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矮化密植栽培,是一種速成高產栽培法
一、矮化密植茶園的建立
1
、選好土地。凡土層1米以上,無鐵錳硬結層,pH值4.5--5.5之間,地下水位低于1米,坡度10度以下的生荒地都可建園,熟地一般不如生荒地好。為避免水土流失,可先修筑梯幅等寬近等高的梯田,再行開溝下肥作畦種茶。為避免根結線蟲的為害,播種前,每畝可用7.5公斤3%的呋喃丹顆粒劑撒于播幅上,然后用鐵鍬將藥劑與25厘米的整個土層拌勻。2、分層施足基肥
。土地經深翻平整,即可規(guī)劃種茶畦,畦寬100--120厘米3
、選用良種。選用耐密植、頂端優(yōu)勢強、植株直立、株型緊湊、葉片上斜、育芽力強、生長快的茶樹品種。4
、合理密植。目前采用較多的密植方法有:①大行距1.5米,小行距33厘米,叢距(穴距)20厘米,每叢植茶苗2--3株,每畝6667叢15000--20000株,俗稱三條密植法;②大行距1.5米,小行距26--30厘米,叢距20厘米,每叢植2--3株,每畝8500叢、20000--25000株,俗稱四條密植法。在推廣應用中,水肥條件好的也可再密一些。5、加強幼苗期管理
。做好幼苗階段的保苗工作,提高茶苗成活率十分重要。新植茶苗,晴天要求每天早晨或傍晚澆一次水,一年中耕除草4次,即2--3月份春茶前進行一次中耕除草,深度10--15厘米茶樹樹冠培養(yǎng)是茶園管理主要栽培技術措施之一。它是根據茶樹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
,外界環(huán)境條件變化和人們對茶園栽培管理要求,人為地剪除茶樹部分枝條,改變原有自然生長狀態(tài)下的分枝習性,塑造理想的樹型,促進營養(yǎng)生長,延長茶樹的經濟年齡,從而達到持續(xù)優(yōu)質、高產、高效的目的。 茶樹高產優(yōu)質樹冠的構成與培養(yǎng) 一、優(yōu)質高產茶樹樹冠構成 (一)、分枝結構合理 高產樹冠的分校不僅要有一定的分枝級數和密度,而且要求枝條粗壯,這樣才能構成良好的樹冠骨架和廣闊密集的采摘面。 (二)、樹冠高度適中 綜合茶樹生產枝空間分布密度和茶葉生產管理,茶樹樹冠培養(yǎng)高度控制在80cm左右為合適,即便是南方茶區(qū)栽植喬木型大葉種,樹冠亦以不超過90cm為好。矮化密植茶園,因種植密度提高,不必達到常規(guī)茶園的高度就能有較高的分枝密度,高山及北方條區(qū)因氣候條件差,年生長量小,這些茶園多培養(yǎng)成50一70cm的低型例冠。 (三)、樹冠覆蓋度大 過寬,超過茶樹枝條延伸最佳值
近年油茶樹有較快發(fā)展,但規(guī)范管理的油茶園比較少
您好
茶樹種植生長期管理具體包括土壤管理、樹冠的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三個方面
茶葉樹種植技術要點
(一)品種選擇:選用高產抗病、適制性好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a/421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福建省企聯合會考察海峽兩岸連心茶項目
下一篇:
百年歷史揉茶機亮相福建
、清時期官窯的發(fā)展.png" alt="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