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直以來都是茶葉消費大國
蓋碗
,顧名思義有蓋子的茶碗,蓋、碗、托三件一式的茶器,又稱“三才碗”、“三才杯”。杯蓋為天才
、杯托為地才、碗身為人才,古人想將天、地、人都握于自己掌中,所以就有了蓋碗的別稱“天地人和”。一副小小茶具寄寓了一方小天地,一個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講的“天蓋之,地載之“三才碗”興盛于清朝,清朝宮廷劇里的達官貴人
用蓋碗泡一盞茶,不管是察色、嗅香
周樹人先生曾在《喝茶》一文中這樣寫道
蓋碗好處這么多
【為何蓋碗要用瓷的】
同一泡茶
除非泡養(yǎng)了很多年的紫砂壺,壺真正養(yǎng)成了
【盡量選青花或白瓷蓋碗】
每個愛茶人都應(yīng)該有一個白瓷蓋碗
試茶需要用白瓷蓋碗
客用角度出發(fā)
【茶葉與蓋碗容積的配比】
一般而言
按標(biāo)準(zhǔn)7克蓋碗為例,烏龍茶按標(biāo)準(zhǔn)投茶7克或8克
綠茶口淡的人一般就玻璃杯泡1克或蓋碗1.5-2克
紅茶
普洱有時需要過一點,畢竟是緊壓茶
【蓋碗器型燙手程度分析】
不容易燙手的蓋碗:這個蓋碗的碗沿比較外撇,注水的最高限其實離蓋碗邊緣有一段比較大的距離
比較燙手的蓋碗:這個高背蓋碗,蓋子與口沿之間沒太多余地
一般燙手程度:比較多見
還有蓋紐做得比較高的,沒有凹陷進去的
【以茶選蓋碗器型】
綠茶:也有蓋碗喝的
,看清朝劇,大家應(yīng)該不陌生蓋碗直接嘴喝,實際上目前四川很多川綠茶就是那樣。類似下圖這樣比較適合,一手托著底
,一手拿蓋子擋著點茶葉,直接對著嘴喝,還得蓋碗偏大一點,8克160-200cc的蓋碗合適,但是投茶量可別太多,泡綠茶的蓋碗別小了。烏龍茶:泡烏龍的蓋碗不能大了
,除非人多,一般也就140-160cc的蓋碗,建議用如下圖高身纖細秀挺一點的器型。紅茶:蓋碗泡紅茶可以參考烏龍茶用的蓋碗。
白茶
、黃茶:參考綠茶類黑茶:泡普洱茶
,類似下圖這樣矮胖一點的器型,但容積要大點,普洱茶悶泡比較多,容積要足夠大【使用蓋碗的技巧】:
蓋碗的好處在于好控制
,因為它出水快,洗茶刮沫方便,出水后看葉底,聞葉底能夠很直觀的表現(xiàn)出來。其實要控制好蓋碗并不難,但前提是要選對蓋碗,具體的前面已經(jīng)說了。然后就是茶葉投置到蓋碗后,入水只要水蓋過茶葉即可。不能過多。有的人入水時很喜歡把水倒?jié)M蓋碗蓋住。這樣子做的話,會很燙。拿蓋碗時
,手勢不偏不歪,食指居中,輕壓蓋碗,中指、拇指分別夾住蓋碗的中部提起,動作要快;開始斟茶時,食指稍松,向前傾斜,以便蓋碗自動略開,把茶湯倒出;中指方位及高低始終要保持平衡,以免熱茶溢出燙手。要想輕松地駕馭蓋碗君,唯一的捷徑就是勤加練習(xí)。記住一定心沉氣定,手要穩(wěn),不慌不亂現(xiàn)在市場上的功夫茶具琳瑯滿目
那么
,改如何選擇一個正確的,好用不燙手的蓋碗呢?1、外形
,上圖的蓋碗就屬于好看不適用的類型了,最大直徑邊緣不夠
。好用的蓋碗在碗口邊緣的直徑是大于碗中間的直徑的。在注水的時候,只要不注滿到蓋碗最大直徑的邊緣,這個時候邊緣還只是溫的。出水就不會燙手了一般這樣的蓋碗我們叫做反口蓋碗
,2
、蓋子,這樣的蓋碗
,最大邊緣的直徑和碗身弧度很明顯,就比較好沖泡不燙手。不知道大家注意到?jīng)]有。所有的蓋子頂上都會有一個凹陷,這個地方是干嘛的呢?就是讓我們在出湯的時候用一根手指按壓的地方3、手勢
那怎樣的手勢不會燙手呢
應(yīng)該讓拇指、中指
這樣出湯快,也不易燙手
好啦
喜歡的親們記得點贊和關(guān)注轉(zhuǎn)發(fā)哦
三指法:蓋碗的頂端有蓋鈕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aqi/56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怎么鑒定好的茶壺,,細節(jié)奉上
,大家了解多少?)"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