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茶加工首先將毛茶原料拼配后剁碎或破碎
,并不分別新引包和陳包,一律傾在長方形的特大木板上,板的兩邊成對坐著(或跪著)簸工,許多"簸工"雙手舉起鐵刀(除刀柄外長約33厘米,寬約16.5厘米鈍口無鋒的刀)反復不停地砍剁茶葉,另外有三個簸工拿起方形篾篩(眼大約1.3~1.7厘米)打分篩,篩面的茶頭反復剁碎過篩,篩下的碎茶就是"清茶",傾在堆上作副料之用。二、筑茶成封
1
、炒茶烹水:從清茶堆上稱茶6斤2兩(舊時老秤)倒進燒紅了的鐵鍋里,隨即用手把茶扒開使鍋底露現(xiàn)一個"窩",舀三瓢"茶汁"烹進鍋里,即見白氣升騰,這時炒茶人快速用雙手分拿兩根木杈翻炒,先由兩邊向中心,再由下方向上方2、筑制:灌封的工人坐"梆子"(木模)側邊,雙手捧起撮箕
,一邊簸茶散汽,一邊灌茶進紙封使之飽滿,另一工人站在梆子的正面,雙手提起"棍子"一下一下的杵筑,邊灌邊筑,約經(jīng)3分鐘,六斤茶恰恰筑進封殼里,不滿也不淺。筑制的時候需三個人操作,除灌封提棍二人之外,還有一人坐在梆子的另一邊,名叫"扶棒",他的責任是幫助扒勻封口的茶,幫助"扦門"(筑封口)及開關梆子安放封殼和取出茶封等。一封茯茶一般情況約筑170~300棍,即"提棍"(高提重筑)100~120下。"拐棍"(低提輕筑)50~80下。棍分"四路"(從梆子前到梆子后排列4棍)不能錯亂,成封后折緊封口,開梆出封用麻繩捆扎,以便定型。隨用鐵釬在封口戳一個孔(深約茶封l/2),插進1~2根絲茅莖以導出茶封中的水分。三、發(fā)花
筑制好的茯磚茶按順序疊碼于空間較小的架空房內(nèi)
,整齊疊碼,并加棕片覆蓋,以保持一定的濕度,這時,茯磚因發(fā)酵而自然升溫,待磚片裱紙的表面出現(xiàn)白色霉狀物時發(fā)花是茯磚茶所特有的工藝,其他所有茶類都沒有發(fā)花這道獨特的工序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a/439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下一篇:
功夫茶茶具鑒賞
、清時期官窯的發(fā)展.png" alt="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