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喝茶,喝得也講究
隋朝共用一具
一般認為我國最早飲茶的器具
,是與酒具、食具共用的,這種器具是陶制的缶,一種小口大肚的容器。西晉(公元265-316年)左思(約公元250-約305年)的《嬌女詩》,其內(nèi)有“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唐朝茶具巔峰
由于唐時茶已成為國人的日常飲料
宋代點茶飲法
宋代的飲茶方法與唐代相比
,已發(fā)生了一定變化,主要是唐人用煎茶法飲茶逐漸為宋人摒棄,點茶法成了當時的主要方法。到了南宋
元代承前啟后
元代統(tǒng)治中國不足百年,在茶文化發(fā)展史上
,雖然找不到一本茶事專著,但仍可以從詩詞、書畫中找到一些有關(guān)茶具的蹤影?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除了傳承宋代的點茶法之外
明代小壺問世
明代茶具
明代有創(chuàng)新的茶具當推小茶壺
從古代到現(xiàn)代
唐文學(xué)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
茶具按照材質(zhì)可以分為陶茶具
在各種古籍中還可以見到的茶具有:茶鼎
據(jù)《云溪友議》說:“陸羽造茶具二十四事
中國人創(chuàng)造了多樣的品茗方式,以人數(shù)分