茶道般上升到天地自然一體的哲學高度
,但有飲茶的新生命、新傳統(tǒng)作基礎(chǔ)
,普遍又活躍
。
四、比較中西茶文化異同
縱觀中西方飲茶歷史的演變
,雖相隔千年
,但兩者都是先認識到茶的藥用價值,開始飲用
,繼而發(fā)展成為一種普通的飲品;茶同樣都滲入到政治經(jīng)濟、文學藝術(shù)
、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但二者品茶方式
、飲茶禮儀
、茶道精神等各有不同
。
(一)品飲方式的不同
。中國飲茶分為兩類,一類是?清飲?
,不加入任何有損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單用開水泡喝
。另一類是?混飲?,即在茶中根據(jù)個人的口味嗜好加鹽
、糖
、奶等,目前這種方式主要集中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
英國人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以去掉茶堿
,把苦澀的茶水變成適合自己口味的甜飲料
。此外,英國人對茶葉本身也進行了改造
。袋裝的速溶茶葉末代替了片片茶葉
,而中國人習慣將整片茶葉放在開水里。
(二)飲茶禮儀的不同
。在多數(shù)中國人眼里,飲茶隨時可以進行
。相比起來英國人嗜茶
、尊茶的風氣要濃厚得多。一個典型的英國家庭一天至少喝五次茶
。早晨醒來
,主人會靠在床上喝一杯醒早茶
,提神醒腦
,如果有客人,早茶就是問候客人的最好方式;上午11點鐘左右
,是紅茶佐茶點;中午午餐時要喝奶茶;下午5點鐘左右是著名的下午茶;晚上睡覺前要喝告別茶
。此外
,還有名目繁多的茶宴
、花園茶會等。
(三)茶道精神的不同
。?和、靜
、怡、真?是中國茶道的?四諦?
。?和?是中國茶文化哲學思想的核心
,是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不二法門
。?恰?是中國茶道修習實踐中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
。中國人飲茶常把它作為精神的激勵與情感的寄托。與中國茶道不一樣,英國人品茶更活潑和更重社交
,強調(diào)一種優(yōu)雅的格調(diào)
。
參考文獻
[1] 徐先玲,李相狀.中國茶飲文化[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5.
[2] 關(guān)劍平.茶與中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 徐永成.英倫的茶文化[M].上海:文化教育出版社
,1990 (4).
中西方茶文化論文2 浪漫國度的茶文化
【摘要】中國和法國雖地處歐亞兩端,隔著千山萬水
,但自古以來就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播與交流。本文主要以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的傳播與交流為主題
,分析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與交流歷程,以及這種文化交流給兩國帶來的巨大影響
。此外,由茶文化的交流深入至中法兩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指出在當今文化多元化的世界
,文化這個不可或缺的交流主題在國與國對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
【關(guān)鍵詞】茶文化;法國;文化傳播;文化交流
談到茶
,讓我們?yōu)橹院赖氖俏覈粌H作為茶的原產(chǎn)地,而且擁有豐富的茶種類
、多處的茶產(chǎn)地、異彩紛呈的茶文化
。此外
,茶無疑作為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
,并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
。目前,隨著我國的茶文化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傳播與交流
,飲茶風俗已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多個國家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